2020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整理试题资料,word版欢迎下载《《《《《《
2020 年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难。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 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C.开发风能D.开发地热能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f
()
A.石灰窑的白色粉尘污染B.塑料垃圾污染C.建筑垃圾污染D.一种光化学污染
3 将含有等体积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
,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C.NO
4.已知的溶度积为 5 ,则其饱和溶液的 pH 为()。

A.3.65C.10.05D.10.35
B.3.95
5 下列反应能实现的是()。

A.六水合氯化铝受热失水得到无水氯化铝
B.硼酸与氨水发生酸碱中和
C.铝酸钠与 NH4C1 反应生成铝酸铵
D.三氯化铊与硫化钠反应生成
6.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尊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单质B.碳膜片与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 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7.葡萄糖不具备的性质有()
A.酯化反应B.银镜反应C.还原反应D.水解反应8.在的醋酸中加入少量的后,其变化结果是()。

① 酸性增强, pH减小② 醋酸的浓度减小A.①④B.②④D.②③
C①③
9.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所具有的电子层结构是()。

10.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 在 5.6—7.0 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11.用控制电位法进行电解时,电解完成的标志为()。

A.电解电流达最大值 B 电解电流均为零
C 电解电流达某恒定的最小值 D.工作电极的阴极的电位达最负值或阳极电位达最正值
12.根据化学实验的实施形式,中学化学实验可以分为()
A.两大类 B 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
13.(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A.智力B.性格 C 能力D气质
14.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检查知识D.运用知识1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A.2 个一级主题15 个二级主题
B.3 个一级主题16 个二级主题
C.4 个一级主题17 个二级主题
D.5 个一级主题18 个二级主题
16.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嗣,激发学生的灵气 B 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D 以上三项都是17.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导人功能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 B.社会导人c.建立认知冲突D.衔接新旧知识
18 按照()探究教学可以分为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

A.探究的任务和性质 B 探究的环节
C.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D.探究所依托的经验类型19.()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

A.成长记录袋评价 B 活动表现评价 c 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
20.课堂教学四要素不包括()。

A.教师B.学生C.内容D.教学评价
二、简答题
1.写出实验室常用制备氯气的方程式及实验步骤。

淡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的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三、诊断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的考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l
(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考试结果】60%的学生的答案为(1)R 的化合价为 6-n; (2)R 最外层电子数为 5。

试根据上述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解题思路是。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四、案例分析题
以下是某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所运用的活动记录表:
【方法导引】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使用分类、比较和实验等研究方法.
【要求】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安全提示】
1 为了安全,取用钠的量尽可能少(绿豆大小)!必要时给反应容器加盖玻璃片.
2 观察实验现象时,与反应容器保持一定距离。

3.你想做的实验需要教师批准后才能动手操作!
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的活动记录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活动记录在评价方面具有哪些功能?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
3 说明教学过程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使用策略,举例说明.
五、教学设计题
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1【答案】A。

解析:风能和地热能属于一级能源,而且没打污染性;液氢可以用水来制取,燃烧后生成水可以循环利用,过程中没有污染性物质出现;术材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污染性物质,而且术材的循环周期很长.
2【答案】B。

解析:“白色污染”是指由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等塑料引起的污染.3.【答案 lA。

解析: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因而最后得到的气体为 N0 和。

【答案】D。

解析:设饱和浓度为c,则知故而pH=10.35.5【答案】B。

解析:A 得到氧化铝,C 得到氢氧化铝,D 反应不能进行.
6【答案】A,解析:碳膜片属于单质;足单分子物质,而碳膜片的结构类似于一层石墨,故它们不同: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含碳氢或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的聚合物材料,故其是无机高分子材料;完全燃烧产生。

7【答案】D。

解析:葡萄檐为单糖不能水解.
【答案】A。

解析:在醋酸中存在,加入少量硫酸后增大,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而平衡左移,c(CH。

coo-)变小。

9【答案】B。

解析:已知第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He,失去一个电子后电子层形式与 He 相同的是Li 所以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L 一,其电子层结构为B 项.
10【答案】A。

解析:A 项,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如下反应:
(矿渣),因此能减少废气中的含量,正确;B 项,空气中臭氧低于时可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振奋的感觉,但高于此值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错误;C 项,pH 越大,碱性越强,酸性越弱.因此只有 pH<5.6 的雨水才称为酸雨,错误;D 项,含磷的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电流到达恒定的最小值时电解完成。

12【答案】A。

解析:中学化学实验包含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13【答案】B。

解析: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万式,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故正确答案为 B。

14【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有五个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周知识、运用知识以及检查知识。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巾心环节的是
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故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化学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五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

五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16【答案】D。

17【答案】B。

解析:化学课堂导人功能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认知冲突;实行目标教学和衔接新旧知识.
18【答案】C。

解析: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探究教学可以分为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
19【答案】C。

20【答案】D。

解析:课堂教学四要素为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的认识。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实验室制有两种常用方法:
实验步骤:(I)将装置接好,检查气密性;(2)烧瓶中加,从分液漏斗注入浓盐酸; (3)缓缓加热;(4)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5)尾气用 NaOH 溶液吸收(有毒)。

2【答案要点】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2)重视通过典型
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
问题。

三、诊断题
1【答案】+5、7。

解题思路:(1)根据离子反应电核守恒思想,可以推
断反应前的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一 1(因为反应后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为一 1)。

又因为I与 H+离子所带电核总数之和为 O,因此所带电核数为一l,因此n=1,于是可以推断中R 的化合价为+5;(2) 由于 R-只带一个单位负电核,说明 R 原子只能得到一个电子。

因此 R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2 错误原因:(1)没有注意到 R03n-带电核,而只注意到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事实;(2)错误在于求出 R 的化合价为+5 后,认为+5 价为凌元素的昂高正价,从而推断最外层电子数为 5。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活动记录在评价方面的功能有:(1)学生从被动接受
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2)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又注蕾学习过程的评价;(3)列学生进行多个维度的评价; (4)关注个体差异,实现
评价指标多元化.
2【答案要点】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成氏记录袋评价;纸笔考试。

3【答案要点】要做到多元化评价,一是贵在坚持,而是贵在反馈和利用。

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巾结合原来的社团活动搞一些实验方案设计大赛或者实验操作大赛等,在大赛巾有优异表现的,记录在档。

有些学校定期选择合适的时间搞实验室开放活动,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来之后变成数字信息传到网上去,热后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分析.五、教学设计题
【答案要点】
[创设情景]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每年因钢铁生锈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出问题]
铁为什么会生锈?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生锈产生哪些影响?
[提出假设]与空气接触;2.与水接触;3.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实验验证]
实验 1:取一只干燥试管,放人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实验 2:取一只试管,放人一根铁钉,加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而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钥只与水接触。

实验 3:取一只试管,放人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设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结
论]
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或隔离空气只与水接触都不生锈,当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才会生锈。

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单项选择题
l、下列关于气体的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用碳酸钠粉末可以制备
B、用铁片和稀反应制取时,为加快产生的速率可改用浓
C、加热分解固体,将所得的气体进行适当处理可获得
D、用。

固体和用,固体制。

的装置完全相同
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B 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用 100 mL 蒸馏水溶解,配制溶液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3.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

下列事实
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的溶液中:
B.在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C.在 pH=l 的溶液中:
D.在 pH =13 的溶液中:
5.向刚切开的马铃薯表面滴几滴碘水。

其表面立即显蓝色,说明马铃薯中含有()
A维生素 B 淀粉c.蛋白质 D.纤维素
6.在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关于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反应混合物颜色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向,变浅B.逆向,变深C.不移动.变浅D.不移动,不变
7.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是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是有机物
C
.
与X 反应生成和属于置换反应
D.
8.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 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c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9.若要检测一组氨基酸混合物,则需使用的分离技术是()。

A.气相色谱法B.毛细管电泳 C 液固吸附色谱D液液色谱
10.下列哪组物质可配制成缓冲溶液()。

11.下列各图常用来说明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与其真实存在状况
相差较大( )
B.ⅡC.ⅢD.Ⅳ
A I
12.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罗杰斯B.布鲁纳C.桑代克D杜威
13.化学敦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A.化学教材 B 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14 1632 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
学》c.《教育
学》
D.《新
教育大纲》
15 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 C 模块的选择性 D 教
师的主动性
16.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

A 知识、技能与素养
B 知识、能力与方法
C 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学习、探
索与实验
17 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 科学思想方法 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18.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 B 师、生、课C.师、生、时 D.班、课、时
19.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包括()。

A 设计教学策略
B 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评价方式D.以上三项
20.下列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的是()。

A.提问交流评价B.课堂练习评价 C.课堂实验操作评价D 作业评价
二、简答题
材料物质的分类(高中化学必修 1)
物质分类是我们工作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分类进行类比.学习分类方法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请对本节课内容做一个课堂小结。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化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要求。

三、诊断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的考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可以得到,若用 10009 98% 的硫酸充分吸收三氧化硫后,再进行稀释,可得到 98%的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要求详细过程)
【考试结果】部分同学解答过程如下:
设最后可得 98%的硫酸的质量为 X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解题思路为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四、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辅市场上也随之出现了琳琅满目的针对新课程而编制的同步练习、模拟测试、高考冲刺等学习资料。

面对这些让人眼花缀乱的练习册,教师开始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仔细翻看又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题目是以往的成题,只不过改变了先后顺序.其中仍不乏偏题、难题和怪题。

这样的复习资料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
如果教师把这样的练习题照搬使用.显然会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同步作业的命制与选择就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同步作业的命制与选择时,要关注哪些问题?
2.如何解决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教辅习题不配套问题?
3.在同步作业中怎样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五、教学设计题
材料化学能与热能(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3.决定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因素
(1)微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宏

化学能的变化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
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总能量保持不变。

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化学能的应用
1.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2.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

根据以上捌料,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怎样的知识与技能。

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一个包含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断。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几种重要气体制备的实验原理。

选项 A,
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但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选项 B,Fe 在浓硫酸巾发生钝化,不能得到。

选项 C,加热,
得到、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和即
可得到。

选项 D,用。

固体和固体制,都属于“固+
固”
加热型,其装置完全相同。

2【答案】B。

解析:配制,胶体无需用 NaOH 溶液,否则会生成,沉淀,A 错。

,易发生水解,应该先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配制,c 错。

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而不是用氯氧化铜粉末,D 错。

3【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可能呈现金属性”这一信息,可知选项 c 中提供的等化合物.其中碘呈正价,体现了金属性。

4【答案】D。

解析:A 项中与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B 项中,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电可毹是碱性溶液,故B 不能共存;C 项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5【答案】B。

解析:当碘与淀粉接触时,碘分子能进入淀粉分子的螺旋内部,平均六个葡萄糖单位可以束缚一个碘分子.整个直键淀粉分子可“束缚大量的碘分子,这就形成了淀粉一碘的复合物显蓝色。

6【答案】C。

解析:该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扩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不移动,但各物质浓度减小,故颜色变浅。

7【答案】D。

解析:与x 反应生成和,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

8【答案】D.解析:油脂皂化反应前后溶液均呈碱性,故不可用 A 判断,B 为错误叙述善反应前油脂不溶于水而分层完全反应后其产物溶于水,反应液不分层。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轭酸碱对的概念,即形式上差一个H。

选项A、B、C 均不司以,D 反应会有。

生成,与。

可以形成缓冲溶液,故本题选D。

11【答案】B。

解析: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碳原子位于阴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上。

12【答案】A。

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13【答案】D。

14【答案】A。

解析: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5【答案】A。

解析: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主要包括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动性,模块的选择性。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D。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变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操程。

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其基本特征的三个方面:固定班级、课和固定时间。

19【答案】D。

解析: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包括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评价方式。

20【答案】D。

解析:即时评价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提问交流评价、课堂练习评价和课堂实验操作评价。

二.简答题
l【答案要点】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树状分类、交叉分类等。

请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物质利用树状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某位同学的课堂小结。

2【答案要点】化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归纳总结法;实验激趣法;设疑探究法;类比区别法;巩固练习法:收集整理信息法:多媒体整合法.
化学课堂小结的要求:目的性;重点性;针对性;结构性;灵活性。

三、诊断题
1、解题思路:设 98%硫酸巾由溶质吸收可得 98%的硫酸的质量为。

,由溶剂水吸收可得 98%的硫酸的质量为 y.则
2、误答原因:未考虑原有中的水可与三氧化硫生成硫酸继
98%
续吸收。

三氧化硫.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在进行同步作业的命制与选择时,要注意:
(1)选题和编题相结合,增强工作实效:
(2)加强集体教研和行动研究,提高作业质量:
(3)培养整体设计意识,体观三维目标落实:
(4)关注习题蕴含的思维过程,设计分层次作业:
(5)关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体现 iir程方法。

2【答案要点】要解决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教辅习题不配套问题,要注意:
(1)重视设定科学的目标:
(2)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3)重视化学实验习题的设计:
(4)合理配置习题.
3【答案要点】在同步作业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要做到:首先要有意识地努力在习题作业中兼顾三维月标的考查;其次,要加强习题研
究,探索如何利用教材等各种资源,在改造原有习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考查目标,加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
五、教学设计题
l、【答案要点】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答案要点】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3【答案要点】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从能量观点看化学反放热和吸热反应。

应,可以把化学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中
如何分类?和反应放热。

氢氧化
上节课所做的实验钡与氧化铵反应吸
中,哪些放热哪些吸热。

热?
设问 1 为什么有的化学(思考)可能与物质
反应放出热量,有的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反应缺需要吸收热量
反应才能进行?为了
弄清该问题,进入今
天的学习。

新课【板书】二、化学键笔记
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
化的关系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
化学能。

【问】不同的物质具
有的化学能是否相
同?应该是不同的。

【讲】我们把反应物
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聆听
量做比较,当前才大
于后者,根据能量守
恒定律,多出的能量
将以其他形式放出。

如果这种能量形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