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卿——这个人海之中左右难立的男子,以他 最后的坚决勇敢、最初的美丽情感,那般欣喜焦急 地向你奔来……
千百年后,我来赶赴这场历史的传奇,禁不住为 他们的莫失莫忘落泪,谨以此二人称的口吻,写兰芝的凄婉哀怨, 抒发叹息怜悯之情,如对面畅谈,故而亲切感人。作 者善于采用靓词丽句,营造凄美的意境,语言精美而 又无哗众取宠之感,因为文章以情做骨,以语造势, 所以全文气势流畅,意到笔随,文质兼美。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 理的婆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 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 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 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 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
美文品读
遥想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南庭树下,刘兰芝,那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含泪
回首。你依然放不下谁呢?是那临别时与你殷殷重
寄意的仲卿吗?
兰芝,你遥遥地望向红尘深处那一座座富贵苍
凉的朱门庭院,想你的仲卿将如何为你而伤心哭泣,
想他将如何携一身风尘来追随你——那是你最奢华
的梦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刘、焦的爱情理想与这些封建教条相冲突,而焦母、 刘兄则认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 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焦母、刘 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 因此,他们的死是必然的。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 罪恶本质的控诉。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 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屈从。死与屈从,都是 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
结构图解
开头:托物起兴,领起下文
别离:兰芝被遣,夫妻誓别
孔雀东南飞(并序)
叙事 线索
↓ 抗婚:兄长逼嫁,兰芝抗婚 ↓
忠于爱情宁死不屈
殉情:兰芝投水,仲卿自缢
尾声:浪漫手法,告诫后人
审美鉴赏
结构缜密 蕴涵深刻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
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千百年来,吸
引了许多读者。其动人的魅力主要表现在:
4.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点评: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 盖相交,鸳鸯在其中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 了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 愤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 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 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 建制度的反抗和嘲讽。这是对刘、焦形象的浪漫主 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有了质 的飞跃。
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 述及对人物命运的交代。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 如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 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和 仲卿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 “东家美女”对仲卿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 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二、主题深远,蕴藉宽广 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 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 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时也决不屈服。仲卿 生于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 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母亲的威逼决定了他不可能 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但不敢直接抗 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不得已 才与兰芝暂别。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出 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 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 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 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母 亲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 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兰芝对于他的求情本来还抱有一线希望,因此,仲卿 为了避免过于刺激她,尽量缓缓地说明原委,并且及 时许下承诺。“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是殷殷 叮嘱,温存备至。而“低头共பைடு நூலகம்语”几句,是焦、刘 两人在路口分手时说的。在路口话别,势必不能多 说,因此仲卿拣了最紧要的意思讲。加之分别在即, 今后双方的处境难以预料,因此,这几句和前面几句 相比,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虽然相同,但语气急迫得多, 并且出现两个“誓”字。最后一句“誓天不相负” 是临别发誓,于是引出下文兰芝的誓言来。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文中将他性行暴 戾,趋炎附势的丑态暴露无遗。他对兰芝说:“作计 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 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 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 荣汝身”,表现其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 几句诗的评语是:“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 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 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他的 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表现出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 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 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 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 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 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 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淳朴的天 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 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 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你也曾苦苦地奔波于这滚滚红尘,只为寻求你 生命中的真爱。
总是曹衣似水,吴带当风,美丽的女子总知道如 何以哀伤的姿势倚栏。
日日里你织素诵书,然而并不以为尺幅鲛绡之 中竟会藏有你的痴憎怨苦,人生于你,不过是一段既 无需取亦不可不舍的虚影浮云。
然后,你遇见了他——焦仲卿。 你所有十七岁少女的愁苦,因了仲卿——这个 你心中眼中唯一的少年——而美丽起来。你的生命, 如一枝春天的花,不可遏制地绽放了。 是这般温润如玉的少年啊,才会令你感知这红 尘的媚惑,你愿意以陶醉的心态沉沦……
多维探究
1.本诗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刘兰芝、焦 仲卿、焦母、刘兄这些人物形象的? 提示: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 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故事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 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她明白婆婆要休她,就主动要求“遣归”,不卑不亢, 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 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 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 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一方面设身处地地为仲卿着想,“同是被逼迫,君尔 妾亦然”。
一、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
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
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
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
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
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 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 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 一次激烈,直至兰芝、仲卿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 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 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 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 情;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 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 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
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 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点评: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写得简练而有层 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 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这 里的数字除了“十七”以外,都可以看作虚指,是互 文手法,即兰芝在13~16岁四年中学了织布、裁衣、 弹琴,也学了经书和礼仪几方面的知识。
第6课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作者名片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朝梁陈间诗人、骈 文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少好学,八岁 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其诗赋皆淫靡 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 “庾信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我国 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孔雀东南飞(并 序)》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最先见于 此书。
如同站在悬崖边,兰芝,你的脸上滑落了两行绝 望的泪。那仿若渐去渐渺的庭院,藏着你与仲卿的 故事,藏着你一生之中唯一的日子,藏着你曾坐愁红 颜老的长干行。
你终于决定离开了,离开——离开这风尘人间。 可是,可是然后,你突然怔住了,于是,你凄婉的容颜 遽然璀璨,然而你竟是无法言语的,你能拿什么来担 当呢,除了你孤注一掷的爱与美?!
兰芝对母亲的劝嫁是“含泪答”,因为母亲能够体 察女儿的心,同意女儿的选择,她内心的痛苦也可以 让母亲知道;对兄长的劝嫁是“仰头答”,因为她知 道兄长是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既然无法抗争,只有 假意听从。心意已定,她的内心来不及痛楚,只想快 快把眼前的一切事情了结。
3.刘兰芝和焦仲卿之死为什么在当时有其必然性? 对于刘、焦之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因为他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或向焦母、刘 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 人的爱情誓约。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由 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刘、焦之死,固然有 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 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 想的束缚。
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们的肉体还活着, 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就不复存在了。而 死,却表现了他们为坚持爱情理想而进行的抗争,赢 得后世对他们的同情与尊敬。《孔雀东南飞(并序)》 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 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悲剧,深 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 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直接寄 托了人们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2.这首诗很善于刻画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 如府吏“举言谓新妇”几句和“低头共耳语”几句, 意思大体相同,却不能互换;又如面对母亲、兄长的 劝嫁,兰芝对母亲是“含泪答”,对兄长则是“仰头 答”。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提示:府吏(焦仲卿)“举言谓新妇”几句,是在向母 亲求情而被严词拒绝之后,回到房中和兰芝说的。
背景指南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汉朝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 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 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 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 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 家长制度、封建礼教,刘、焦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 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句段点评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点评:这两句“比”“兴”两种手法兼用,以孔雀失 偶喻夫妻离散,同时用来引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 别后的思恋之情,烘托了全篇的气氛,引发了读者的 想象。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 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两句也有统摄 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同时还能和结尾的鸳鸯双 飞构成呼应关系,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匠心。
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点评:这是当兰芝和仲卿最后诀别时,作者插入的一 段议论。这是诗人带有强烈抒情性的议论,凄婉而悲 凉。既描写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此刻的心情,也表 现了诗人对世道不平的愤恨。作者已和主人公融为 一体了,他懂得主人公这时的心情。因而从旁代为表 白他们在对话中无法表白的深恨沉冤。这些抒情性 的穿插,也有助于对人物的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