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精选10篇)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
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1
摘要:文章从《战国策》的语言所表现出的纵横驰骋,引喻谐调;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巧用寓言,形象生动等三个显著方面来浅析该书中所展现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战国策;纵横驰骋;铺陈夸张;引喻谐调;寓言故事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其中策士廷说诸侯之辞,臣讽君主之辞,以及不同意见的辩难,都反映出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不愧前人所概括的“辩丽横肆”。
下面便从三个方面来浅析《战国策》语言艺术方面的显著风格:
一、《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战国策》的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赵策三》),秦围邯郸,赵国危急,形势严峻。
鲁仲连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同魏国派来劝降的辛垣衍作面对面的斗争。
他用层层削笋的办法,首先晓以大义,继而动以利害,中间有许多地方竟是短兵相接。
如辛垣衍把尊秦为帝的媚敌行为比作仆人对主人不得已的服从,鲁仲连立即逼他承认“梁之比秦若仆耶?”紧接着单刀直入,“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使对方突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后鲁仲连接着论证,历史上殷纣王曾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说明暴君对臣下极其残忍。
再举过去鲁国和邹国都坚决不承认齐
王自称天子,齐王终不能使之屈服。
今天三晋之大臣,难道还不如邹鲁之仆妾吗?最后指出,如真的帝秦,不但梁王不得安然,你辛垣衍也将失去现有的地位。
在大量的道理面前,辛垣衍只好认输。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仲连高明的见识,无畏的气概和无私的品质。
再如“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谋。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秦策一》)在这里作者极尽夸张之能事,在程度上极而言之,达到什么什么地步,连一兵一卒都不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但这样来说明毫不费力给人感觉十分强烈,而且显得感情奔放、声势夺人,富于煽动性,使劝谏的对象不能不动心,策士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
二、《战国策》辞令在语言上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
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铺陈扬厉”、“纵横捭阖”、“辩丽恣肆”。
铺陈夸张等修辞在《战国策》中几乎成为一种经常而普遍的修辞了,书中著名的辩士如苏秦、张仪、陈轸等的游说之辞,述其地理,涉及东西南北山河湖海;追溯历史则必谈三王五霸,贯及古今;说政治,定是君臣内外,法术权势;论军事,又攻守进退,固险扼赛等等,不一而足,真的把各种形势强调到了极致。
如《齐策一》中记录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文中极尽比喻夸张之能事,气势强大,语气强烈。
“齐南有太山,东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
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如此铺陈,使人感到论辩者学识渊博,见地高远,对齐国情况和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令读者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战国策》中骈偶句式的出现比排比句相对少些,但是一经运用,气象顿生。
如《赵策二》中,“古今异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
四时不一宜。
故贤者观时,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
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兵甲之用,不知阴阳之宜。
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这是赵武灵王反驳保守派的一段辞令,全是对句,或并列,或正反,有长有短,中间用连词转折。
不但说理紧凑绵密,而且抑扬顿挫,产生节奏感,可谓声情并茂。
参考文献:
[1]熊宪光.战国策研究和选译[M].重庆出版社,1988.
[2]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2
敦煌跟随刘兴林教授节读《战国策刘兴林美以《战国策》国学纵横家人生之感悟
《战国策》,“国学另类”、“另类国学”,刘兴林教授这样说,我也就这样听。
因为之前,并未听说过。
不知,不可言对错。
国学包括哪些?“儒学为主,道学为铺”,哪么佛学、法学、纵横呢?还有以“经、史、子、集”来说,又如何说呢?也许是五千年太久,“国学家”又太多,故此,众说纷纭。
弄到象我一样的人,不知所从。
只好人云亦云,人走云散。
学国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盼。
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不是为了做学问而学国学,而是为了“解疑惑”、“知所以”。
难免有人说我俗。
说我俗的人以为我会生气,也正好借之机会坦白:我俗,难脱颖而出;我贪,难舍尘世;我笨,难悟真经。
所以,说我俗,知音、知己,怎么会生气哟! 贫穷,何为贫穷?无路可走,为穷;没有钱财,为贫。
第一次听说,收获!
《战国策》,西周以来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解放。
描写对象从诸侯卿相转向平民精英。
欣赏赞美以个人奋斗改变社会地位。
由此,想起了“今天似春秋战国”的笑谈。
周公的“礼”与“乐”捆绑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需要解放思想,人们需要改变生活。
因此,有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
孔子是周公的粉丝,他把官方和民间的“礼”与“乐”结合起来,形成儒家学说。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也捆绑了人们几十年,改变己是迫切需求。
难怪说历史又旋转到的大改革、大竟争、大改变的社
会。
《战国策》,纵横家的学说。
刘兴林教授说:纵横家是分裂的产物,也是分裂的因素。
如此说来,“另类国学”、“国学另类”,也就可以理解了。
学历史,看现实,明事理,知究竟。
儒家学说的愚民目的,当然不会容忍纵横家的学说出世。
学国学,越学越不知究竟。
不是教授错!更不是历史错!而是我错!国学,国之魂魄,一个难舍当下的小人物,何德何能承载国之魂魄?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3
人要有自知之明,每个人要了解自身的能耐有多大,自身“斤两”是多少,这对自己有好处。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
战国时一尺是多少?1931年河南金村出土的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安徽寿县出土的尺,相当于22.5厘米。
在秦统一度量之前,确实有点乱。
细算起来,八尺有余,则超过185厘米,即使在山东大汉中,也属高身材,以现代小姐们的标准,也可打上高分。
高身材加上“身体昳丽,在齐国中算是美男子了。
有一天,邹忌穿上朝服,对着镜子(当然是铜镜)问他的妻子:我与住在城北的徐公哪一个美?其妻答:您非常美,徐公哪比得上您。
城北徐公,是齐国公认的美男子,邹忌不能自信。
再问其妾:是我还是徐公美?其妾回答:徐公何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来访,邹忌和客人坐谈。
问客人:我与徐公哪一个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再过一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看,认定自己不及徐公美,随后再对镜子看,确实自己比徐公差多了。
晚上睡下细思之,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存心爱我;侍妾认为我美是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
邹忌是有自知之明的,不因别人的赞美而飘飘然,这算是难得了。
先贤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个有修养的人,天天广泛学习吸收知识,每日三次反省自己,则能明白事理而做到行为举止无过失。
不断约束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这种态度在现在看来,也是对的。
邹忌把他的体会告诉齐威王,得到齐威王的称赞。
下令:全国官民,如当面批评我的过失的,受上赏;通过书面劝告的,受中赏;在外面
议论而被我闻知,受下赏。
果然不久,燕、赵、韩、魏等国都愿意与齐国交往。
但这已超出本文的话题。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4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梳理读《战国策》感觉时,适读到一位当代文学评论巨擘对《三国演义》的评谈,不妨把他的话大段粘贴过来。
他认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成为中国的心机、心术、诡术、阴谋的大全,三国时代对立的各方,表面上是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伪装术、欺骗术的较量,谁最会伪装、最会欺骗,谁的成功率就最高。
愈是看《三国演义》,就愈长心机心术,心理就愈来愈变态,变到极端,人就变成“妖”,就不走正道而走歪门邪道。
许多老人变得极圆滑、极世故,
丧失所有的天真与诚实,完全不像人样,就因为心里充塞着《三国演义》这套生存密码。
这类作品在中国早消失早好。
以这一观点来解构《战国策》有合理的成份。
战国风云甚于三国气象,孟子谈到战国心惊胆战:“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当时七国战争绵延,政权更迭,生灵涂炭,河山损破。
唯有此情此景,才能够活跃着一批批进取心强、擅长谋略、能言善辨的“士”,他们或则登堂入室、指点江山,或则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或则变法图强、笼络人才,各自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左右着诸侯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
但是我想,他们所表现出的“极圆滑、极世故,丧失所有的天真与诚实”,完全是历史使然。
倘若透过历史的重重风烟雾尘,在他们身上,肯定也会找到丝丝天籁之音、赤子情怀和人性的光辉。
荆轲很悲烈,但也有善的动因。
在勇毅之士聂政、鲁仲连等人中,我更喜爱荆轲。
他的《易水歌》永垂于千古。
人们大多记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实后面还跟着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后两句尤为嚣张豪雄。
他的身上固然有暴力、血腥、恐怖和仇恶,但我始终认为荆轲仍不失有赤子之心。
他的敢作敢为,仗义侠行,图穷匕出,很难说是否在体现另一种佛性、同情心以及大慈悲。
在那特殊的背景下,他与田光、太子、秦武阳等人的交往,分明也温暖如春,其情栩栩,不能苛刻地过多剔除他身上宽厚、正义以及良善的一面。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个个包容宽厚。
孟尝君门客三千,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市井闾里之辈、鸡鸣狗盗之流尽收帐下,这种行为和胸襟,已构成一种原始风范。
其兼容并蓄、允许个性的行为,已成为那个时代性的强音。
他们给游士搭建实现才干的舞台,提供说客获取功名的契机,更多地在表现他们超越政治判断对人间才华的欣赏与珍惜。
这种对才华和智慧的尊重与保护,也应成为一个个最具有诗意的故事,成为一座座人类精神的丰碑,流传千年乃至万年。
不错,苏秦和张仪纵横捭阖,太过巧舌如簧。
“捭阖”意即开关,人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山东六国,凭各自的力量不足以抗秦,合纵抗秦,还是连
横自保,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政治线索。
也由此诞生出这两个最伟大的纵横家,他们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展开的。
苏秦为合纵奔赴于各国,最终促使六国结成抗秦联盟;张仪则极力破坏合纵,说辞各国与秦连横。
他们是在挑拨离间还是为国家安定求和?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是胸中自有韬略滔滔。
难以说清楚。
不过,在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积极的人生追求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以及家国的责任担当。
苏张二人都有一部从普通人成长为纵横家的艰苦磨砺史。
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负书担囊,触尘埃,蒙霜雾,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
张仪青年时不善表达,在楚国喝酒,还被怀疑偷宝玉而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家后问妻子,口中的舌头还在吗?当知道还在的时候,他说:好,我就依靠舌头矜戟砥剑,去开拓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
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脑子。
言语和谋略可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危机的解决。
会运用口才和谋略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非常轻松。
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
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
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
你自己不关联着他人的利益,他人会资助、借贷给你吗?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挑明真相,才能使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人恍然大悟。
说话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事情讲清楚,由不同的行动讲到不同的结果,由发端讲到演变,再讲到结局。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一层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
只可惜没头脑的事主们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千万不要对要说服的对象估计过高,该捅破的就一定要捅破,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
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
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否则宁可不说。
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
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
象苏子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语言是人类的传播工具,事实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了解起码的事实。
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
这样,语言本身就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苏子巧妙地利用语言传播对事实真相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他的受众完全听信他对事实的解释,可以说,他轻易地垄断了受众的“知情权”。
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
对大臣的非议就是对君主的赞美,说客把这一层辨证关系给挑明了。
好与坏,黑与白,高尚与龌龊,是经常转化的。
好的东西在一定情景下会成为最为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好的。
就像大臣的高风亮节会导致君主的委琐,而大臣的龌龊反而成就了君主的美誉。
对照今天,我们应该把上司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摆正,作为下级,其高过上司的声誉和高风亮节在一定的火候绝对不是好事,因此,聪明的下级知道要学会为上级掩饰过错。
其实人生就是政治,没有人可以逃避,除非你远离政治、远离人。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想法的人永远是有想法的人的一枚棋子,在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显得无力。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5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兵。
这句话真实的写出了战国时期政治家的重要。
他们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就挽救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要是换成那些有勇无谋的将领,不仅会兴师动众,搞不好还会使利益尽失,引起众怒。
在《战国策》第一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秦国想借口向东周索要九鼎,从而来得到地盘。
齐国也想得到九鼎。
周臣颜率便出使齐国,答应如果齐国将秦军杀退就将九鼎送与齐国。
事后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颜率再次对齐王说:九鼎不像普通的东西,拿着就可以走,
一个鼎就需要九万人才能抬动,九鼎就需九九八十一万人,当路过梁、楚两国时一定会被夺去。
所以,齐王取消了求取九鼎的打算。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做事情要名正言顺,就是推卸责任也要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在对付一些小人时,我们可以使用反间计。
宫他从西周逃到了东周,将西周的机密全部泄露了。
西周国君非常生气。
冯且便拿着三十两黄金的一封书信前往东周。
信上写:若能办成,你就尽力,若不能就赶快回来,事情泄露了便自行了断性命。
信使故意让东周军兵抓住,东周国君看到信,马上把宫他杀了。
冯且借刀杀人,使宫他真么努力也没有用。
使用反间计一定要严密,否则就会引起众怒。
做什么事都要凭智慧,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
其实很多事只要轻轻一点可以捅破,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该说的一定要说。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6
公元前二千零七十多年,帝舜把王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
大禹亲近百姓,为民谋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统治的奴隶制国家,是为夏。
传说夏禹建国伊始,为了使天下安宁,他收集九州之金,铸成九鼎。
后来,九鼎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权力的象征,传国的宝器。
到了公元前四百多年的战国时期,当时群雄并起,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想称王称帝,九鼎更是成为天命和人心所归的依据。
话说大禹所铸的九鼎,到了战国时期,被当时的东周国所收藏。
秦国知道后,决定出兵东周,夺回九鼎。
东周国君听说后,深感忧虑,因为从两国的实力来看,东周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他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大臣颜率,颜率眉头一皱,想到一个好计策:“大王放心,我去齐国求援,保证秦国不敢来犯。
”
颜率很快来到齐国,对齐宣王说:“秦国不讲道理,妄想从我国夺走九鼎。
我们君臣一致认为,与其九鼎让狂妄的秦国抢去,不如把九鼎送给你们。
有了九鼎就可以称雄诸国,请大王认真考虑一下。
”齐王听了,喜出望外,立即命令陈臣思领兵五万,前去救东周。
秦国看到齐、周联手对付自己,知趣地退兵了。
秦国退兵后,齐国看到东周迟迟不把九鼎送来,不断地催促,周
君又忧虑起来。
作为一国之君,总得言而有信,答应给人家的东西不给不行啊。
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又找到颜率,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颜率听了,轻松地说:“大王放心,我再到齐国去一下,保证齐国不再向我们索要九鼎。
”
颜率来到齐国,齐宣王正等得不耐烦呢。
颜率说:“我们周国得到你们的保护,安然无恙,真是感激不尽。
我们决定马上把九鼎送给你们,不知你们怎样把九鼎运回呢。
”齐宣王说:“我打算向梁国借道,从梁国运回。
”颜率说:“不行,梁国早就打九鼎的主意了,如果九鼎进了梁国,根本不会出来了。
”齐宣王听了,想了想说:“我们还打算从楚国借路。
”颜率听了又是摇摇头:“更不行了,楚国的君臣已谋划很久了,做梦都想得到九鼎,你从他们那里过,还不是肉包子打狗?再说了,鼎这种东西,可不像醋瓶酱坛子,提着就走了。
也不像兔子骡马,赶着就来。
想当年我们周王讨伐殷朝,得到了九鼎,每一个鼎就用了九万人牵引,再加上管器械服装的兵役,一个鼎大概得需要二十多万人吧。
大王想一想,九个鼎那得需要多少人啊。
”
齐宣王想了想,着急地说:“是不是你们根本就不想给啊?!”
“不敢欺骗大王。
我们每天都在考虑怎样把鼎送给你们,只是束手无策。
希望大王早日想一个万全之策。
”齐宣王久久想不到好主意,只好打消了索要九鼎的念头。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7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
”这是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人类的生活就会一片空白。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战国策》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也是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书。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史书,记录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里面有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个故事讲的是:邹忌有一天问他的妻子、小妾和拜访他的客人:“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都回答:“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一天,邹忌见到徐公,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