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玉米病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 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 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 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 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 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 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
酢浆草上。据报道P.Polysora Unedrw.
称多堆柄锈菌,引起南方锈病,主要在 台湾和海南岛发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我国目前发生的普通型、南方型玉米锈 病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不 存在越冬问题。北方则较复杂,菌源来 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 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 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 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病原
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称突脐蠕孢属玉米大 斑突脐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异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子囊座黑色,近球形,大小357— 642×276—443微米,子囊顶端钝圆,基 部具短柄,大小124.6— 183.3×22.9—28.5微米。每个子囊
内有4个或3个或2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长线形,彼此在子囊里缠绕成 螺旋状,有隔膜,大小146.6— 327.3×6.3—8.8微米,萌发时1.子 囊壳及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每 个细胞均长出芽管。
异名有: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et Miyake、Drechslera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 Subram.& Jain。
有性态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Drechsler称异旋孢腔菌,异名: 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该菌在玉米上已发现O、T两个生理小种。 T小种对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有专 化型,O小种无这种专化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 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 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 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 适宜温度26—29℃。
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 24℃下,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 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
玉米锈病
症状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
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 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 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 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 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
病原
Puccinia sorghi Schw. 称玉米柄锈菌,属担
叶鞘和苞叶染病病斑较大,纺锤形,黄 褐色,边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不明显,病部长有灰黑 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抱子梗和分生孢 子。
果穗染病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 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病原 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l称离蠕孢属玉米小斑离蠕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P72)
无性态的分生孢子梗散生在病叶孢子病 斑两面,从叶上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 出,2—3根束生或单生,榄褐色至褐色, 伸直或呈膝状曲折,基部细胞大,顶端 略细色较浅,下部色深较粗,抱痕明显, 生在顶点或折点上,具隔膜3—18个,一 般6—8个,大小80—156×5—10微米。
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方长 出,长椭圆形,多弯向一方,褐色或深 褐色,具隔膜1—15个,一般6—8个,大 小14—129×5—17微米,脐点明显。
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
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
1号小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 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 斑;
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
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 趋势。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 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 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 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 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 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 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 治2—3次。
玉米小斑病
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
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有时 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苗期染病 初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或两端具 褐色水浸状区域,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 叶片迅速死亡。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 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 切。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 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 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 发展就受到抑制。
玉米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 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 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 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 病。
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 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至黄褐色, 病斑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后期略有 轮纹。在抗病品种上,出现黄褐色坏死 小斑点,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很少;
在一般品种上,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形 或近长方形斑,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 红色晕纹圈。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 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称立枯丝核茵,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称瓜亡革菌。此外R. cerealis Vander HoeVen称禾谷丝核菌中的 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 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l0对 玉米致病力强。
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 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 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
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烟台14号、农大60号、黄早四、5003不 抗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 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Pass.Drechslera turcica (Pass.) Subram.& Jain。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 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 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 8个隔膜,大小35—160×6—11微米。 (P68)
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 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 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微米, 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 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 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 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如:京早1号、北大1236、中玉5号、津 夏7号、冀单29、冀单30、冀单31、冀单 33、长早7号、西单2号、本玉11号、本 玉12号、辽单22号、绥玉6号、龙源101、 海玉89、海玉9号、鲁玉16号、鄂甜玉l 号、滇玉19号、滇引玉米8号、农大3138、 农单5号、陕五9ll、西农ll号、中单2号、 陕玉9号等。
有性态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称玉米毛球腔菌。
异名有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 v.Arx。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成熟 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 359—721×345—497微米,外层由黑褐 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果壳口表皮细 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 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
(2)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 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 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 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 次,连防2—3次。
症状
该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 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 苞叶。
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 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 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宽0.5-1厘 米,长1-15厘米;后期病斑常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 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 先发病。
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 间,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大小 176—249×24—31微米。子囊孢子无色 透明,老熟呈褐色,纺经形,多为3个隔 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13—17 微米。
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S.turcica f. sp.zeae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对 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的高粱专化型 S.turcica f.sp.sorghi。
病状
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 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 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 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 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 上蔓延扩展。
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 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 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 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温持续时间 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 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 核。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 合剂150倍液
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
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 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纹枯病
80年代以来,该病在一些地区为害日趋 严重。据辽宁、河北、四川、浙江等省 部分地区调查,玉米纹枯病在春、夏、 秋玉米上均有发生,发病率22.2%— 70.81%,为害高度已经超过穗部。个 别地块或品种达100%,损失率5.9%— 16.5%。
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 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
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 较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
如掖单4号、掖单2号和3号、沈单7号、 丹玉16号、农大60、农大3138、农单5号、 华玉2号、冀单17号、成单9号和l0号、 北大1236、中玉5号、津夏7号、滇玉19 号、滇引玉米8号、陕玉911、西农11号 等。
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 球状,具细刺。大小24—32×20—28微米,壁 厚1.5—2微米,有4个芽孔。
冬孢子裸露时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大小 28—53×13—25微米,端圆,分隔处稍缢缩, 柄浅褐色,与孢子等长或略长。
性子器生在叶两面。锈孢子器生在叶背, 杯形。锈孢子椭圆形至亚球形,大小 18—26×13—19微米,具细瘤,寄生在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病 害。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 和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
发生严重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 右。
症状
该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 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 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 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 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 后期病斑常纵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