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瘀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瘀血
解读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

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

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

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临床表现有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尤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称为症积;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肌肤紫斑、蛛丝红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经少紫暗成块,或闭经;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

二、瘀血的形成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1.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气滞致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

《血证论·吐血》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

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


3.因虚致瘀
气分阴阳,是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虚则运血无力,阳虚则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

因此,气与津液的亏损,亦能引起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停积而成瘀血。

4.血寒致瘀
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

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

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

”《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


5.血热致瘀
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而成瘀血。

如《医林改错·积块》说:“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中医应用
一、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之后,停积体内不散,不仅失去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可导致新的病变发生。

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于阻滞气机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

而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

因而导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

如外伤局部,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
瘀血为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3、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乃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

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

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

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

《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盖瘀血去则新血易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

”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瘀血阻滞与新血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症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

而且,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

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气机郁滞,血海不畅,经脉瘀滞,可见胁痛、症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语言謇涩等。

此外,瘀血阻滞日久,也可化热。

所以说瘀血致病,病证繁多。

二、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瘀血致病,虽然症状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点可大致归纳如
下: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

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多固定不移。

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所谓血肿;若在体腔内则扪之质硬,坚固难移,所谓症积。

③出血: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

④色紫暗:一是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⑤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