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
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
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
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
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

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

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
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
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
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

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

”打—生活用品。

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

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

(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

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活动一:动手实践、感悟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

首先动手操作,用活动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后再动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数。

这一环节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实践,为学习角的分类作了铺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类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万宝囊,快去找一找里面有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并标明度数,小组研究怎样分类。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锐角小于90o
直角等于90o
钝角大于90o而小于180o
平角等于180o
周角等于360o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情绪又一次高涨,纷纷举手说:
1个平角=2个直角
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提高量角的技能。

然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课堂练习:
(1)、排一排:(明白五种角的有序排列)
()角<()角<()角<()角<()角
(2)、在46o、130o、90o、270o、25o、107o、180o、360o这些角中()是锐角,()是直角、()是钝角,()是平角()是周角。

(3)、时钟在十点时,时针与分针成()度角。

4、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道习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为目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第【2】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

2.使学生经历的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类角的概念,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别平角和直线、周角和射线。

四、课前准备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动态角
学具:动态角、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来!和我们自己打个招呼吧,和台下的老师们打个招呼。

上课前,尹老师和大家约定一件事情,因为我们有30名同学,
老师对大家不太熟悉,可能回答问题的时候,照顾不到所有的孩子,如果你已经举了很多次手,请你像这样闪动你的小手,让我看到你,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了。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师: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认识了角,你都认识哪些角?
生:锐角直角钝角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角,猜猜什么角?师出示蒙层。

生:直角
师:知道多少度吗?
生:90°
师:怎么知道的?
生:量一量
师:那好,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量角器,谁愿意来量量。

(优化大师)
师板书——1直角=9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以角的度数为标准,进一步给角分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师:我们知道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现在也知道1直角=90°,请你们用度数来说说什么叫锐角?
生:小于90°的角叫锐角。

师:严格意义上来时,大于0°小于90°的角叫锐角。

师板书——0°<锐角<90°
师:谁能随便说一个锐角。

生尝试说一说熟悉的角。

评析:学生在二年级对角有了静态层面的了解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用度数来重新定义各种角,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锐角和直角的度数特点。

(二)初步建模,建立空间观念
师:观察,假如这是一个端点,(师指着自己的肩膀)那手臂所指的方向是一条(师指着肩膀)?
生:射线
师:指着身体一侧,这呢?
生:也是一条射线。

师:两条射线形成了一个
生:角
师:继续观察,什么角,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锐角,变大,小于90°
师:猜,我能不能形成一个直角呢
生观察教师肢体变化。

锐角——直角——平角
师:这是一个什么角呢?
生:平角(个别学生回答)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一个新的角——平角(板书)
评析: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延伸出角的动态层面,即“角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动态角的本质。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生观察:白板出示一条射线,强调一个端点,又来一条射线,组成一个新的图形。

师:一会我们边观察边思考,在这个平角形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

师:看来独自学习平角的形成过程,对我们来说有点困难是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具,那我们借助手中的学具,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学习一下,平角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汇报。

预设:如果孩子不能说出平角的形成过程,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体会平角的形成过程。

师出示定义。

生齐读一遍
生一边操作学具,一边再读一遍。

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平角,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角的画法。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角的度量,你们知道平角的度数吗?我们
在练习纸上画出一个平角,量一量。

生测量,展示、汇报。

师板书——1平角=180°
师:如果老师不给你提供量角器,只有三角板,想想你能用它们量出平角的度数吗?
生尝试用两个三角板测量,推理出平角和直角的倍数关系,同桌交流汇报。

师板书——1平角=180°=2直角
评析:这一个课的特点是操作活动多,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交流、汇报等操作充分感受建模的过程,加深了对数学思想的体验和感悟,建构数学核心素养中的——空间观念。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是平角?师生一边演示一边说,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半轴得到的角叫平角。

如果我们继续旋转,形成了一个新角,有人认识吗?
生:周角
师:它是怎么形成的,借助我们手中的学具一边操作一边说一说?
生借助学习平角的方法,自己总结出周角是怎么形成的。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轴得到的角叫周角。

师:平角和周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转了半周,一个是转了一周。

师:那你们觉得周角多少度?
生:360°
师:怎么知道的?
生:两个平角
师:那你们说说周角和平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生答
师板书——1周角=360°=2平角=4直角
评析:教师在这里渗透了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对已有新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可以通过对平角形成过程的了解从而推理出周角的形成过程,计算出周角的度数,及周角、平角、直角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类似的内容积累经验。

师:看(生观察PPT),这是我们刚才说的什么角了?
生:平角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一条直线
师:那它是一条直线吗?
生:不是
师:它是什么?
生: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有人说,周角是一条射线,你觉得呢?
生谈区别(和平角一样,它是一个角,它有角的特点,所以它不是一条射线)。

师:到现在为止,你认识了哪些角?互相说一说
生: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角,你们都会画吗?试试好吗?把我们的练习纸翻过来,老师在每张纸的后面写了一个角的名称,画出这个角。

谁先画完了一类角,自行贴到黑板上,如果有重复的,我们就不上去贴了,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了吗?
生确定后独立完成,贴在黑板上。

师:谁愿意到前边把这五类角按照大小关系排排队。

一生板前操作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师: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一遍。

(三)运用所学,提升新知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游戏练习,我们来试试。

练习1:游戏找出钝角,两人进行比赛
练习2: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练习3:判断
生独立完成,师生点评。

评析:教师出示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了锻炼的作用,也让学生巩固了新知,加深了理解。

(四)课堂总结,能力升华
师:谈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自主分享感受。

评析:课的结尾让学生谈收获,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0°<锐角<90°
1直角=90°
90°<钝角<180°
1平角=180°=2直角
1周角=360°=2平角=4直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公开课教案第【3】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
(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大门到建行看成一条直路的话,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就成什么图形?
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走两条边的线路比走另一条边的线路远。

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我们的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呢?
(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
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
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

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
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

看看哪些长度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长度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单位:厘米)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红、蓝、黄)的长度分别是:
你的重大发现:
三、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让每组同学汇报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数据。

师:同样用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件演示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不能围成又有两种情况: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到底什么样长度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结论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有不同意见吗?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用不能围成的一组数据,如“3、7、10”举一例:3+10>7,那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师:看来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结论不够全面。

还能怎么修改一下呢?
进一步得出结论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或摆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发现了一个有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结论,那就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解释老师所行路线的原因。

2、判断。

3、(课件演示)小猴盖新房,他准备了2根3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一根木料做横梁,请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最合适呢?
五、全课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