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五节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一章第五节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形式(下)
4、宪法判例 5、宪法解释 6、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7、权威性宪法著作
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
成文宪法典(建国后四部正式宪法和现行宪 法的四次修正) 宪法性法律(118页) 宪法惯例 宪法解释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对我国发生效力的涉 及我国宪法问题的规定)
宪法结构p.120
概念:(狭义)成文宪法典各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 宪法典的形式结构(篇、章、节、条、款、目的排 列) 宪法典的内容结构(制宪目的、根本制度、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机关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宪 法保障、解释、修改、国家标志等,或者目的性条 款、纲领性条款、基本原则条款、规则模式条款、 效力条款、修订条款、过渡性条款等等
法国宪法的过渡性条款
第92条为建立机构以及机构建立以前为 行使公共权力所必需的立法措施,将由内阁 会议在咨询行政法院后,以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令规定。 在第91条第所规定的期限内,政府有 权以上述方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确定 本宪法所规定的议会选举制度。
我国宪法的结构
见word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oc
法国宪法的过渡性条款
第91条本宪法规定的共和国的机构,应在本宪 法颁布之日起4个月以内建立。建立共同体机构的 期限可延长至6个月。 现任共和国总统的职权只有按照本宪法第6条和 第7条所规定的选举结果公布时才告终止。 国家现存的政权机构,在宪法生效后,将按照 现行法律规定继续行使职权,直至新的政权机构建 立为止。 参议院在它的机构正式建立以前,由现任共和国 参议院成员组成。明确规定参议院正式建立的组织 法,应于1959年7月31日以前制定。 ------。
第五节 宪法渊源形式与宪法结构 p.115
宪法渊源形式 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形式

宪法的结构分类和渊源

宪法的结构分类和渊源
第二章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类型和 宪法渊源
第一节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指宪法典的结构 一、宪法的形式结构
二、宪法的内容结构
表述一: 表述一: (一)序言 (二)正文 (三)附则
表述二: (一)序言 (二)总纲 (三)正文 (四)附则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年宪法序言 美国
“我们美国人民,为建立更完美的合 我们美国人民, 我们美国人民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印度宪法序言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 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经济与政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 仰与崇拜的自由; 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 平等; 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 11月26日通过 1949年 日通过,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年11月26日通过,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三、我国宪法的结构: 我国宪法的结构:
(一)形式结构 章 、 节 、条、款、项 共四章,138条 共四章,138条: 总纲; 第一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第三章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国旗、国歌、国徽、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司法考试知识点

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司法考试知识点

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司法考试知识点
考友有没有好好复习司考宪法呢?要想早日通过司法考试,就必须努力看书弄清知识考点才行!以下资讯由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司考宪法知识点: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宪法的渊源
1.成文的宪法典。

宪法文件不同于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如英国规定宪法问题的所有法律都叫宪法性法律,因为没有宪法典。

在我国成文宪法国家,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

因此在成文宪法国家,既存在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既宪法典,又存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即普通法律中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如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立法法、代议机关议事规则等等。

3.宪法惯例,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并为国际机关、党政及公众普遍遵循,且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违反宪法惯例不构成违宪。

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惯例很多,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如今,凡是人大开会的时候,政协就同时开会,政协委员可以列席人大会议,任何法律法规均未作此规定,这种事实上“人大政协一同开会,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即我国的宪法惯例。

4.宪法判例,是指实行宪法法院监督或普通法院有宪法审查权的国家,他们的法院在判决宪法案件过程中作出来的判决,而且这个国家又是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判出来的判决对下级法院或者以后的判决能够发生法律效力能够作为法律来引用的宪法。

5.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二、宪法的结构
序言,正文,附则
附则的地位(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该与一般条文相同)和作用,两大特点:1.特定性;2.临时性。

宪法学第 六 章 宪法渊源和宪法结构

宪法学第 六 章  宪法渊源和宪法结构

第二节
宪法结构
一 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 所谓宪法结构 , 是指成文宪法 ( 宪法典 ) 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 。 不成文宪法由成文的宪 法性法律 、 法院判例及宪法惯例等组成 , 因 而 不存在内 容的 体系和安排问 题 。 ( 一 ) 序言 所谓宪法序言 , 是指由 该宪法或该国传统 、 习 惯 、 理论以 “ 序言 ”( 或 “ 前言 ” 等 ) 的名义所确认的 , 位于宪法正文之前 , 具有相对 独立性 , 并成为 该宪法正式文本之有效组成部分 的叙述性文字 。
8
( 二 ) 正文 宪法的正文是宪法的主要内容 , 也是宪法的 重心 , 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 1. 总纲 有的宪法称 “ 基本原则 ”“ 总 则 ” 或 “ 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 ”。 这一部分主要规定了 国家的基本制度 , 如国 家性质 、 国 家的政治制 度 、 国 家结构形式 、 政党制度 、 选举制度 、 社会经济制度 、 基本文化制度以及作为国家象征 的国 旗 、 国 徽 、首都等 。
1
( 三 ) 宪法惯例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 , 并 被反复运用 , 为 国 家机关 、 政党及人民所普遍 遵循而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 是一 种不成文的政治行为规范 。 ( 四 ) 宪法判例 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文本和宪法制度无明文规定 , 由 司 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宪 法效力 的判例 。
10
( 4 ) 教育文化 。 教育文化政策的目的是 为了 提升国 家与 民族的 文化水准 , 教育文化的 宗旨是发展人民的民族精神与自治精神 、 国民道 德 、 健全体格 、 科学及生活智能 。 ( 5 ) 国防外交 。 国防与外交既密切相 关 , 又是两种不同 的 事务 。 它们的 共同点之一是 涉及国家主权 , 是主权国家设定的具有对外性质 的防务与外交方面的政策性规定 。

5.宪法原则6.宪法规范

5.宪法原则6.宪法规范
一是创设宪法制度,弥补宪法立法之空白。 一是创设宪法制度 弥补宪法立法之空白。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负责解释宪 弥补宪法立法之空白 法和违宪审查的制度; 法和违宪审查的制度 二是开创具体宪政做法,弥补宪法立法过于原则之不足。比如,我国宪法修改 二是开创具体宪政做法 弥补宪法立法过于原则之不足。比如 我国宪法修改 弥补宪法立法过于原则之不足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的惯例,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的惯例 这一宪法惯例是对我国有关宪法原则规定 的具体化和补充; 的具体化和补充 三是在不变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修正已有宪法规范内容,形成宪法变迁。 三是在不变动宪法原文的情况下修正已有宪法规范内容 形成宪法变迁。 形成宪法变迁 四是使某些宪法规范丧失效力,导致特定宪法立法实质上被废弃。 四是使某些宪法规范丧失效力 导致特定宪法立法实质上被废弃。 导致特定宪法立法实质上被废弃
(3)在效力上 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在效力上,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在效力上 宪法解释由于是国家有权机关的法定行为, 因而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一体遵行的效力,违反宪法解释 因而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一体遵行的效力 违反宪法解释 行为。 的行为是违宪 行为。 (4)在作用上 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在作用上,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在作用上 宪法解释表现有三: 一是明确已有宪法的内在含义,去除歧义 平息纷争,便 去除歧义,平息纷争 一是明确已有宪法的内在含义 去除歧义 平息纷争 便 于执行; 于执行 二是推断出具体的宪法规则,弥补已有宪法规定过于原 二是推断出具体的宪法规则 弥补已有宪法规定过于原 则之不足; 则之不足 三是根据宪政精神在原宪法规定的基础上顺向推出新 的宪法规则,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 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使 的宪法规则 或者赋予原宪法规定以新的精神和含义 使 宪法条文发生内容变迁。 宪法条文发生内容变迁。

第七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七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3、指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城市行会势 力的特权,以及它们与国王等的相互关系的 法律。如1164年的英国《克拉伦敦宪法》和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 之后,“五月花号”大帆船向陆地靠近。船 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 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 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 温斯顿港抛锚。由于那时已是深秋,他们决 定就在那儿登陆而不继续航行。而且由于他 们不再是到一块他们持有执照的领地上,为 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 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
下列哪那些法律文件属于宪法性文件: ()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立法法 D义务教育法
ABCD
4)宪法性文件——最早的宪法渊源
特点:政治性多于法律性,暂 时性多于稳定性,不完全根据制宪程序 制定,效力不如宪法。
5)宪法惯例——宪法的重要渊源
宪法惯例,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并为国际机关、 党政及公众普遍遵循,且与宪法具有同 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再如法国1958年宪法设专章《国际条约和协
定》,具体规定了国际条约和协定的签订批 准程序,并在第55条规定,依法批准的条约 和协定,自公布后即具有高于各种法律的权 威
我们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说奉行的是国际法优 于国内法的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 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 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宪法判例是法院对具体案件所作出的、 可以援引作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依据的 涉及宪法内容和制度的司法判决。

01-5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五章-宪法的形式和结构)

01-5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第五章-宪法的形式和结构)

3.宪法习惯(惯例)
——宪法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政治生活实践 中产生、存在并经过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习 惯和传统。
4.宪法判例
——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 践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 判例。
5.宪法解释
——在此特指法定宪法解释机关在宪法实施过程中 以及立宪机关在制定和修改宪法过程中,对宪法条 文、规范、原则、结构、功能及相关法律关系所做 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分析、说明和补充。
7.权威性宪法著作
权威性著作作为宪法渊源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采用成文宪法体系的国家以及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 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权威性宪法著作只能是作为制 宪机关和宪法监督、解释机关的参考,而不是宪法渊 源。但是在少数采用不成文宪法体系的国家,如英国, 在没有宪法规定以及宪法判例尚未形成时,权威性宪 法著作,往往在不违背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的前提下, 被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来引用。如:关于英国皇家特 权在国外的行动范围及保卫国家的行动范围,就曾经 求助于A.V.迪塞和梅特兰的著作。
三、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
1.成文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 3. 宪法惯例
4. 宪法解释
5.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讨论与思考:
• “宪法”的外延该如何界定?(所谓“宪法 性法律”、“宪法习惯”、“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等到底是不是属于宪法?)
• “宪法序言”、“宪法性法律”、“宪法习 惯”、“宪法判例”、“宪法解释”等的效 力该如何理解?
6.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 系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国际习惯是指各国在相互 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条约必须遵守”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际 习惯一旦被接受,就应该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二者 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是能否成为国内法以及宪 法的渊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参与和认可。

宪法学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学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中国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及
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世界人权宣言》、 《残疾人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消除对妇女一 切形式歧视公约》、《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 约》等
二、宪法典的结构
(一)形式结构 1、篇、章、节、条的体例 2、章、节、条的体例 3、单一的条的体例条明文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作 出宪法解释。 但是,迄今为止未针对宪法作出过明确的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的效力问题: 宪法解释仅仅与宪法性法律具有同等效力,不可能 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

(六)国际条约 《联合国宪章》、《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 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已经缔结或未来将缔 结的条约,与宪法以及以宪法为准据制定的法律一 道,也是“国家最高的法”; 德国基本法规定,国际法的一般原则,也是联邦法 律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优于法律,对联邦领域的居 民,直接产生权利和义务。

(二)正文 1、总纲 2、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3、国家机构 4、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三、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多义性
宪法规范是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
各种规范的总和;

第二种含义,指宪法中的某一个条款,或某一个规
范,它相当于宪法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

第三种含义,是指宪法规范性语句的意义,即宪法
(二)宪法性法律/“宪法附属法”
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方面的法律; 有关公民权利自由保障方面的法律; 其他方面的法律:国籍法、自治法规等

(三)宪法惯例
国家元首、代议机关、政府首脑、政党首领
无明文规定、反复适用、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四)宪法序言的功能
1、它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宣布该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和精神。
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明确规定该国家在一定历史 时期的根本任务,有利于组织动员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 标前进。我国82宪法序言及第12条修正案规定:国家的根 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 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 法律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实施具有指引作用。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条约和习惯的效力。 目前,认可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个著名的 人权公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节

成文宪法结构
一、宪法结构概述 从宪法表现形式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是指 宪法体系;从成文宪法典的角度理解,宪法结构 是指一国宪法典各组成部分的外部排列和内部组 合,包括形式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



三、宪法的正文 从结构上说,宪法正文一般由总则、分则、附则三大 部分组成。 (一)宪法正文的总则 内容主要是根本制度;形式上则不一样,有的称“总纲”、 “基本原则”等 (二)宪法正文的分则——主体内容 (三)宪法正文的附则——生效时间、生效条件、最高法 律效力等,有的称“补则”、“最后规定”等。


【拓展资料】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宪政第一案]——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1801年3月2日,即将卸任的总统亚当斯任命了42名 治安法官,一些人的任命状则因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而 未及发出。1801年3月4日,民主共和党领袖杰弗逊 (Jefferson)正式出任美国第3任总统。当他得知有17份 治安法官的任命状仍滞留在国务院的抽屉时,便授意他 的国务卿麦迪逊(Madison)不要发送这些已经 签署并经封印的任命状,而 将其“如同办公室的废纸、 垃圾一样处理了。”麦迪逊 之拒发任命状,自然引起了 已获任命但却未接到任命状 的人的不满。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二)宪法典的组成结构 成文宪法典是一国宪法体系中的核心,也是一国 最根本,最主要问题的法律语言表现形式.所以, 它又可分为: 1.宪法典的形式结构 是指构筑一国成文宪法典各 个要素的外部组合,具体包括宪法典的体例和宪法 典的格式两个方面. . 2. 宪法典内容结构 是指宪法规范依据调整对象的 性质和调整方式不同进行逻辑分类,并进行有机组 合和顺序排列的组织结构.
(二)宪法修正案 是指享有修宪权的法定 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对宪法典进行部分修改 或补充后形成的法律文书形式. (三)宪法性法律 是指多部关联的体现一 国宪法基本内容的法律形式,具体可以分 为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 宪法性法律是指由普通立法机关依照 普通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宪法规范 为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在成文宪法国家, 宪法性法律是宪法典的补充或具体化;在 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性法律是宪法规范 的最重要表现形式.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本章导读] 宪法的形式与宪法结构是两个相关联的宪 法学范畴.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宪 法的渊源这一外部形式和宪法结构这一内 部形式.
第一节,宪法形式 一,宪法形式的概念 形式和内容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哲学概念.内容是 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则是内容的存在 方式,即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内部形式 和外部形式.宪法形式亦可分为宪法外部形式和 宪法内部形式,前者强调的是宪法形式的表现种 类,后者强调的是宪法形式的组织结构. 宪法形式包括宪法的外部形式和宪法的内部形式. 宪法的外部形式即宪法的渊源形式,是指宪法基 于不同的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而宪 法的内部形式即宪法的结构形式,包括宪法体系 和成文宪法典的结构形式.
(七)国际条约,协议,习惯和判决 国际条约 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一种 书面协议. 国际习惯则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在相 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宪法渊源上的协议是指联邦制国家中处理联邦中 央和各成员地方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议. 司 法判决不是一种正式的渊源,但在有些情况下, 它们会被视为国际法状态的权威依据. (八)权威性宪法理论和著作 权威性宪法著作不 是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但在不成文宪法体 系的国家,常常适用这种宪法渊源形式.

第五章 宪法形式和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形式和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一节 宪法形式 第二节 宪法结构
1、宪法形式的概念: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和
宪法的结构形式,宪法的渊源形式是指基于不同的 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成文选法典、 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和宪法解释等; 而宪法结构形式包括宪法体系和成文宪法典的结构 形式。
2、宪法的主要(渊源)形式:
2、宪法典的形式结构:即体例,指构筑宪法 典的全部条文,划分为大小不同,层次各异 的部分,分别由相应的文字符号排列而成的 形式结构。这些文字符号有篇、章、节、条、 款、项、目等。
内容结构:指宪法典的整体内容,由于调 整对象的性质和调整方式不同,因而划分成 若干部分,并由此形成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 列。
3、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1)从宪法体系看,属于成文宪法体系。
(2)从宪法典的形式结构看:
①宪法典体例:以章开篇,兼具节条款项目。
②宪法典格式:均有名称、目录、序言、正 文及制宪机关、制宪时间、公布机关和公布时间等, 正文有总则和分则。 (3)从宪法典的内容结构看,包括国家的根本制 度和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
宪法结构与宪法形式的区别:二)分类 序言:指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现今世界上 有序言的宪法约占2/3以上。1、目的性序言(美国)2、原则性序言 占60% 3、纲领性序言(中国等)4、综合性序言(如南斯拉夫) (二)产生的原因 1、制宪者的需要 2、宪法的规范性特点 (三)效力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其作用的方式和效果表现不完全相同。 1、基本原则、任务、国策条款及关于本身效力的条款,属于规范 性条文,具有规范性作用和效果。2、目的、史实等条款属于非规范 性条文,起教育和感化作用。 (四)功能 1、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宣布该国公民基 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和精神。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明确规定该国 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 前进。3、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法律原则和 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宪法学-第五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学-第五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就宪法序言的立法形式来讲,各国不尽一致,有 的称“序言”,有的称“序文”
从现有各国宪法序言来看,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陈述性序言;原则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 序言
从表述上看,有明示序言和非明示序言两种
② 宪法序言产生的原因
宪法序言的产生原因有二:一是制宪 者的需要和宪法的规范性特点决定的。 二是宪法序言的产生和保留还有一国 文化传统和立宪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法的渊源形式和宪法的结构形式。 宪法的渊源形式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
来源所形式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成文宪 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 和宪法解释等等; 而宪法的结构形式包括宪法体系和成文宪 法典的结构形式。
二、宪法渊源形式
1、成文宪法典 2、宪法修正案 3、宪法性法律 4、宪法惯例
③ 宪法序言的效力
考察各国宪法序言,其法律效力有以下四种情况。
A、记载历史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因为该部 分内容只是客观地将历史加以陈述,而历史事实 不能也没必要用法律规范加以强制执行。
B、宪法序言中确认的基本原则部分必须和宪法本 文的有关规定结合起来才具有法律效力。
C、宪法序言中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完全的法律 效力。
三、我国宪法的结构
1、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 系属成文宪法体系
2、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3、从宪法典的格式上看,新中国的四 部宪法均有名称、目录、序言、正文, 以及制宪机关、制宪时间、公布机关 和公布时间等等
4、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按照调整对 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 活动原则等等
D、有些国家的宪法明文规定序言具有法律效力。

第一章 宪法概论-宪法渊源

第一章  宪法概论-宪法渊源

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 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 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惯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 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绝对领导和直接领导, 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绝对领导和直接领导,“党管军 队”这一惯例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原 并被誉为“不变的军魂” 则,并被誉为“不变的军魂”。
附:我国宪法的形式与结构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二、宪法结构
宪法结构是指一国宪法典在内容上的结构安排。
■序言 :用以规定制宪的宗旨、目的、制宪权的来源等 ■正文:
□国家基本制度:共和、原则、结构…… □国家机构的组成 □公民基本权利的宣示 □国旗、国徽、首都……
■附则 :规定了如过渡规定、非常时期规定、最后规定
等。
序言典例
1787美国宪法序言: 美国宪法序言: 美国宪法序言 我们合众国人民,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 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 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提供 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 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 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 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特制定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美国宪法序言:不到80字;
宪政第一案:马伯里诉麦迪逊 宪政第一案:
基本事实:
1803年前的美国政治格局 “午夜法官”与委任状争议
法律问题:
原告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国家是否应该为侵权提供法律救济?

周叶中《宪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圣才出品】

周叶中《宪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圣才出品】

第五章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见表5-1)★★★表5-1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要点考点二: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见表5-2)★★★表5-2 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考点三:成文宪法的结构(见表5-3)★★表5-3 成文宪法的结构考点四:宪法的序言(见表5-4)★★表5-4 宪法的序言考点五:宪法的正文(见表5-5)★★表5-5 宪法的正文5.2 课后习题详解1.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有何不同?答:(1)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概念①宪法渊源是指宪法的来源,或宪法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②宪法形式是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和惯例所表现出来的样态。

(2)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区别①二者对于宪法的意义和作用不同:a.宪法渊源并非宪法,它仅仅是可能影响宪法产生和变动的因素。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来源,不同国家宪法渊源的差异使各国的宪法各具特色,并影响宪法的产生和变动。

b.宪法形式则是已经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或惯例的表现形式。

宪法的形式是宪法的外在表现,是宪法内容的载体,宪法的形式直接决定一国宪法的体系。

②二者的内容不同:a.宪法渊源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动态的活动也包括静态的文件,既包括政治、宗教也包括宪法的制定活动等。

b.宪法形式作为宪法的载体,原则上只有与宪法内容相关的文件和惯例才能成为宪法形式。

因而宪法形式具有特定的内容,范围比较狭窄。

③二者在各国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a.宪法渊源在各国具有趋同性,即各国的宪法渊源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b.宪法形式在各国的差异较大。

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种宪法模式: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国家和不成文宪法国家在宪法形式方面差异很大,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专门的宪法典。

④二者对于宪法的效力影响不同:a.宪法渊源并不决定宪法本身的效力,因而各国的宪法渊源对于各国宪法的效力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b.宪法形式对于宪法效力会产生影响,具有宪法典形式的国家的宪法效力原则上高于普通法律,但是没有宪法典形式的国家的宪法效力与普通法无异。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和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和宪法结构

7.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是指各国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 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8.宪法权威著作 仅在不成文法系国家,当没有宪法规定和 宪法判例尚未形成时,在不违背宪法原则和 精神的前提下,被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来引 用。 如:Dicey,Jennings,Bagehot,etc.
二、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 形式
• (二)宪法形式:指具有宪法效 力的规范或惯例所具有的外在表 现形式。
宪法的形式
成文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国际条约、国际习惯 宪法解释
权威性宪法著作等
1.成文宪法典 成文宪法典是指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由一种有逻辑、有系统的法律文书加以明确规 定而形成的宪法。
2.宪法性法律
序 言 (1794个字)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至第三十二条)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三条至第五十六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四章 国家机构(第五十七条至第一百三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国旗、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至第一百三十八条)
二、宪法序言
1. 宪法序言的含义及类型
目的性序言
• 宪 法 序 言
原则性序言
纲领性序言 综合性序言
“宪法序言的产生,是由制宪者的需要和宪法的 规范性特点决定的。”
• 宪法序言的篇幅
• 美国宪法序言:包括副词52个单词 • 我国现行宪法序言:包括标点1794字 • 前南斯拉夫1974年宪法序言:一万多字
• • • • • • (一)我国的宪法渊源: 1、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家机关的政策、决定 3、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政治惯例 5、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宪法学说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结构101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结构101

第五章:宪法渊源与宪法结构第一节宪法渊源一、宪法渊源的概念宪法渊源主要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其一,指宪法的效力来源,包括制宪主体、制宪权限、制宪程序、和制宪方式等方面的涵要素。

同时宪法的效力渊源不同,往往导致其表现形式不同。

其二,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二种意义上的宪法形式往往成为通说意义上的宪法渊源。

(课本对宪法渊源和宪法形式以及宪法的形式渊源作了区分,请参考。

)▲所谓宪法的渊源,是指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二、宪法渊源的种类(一)宪法典及其修正案1 宪法典是由制宪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典的所作部分修改,这是宪法修改的主要形式。

宪法修正案作为宪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正文有着同样的效力,成为宪法的基本渊源。

(二)宪法性法律1 定义宪法性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内容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但形式上不具备根本法特征的法律。

2 特点①国家立法机关制定;②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某一方面;③制定程序普通;④效力低于宪法典。

(二)宪法性法律3 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的渊源,在不成文宪法国家构成了宪法的主体。

在有成文宪法典的国家,也往往以宪法性法律作为宪法典的补充。

A 英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如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和1949年的《国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等,甚至还包括了1925年的《自由大宪章》。

B 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包括:第一,关于国家象征及主权方面的法律。

例如,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领海及毗连区等。

第二,关于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的法律。

立法法第三,关于国家机构设置和权限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代表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一般存在于以 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普通法国家
宪法解释
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释义和说明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经参与和认可后,条约必须遵守
三、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我国的宪法渊源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宪、修宪、释宪与违宪 审查 2.其他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 3.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政治惯例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宪 法学说 6.国际法和外国宪法
(三)我国的宪法形式
成文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1982年宪法 主要是宪法关联法,如立法法、选举 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等
即政治惯例,如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宪法惯例 员会首先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案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解释权,但在政 宪法解释 治实践中并不多见 我国参与签订和认可的国际法文件,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概念 宪法形式≠宪法渊源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法源,或者是宪法产 生的原因和途径。 宪法形式是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和惯例所 表现出来的样态。
二、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分类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一、宪法结构概述 宪法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和有序 排列。 (一)从宪法外在形式理解,宪法结构是指宪法体系 宪法体系是指一国宪法由不同渊源形式的宪法规范所组成 的有逻辑、有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成文宪法体系和不 成文宪法体系两种宪法体系。 (二)从成文宪法典角度理解,宪法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和内容 结构 1.成文宪法的形式结构(体例) (1)以“篇”开首:篇(印度)、编(巴西)、部分(俄罗 斯)等 (2)以“章”开首:大多数国家采用此体例 (3)以“条”开首:美国宪法 2.成文宪法的内容结构:序言和正文(总则、分则和附则)

第五章 宪法的形式、宪法的结构和宪法规范

第五章  宪法的形式、宪法的结构和宪法规范

第一节 宪法结构(二)
二、宪法规范 (一)宪法规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对于宪法规范是否具备上述三要素 (假定、处理、后果),存在否定说和 肯定说两种观点。

第一节 宪法结构(三)
二、宪法规范 (二)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 第一,宪法规范的根本性和最高性。 第二,宪法规范的广泛性。 第三,宪法规范的原则性。 第四,宪法规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宪法关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原则性。
第一节 宪法结构(五)



三、宪法渊源 宪法渊源即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主要有以下渊源: (一)宪法典 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宪法典。 (二)宪法性法律 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 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 宪法性法律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不成文宪 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宪法国家一般规定为 宪法内容的法律。二是指在成文宪法国家有关调整 宪法关系的一般法律。 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 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 一系列一般法律。
第一节 宪法结构(六)




三、宪法渊源 (三)宪法惯例 :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 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 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宪法惯例形成的前提是书面的宪法文件对某些宪法事项没 有作出规定,而政治实践中又需要一定的政治规则。 宪法惯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 一,宪法惯例可以使宪法条文成为具文,实际不具有 法律效力。 第二,宪法惯例可以使宪法规定更易于实施。 第三,宪法惯例可以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绝大多数宪 法惯例都能够起到这一作用。 修宪机关可以通过修宪程序将宪法惯例变为宪法的正式 内容。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 宪法结构

第五章  宪法形式与 宪法结构

3、具有固定的立法结构和体系; 具有固定的立法结构和体系; 4、不排斥其他的宪法形式发挥作用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典的修改与补充条款 是宪法典的修改与补充条款,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典的修改与补充条款,附于宪 法典之后,与宪法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典之后,与宪法典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是 宪法的主要渊源形式。 宪法的主要渊源形式。 过渡性的文件,如美联邦宪法颁布之前的《 过渡性的文件,如美联邦宪法颁布之前的《邦联 条例》 1954年中国宪法颁布之前的 年中国宪法颁布之前的《 条例》、1954年中国宪法颁布之前的《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实际上起着正式宪法的 作用,也是宪法的渊源形式。 作用,也是宪法的渊源形式。 立宪意义上的宪法典:世界第一部——1788 ★立宪意义上的宪法典:世界第一部——1788 年美国宪法、欧陆第一部——1791 1791年法兰西共和 年美国宪法、欧陆第一部——1791年法兰西共和 国宪法
(七)权威性宪法著作(authoritative 权威性宪法著作( works): ):权威性宪法著作作为宪法 constitutional works):权威性宪法著作作为宪法 的渊源形式并不是普遍现象。 的渊源形式并不是普遍现象。 在普通法系国家,权威性宪法著作是宪法的渊源形式。 在普通法系国家,权威性宪法著作是宪法的渊源形式。 如在美国, 联邦党人文集》 如在美国,《联邦党人文集》就是解释宪法的必要参 考书,成为美国宪法的源源形式之一。 考书,成为美国宪法的源源形式之一。 在英国, 在英国,在没有宪法性法律明确规定和宪法判例尚未 形成时, 形成时,权威性宪法著作往往在不违背宪法的原则和 精神的前提下可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加以引用, 精神的前提下可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加以引用,如关 于英国皇家特权在国外的行动范围以及保卫国家的行 动范围,就曾求助于A 迪塞和梅特兰的著作, 动范围,就曾求助于A·V·迪塞和梅特兰的著作,还有 如布赖斯通(Blackstone)、白芝浩(Bagehot)、 )、白芝浩 如布赖斯通(Blackstone)、白芝浩(Bagehot)、 戴雪(Dicey)、恩逊(Anson)、詹宁斯(Jennings) )、恩逊 )、詹宁斯 戴雪(Dicey)、恩逊(Anson)、詹宁斯(Jennings) 等的著作也曾被用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等的著作也曾被用为司法判决的依据。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一)宪法渊源 1.制宪和修宪活动 2.国家机关旳决策、决定或阐释 3.违宪审查机关旳判决和宪法解释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旳政策 5.政治惯例 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 7.政治学说与宪法学说 8.外国宪法和国际法
(二)宪法形式
成文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
• 形式完整、构造严谨、内容明 确、条款称为“补则”或“最终要求”,一般要求宪法本身旳最 高法律效力、生效时间和生效条件、宪法旳修改和补充等内 容。
四、我国宪法旳构造
(一)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系属于成文宪法体系
(二)从宪法典旳体例上看,新中国旳四部宪法均以“章”开 篇,兼有节、条、款等设置
(三)从宪法旳内容构造上看,我国现行宪法旳内容涉及国家 旳根本制度、公民旳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旳组织、权 限和活动原则、国家旳标志等
(一)分类 目旳性序言、原则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序言
(二)序言旳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旳效力问题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目前有“无效 力说”、“有效力说”和“部分效力说”三种观点。 我们以为,宪法序言是宪法旳主要构成部分,其要求旳内容 与总则或总纲旳内容有重叠或交叉之处,所以应该具有最高 法律效力。但是,宪法序言不同内容旳效力作用方式和效果 体现是完全不同旳。
宪法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解释权,但在政 治实践中并不多见
• 我国参加签订和认可旳国际法
• 国际公约与国际 文件,如《经济、社会、文化
惯例
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二节 成文宪法旳构造
一、宪法构造概述 宪法构造是指构筑宪法旳各个构成部分旳有机组合和有序 排列。
(一)从宪法外在形式了解,宪法构造是指宪法体系 宪法体系是指一国宪法由不同渊源形式旳宪法规范所构成 旳有逻辑、有系统旳构造形式,主要有成文宪法体系和不 成文宪法体系两种宪法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第一节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的概念 宪法形式≠宪法渊源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法源,或者是宪法产 生的原因和途径。 宪法形式是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和惯例所 表现出来的样态。
二、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分类
(一)宪法渊源 1.制宪和修宪活动 2.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或阐释 3.违宪审查机关的判决和宪法解释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5.政治惯例 6.道德规范、正义观念、宗教规则 7.政治学说与宪法学说 8.外国宪法和国际法
(二)宪法形式
成文宪法典 形式完整、结构严谨、内容明确、条 款原则、相对稳定、便于适用 分为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宪法 本体法多为不成文宪法国家所采用 , 宪法关联法不论是成文宪法国家还是 不成文宪法国家都存在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
具有宪法效力的判例,一般存在于以 判例法为主要渊源的普通法国家
宪法解释
对宪法条文含义进行的释义和说明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经参与和认可后,条约必须遵守
三、我国的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
(一)我国的宪法渊源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宪、修宪、释宪与违宪 审查 2.其他国家机关的决策、决定 3.执政党的大政方针 4.政治惯例 5.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宪 法学说 6.国际法和外国宪法
(三)1982年宪法 主要是宪法关联法,如立法法、选举 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等
即政治惯例,如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宪法惯例 员会首先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案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解释权,但在政 宪法解释 治实践中并不多见 我国参与签订和认可的国际法文件, 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二节 成文宪法的结构
一、宪法结构概述 宪法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和有序 排列。 (一)从宪法外在形式理解,宪法结构是指宪法体系 宪法体系是指一国宪法由不同渊源形式的宪法规范所组成 的有逻辑、有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成文宪法体系和不 成文宪法体系两种宪法体系。 (二)从成文宪法典角度理解,宪法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和内容 结构 1.成文宪法的形式结构(体例) (1)以“篇”开首:篇(印度)、编(巴西)、部分(俄罗 斯)等 (2)以“章”开首:大多数国家采用此体例 (3)以“条”开首:美国宪法 2.成文宪法的内容结构:序言和正文(总则、分则和附则)
四、我国宪法的结构
(一)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系属于成文宪法体系 (二)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以“章”开 篇,兼有节、条、款等设置 (三)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看,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 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 限和活动原则、国家的标志等
二、宪法的序言 宪法序言是指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 宪法序言主要对制宪者的背景、意图和纲领、原理,以及制 定宪法的由来、过程、原则、目的等内容的进行说明、陈述 或宣告。 (一)分类 目的性序言、原则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序言 (二)序言的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的效力问题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目前有“无 效力说”、“有效力说”和“部分效力说”三种观点。 我们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定的 内容与总则或总纲的内容有重合或交叉之处,因此应该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但是,宪法序言不同内容的效力作用方式和 效果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三)序言的功能 1.它是国家的宣言书 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 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
三、宪法的正文
(一)总则 从内容上看,总则一般包括基本原则条款、基本政治制度 条款、基本经济制度条款、基本文化制度条款、国家标志制 度条款等。 从法律效力和排列方式上看,总则不同于序言。 (二)分则 分则是总则的具体化,分则的条文是宪法规范的主要表现 形式,是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一般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实施与监 督以及过渡性条款等内容。 (三)附则 有的称为“补则”或“最后规定”,通常规定宪法自身的 最高法律效力、生效时间和生效条件、宪法的修改和补充等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