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藏象(心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心藏神(精神、意识、思维) 肝藏魂(梦、幻觉) 五神脏 肺藏魄(知觉、本能动作) 脾藏意 (意念、主意) 肾藏志(志向、毅力)
41
(3)作用表现:
①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 能力: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 的作用。如《灵枢· 本神》:“所以 任物者,谓之心。”
42
②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精神、意识、思 维活动不仅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且还能协调脏腑组织的功能活 动,故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如《饮膳正要· 序》:“心为身之主 宰,万事之根本。”《灵枢· 邪客篇》: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卫 生宝鉴》:“心乱则百病生”。
31
(2)机理: ① 心之阳气的推动与温煦振奋: 心力
心动 心律
心率
心阳气的温煦推动。
32
②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液之充盈, 则血脉旺盛;脉道通利,则血液不致 壅滞。 心、血、脉三者一体,构成一个相 对独立的系统,。推动血液运向全身 运行,其中心之阳气的推动和温煦作 用是动力和关健。
33
(3)生理病理表现(临床意义)
6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 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 “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 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 功能合一性结构。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21
胆既为六腑之一,也为奇恒之腑
原因:六腑总的功能特点是“传化物而不
藏”,胆贮藏的胆汁以助消化食物,间接 参 与 传化水谷的过程,故属六腑之一。但胆并 不直接接受水谷 ,也不直接传化糟粕,所藏 胆汁为精汁,由肝气所化,又具“藏精气” 的作用,六腑之中唯其藏而不泻,故又属奇 恒之腑。
22
五脏
脏腑中,肺的位置最高, 遮覆其它脏腑,故称为 “华盖”。 《难经》:“肺重三斤三 两,六叶两耳”。肺为气 之本,主气之脏,以五脏 分阴阳,肺为“阳中之 阴”,五行中属金,“通 于秋气” 。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 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 液为涕,在志为悲。

58
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2、肺主宣发肃降 3、肺主通调水道 4、肺助心行血、化血

27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纵隔内,第2-6肋软 骨或第5-8胸椎之间。 2/3偏在身体正中线 的左侧,1/3在右。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 动处,又名胃之大 络
28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 倒垂莲蕊,色红,中有 孔窍,外有心包围护, 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难经》:心重十二两, 中有七孔三毛,盛精 汁三合。
20
五脏:贮藏精气(气血津液精),精气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得外泄,应时刻保持盈满。不 似六腑充实水谷,呈现时满时虚的流通状态——贵 在藏 六腑:受纳水谷、吸收精华、排泄糟粕,不得久留, 应时刻保持流通、有入有出、时满时虚。不似五脏 藏精,时刻处于盈满状态——贵在通 奇恒之府 :形态似腑——中空(异于寻常之腑) 功能似脏——藏精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6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 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玄门脉诀内照图》

《玄门脉诀内照图》书影 1/2
13

《玄门脉诀内照图》书影 2/2
几百年前的西洋人体解剖图
14
藏象学说
归纳
概括、抽象、推理
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察 外 知 内 取 类 比 象 整 体 审 察
藏 象 学 说 的 形 成
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
古代解剖知识
15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45
(5)生理,病理表现:
①生理:
精神振奋 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记忆力强
46
心血充足—心神得养
②病理: 精神不 振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思维反应迟钝 失眠多梦健忘 心烦不 寐 邪扰心神—神无所主 甚则神昏 谵语发狂
47
(6)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关系:
①生理关系:相互为用 心血养心神 心神调节血脉活动 血液运行受心神支配
54
55
附:心包络 (1)含义:心脏外面的包膜,上面附有脉络, 是气血运行之通路。又称“膻中”。 一指心包络 “膻中” 二指气海,“膻中为气海” 三指两乳之间的穴位名。“膻中 穴”。 (2)功能:保护心脏,代心受邪 《灵枢· 邪客篇》:“诸邪之在于心者, 皆在于心包络”。
56

57
肺为“华盖”
35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36
面 唇 青 紫
37
面唇舌晦暗(灰黑)
38
2.心主神志〈古称心藏神〉
(1)神的涵义:
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 表现(眼神、面色、呼吸语言,姿态 等)。
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 动。
39
(2)心主神志的涵义:
心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 维活 动的作用。 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认为神分属 于五脏,故曰“五神脏”,但主要作 用归属于心,心有接受外界信息反映 的能力。
48
②病理关系:相互影响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心悸 思虑伤神——暗耗心血
脉细无力
49
心的生理特性:
1、心为火脏,以阳气为用。 2、喜动主明,为阳脏。以阳气鼓动 为本,以心神清明为要。
50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 皆上注于面,故 面色能反映心气心 血的盛衰。
中医护理学
藏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了解了解藏象学说的特点 1.2熟悉脏腑分类、名称 1.3掌握心的生理功能 1.4掌握肺的生理功能 2.技能目标:能运用心、肺的生理功能判断病 理变化 3.情感目标:从脏象学说出发,培养学生关爱 生命的职业意识,树立中医护理的理念
2
藏象概述
3
藏象的基本概念
51
2、在窍为舌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
(2)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主血脉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主藏神
52
3、在志为喜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 阳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53
4、在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汗
汗出,一般有二:一是散热性出 汗,二是精神性出汗。心藏神,故精 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主血,汗由津 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 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 说。 5、与夏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火
9
10

解说: “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 以记,详得其证。吴简云……黄漫者脂也。” 北宋是中医解剖学取得重要发展的时期,我国 医学史上最早的两部人体解剖图谱-《欧希范五脏图》 和《存真图》均诞生于这一时代。 《欧希范五脏图》创绘于庆历年间(10411048),在监刑官吴简的主持下,对欧希范等56名 刑余犯人进行了尸体解剖,不仅记录了解剖结果, 而且命画工宋景绘制出《五脏图》。此图为我国最 早的人体解剖图谱,虽然早已失传,但在医学史上 仍具有重要意义。
7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8
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
中,以古代解剖知识 为基础,认识了内脏 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 察外知内 、 取象比类 、 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 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 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 藏象理论正是古人将 客观所见的形态 与 主 观推理所得的认识 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 论体系。
59
1.肺主气,司呼吸:
(1)肺主呼吸之气
①含义:肺有主持呼吸运动的作用, 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 的交换。
60
②表现: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 跳动及胸部感觉反映。 生理表现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34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血脉受阻 有瘀点、脉律不齐 结、代 促、涩,
心前 区憋 闷刺痛。
18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 腑 五 脏 六 腑 奇恒之腑 形态结构 实体性脏器 中空有腔性脏器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19
《素问、五脏别
论》说:“所谓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泻:宣泻、外泄 满:精气盈满 实:水谷充实 意义:指二者不同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 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 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 泻”。
“藏象”二字,首见于: 《素问· 六节藏象论》: “帝曰:藏象何如?”
4

(一)藏象 Cang 藏 Zang 象 征象 病理变化

藏于体内的内 脏所表现于外 的生理功能和 病理现象。
藏之于内
脏腑 生理功能
5
┌ 五藏 ┌ 藏──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 六府 │ └ 奇恒之府 藏象─┤ │ ┌内脏的生理病理征象 └ 象──内脏的外现表象─┤ └ 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 事物和现象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 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 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23
24
25
心、心包络
26
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莲蕊。外 有心包护卫。 〈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膈上是 也。” 在五行中属火,通于夏气,与小肠相表里。 心为阳中之阳,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 宗。 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1

类别: 资料\文献类\中医基础 时代: 未定 质地: 纸 简介: 在《欧希范五脏图》问世后大约半个世纪,崇宁间 (1102—1106)医学家杨介再度与画工配合,对死囚犯的 尸体进行解剖,绘制了著名的《存真图》。因该图绘工精细, 又纠正了《欧希范五脏图》中的不少错误,故很快成为医学 界生理解剖图的范本。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评价此书 说:“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于医家也!”虽 然原图已佚,但由于元、明期间出版的医书纷纷转引《存真 图》,使其主要内容仍流传至今。今存陈氏旧抄本《玄门脉 诀内照图》一书转引了杨介《存真图》,以上为书中侧面、 背面二图。从上图可以看出,《存真图》绘制精细而具体, 不仅从人体正面、侧面、背面多角度绘制,而且对内脏之间 的联系均有准确描绘。 12
43
(4)机理:
①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素问· 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 之神,不可不谨养。”
临床上,心悸、健忘、失眠、 多梦等心神不宁症状,用滋养心血 的方法治之获效。
44
②受古代哲学“心性论”影响:
《孟子· 告子上》:“心之官则思” 老子曰:“不见所欲,使心不乱 ” 孔子曰:“七十从心而欲不逾矩” 可见心是中国古代哲学心性论的重 要范畴。中医学心的概念,反映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心性哲学的鲜明特点。
29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1)涵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不息,流注全身,以发挥濡养脏腑组织 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如《素问· 痿论》:“心主身之血 脉”。 主:主持、主管、主宰,引申为推动 。
30
全身血液赖心脏的搏动而运行。
主血
心有生血作用。 主脉: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通道。 心生血的作用,是指水谷精微,经 心火化赤作用而成血液。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17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正在向以下方面发展:
1
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如每一功能 的微观机制的研究); 2 在整体思想指导下的个体差异研究(如 体质研究,精理论的构建); 3 据功能以推测其结构的研究(如肺气宣 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测肺气与肺、 气管的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等 相关,肝气的疏泄功能与平滑肌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