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配套综合测试卷(全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运用。(4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3 分) A.梗.概( ɡěn ) 畏.惧( wèi ) 刨.虫( páo ) 木筏.( fá ) B.简陋.( lòu ) 畜.养( xù ) 野蛮.( mán ) 忠仆.( pú ) C.泅.水( qiú ) 缰.绳( jiānɡ ) 草莓.( méi ) 措.施( cù )
团结的心却紧紧相连。 (3)老师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 哄堂大笑 。
6.用“ ”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4 分)
(1)汉族 民族
苗族
蒙古族
(2)京剧 藏戏
越剧
戏剧
(3)重阳节 元宵节 中秋节 教师节
(4)风筝 陀螺
空竹
口琴
维吾尔族 黄梅戏 端午节 年糕
7.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在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中,其中的一组壁画描述了九色鹿舍己救人的 动人故事。(缩写句子)
④硕果之秋。当纷飞的红叶化作蝴蝶飘入视野,秋天便载着它满身的金 黄款款而来。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却听见生活在喃喃细语:学会我,你 要做的还有许多。
⑤沉思之冬。学会生活,不必用浓艳的色彩去涂抹;学会生活,不必用 烦琐的音符去排列;学会生活,不必用华丽的字眼去堆砌。它不是一幅画, 一支歌,一首诗。它是一本书,“奋斗”是它的主题,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 习。
壁画描述故事。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修改病句)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挫折不是不可攀登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作者: 英国作家J.K.罗琳
主要内容: 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冒险故事。
二、阅读感悟。(23 分)
(一)课内阅读。(10 分)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
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
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运用。(48 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填空。(3 分)
更.( ɡēnɡ )衣室 三更.( ɡēnɡ )半夜
和.( hé )风细雨 和.( huò )稀泥
更.( ɡènɡ )上一层楼 和.( huó )面
2.读拼音,写词语。(8 分)
6.连一连。(6 分)
7.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小组会上,他总是第一个首先发言。(修改病句)
小组会上,他总是第一个发言。 (2)我搭起帐篷。(扩写句子)
我用木头和船搭起一个简陋的帐篷。 (3)年轻的鹅望着头顶的大雁说:“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改为 转述句)
年轻的鹅望着头顶的大雁说,再过来一群它就跟着它们飞走。 (4)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透明。(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3.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填空。(7 分)
匙:①shi ②chí
汤匙( ② )
钥匙( ① )
羹匙( ② )
差:①chāi ②chà
出差( ① ) 差劲( ② ) 差不多( ② )
①拌 ②伴 ③绊
搅( ① ) 伙( ② ) ( ③ )倒 杂( ① )
①辨 ②辩 ③瓣
蒜( ③ ) 花( ③ ) 争( ② ) ( ① )别
B.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轻叩”和“轻抚”道出了“我”沉郁的心情。
C.“夏”详“秋”略,得体顺达,表达了作者对“夏”的热烈奋斗、大干
一场的情意。
D.第⑥自然段的省略号造成悬念,令人浮想联翩。
4.本文以生活为线索,以 时间 为顺序,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学会 生活的 历程 中的点点滴滴写得栩栩如生。(2 分) 5.文中加点的词语,第①自然段的“她”指 生活 ,第③自然段两个“他 们”分别指 砖块、炮台 和 奋斗的人 。(3 分)
8.古诗积累。(6 分)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2)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4)古今往来,人们常用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来劝勉人们珍惜时间、
及时努力。
二、阅读感悟。(22 分) (一)课内阅读。(8 分)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语填空。(7 分)
( 张 )灯结( 彩 ) 万象( 更 )( 新 )
( 截 )( 然 )不同 有( 声 )无( 力)
( 哄 )堂大( 笑 )
( 随 )心所( 欲 )
( 优 )哉( 游 )哉
行( 善 )积( 德 )
(1)新学期,校园里处处呈现出一派 万象更新 的气象。
(2)少数民族的姑娘们能歌善舞,饮食风俗虽然 截然不同 ,但热爱民族大
四字词语)的场面。(3 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能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哪些传统节日活动?(3 分)
正月十五看花灯。
三、妙笔生花。(30 分) 春节就要到了,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习俗?想一想,并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450 字左右。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三、妙笔生花。(30 分) 题目:学会生存 要求:1.请你以“学会生存”这一主题写一篇作文,也可以写一写你读《鲁 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的感想。 2.语句通顺,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
8.结合实践。(7 分)
学了本组课文,大大激发了同学们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看,丁丁出发了,
打算去图书馆借阅名著了。
(1)走入图书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 带借阅证 ;② 带笔和笔记本 ;
③ 安静读书,不大声喧哗
。
(2)请你帮助丁丁设计一张读书卡。
书名: 《哈利·波特》
得意( 扬 )( 扬 )
( 垂 )头( 丧 )气
跃跃( 欲 )( 试 )
头( 晕 )目( 眩)
成(群 )( 结)队
滔滔(不 )( 绝)
(1)妈妈劝我不要 垂头丧气 ,要振奋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
(2)人们 成群结队 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3)汤姆 滔滔不绝 地向小伙伴们讲述自己惊险奇异的探险。
1.选文主要讲了 北京腊八节的风俗 。(2 分)
2.请在选文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说明了 腊八节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分)
”。这个谚语
3.用“ ”画出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1 分)
4.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呢?(3 分)
“农业产品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 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俏皮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熬腊八粥 这一民俗特点。
4.用“然”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 分) (1)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 井然 )有序,毫不混乱。 (2)那一团团( 飘然 )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 (3)客家民居的土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 及炮火攻击而( 安然 )无恙。 (4)( 虽然 )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 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 肃然 )起敬了。
1.从上面一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分)
安慰——( 宽慰 )
逆境——( 困境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文段中“受尽折磨的处境”指 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 ,“值
得宽慰的东西”指 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他还是幸运的 。这句话体现
了鲁滨逊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分)
3.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知足安命,理智地面对现实,
③灼热之夏。我去了长城。在逶迤的群山中,长城似卧龙,前不见首, 后不望尾,盘旋曲折。轻.叩.每一块砖块,轻.抚.每一处炮台。他.们.都在默默中 向我讲述几千年的故事……那被扁担压弯的脊柱,那被山路磨穿的草鞋,无 不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民族。生活的艰辛、磨难犹如他.们.挥洒的 汗珠,是前进的动力。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它炫目的眼眸中有期待和希望。 灼热之夏,我学会了生活,顶着酷热去图书馆看书,只为能在知识的海洋里 遨游,在学习的失意中努力地站起来,为下学期的目标而奋斗。
顽强生存
。(3 分)
(二)课外阅读。(13 分) 学会生活
①生活——永恒的话题,她.摇曳着四季的裙摆启迪我们:学会生活,懂 得奋斗。
②懂事之春。徘徊在街头,耳畔飘.入.几句歌词:“再大的风雨我不怕, 奋斗孕育着希望……” 激起我心中阵阵涟漪。于是,绿茵场上,我奋勇向 前奔跑。体育记分牌上留下我灿烂的一笑。春天,懂事的季节,我明白应为 理想而拼搏。
(二)课外阅读。(14 分) 乐山龙舟会
乐山地理环境优美,山光水色独特,宽阔的江面,“绿杨夹岸水平铺”, 是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地方。
乐山龙舟会融文化、艺术、经济、旅游、体育于一体,规模宏大,极具 地方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数十万乐山人民欢庆端午佳节,观赏龙舟风 采。
江岸上彩楼林立,彩灯高悬,旌旗飘摇,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 面。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 神采奕奕;有的喷火吐水,威风八面。
2.读拼音,写词语。(8 分)
3.从括号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字组词,在这个字下面画上横线。(4 分) (忧 优)郁 (疆 僵)硬 狂(恕 怒) (玩 顽)皮 (拔 拨)河 (晏 宴)会 (栅 珊)栏 书(籍 藉)
4.把下列四字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 分)
( 郑 )重其( 事 )
(乌 )( 合 )之众
5.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用“√”表示。(4 分)
(1)鲁滨逊把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连续 继续 陆续)搬到岸上。 √
(2)他(恐惧 恐怖 畏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 √
(3)从他(央求 请求 乞求)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已饿到了极点。 √
(4)等我长大了,我会(照料 照应 照顾)您。 √
传统的抢鸭子竞赛是龙舟会上精彩纷呈的项目之一,也是白天活动的高 潮。一只只鸭子抛向空中,“嘎嘎”叫着在水面扑腾。龙舟上敲着急促的锣 鼓,划桨者奋力击水,围追堵截,鸭子扑打着翅膀纷纷逃避。只见抢鸭子勇 士跪蹲船头,双眼凝视着猎物,一旦接近目标,便眼疾手快地跃入水中。眼 看鸭子在劫难逃,不料它们狡黠异常,竟然一下子潜水遁去,消逝得无影无 踪。然后,鼓锣暂停,船上、岸边的人们聚精会神地扫视着水面,鸭子一露 面,立刻喊声乍起,各船迅速拨转船头重新“围剿”,水面立时锣鼓喧天。 就在小伙子跃入水中的一刹那,鸭子再度潜入水中逃出重围。观众中响起一 片掌声,为抢鸭者鼓劲加油。那些抢到鸭子的勇士们,激情满怀地把捕获物 高高举起,赢来了船上和岸上的阵阵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 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 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 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分) 得天独厚: 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2.用小标题概括出短文第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 分)
第四自然段: 赛龙舟
第五自然段: 抢鸭子
3.这篇短文是按照 时间 顺序写的,重点写了 端午节龙舟会上,大家 抢鸭子的过程 ,这一部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精彩纷呈、热火朝天 (填
⑥冬天,飞雪的季节,我沉思……等待明年。
1.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用原文回答)(2 分) 学会生活,懂得奋斗。
2.作者赋予了“春”“夏”“秋”“冬”不同的象征意义,请用简洁的词
语加以概括。(4 分)
春: 懂事
夏: 灼热
秋: 硕果
冬: 沉思
3.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2 分) A.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飘入”写出音乐的轻柔之态。
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夺标开始了。各色各状造型的“蛟龙”如箭离弦, 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此时,乐声响彻江面,皮鼓“咚咚”,铜锣“当 当”,号子高亢。每只龙舟上,身着一色服装的十四名健儿分列两舷。健儿 们激浪高歌,狠劲猛划,奋力冲刺;两岸山呼海啸,滚起阵阵“加油”声浪。 真是“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