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检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语文
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jié)教诲(huǐ)不辍劳作(chuò)黝黑(yǒu)
B、蹒跚(pán)虬枝(qiú)不折不挠(náo)俯瞰(gǎn)
C、智叟(sǒu)穷匮(kuì)按辔徐行(pèi)弓弩(nú)
D、间隔(jiàn)便舍船(shě)阡陌交通(qiān)垂髫(t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签订娴熟振聋发馈授奖仪式
B、燥热蒙昧深恶痛疾和言悦色
C、题跋推崇巧妙绝伦自出新裁
D、鲜腴星辰春寒料峭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巧妙绝伦的作品。

B. 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永垂不朽。

C. 他从未接受过长跑训练,但能够成功挑战马拉松,这得益于他每天长途跋涉10至15公里放牧的经历。

D. 他所在的夏雨诗社、复旦诗社等校园诗社一扫曾经的“摩肩接踵”,成员已涨至百余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

B.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此产业能否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产品。

C.小清河之所以越来越清澈的原因,是因为济南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D.随着各地景区惠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门,拥抱自然。

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种类多样,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

B.古人常用“加冠”“而立”“不惑”“耳顺”“耄”等词语表示不同的年龄。

C.赠序有别于书序,它作为临别赠言,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可抒发作者的情志。

D.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林立。

张仪是道家代表人物。

6.12月2日,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正式发布。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主题备受关注。

“龘”字为生僻字,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2024年总
台春晚以“龘”为字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
风貌。

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面发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此次将生僻字“搬上”春晚,给生僻字赋予了时代意义。

B.这样的文字笔画太多,太难写了,就像“古董”,它们会不会在未来消失呢?
C.生僻字的使用,需要创新和用心,它们应该与我们携手共存,不断进化演绎。

D.认识与理解生僻字能展现一个人的文化水准,希望将来处处有生僻字。

7、下面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请选择一个最合理的顺序()
①但是,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
境逐渐恶化。

②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它主要依托人的声音、形象和技艺得以延续。

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⑤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A.④⑤②①③B.④⑤③①②
C.③①②⑤④D.③⑤①④②
8.综合性学习。

(6分)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
仪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请您参加。

(1)(2分)为本次活动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

(2)(4分)破环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你能另外各举出2个影响
因素吗?
例:人为因素:战争;非人为因素:地震。

人为因素:、;
非人为因素:、。

二、名句默写
9. (共6分)新学期开始,班级将把上期学习古诗词的情况进行总结,请你补充完整。

类别诗句出处
①,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山气日夕佳,②陶渊明《饮酒》(其五)
树树皆秋色,③王绩《野望》
自然风光
轻舟短棹西湖好,④欧阳修《采桑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⑥朱敦儒《相见欢》
三、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0、(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诗歌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天塞外漫天呜呜的号角声,格调悲壮,意境苍凉。

C.诗中“半卷红旗”运用借代写敌军趁夜偷袭守军之状,“霜重”加剧悲凉的氛围。

D.这首诗歌构思大胆,诗人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的画面描写战争,颇有震撼力。

11、(2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四、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13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5分)
①缘溪行
②才通人
③便要还家
④乃不知有汉
⑤诣太守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
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B.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四通八达,交通秩序良好,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C.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D.原文: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15.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以“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和虚幻。

16.这是一篇虚构的作品,读来却有一种“逼真”的效果,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

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见之物。

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

B.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

首先,桃花源映入眼前的图景真实可信。

其次,“设酒杀鸡作食”,是丰年待客之道。

再次,来到这里的原因真实可信——“先世避秦时乱”。

C.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

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

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D.文章既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作者借这样一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作者坚信自己的理想肯定能实现。

【乙】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6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沿溯阻绝溯:顺流而下
C.清荣峻茂荣:茂盛
D.属引凄异引:延长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其如土石何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则素湍绿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故渔者歌曰后遂无问津者
1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四季景象,未按时序来写,而是借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

B.作者描绘三峡沉静优美的春冬景象时,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

C.本文写景语言精确凝练,如“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

D.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8分)
材料一:
①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始海试的时候,杨申申还是一名正在熟悉深海装备的年轻人。

到2017年“深海勇士”号投用时,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锂电池技术、液压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助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2020年,“奋斗者”号前往试验海区的航行途中,杨申申带领团队解决了遇到的困难,
为其下潜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②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

杨申申说,自己的梦想在深海,科研方向能够跟国之重器连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运,自己也将为之奋斗一生。

③从载人潜水器实现零的突破的“蛟龙”号,到由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的“深海勇士”号,再到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以及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下一代“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我国一代代的载人潜水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也见
证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日,姚雪青报道)材料二:
①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科考船完成西太平洋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

本航次是第13个“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

在系列航次支撑下,我国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画出了五条“观测线”,为开展西太平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②从科考地图上来看,这五条“观测线”长短不一。

科研人员介绍,这五条“观测线”并不是一次画出来的。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
实验研究”航次正式实施。

最开始,主要使用“科学一号”考察船,对一条线开展观测。

2012年,“科学”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运行管理,我国海洋科考真正具备了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

2015年以来,“科学”号代替“科学一号”开展系列航次科考,“观测线”逐
渐增加到五条。

③“科学”号作为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被誉为最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

“科学”号使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迈向远海,从浅海迈向深海.
(摘编自《青岛日报》2023年5月24日,李勋祥报道)材料三:
①4月16日清晨,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养殖工船的尾部起重臂旋转,将一根吸鱼泵递出,伸进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网箱内部,刹那间,一条条
活蹦乱跳的大西洋鲑被“吸”上了工船。

②大西洋鲑是三文鱼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

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西洋鲑长期依赖进口。

2018年7月,作为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深蓝1号”正式启用,目前已实现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

③“深蓝1号”直径60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该装备突破了沉浮
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同时配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打造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

④此次“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5日,李蕊报道)20.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零的突破。

B.“深海勇士”号投用时,杨申申的研究助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C.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

D.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努力下,我国载人潜水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

2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号是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深蓝1号”是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

B.“科学”号被誉为“海上移动实验室”,"深蓝1号”是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

C.我国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画出的五条“观测线”,长短不一,并不是一次画出来的。

D.“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已经进入试验阶段。

22.学校计划举办“海洋科普节”,要用以上三则材料制作展板。

请你补写展板主题和材料三的标题。

(4分)
展板主题①要求:根据三则材料,提炼主题。

材料一标题科研人员筑梦深海,与大国重器同发展
材料二标题中国在西太平洋画出五条“观测线”
要求:体现相应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标题②
(二)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相应问题(13分)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

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

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

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①”。

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
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

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

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

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

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
狠揍状。

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

父亲从
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

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
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
只是温和劝诫。

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

”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

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

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

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

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

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
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

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
放他们回家。

”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

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

节骨眼上,那三百
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

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

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

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
许多故事。

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

祖父用过,父亲接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

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


验从哪里来?练呀。

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

徒手走,挑着担子走,
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

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

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

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⑪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

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

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⑫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注]①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
实际并不像。

2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写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4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①段写父亲五官的线条是“外柔而内刚”,联系全文可以体会到,这也是父亲为
人处世的特点。

B.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运用拟人,写出了礼帽像父亲
一样对我嘲笑。

C.文章开头写“我不像父亲”,第⑪段又写“我逐渐像父亲”,不仅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而且意味深长。

D.本文善用俗语,例如,“牛大自耕田”“行要好伴,住要好邻”等,使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25.文章第⑥段用较大篇幅写了“秦穆饮盗马”的故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分)
2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
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27.文章结尾的句子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分)
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五、作文(50分)
28.根据要求写作。

冰雪消融时,那缕阳光令人愉悦;感受爱意时,那抹微笑令人温暖;超越过往时,那份自信令人坚定;国泰民安时,那种幸福令人自豪……今日,总有一种晴朗,让人心生欢喜。

请以“今朝晴朗可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
1、D
A、教诲(huǐ)——(huì)
B、俯瞰(gǎn)——(kàn)
C、弓弩(nú)——(nŭ)
2、D
A、振聋发馈——振聋发聩
B、和言悦色——和颜悦色
C、自出新裁——自出心裁
3、D
“摩肩接踵”指人们肩挨肩,脚碰脚,形容客人多拥挤。

这里应该用“门庭冷落”
4、B
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把“只要”改为“只有”,也可把“才”改为“就”;
C.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
D.成分残缺,可去掉“随着”;
5.D
D.有误,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并非道家代表人物。

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等;
6、D.
“希望将来处处有生僻字”表述不恰当。

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在生产、生活中用不到生僻字,对于人们生活、交流……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价值。

故选D。

7、C
③先说明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②指出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会出现的后果,⑤指出保护“非遗”的重要因素,④点明“非
遗”面临的困境。

即:③①②⑤④.
8、(1)示例1: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示例2: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

示例3: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2)
(人为因素)示例:①火灾②污染③战争④乱写乱画
(非人为因素)示例:①地震②风化③洪水④自然腐蚀
9、(1)大漠孤烟直(2)飞鸟相与还(3)山山唯落晖
(4)绿水逶迤(5)谁家新燕啄春泥(6)万里夕阳捶地大江流
10、C
诗中“半卷红旗”写的是部队夜袭敌军,不是敌军趁夜偷袭
11、运用比喻、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2、①沿着,顺着
②仅仅、只
③同“邀”,邀请
④竟然,居然
⑤拜访
13、B
A.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

B. 怡然:安适自在的样子。

C. 无论:古义,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D.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

14、B
句中重点词语有: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句意为: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15、C
“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村中人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和平的生活。

16、D
“作者坚信自己的理想肯定能实现”与文无据,无中生有。

17、B
B.有误,句意: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

溯:逆流而上;
18、D
A.代词,这/在“如……何”前,表反问语气;
B.动词,认为/介词,用;
C.连词,就/连词,如果;
D.都是名词,“……的人”;
19、B
作者描绘三峡沉静优美的春冬景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并未运用“正侧面描写结合”手法;
20、C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可知,“全通透载人潜水器”2025年才会投入使用,而此篇报道发表时间为2023年21、D
根据材料三第④段“此次‘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可知强调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进入生产阶段。

D选项“标志着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已经进入试验阶段”与原文不符。

22.①示例:中国海洋科考及综合开发利用迈向新时代。

②示例:“深蓝1号”突破技术,青岛深海养殖试验区迈向生产阶段。

23.①父亲佯装打我;②父亲对四弟的“劣行”视若无睹;③父亲给我讲故事;④父亲去上海码头装货卸货;⑤父亲回信鼓励我。

24.B
B.“写出了礼帽像父亲一样对我嘲笑”表述有误。

依据②段“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

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可知,“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运用拟人,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对于成长的渴望。

25.表现父亲与人为善的性格特点和家风的醇厚,突出文章的主题。

26.示例:运用动作描写,连用三个“走”,细致地描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

27.父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父亲重视家风传承。

家中保留着曾祖父用过的扁担,它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