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1、患儿女性,出生3天,因“生后啼哭无力,多卧少动”来诊。

患儿皮肤干瘪,肌肉瘠薄,四肢不温,吮乳无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便下稀溏,目肤微黄,指纹淡。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十全大补汤
B.保元汤
C.六味地黄丸
D.补肾地黄丸
E.补中益气汤
2、患儿女性,出生3天,因“生后啼哭无力,多卧少动”来诊。

患儿皮肤干瘪,肌肉瘠薄,四肢不温,吮乳无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便下稀溏,目肤微黄,指纹淡。

该患儿的诊断是()
A.胎黄
B.疳积
C.疳干
D.胎怯
E.胎疸
F.胎寒
3、患儿女性,出生3天,因“生后啼哭无力,多卧少动”来诊。


儿皮肤干瘪,肌肉瘠薄,四肢不温,吮乳无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便下稀溏,目肤微黄,指纹淡。

治疗可以选用的方剂是()
A.十全大补汤
B.保元汤
C.六味地黄丸
D.补肾地黄丸
E.补中益气汤
F.右归丸
4、患儿男性,出生3天,因“瘦小哭声低微,神萎少动”来诊。

其母妊娠38周生下患儿。

出生时形体瘦小,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薄,耳舟不清,肌肤欠温,不思乳食,哭声低微,神萎少动,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指纹淡。

出生体重2.5kg,身长45cm。

查体:精神可,心肺听诊无异常,余未见异常。

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大致正常。

可酌加的药物有()
A.鹿茸
B.丹参
C.谷芽
D.红花
E.当归
F.桂枝
5、患儿为早产女婴,出生5天,因“不吃、反应差12小时”来诊。

查体: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点头呼吸,面色发灰,前囟平,颈软,心音低钝,双肺闻及细湿音,肝右肋下3.0cm。

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B.新生儿低血糖
C.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D.新生儿湿肺
E.新生儿肺炎
6、患儿为早产女婴,出生5天,因“不吃、反应差12小时”来诊。

查体: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点头呼吸,面色发灰,前囟平,颈软,心音低钝,双肺闻及细湿音,肝右肋下3.0cm。

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中医辨证为()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
C.痰热闭肺
D.心阳虚衰
E.肺脾气虚
7、患儿为早产女婴,出生5天,因“不吃、反应差12小时”来诊。

查体: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点头呼吸,面色发灰,前囟平,颈软,
心音低钝,双肺闻及细湿音,肝右肋下3.0cm。

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中医治法为()
A.疏风散寒,扶正宣肺
B.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C.益气温阳,救逆固脱
D.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E.清热涤痰,宣肺降逆
8、患儿为早产女婴,出生5天,因“不吃、反应差12小时”来诊。

查体: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点头呼吸,面色发灰,前囟平,颈软,心音低钝,双肺闻及细湿音,肝右肋下3.0cm。

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最佳方选()
A.麻杏石甘汤加味
B.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C.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D.三拗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E.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9、患儿为早产女婴,出生5天,因“不吃、反应差12小时”来诊。

查体:体温不升,四肢厥冷,点头呼吸,面色发灰,前囟平,颈软,心音低钝,双肺闻及细湿音,肝右肋下3.0cm。

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
B.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
C.新生儿乳汁吸入性肺炎
D.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E.新生儿肺出血
F.气胸
10、患儿为足月女婴,出生18天,因“口吐白沫、呼吸急促1天”来诊。

患儿出生时无窒息史,时症见气促,鼻煽,喉中痰鸣,发热,咳嗽,咽部红赤,口吐白沫,不思吮乳,舌红苔黄,指纹紫。

查体:三凹征,肺部可闻及湿音。

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A.尽快补充大量液体以供给足够能量
B.重症监护,供氧
C.雾化吸入,体位引流
D.定期翻身、扣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
E.静脉使用抗生素
F.急查胸部X线片
G.急查血气分析
H.血细菌培养
I.密切观察,不必处理
1 1、患儿为足月女婴,出生18天,因“口吐白沫、呼吸急促1天”
来诊。

患儿出生时无窒息史,时症见气促,鼻煽,喉中痰鸣,发热,咳嗽,咽部红赤,口吐白沫,不思吮乳,舌红苔黄,指纹紫。

查体:三凹征,肺部可闻及湿音。

中医辨证为()
A.风寒闭肺
B.风热闭肺
C.痰热闭肺
D.心阳虚衰
E.肺脾气虚
F.气衰血瘀
12、患儿为足月女婴,出生18天,因“口吐白沫、呼吸急促1天”来诊。

患儿出生时无窒息史,时症见气促,鼻煽,喉中痰鸣,发热,咳嗽,咽部红赤,口吐白沫,不思吮乳,舌红苔黄,指纹紫。

查体:三凹征,肺部可闻及湿音。

最佳方选为()
A.麻杏石甘汤
B.参附龙牡救逆汤
C.五虎汤
D.三拗汤合
E.黄连解毒汤
F.葶苈大枣泻肺汤
G.人参五味子汤
H.当归四逆汤
13、患儿男性,出生7天,因“黄疸,腹胀,吐奶”来诊。

患儿胎龄38周,顺产无窒息,体重3.6kg。

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至今未退。

时症见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无光如烟熏,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偶有吐奶,腹胀,哭声低弱,大小便色黄,大便烂。

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

血常规正常,经皮测定血清胆红素257μmol/L,肝功能及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儿诊断为()
A.早产儿
B.新生儿呕吐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胆道畸形
E.新生儿黄疸
14、患儿男性,出生7天,因“黄疸,腹胀,吐奶”来诊。

患儿胎龄38周,顺产无窒息,体重3.6kg。

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至今未退。

时症见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无光如烟熏,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偶有吐奶,腹胀,哭声低弱,大小便色黄,大便烂。

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

血常规正常,经皮测定血清胆红素257μmol/L,肝功能及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儿中医症候诊断是()
A.萎黄
B.黄胖
C.阳黄
D.阴黄
E.急黄
15、患儿男性,出生7天,因“黄疸,腹胀,吐奶”来诊。

患儿胎龄38周,顺产无窒息,体重3.6kg。

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至今未退。

时症见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无光如烟熏,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偶有吐奶,腹胀,哭声低弱,大小便色黄,大便烂。

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

血常规正常,经皮测定血清胆红素257μmol/L,肝功能及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方剂首选()
A.甘露消毒丹
B.茵陈蒿汤
C.茵陈理中汤
D.三仁汤
E.茵陈五苓散
16、患儿男性,出生7天,因“黄疸,腹胀,吐奶”来诊。

患儿胎龄38周,顺产无窒息,体重3.6kg。

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至今未退。

时症见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无光如烟熏,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偶有吐奶,腹胀,哭声低弱,大小便
色黄,大便烂。

舌淡苔白腻,指纹淡红。

血常规正常,经皮测定血清胆红素257μmol/L,肝功能及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该患儿的诊断为()
A.胎怯
B.硬肿症
C.新生儿黄疸
D.赤游丹
E.夜啼
F.脐风
17、患儿男性,出生6天,因“黄疸,烦躁不安”来诊。

患儿足月产,顺产无窒息,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

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测皮肤胆红素239.4mol/L,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口唇干,偶有吐奶,腹胀,哭声响亮,小便色黄。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该患儿中医证属()
A.湿热蒸郁
B.寒湿阻滞
C.瘀积发黄
D.气滞血瘀
E.胎黄虚脱
F.胎黄动风
18、患儿男性,出生6天,因“黄疸,烦躁不安”来诊。

患儿足月产,顺产无窒息,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

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测皮肤胆红素239.4mol/L,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口唇干,偶有吐奶,腹胀,哭声响亮,小便色黄。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其主要病理机制为()
A.湿热蒸郁
B.寒湿阻滞
C.瘀积发黄
D.气滞血瘀
E.胎黄虚脱
F.胆汁外溢
19、患儿男性,出生6天,因“黄疸,烦躁不安”来诊。

患儿足月产,顺产无窒息,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

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测皮肤胆红素239.4mol/L,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口唇干,偶有吐奶,腹胀,哭声响亮,小便色黄。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治疗原则为()
A.燥湿运脾
B.清热利湿
C.利湿化浊
D.温中化湿
E.化瘀消积
F.利胆退黄
20、患儿男性,出生6天,因“黄疸,烦躁不安”来诊。

患儿足月产,顺产无窒息,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

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测皮肤胆红素239.4mol/L,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口唇干,偶有吐奶,腹胀,哭声响亮,小便色黄。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治疗可选用的方剂有()
A.茵陈蒿汤
B.血府逐瘀汤
C.茵陈理中汤
D.茵陈术附汤
E.甘露消毒丹
F.茵陈五苓散
2 1、患儿男性,出生6天,因“黄疸,烦躁不安”来诊。

患儿足月产,顺产无窒息,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

第2天出现黄疸,第3天加重,测皮肤胆红素239.4mol/L,患儿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差,不欲吮乳。

烦躁不安,口唇干,偶有吐奶,腹胀,哭声响亮,小便色黄。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清热利湿的同时可加用利水化湿的药物有()
A.泽泻
B.车前子
C.黄芩
D.金钱草
E.滑石
F.猪苓
22、患儿女性,出生1天,因“身体冰冷,气息微弱,皮肤板硬”来诊。

患儿系早产儿,肛温≤35℃,肛-腋温差为负值,硬肿范围<40%,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差,气息微弱,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皮肤暗红。

唇舌色淡,指纹浮红不显。

患儿的中医诊断为()
A.胎怯
B.水肿
C.五迟
D.五软
E.五硬
23、患儿女性,出生1天,因“身体冰冷,气息微弱,皮肤板硬”来诊。

患儿系早产儿,肛温≤35℃,肛-腋温差为负值,硬肿范围<40%,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差,气息微弱,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皮肤暗红。

唇舌色淡,指纹浮红不显。

本病的病因为()
A.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B.感受风冷水湿之邪
C.先天不足,阳气虚弱
D.感受外邪,寒凝血滞
E.外感湿邪,寒湿阻滞
24、患儿女性,出生1天,因“身体冰冷,气息微弱,皮肤板硬”来诊。

患儿系早产儿,肛温≤35℃,肛-腋温差为负值,硬肿范围<40%,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差,气息微弱,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皮肤暗红。

唇舌色淡,指纹浮红不显。

本病的治法是()
A.益气温阳,温经活血
B.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C.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D.益气活血,温经活络
E.健脾益气,补血通络
25、患儿女性,出生1天,因“身体冰冷,气息微弱,皮肤板硬”来诊。

患儿系早产儿,肛温≤35℃,肛-腋温差为负值,硬肿范围<40%,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差,气息微弱,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皮肤暗红。

唇舌色淡,指纹浮红不显。

本病的首选方剂为()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参附汤
D.通脉四逆汤
E.小建中汤
26、患儿男性,出生4天,因“双下肢外侧硬肿”来诊。

患儿早产,妊娠36周出生,体温34.5℃,体温不升,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两侧小腿及大腿外侧硬肿,难以捏起,哭声低,吃奶差,肤色暗红青紫,指纹紫滞。

该患儿的中医诊断是()
A.胎怯
B.水肿
C.五迟
D.五软
E.五硬
F.胎黄
27、患儿男性,出生4天,因“双下肢外侧硬肿”来诊。

患儿早产,妊娠36周出生,体温34.5℃,体温不升,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两侧小腿及大腿外侧硬肿,难以捏起,哭声低,吃奶差,肤色暗红青紫,指纹紫滞。

该患儿中医证候诊断是()
A.寒湿阻滞
B.脾阳不足
C.寒凝血涩
D.脾肾阳虚
E.阳气虚衰
F.气滞血瘀
28、患儿男性,出生4天,因“双下肢外侧硬肿”来诊。

患儿早产,妊娠36周出生,体温34.5℃,体温不升,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两侧小腿及大腿外侧硬肿,难以捏起,哭声低,吃奶差,肤色暗红青紫,指纹紫滞。

此患儿中医治法是()
A.益气温阳
B.温经散寒
C.活血通络
D.温阳散寒
E.健脾益气
F.活血化瘀
29、患儿男性,出生4天,因“双下肢外侧硬肿”来诊。

患儿早产,妊娠36周出生,体温34.5℃,体温不升,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两侧小腿及大腿外侧硬肿,难以捏起,哭声低,吃奶差,肤色暗红青紫,指纹紫滞。

治疗首选方剂是()
A.参附汤
B.血府逐瘀汤
C.附子理中汤
D.当归四逆汤
E.人参五味汤
F.补阳还五汤
30、患儿男性,出生4天,因“双下肢外侧硬肿”来诊。

患儿早产,妊娠36周出生,体温34.5℃,体温不升,患儿家长发现患儿两侧小腿及大腿外侧硬肿,难以捏起,哭声低,吃奶差,肤色暗红青紫,指纹紫滞。

温经散寒的同时,可加用的活血祛瘀的药物有()
A.川断
B.牛膝
C.鸡血藤
D.木瓜
E.吴茱萸
F.丹皮
3 1、患儿女性,出生7天,因“脐带脱落处渗出”来诊。

患儿家长发现脐带脱落处有脂水渗出,浸渍不干,局部微红,啼哭烦躁,口干,小便偏黄,大便日3次,稀糊状。

舌质淡红,苔薄黄腻,指纹淡紫。

患儿的诊断为()
A.脐湿
B.脐风
C.脐血
D.脐突
E.脐疮
32、患儿女性,出生7天,因“脐带脱落处渗出”来诊。

患儿家长发现脐带脱落处有脂水渗出,浸渍不干,局部微红,啼哭烦躁,口干,小便偏黄,大便日3次,稀糊状。

舌质淡红,苔薄黄腻,指纹淡紫。

本病的发病原因为()
A.断脐后护理不当
B.脐带结扎过松
C.脐带结扎过紧
D.胎热内盛
E.先天发育不全
33、患儿女性,出生7天,因“脐带脱落处渗出”来诊。

患儿家长发现脐带脱落处有脂水渗出,浸渍不干,局部微红,啼哭烦躁,口干,小便偏黄,大便日3次,稀糊状。

舌质淡红,苔薄黄腻,指纹淡紫。

本病治疗原则为()
A.清热利湿
B.收敛固涩
C.清热解毒
D.清热凉血止血
E.益气摄血
34、患儿女性,出生7天,因“脐带脱落处渗出”来诊。

患儿家长发现脐带脱落处有脂水渗出,浸渍不干,局部微红,啼哭烦躁,口干,小便偏黄,大便日3次,稀糊状。

舌质淡红,苔薄黄腻,指纹淡紫。

本病的首选方剂为()
A.茜根散
B.清热消毒散
C.补中益气汤
D.外用龙骨散
E.犀角消毒饮
35、患儿男性,出生5天,因“脐带脱落处红肿、渗出”来诊。

患儿洗澡后第2日晨家属发现患儿脐部红肿,触之烫手,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发热,啼哭烦躁,口干,唇红。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小便黄,大便硬。

本病的诊断为()
A.脐湿
B.脐风
C.脐血
D.脐突
E.脐疮
F.脐膨出
36、患儿男性,出生5天,因“脐带脱落处红肿、渗出”来诊。

患儿
出,发热,啼哭烦躁,口干,唇红。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小便黄,大便硬。

本病发病原因为()
A.断脐后护理不当
B.脐带结扎过松
C.脐带结扎过紧
D.胎热内盛
E.感受外邪
F.先天发育不全
37、患儿男性,出生5天,因“脐带脱落处红肿、渗出”来诊。

患儿洗澡后第2日晨家属发现患儿脐部红肿,触之烫手,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发热,啼哭烦躁,口干,唇红。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小便黄,大便硬。

本病治疗原则为()
A.收敛固涩
B.清热利湿
C.清热解毒
D.清热凉血止血
E.益气摄血
F.佐以外治
38、患儿男性,出生5天,因“脐带脱落处红肿、渗出”来诊。

患儿
出,发热,啼哭烦躁,口干,唇红。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小便黄,大便硬。

本病的首选方剂为()
A.茜根散
B.清热消毒散
C.补中益气汤
D.外用龙骨散
E.犀角消毒饮
F.黄连解毒汤
39、患儿男性,出生5天,因“脐带脱落处红肿、渗出”来诊。

患儿洗澡后第2日晨家属发现患儿脐部红肿,触之烫手,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发热,啼哭烦躁,口干,唇红。

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小便黄,大便硬。

可加用的中药有()
A.野菊花
B.蒲公英
C.紫花地丁
D.连翘
E.生地
F.丹皮
40、患儿女性,4岁,因“高热”来诊。

患儿体温40.2℃,头痛,面
赤气粗,大汗出,烦渴,神昏谵语,斑疹透露,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洪大。

患儿诊断是()
A.感冒
B.暑温
C.麻疹
D.高热
E.惊风
4 1、患儿女性,4岁,因“高热”来诊。

患儿体温40.2℃,头痛,面赤气粗,大汗出,烦渴,神昏谵语,斑疹透露,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洪大。

患儿中医证候诊断是()
A.风热证
B.暑热证
C.胃肠积热证
D.里热炽盛证
E.邪郁少阳证
42、患儿女性,4岁,因“高热”来诊。

患儿体温40.2℃,头痛,面赤气粗,大汗出,烦渴,神昏谵语,斑疹透露,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洪大。

其治疗原则应为()
A.疏解少阳
B.清暑泄热
C.清气凉营
D.疏风清热
E.通腑泄热
43、患儿女性,4岁,因“高热”来诊。

患儿体温40.2℃,头痛,面赤气粗,大汗出,烦渴,神昏谵语,斑疹透露,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洪大。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B.新加香薷饮
C.清瘟败毒饮
D.大承气汤
E.银翘散
44、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
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根据患儿病情,考虑的诊断有()
A.高热
B.热性惊厥
C.呼吸道感染
D.不除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E.癫痫发作
F.感冒风热夹惊
45、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目前应采用的应急诊治措施包括()
A.物理降温
B.口服退热药
C.给予10%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D.口服银翘散加减汤剂
E.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
F.脑脊液检查
46、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应急处理后的中医辨证思路包括()
A.根据发病季节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
B.根据起病诱因等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
C.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辨别表、里、虚、实
D.根据指纹及舌脉情况辨别表、里、虚、实
E.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辨别表、里、虚、实
F.注意有否兼夹证
47、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对患儿的病程观察要点包括()
A.体温的变化
B.皮疹的出现
C.心肺体征的改变
D.意识及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及体征变化
E.治疗用药的反应
F.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分析
48、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
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有机磷中毒
B.氰化物中毒
C.阿托品中毒
D.一氧化碳中毒
E.汞中毒
F.亚硝酸盐中毒
49、患儿男性,2岁,因“发热6小时,抽搐1次”来诊。

患儿发热,微汗出,无恶寒,伴轻咳、鼻塞、流涕,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两目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绀、双手握拳、屈肘强直阵挛,双下肢伸直强硬,无呕吐及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家人急按人中穴,抽搐持续约3分钟后停止,继而有哭声,体温39.8℃。

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有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9.6℃,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6/58mmHg
(1mmHg=0.133kPa);意识清,急性热病容,生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无皮疹,黏膜无溃疡,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浮显于气关。

最准确的诊断依据是()
A.意识不清,二便失禁
B.呕吐物大蒜味
C.查体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压眶上有反应,皮肤湿冷
D.汗多,呕吐物大蒜味,查体肌肉颤动,瞳孔针尖样,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和湿音,心率慢
E.查体发现意识不清,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腔流涎,肺叩清音,两肺可闻及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音
F.查体发现肌颤,瞳孔呈针尖样,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和湿音,心率慢
G.无发热、咳嗽、流涕等,意识不清,汗多
50、患儿女性,4岁,因“意识不清约1小时”来诊。

患儿约1小时前误服药水1小瓶,家人发现后患儿呕吐一次,吐出物有大蒜味,逐渐意识不清,小便失禁,遂速送急诊救治。

患儿无发热、咳嗽、流涕等,意识不清,汗多。

否认特殊既往史和家族史。

查体:体温36.5℃,呼吸30次/分,脉搏65次/分,血压80/55mmHg(1mmHg=0.133kPa),平卧位,呼之不应,压眶上有反应,皮肤湿冷,肌肉颤动,巩膜不黄,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腔流涎,肺叩清音,两肺可闻及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音,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对该患儿可选用的药物有()
A.毛果芸香碱
B.氯丙嗪
C.阿托品
D.维生素C
E.纳洛酮
F.碳酸氢钠
G.丙烯吗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