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

【学习目标】

1.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环节一:温故知新,承前启后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明确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

2Na+2H2O=== 2NaOH+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6.02×1023倍2×6.02×1023∶2×6.02×1023∶2×6.02×1023∶1×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____ mol ∶____ mol ∶___ mol ∶___mo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______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环节二:实例切入,新知突破

例题:250 mL 2 mol·L-1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

(2)生成的H2的体积(标准状况)。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环节三:运用计算,思维发散

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成Fe2O3并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

牛刀小试:

某化学实验室准备用一定量的Fe与足量的1 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来制取H2。若要制得2.24 L H2(标况),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Fe:56)

把一定量的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是 g。(CaCO3:100 CO:28)

即时小练:用足量的CO还原Fe2O3,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60 g,则Fe2O3的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 D.80 g

环节四: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审题并设有关物理量(n、m、V)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在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方标出相关物理量

注意:注意左右比例相当,上下单位一致

(4)列出正确比例式求解

【学习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状况下,

2.7 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 L的氢气,化学方程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2Al+ 6HCl =2AlCl3 +3 H2↑

2 mol 67.2 L

2.7 g a L

B.2Al+ 6HCl =2AlCl3 +3 H2↑

27 g 22.4 L

2.7 g a L

C.2Al+ 6HCl =2AlCl3 +3 H2↑

54 g 67.2 L

2.7 g a L

D.2Al+ 6HCl =2AlCl3 +3 H2↑

54 g 3 mol

2.7 g a L

2.有关反应2Na+2H2O===2NaOH+H2↑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

B.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相等

C.反应中H2O和H2的质量比为2∶1

D.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

A.1:1

B.1:6

C.2:3

D.3:2

4.完全溶解28.4 g的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需要消耗1 mol/L的盐酸500 mL,若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

A.40 g

B.30 g

C.20 g

D.16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