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单选题(共30题)
1、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答案】 C
2、讲课时,若患者对于部分重要内容不易理解时,应该采取的说话技巧是()
A.用听者熟悉、能懂的语言
B.发音吐词要清晰
C.适当重复
D.讲话的语气要生动
E.讲话速度适中
【答案】 C
3、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稳定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起伏现象
D.高原现象
【答案】 C
4、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经济制度
【答案】 A
5、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A.推理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演绎式
【答案】 B
6、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2008-05)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答案】 D
7、《学记》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指(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C
8、智力是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其核心是( )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能力
D.想像力
【答案】 C
9、学生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称为()。

A.自我评价能力
B.自我教育能力
C.自我调控能力
D.道德评价能力
【答案】 D
10、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C
11、一般来说,学习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 。

A.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B.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最好
C.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最好
D.头尾部分内容和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一样好
【答案】 C
12、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影响迁移的因素之一是( )。

A.相似性
B.认知
C.思维
D.定势
【答案】 D
13、将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六级水平,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教育家是()。

A.华生
B.罗杰斯
C.西蒙
D.布卢姆
【答案】 D
1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是()原则的集中体现。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答案】 D
15、超重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的()
A.3-4倍
B.2-3倍
C.6-7倍
D.4-5倍
E.5-6倍
【答案】 A
1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最终形成了稳定的()。

A.认知
B.兴趣
C.态度
D.刺激一反应联结
【答案】 D
17、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 )。

A.交往活动
B.获得经验的活动
C.特殊的认识活动
D.一般的认识活动
【答案】 C
18、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足部保护包括
A.如有足部破溃,限制下肢运动
B.病情重者建议选择足部无负重运动,如自行车、游泳、上肢锻炼
C.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将胰岛素注射于臀部
D.运动前做足部检查,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的袜子
E.每天检查足部,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和感染
【答案】 A
19、“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 A
20、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答案】 B
21、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应该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C
22、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问,开始于矛盾。

”基于这一观点,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 A
23、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健康管理师必须遵循生命伦理学的三大基本原则。

其中“尊重”包括
A.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主性
B.个人信息保密意为服务对性患有法定要报告的疾病也不得报告
C.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对个人信息保密
D.尊重个人隐私
E.保护服务对象合法利益
【答案】 A
24、属于健康保险范畴的是()
A.以疾病风险为目标
B.健康损失的保险
C.对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的保险
D.包括因年老退休而给予经济补偿
E.因意外伤害所至收入损失的保险
【答案】 C
2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

A.讨论法
B.用途扩散法
C.启发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 D
26、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A.5年
B.6年
C.9 年
D.12 年
【答案】 C
27、属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是( )。

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地幻想
D.回忆手机号码
【答案】 B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答案】 A
29、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答案】 C
30、西周在地方设置的学校叫做什么( )
A.庠
B.乡学
C.太学
D.国学
【答案】 B
多选题(共20题)
1、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有()。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答案】 ABCD
2、课时计划的内容包括( )。

A.学科名称
B.学期教学总要求
C.教学内容
D.课时划分
【答案】 AC
3、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答案】 BD
4、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答案】 ACD
5、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E.探索研究
【答案】 ABCD
6、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

A.提前调研
B.了解学生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E.评价总结
【答案】 BCD
7、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A.自愿性
B.灵活性
C.自主性
D.多样性
E.强迫性
【答案】 ABCD
8、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A.基础性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游戏性
【答案】 ABCD
9、在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为( )。

A.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B.学生的学习是完全个性化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是规范化学习
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答案】 ACD
10、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答案】 ABD
11、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E.内心独自
【答案】 ABCD
1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答案】 ABCD
13、学校德育的功能有()。

A.社会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知识性功能
E.合作性功能
【答案】 ABC
14、下列说法符合当代教学观变革的有()
A.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B.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C.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D.从重视结果同重视过程转变
E.从重视学生向重视教师转变
【答案】 ABCD
15、下面关于班级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B.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C.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
D.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E.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答案】 ABCD
16、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

A.家长的职业类别
B.家长的期望水平
C.家长的文化程度
D.家庭的自然结构
E.家庭的气氛
【答案】 ABCD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包括()
A.宪法依据
B.立法者的主观见解
C.政策依据
D.客观依据
E.领导人的讲话
【答案】 ACD
18、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成()。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答案】 ABCD
19、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教育实践经验
【答案】 ABC
20、关予稳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隐形课程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持久性
B.隐世课程往往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
C.隐性课程可以以教材的形式明确呈现
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E.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菲学术性经验
【答案】 AB
大题(共10题)
一、年底,学校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一栏。

绩一出来,我竟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顿痛骂。

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

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

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你骂。

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

问题:请你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答案】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也许就是你的某一句话或是某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你最终的成绩。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真诚与之沟通。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接触,他们对教师的了解程度及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多,故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评价。

每一位教师在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二、某小学一个班级里,接连出现几起学生的物品丢失现象。

为了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发生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接受了几个班干部的建议,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小偷。

投票结果出来后,学生李某得票最多,因此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此后,李某总感觉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精神大受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需送医院接受治疗。

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做法合适吗?谁应该承担李某的治疗费用?为什么?
【答案】(1)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不合适。

学校应承担李某的医药费等相关费用。

(2)学校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的教育和信任的教育。

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3)学校应对班主任老师做出相应的处分,并责令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三、张女士9岁的儿了小雷转学还不到一学期,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

以前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师什么也没说,知识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
该案例分析,对待冇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案】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他们的冇意注意己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別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案例中这位新老师止是止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止了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了的情感,这对孩了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四、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请问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答案】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直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直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五、刘老师说:我是小学老师,教的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些内容熟悉-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更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和我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

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刘老师的话进行评析
【答案】刘老师的话是不正确的,她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一下几方
面:(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案例中,刘老师认为小学老师教的东西很浅显,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

基础知识与高深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居高临下,融会贯通。

(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

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且今天的小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中,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他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是一种狹隘的看法,一名教师如果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敬业,具备先进的教育理
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刘老师认为自己没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必然会阻碍她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名教师若缺乏教育专业素养,将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显然会阻碍他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还应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六、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七、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答案要点】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和关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八、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人的班级。

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

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子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
案:(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

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分析。

【答案】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
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九、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一十、某市部分公办小学,家长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孩子就可以享受优质师资、小班授课、软硬件升级的“贵族班”待遇。

学校的解释是国家财政拨款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只能想办法找出路。

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1)这些学校的做法不正确。

(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学校通过收取费用来让学生享受不同的教育
条件明显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这种做法不仅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也使教育公平的原则被异化。

(4)对于这种做法,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