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史汇总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史汇总

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史汇总

地球物理测井发展史汇总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业重组观察随着廖永远副总经理今天上午在西安宣布“中油测井有限公司(CNLC)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合并,李越强任党委书记,李剑浩任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业重组可谓尘埃落定。

国内测井重组的两大先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CNLC和立足于国内市场的CPL走到一起,进一步打造中国石油的测井品牌,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决心和良苦用心。

在中国石油,测井业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二李”的肩上!我在哈里伯顿工作的几年里,深感国外大公司内部重组的频繁!几乎每两年会翻一次,换一届领导,其所属部门肯定会重组。

我感觉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当时我观察,这种“变”至少有三重意义:1,有益于适合市场需要。

因为市场总是在变,组织结构必须随之变化才能在竞争中更好地贴近客户,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有益于实现新任领导的意志、理念和目标。

每一任领导会有不一样的视野、理念和目标,必须有新的组织方式和人员来实现。

3,有益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员工的潜能。

长期在一个不变的机构中工作,人会变得有惰性。

不断变化新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优胜劣汰。

所以,我对公司内部的重组是持欢迎态度的。

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测井业的重组始于1994年。

当时由著名测井专家吴铭德先生挂帅,抽调全国测井技术骨干,在北京组建了CNLC,服务于海外市场。

迄今,CNLC跟随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市场辛勤开拓,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测井服务队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2年12月,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由王铁军任总经理;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由李剑浩任总经理。

由于历史原因,BGP的整合相当彻底,经过五年发展,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很成气候。

比较而言,CPL的整合则体现了中国石油“走走看”的权宜之计,合并的只是长庆、青海、吐哈、华北、以及江汉测井研究所和西安石油仪器厂的一部分。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简史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简史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简史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石油物探。

在石油勘探中﹐对于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盖没有岩层直接出露的地区﹐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间接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以寻找油气藏。

目前﹐石油物探已成为覆盖区勘探石油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石油物探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反射法和地震折射法等﹐也可包括地球物理测井。

石油物探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

最早使用的物探方法是重力勘探。

1922年﹐首次成功地应用扭秤在墨西哥湾沿岸探测到和盐丘构造有关的油藏。

1935年﹐重力仪开始用于石油物探。

1919年﹐德国人明特罗普提出了地震折射法。

用此法在墨西哥湾沿岸寻找盐丘构造﹐并获得了成功。

1927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使用地震反射法也成功地发现了毛德油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中, 开始应用现代地球物理方法可上溯到1939年。

我国第一个地球物理勘探队是1945年9月在玉门油矿正式成立的重磁力队, 当时称为重力队。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后, 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 要求物探人员立即恢复重力队、积极筹备地震队, 并大力培养干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从此日益发展壮大, 欣欣向荣, 为我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它应有的一份贡献。

1949年起开始筹备我国第一个地震队, 全面培训仪器、钻井、测量、计算人员,培训对象中多为原中国石油公司中文化水平较高的工人, 如林裕昌、高大容、王建民等。

1952年,中苏石油公司在新疆成立了调查在其下成立了两个重力队、一个电法队和一个地震队。

1959年﹐应用物探方法与石油地质﹑石油钻探相结合﹐找到了大庆油田﹐以后又陆续发现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

地球物理测井3(自然电位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3(自然电位测井)

• 地层厚度的影响 r=R×L/S S=h×井眼的周长
U SP
1.3.1 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
U SP I rm U SP ES rm rm ri rt rsh Cw K lg Cmf rm ri rt rsh rm
U SP
• 井径和侵入影响 (1) rm=Rm×L/S S—井眼截面积 (2) ri=Ri×L/S L=di/2
• 在砂泥岩剖面中,渗 透层的自然电位曲线 出现明显的异常。 Cw>Cmf时,出现负异常; Cw<Cmf时,出现正异常; Cw=Cmf时,无异常。
1.2.1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点
• 对于厚地层(h>4d), 自然电位曲线的半幅 点对应于层界面。
1.2.1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点
• 对应于地层中部, 自然电位曲线出现 极值,测井计算时 常利用这一极值。
1.1.3 油井中的自然电场
在油井中由于动电学作用和电化 学作用产生了三种电位(电动势):
Ek A P Rmf

Rmf Cw Ed K d lg K d lg Cmf Rw
Rmf Cw Ea K a lg K a lg Cmf Rw
1.1.3 油井中的自然电场
Ek A P Rmf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 当泥浆柱压力与地 层压力不平衡时(一 般是泥浆柱的压力 略大于地层压力), 如果地层具有一定 的渗透性,则泥浆 滤液将通过井壁渗 入地层。
3.1.1 动电学作用与动电学电位
• 固体表面带有负 电荷(砂岩、石灰 岩等固体颗粒的 表面仅带有少量 的负电荷。而泥 质或泥饼中固体 颗粒的表面带有 大量的负电荷)。
1.1.2.2 扩散吸附作用与电荷)的 富集,而浓度低的一侧形成了正离子 (电荷)的富集,从而产生了扩散吸 附电位。

测井的产生及发展

测井的产生及发展
1、测井学定义 地球物理测井简称为-----测井,是应用地球物理 的一个分支,其定义具体描述为:应用物理方法研究
油气田的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油气层
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 可以理解为:
①测井定位:一门应用技术; ②研究手段:物理法;
③研究内容:油气田的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
4、测井的分类——电法测井,非电法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SP;普通电阻率测井,1927年,利用欧姆定律;侧向测井 1951年;感应测井,50年代,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波传播测井:70年 代 ,介电常数测井,水的介电常数大,油的小,可以区分油水层;电成像测 井 90年代后,非线性、高分辨率、全井周成像。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
3、测井技术的发展
4)成像测井阶段 90年代以后出现了电成像、声成像及核磁成像等成像测井 技术,形成常规的解释+图像显示系列。测井图像指示地层比 测井曲线更加清晰、准确、直观,实感性强。 5)随钻测井阶段: 随钻测井能在钻井的同时,提供井眼定向测量、岩石物 理测井资料及钻井信息,使用仪表化的钻铤和从井底到地面 的数据遥测系统将测量结果实时送到地面进行处理。 6)网络测井阶段: 实时测井、实时数据传递、实时解释评价,目前及未来测 井技术发展的趋势。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
1、测井学定义
1927年Conrad Schlumberger and Henri Doll发明测井时, 法国人把它译为 Carottage electrique(electrical coring), 其意为“电取心” ,区别于mechanical coring。也有人直译 为“在井内用测量装置记录所穿过地层的特性”,狭义上,测 井是岩心、井壁取心和岩屑分析的代用品或补充。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综述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综述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综述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能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煤层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可以提供定量的地质和物理信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综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新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方向。

一、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历程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地面地球物理勘探。

1980年代,发展出了回声解调技术,并逐渐普及于固体地震测量,使回声解调成为深部地质的定量描述的可能性。

此外,雷达探测测量也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中。

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包括:首次开发衰减调制(DTM)、反射系数记录技术(PGR)、地层气弹性波测井技术(ERL)、反射系数偏转技术(PRD)及震波转换技术(PST)等技术。

二、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应用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有:1)预测煤层气藏的性质及资源量;2)对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与描述;3)用于煤层气藏的选择性开发;4)煤层气藏的评价。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提高勘探效果,有效控制勘探成本,及时发现勘探目标,提高资源量估算精度,以及实现有效的发现和开发事项安排。

三、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新技术研究和发展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如超低频电磁技术、震源测井技术、狭缝测井技术、数字回笼测井技术、地层气半定量技术和测井自动检测技术等。

超低频电磁技术可以有效检测煤层气储集层,震源测井技术可以有效测量低反射系数地层,狭缝测井技术可以有效检测狭缝带,数字回笼测井技术可以提升数据的精度,地层气半定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煤层气藏,而测井自动检测技术则可以减少勘探成本。

1-地球物理测井-绪论

1-地球物理测井-绪论

2.储集层的特点 孔隙性:储集层或者说岩石具有由各种孔隙、孔 洞、裂缝(隙)形成的流体储存空间的性质; 渗透性: 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 性质称为渗透性。 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最 基本的性质,这两者合称为储集层的储油物性。
我们常说的油层、气层、水层、油水同层、含 油水层都是储集层,因为它们不管产什么,都具 备以上两个条件;而泥岩层只具有孔隙性,无渗 透性,所以不是储集层。
小于1到15×10-3μm2,属差到尚可; 15×10-3μm2~50×10-3μm2的,属中等; 50×10-3μm2~250×10-3μm2的属好; 250×10-3μm2~1000×10-3μm2的,属很好; 大于1000×10-3μm2的,属极好。
2)有效渗透率:当两种上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
碎屑岩储集层基本上就是砂岩和粉砂岩储 集层,砾岩储集层较少,泥岩储集层(有裂缝 才 具储集性质)更少。一般砂岩储集层的储 集性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取决于砂岩颗 粒大小,同时还受颗粒均匀程度(分选程度)、 颗粒磨圆程度和颗粒之间胶结物的性质及含 量的影响。一般来说,砂岩颗粒越大、分选 越好、磨圆程度越好、颗粒之间充填胶结物 越少, 则其孔隙空间越大、连通性越好,即 储油物性越好。
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 称为岩石对该流体的有效渗
透率或相渗透率,岩石对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分别用Ko、 Kg、Kw表示。有效渗透率大小除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外,
3)特殊岩性储集层
除碎屑岩和碳酸岩以外的岩石形成的储集层, 如岩浆岩、变质岩泥岩等,人们习惯称它们为 特殊岩性储集层,对于这些储集层,目前的测 井解释效果比较差,尚有一些技术难关需要克 服。
二. 储集层的基本参数
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包括评价储集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评 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 以及储集层的厚度等。用测井资料进行储集层评价及油气分析,

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历史

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历史

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的发展简史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于1927年由法国人C.施兰贝尔热和M.施兰贝尔热兄弟始创。

1939年翁文波在中国开始地球物理测井工作,测井仪器由刘永年等设计制造,使用的测井方法有自然电位测井,视电阻率测井。

主要用来鉴别岩性,划分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层以及地层对比等。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出现了声波测井、感应测井、侧向测井、自然γ测井等,并开始采用单一岩性的测井解释模型及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岩层作物理参数计算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解释,但对碳酸盐岩,泥质砂岩(见砂岩)以及其他复杂岩性的油气层评价仍十分困难。

在煤田和金属矿则开始应用γ-γ测井、激发极化测井、电极电位测井、滑动接触测井、磁化率测井等。

这些测井方法能有效地查明煤层、金属与非金属矿床,确定其埋深和有效厚度。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了岩性-孔隙度测井系列(中子测井、密度测井、声波测井等)和深、浅侧向测井,深、中感应测井,微侧向测井等测井系列及地层倾角测井,对单一岩性和复杂岩性地层进行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煤质等作定量解释,同时开展了以地层倾角为核心的地质分析。

在金属矿床及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勘察中,出现了中子活化测井、X荧光测井、超声波成像测井等,同时逐渐发展了一套井中物探方法,如井中自然电位法、井中电阻率与激发极化法、井中磁测法、井中重力法、井中低频电磁法(时域与频域的)、井中电磁波法,井中声波法、井中地震法等。

70年代末期,出现了数控测井仪,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解释测井信息,实现了测井系列化、组合化和数字化。

80年代,中国研制成功数字测井系统。

在井中物探方法中微机的开发应用迅速发展,使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

测井知识介绍

测井知识介绍

随钻测井
四、测井方法介绍
测井方法按物理性质分为四大类:
电磁测井(双侧向/微球、双感应/八侧向、自然电位、
介电测井、地层倾角、阵列感应、电成像等); 测井、CAST_V);
声波测井(声速、全波列、声幅/声幅变密度、偶极横波
核测井(伽马、能谱、中子、岩性密度、核磁共振); 工程测井(井径、井温、井斜/方位、固井质量检查、套
三、测井工艺
1 电 缆 测 井
测井工艺
2 钻 具 输 送 湿 接 头 测 井
当仪器到达目的层顶部后,
井口电缆侧向滑轮
电缆通过一个湿接头锁紧装 套管 套管 置与仪器串相连。由于这个 电缆(在钻杆外) 连接一直是在钻井液中完成 PCL测井旁通 套管鞋 套管鞋 的,因而通常称为“湿连 接”。 电缆(在钻杆处)
西南测井公司将在年内引进该测井工艺,为复杂井 测井施工提供XX的测井手段。
特殊测井工艺特点比较
测井方式 优势 缺点
使用常规测井仪器和电缆; 仪器连接在钻具下部,到测 钻具不能转动,钻具遇卡后处 湿接头钻具 量井段顶部后电缆从钻具中 理困难 下放,在泥浆中实现对接; 输送测井 可用于大斜度井、水平井测 井;费用相对较低 仪器装在钻具内下井,到井 有上提遇卡的可能;声波资料 底后泵出仪器,可转动钻具,受井眼质量影响较大;地面不 泵出式测井 测井数据存储,可以测双侧 能监控仪器的工作情况 向(0.2~40000Ω.m) 测井仪器与钻具为一个整体,设备价格高;只能测电磁波电 抗拉、抗扭、循环泥浆等与 阻率(0.2-2000 Ω.m);泥浆 钻具相同,安全性、时效高 脉冲传输主要数据(井下存储 全部数据)
xxx井能谱测井曲线图
河嘉203井嘉五~四段TH/K交会图
嘉五~四地层 TH-K在0-3.5之 间,表明:嘉陵 江组五~四段粘 土类型以云母、 海绿石、长石及 钾蒸发岩为主, 含少量伊利石。

地球物理测井、生产测井简介

地球物理测井、生产测井简介

密度、声波等等),然后利用这些物理参数和地质信息(泥质
含量、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等)之间应有的关系,采用 特定的方法把测井信息加工转换成地质 信息,从而研究地下 岩石物理性质与渗流特性,寻找和评价油气及其它矿藏资源。
测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法国人斯仑贝谢兄弟发明了电
测井,开始在欧洲用于勘探煤和气。中国使用电测井勘探石
地球物理测井、生产测井简介
前言
地球物理测井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
支,简称测井。它是在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 气、煤、金属矿等地下矿藏过程中,利用各种 仪器测量井下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和井眼的技 术状况,以解决地质和工程问题的一门学科。
• 测井的基本原理
测井是用多种专门仪器放入钻开的井内,沿着井身测量钻井 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电阻率、自然电位、中子、
测井资料的采集-下井仪器
下井仪器主体是探测器,还有电子线路、机 械部件及钢外壳。探测器将地层的物理性质
转换成电信号。
测井资料的采集-地面记录仪
地面记录仪是在地面给井下仪器供电,对井下
仪器实行测量控制,接受和处理井下仪器传来的测 量信号,并将测量信号转换成测井物理参数加以记 录。 多线记录仪
数字磁带测井仪
油和天然气,始于1939年12月,奠基人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教授,测的第一口是四川巴县石油
沟油矿1号井。
60多年来,中国测井仪器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第一 代-半自动测井仪;第二代-全自动测井仪;第三代-
数字测井仪;第四代-数控测井仪。海洋测井一直走在
中国测井的前列,已经完成了第四代测井仪器的转化工 作。目前,中国正在研制或者引进第五代测井仪器-成 像测井仪,将作为21世纪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

是一种全波波形测井。在套管井中,它能检查套管与水泥环和水泥环与地层胶结程度的好坏,也是检查固井 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裸眼中,它用于确定岩石的横波速度,计算岩石弹性参数(泊松比、杨氏模量、切变模量 等),对于评价煤层的岩石强度特别有用。
利用超声波的传播与反射,来反映井壁物体形象的测井方法。主要用途是:拍摄井下套管的照片,以检查套 管射孔后的质量及套管的工程问题;在裸眼井内拍摄井下碳酸盐岩层和煤层的井壁照片,以确定岩层裂缝及溶洞 的形状。
介绍
图1测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沿钻井(钻孔)剖面测量岩石的物性参数,包括电 阻率,声波速度,岩石密度,射线俘获及发射能力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了解井下地质学信息及资源赋存状态。 工程人员根据对这些信息的研究,发现并评价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金属、非金属、地热、地下水等资 源)的储量和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也就是说,地球物理测井是包括油 气藏、煤、水资源、金属及非金属等各种资源勘探开发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甚至在城市的市政规划中地基勘测、 高速铁路建设及地铁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
随钻测井
将电阻率、自然伽马、井斜等传感器装在钻挺内,边钻进边测量,脉冲信号通过泥浆传输到地面记录系统,可 以消除泥浆对油(气)层侵入的影响,能反映油(气)层的负电阻率,提高地层评价精度。井斜信息能及时确定井 眼斜角和方位角,控制钻井质量。这种方法已在世界海洋钻井工作中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产测井
测量套管井内流体的流量、含水率、压力、温度等参数。它是在射孔作业以后进行的油井生产动态测井。此 外,在水文地质勘探中也有广泛用途。生产测井可以分为流量测井、含水率测井、压力测井及温度测井等。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摘要: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本文在讨论测井技术的几种基本方法和应用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测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测井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地球物理测井学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用多种专门仪器放入井中,沿井身测量钻井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研究地下岩石物理性质和渗流特性,寻找和评价油气及其它矿藏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1 地球物理测井的研究内容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学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测井方法与理论基础,测井仪器和数据采集,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其中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是与实际联系最紧的一个环节,它是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井资料进行自动处理,并综合地质、录井和开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集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其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与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图以图形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它能直接为石油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各项资料和数据。

测井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油井第一次测量地层电阻率获得成功。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各种特殊方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其他形式测井如随钻测井等。

各种测井方法基本上是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地质特性的某一侧面。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教材目录绪论(2学时) (2)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2学时) (6)第二章电阻率测井(8学时) (11)第三章声波测井(6学时) (26)第四章放射性测井(6学时) (39)第五章工程测井方法(6学时) (61)第六章生产测井(8学时) (82)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10学时) (93)绪论(2学时)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30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50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

60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应得以提高。

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

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

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

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物。

它不用像挖煤一样。

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开采。

由于用测井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

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

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

井中产出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

物探第七章地球物理测井

物探第七章地球物理测井
、对比,划分地层的类别,计算 岩石的力学参数等。
R——接收器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7.5 核测井
利用岩石或矿物的核反应特性或天然放射性现象,研究地质 问题的方法。
金属矿:对矿区确定矿物质成分、品位;
油气田:划分油水层
沉积区:确定渗透性地层的孔隙度,岩石密度等。 核测井分为: (1)人工核测井。测量地层物质与某些射线的核反应; (2)天然核测井。测量地层中天然放射性现象。
典 型 的 测 井 曲 线 与 地 质 界 线 对 比 图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立了世界著名的Schlumberger公司。
30年代初开始、声波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研制,1943年投 入应用。1941年测量井中自然伽玛测井(GR)。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物理测井的基本流程
①测井施工设计:测量井段、测井系列(拟增加的测井方法) ②测井施工: ③资料记录和传输 ④资料处理和解释 测井资料具有深度准确、剖面连续等特点;测井时,岩石的 埋藏条件基本没有改变;测井费用低廉、施工方便等。 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也同样存在于测井资料中,改善测井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测 井 解 释 软 件 处 理 结 果 图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CI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地球科学物理(测井工程)知识点整理。

地球科学物理(测井工程)知识点整理。

1 地球物理测井概论 1.1 测井学科特点⏹ 观测学科: 应用物理学方法原理,采用电子仪器, 测量钻井内信息的技术学科。

⏹ 交叉学科: 物理学\电子学\信息学\石油地质\石油工程 1.2 测井技术特点⏹ 信息技术:Logging 的由来 信息采集、处理、解释 ⏹ 高新技术:知识含量高 技术运用新 测井技术的更新换代第一代:半自动测井(20~40年代) 第二代:全自动测井(40~60年代) 第三代:数字测井 (60~70年代) 第四代:数控测井 (70~80年代) 第五代:成像测井 (90年代以来) 1.3 测井应用特点: 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 裸眼测井: 发现和评价 油气层的储集性质及生产能力⏹ 生产测井: 监视和分析 油气层的开发动态及生产状况 1.4 测井研究特点测井基础:了解探测对象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测量方法:探索探测空间物理场特征及测量方法 测井仪器:开发适用于井下条件的电子测量仪器 测量工艺:提高测井仪器设备的应用技巧及效果 资料处理:求取被测量媒质的物理性质参数 测井解释:提取勘探开发直接有用的参数和信息 1.5 测井数据采集 2 电测井方法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物理基础:钻井过程电化学作用产生自然电场 数据采集:测量钻井剖面地层层面的自然电位资料应用:划分渗透层、估计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判断水淹层 一、自然电场的产生自然电动势: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过滤电动势 (1)扩散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 产生电化学过程 产生电动势 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 带电离子扩散 带电离子的迁移率不同两边富集正、负带电离子 (延缓离子迁移速度) 产生电动势(直到正负离子达到动态平衡为止) 对Nacl 溶液(适用于矿化度中等以下的溶液中):CmCwv u v u F T R E dlg3.2+-⋅⋅=溶液矿化度转化为溶液电阻率后(井中):RwR v u vu F T R E mf dlg3.2+-⋅⋅=扩散电动势系数RwR K E mf d d lg⋅=(2)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 产生阳离子交换 产生电动势 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带电离子扩散→(泥岩)阳离子交换→孔隙内溶液阳离子增多→浓度小方富集正电荷,浓度大方富集负电荷→产生电动势(扩散吸附) 扩散吸附电动势:CmCwK E da da lg⋅=溶液矿化度转化为溶液电阻率后:RwRmf K E da da lg⋅=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da ——与阳离子交换能力有关 若储层中泥值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则会导致低电阻率油层。

我国地球物理测井学科发展史.docx

我国地球物理测井学科发展史.docx

核心提示:1939年12月,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在四川石油沟1号井中测量记录了井下的自然电位和地层的电阻率,并据此划分了气层的位置,这是我国现代测井事业的开端。

我国地球物理测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

1939年12月,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在四川石油沟1号井中测量记录了井下的自然电位和地层的电阻率,并据此划分了气层的位置,这是我国现代测井事业的开端。

之后,翁文波和赵仁寿在玉门油矿的十几口井中进行过电法测井。

1947年刘永年在玉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进行地球物理测井的作业站,1949年春,王曰才接替调离的刘永年担任地球物理测井站的站长,1949年9月25 0,王曰才和工友们一起迎接玉门油矿的解放。

新中国诞生后,王曰才和测井站的同志们改造组装了原来的设备,后来又接收和使用原苏联进口的测井设备,为玉门油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当时从事测井工作的专家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地球物理测井的专业教育,都是从学物理、采矿等行业改行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地质勘探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行业,地球物理测井又是地质勘探中的新兴学科,急需能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才,便在当时的中等专业学校一一北京石油地质学校设置了测井专业,培养了野外急需的地球物理测井小队的专业技术人员。

但这满足不了教学、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1952-1953年在北京陆续组建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 即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及华东)的前身。

首先在1953年10月1日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的地质系开设地球物理测井课程(1954年),1955年由我国现代测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曰才先生负责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球物理测井专业。

由于西方国家和旧中国的高等学校没有类似的专业,因此专业设置是按照当时苏联高等学校的地球物理测井专业的模式筹建的。

第一期学生是从北京地质学院1953 年入学的学生转学过来的,专业及专业教研室的名称,俄文是“IIpoMbicnoBa 力reo(t)i43KKa n,原意是“工业(或经济)地球物理”,王曰才将其翻译定名为“矿场地球物理”,这是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的地球物理测井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测井业的重组始于1994年。当时由著名测井专家吴铭德先生挂帅,抽调全国测井技术骨干,在北京组建了CNLC,服务于海外市场。迄今,CNLC跟随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市场辛勤开拓,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测井服务队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2年12月,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由王铁军任总经理;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由李剑浩任总经理。由于历史原因,BGP的整合相当彻底,经过五年发展,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很成气候。比较而言,CPL的整合则体现了中国石油“走走看”的权宜之计,合并的只是长庆、青海
委书记,李剑浩任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业重组可谓尘埃落定。国内测井重组的两大先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CNLC和立足于国内市场的CPL走到一起,进一步打造中国石油的测井品牌,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决心和良苦用心。在中国石油,测井业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二李”的肩上!
我在哈里伯顿工作的几年里,深感国外大公司内部重组的频繁!几乎每两年会翻一次,换一届领导,其所属部门肯定会重组。我感觉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当时我观察,这种“变”至少有三重意义:1,有益于适合市场需要。因为市场总是在变,组织结构必须随之变化才能在竞争中更好地贴近客户,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2,有益于实现新任领导的意志、理念和目标。每一任领导会有不一样的视野、理念和目标,必须有新的组织方式和人员来实现。3,有益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员工的潜能。长期在一个不变的机构中工作,人会变得有惰性。不断变化新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优胜劣汰。 所以,我对公司内部的重组是持欢迎态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