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辩论赛策划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莘杯”新生辩论赛
策
划
书
主办方:信息学院团学联理研部
2014年10月1日
目录
一、活动背景 (3)
二、活动简介 (3)
三、活动目的 (3)
四、活动流程 (4)
4.1. 准备工作 (4)
4.2. 人员安排 (4)
4.3. 活动宣传 (4)
五、活动预期 (5)
六、应急预案 (5)
6.1. 评委 (5)
6.2. 时间冲突 (5)
6.3. 其他 (5)
七、策划总结 (5)
附录1:华语辩论赛赛制 (6)
附录2:评分细则 (7)
一、活动背景
辩论赛也叫辩论会。
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经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
自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开设以来,辩论赛这一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辩论队于2013年成立,在校新生赛和校赛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绩。
信息学院新生辩论赛于每年9月-10月进行,对引导同学们认识和了解辩论、提高同学们对辩论的兴趣和选拔院辩论队成员都有重要作用。
二、活动简介
本次信息学院新生辩论赛的形式为以班级为单位,只允许大一新生参加。
一共五个班级,每个班级选派一只(计算机二班为两只)队伍进行角逐。
比赛分为三轮,选派辩论队大二队员在赛前对大一新生进行辅导。
本次辩论赛希望班级成员友谊和集体荣誉感,帮助同学们培养一些辩论演讲技巧,考虑到辩论赛准备周期为7天,本次比赛时间安排在10月第二周至第四周。
三、活动目的
本次新生辩论赛主要任务是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并且促进班级之间的友好关系。
同时,在实际上提高同学们的辩论认识和水平,发掘辩论人才,发扬文明修身精神,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风气,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及逻辑能力。
四、活动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比赛进程:
2. 评委:
(1)每场比赛安排3位评委,由评委评选产生获胜方和最佳辩手;
(2)初赛和半决赛中三位评委至少一位为其他院系,决赛三位评委为均来自他院系大二学生;
(3)10月8日比赛已物理系领队和化学系领队。
3. 指导人员:
考虑到大部分新生没有参加过辩论赛的基础,现每专业安排一名顾问,对辩论赛的基础知识进行指导:
(1)计算机系:13级计算机王珏
(2)通信工程系:13级通信朱天宜
(3)电子工程系:13级微电子刘晓博
4. 奖品和奖状:
(1)共5场比赛,前4场比赛(除决赛)为该场次获胜方和最佳辩手颁发奖状;
(2)决赛为获胜方和该场次最佳辩手颁发奖杯。
(二)人员安排
1.场务:理研部提供
(1)每场比赛主席和计时员各一名;
(2)摄影:由一名同学负责,DV提前从记者团借;
(3)拍照和通讯稿:一名同学负责;
(4)后勤:三人
任务:赛前打印席卡,发水,赛后撰写奖状等;
(5)礼仪:一人;
(5)机动:两人。
2. 活动反馈:该场次比赛结束后对参赛选手进行随机采访。
(三)活动宣传
1. 海报:共两张。
第一张初稿见附件,第二张在确定决赛队伍后制作。
2. 易班和微博平台:
(1)赛前宣传贴;
(2)每场比赛后及时上传视频和通讯稿;
3. 微信推送(见附件)。
五、活动预期
本活动旨在在信息学院推广辩论,充分锻炼新手辩手的口语表达和心理素质,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同学间友好关系。
六、应急预案
6.1.评委:考虑到评委肯能因临时有事来不了,每场比赛前通知评委5人(正
式评赛评委为3人),5人中含本院机动评委3名。
6.2. 时间冲突:由于本次新生赛时间跨度大,可能与其他活动冲突,在比赛
前一周安排清楚。
在冲突不大的情况下,考虑在一小时内前后调整。
6.3. 其他:若比赛当天遭遇选手因故无法参加等情况,由各班领队安排替补
队员上场,若一方无故缺席,则自动判负。
七、策划总结
活动名称:信息学院“新莘杯”辩论赛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
地点:待定
活动对象:全体大一新生
总负责人:吴怡
附录1:华语辩论赛赛制
1. 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3’30”。
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2. 反方四辩盘问正方一辩,时间为1’30”。
反方四辩需针对正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
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终止答辩方;
3.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3’30”。
论据内容充实清晰,引述资料恰当;
4. 正方四辩盘问正方一辩,时间为1’30”。
正方四辩需针对反方一辩的立论进行针对性盘问。
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终止答辩方;
5. 正方二辩对对方立论做驳论,时间为2’;
6. 反方二辩对对方立论做驳论,时间为2’;
7. 正方二辩对辩反方二辩,时间各1’30”,双方以交替形式轮流发言,辩手无权终止对方未完成之言论。
双方计时将分开进行,一方发言时间结束后另一方可继续发言,指导时间用完为止;
8. 正方三辩盘问反方一二四辩,时间为2’,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终止答辩方;
9. 反方三辩盘问正方一二四辩,时间为2’,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有权在任何时候终止答辩方;
10. 正方三辩发言,时间为1’30”。
小结是对质询环节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
交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
11.反方三辩发言,时间为1’30”。
小结是对质询环节的总结,需针对质询时的交
锋内容与回答进行反驳;
12. 自由辩论,时间各为4’00”。
由正方先开始发言。
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
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时照常进行。
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
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13.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30”;
14.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30”。
附录2:评判标准
(一)评判员评分准则:
(A) 个人得分(4 X 50分)
一辩:
a. 陈词内容(20分): 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表达能力
的强弱;是否紧扣主题进行论述。
b. 回答一辩盘问(10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是否站稳本身立场;是否
进一步巩固本身的观点。
c. 盘问一辩(5分): 是否指出对方立论的矛盾点并进行攻击。
d. 回答三辩盘问(5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e. 语言风度(10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员
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二辩:
a. 陈词内容(15分): 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表达能力
的强弱;是否延续一辩开展论述。
b. 对话(20分): 辩论员的应变能力及反驳能力。
c. 回答三辩盘问(5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d. 语言风度(10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员
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三辩:
a. 盘问(10分): 问题是否恰当、清晰和一针见血。
b. 回答三辩盘问(5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c. 小结(25分): 总结是否紧扣盘问的问题;辩词的组织归纳是否具逻辑。
d. 语言风度(10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员
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四辩:
a. 回答三辩盘问(5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b. 陈词内容(35分): 辩词的组织归纳是否局逻辑性;是否成功勾勒出整
场辩论的重点。
c. 语言风度(10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员
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B) 自由辩论(4 X 25分)
(C) 整体的组织架构、团队配合与合作精神(50分)
(二)评判员投票方式*:
(A)第一轮投票:在评判员进行讨论之前,每位评判员先以个人观点投下一
票;
(B)第二轮投票:分数统计后,评判员将依据各自的评分表,将手中一票投
给总分最高的一方;
(C)第三轮投票:当评判员进行讨论之后,各投下一票;
*注:累积了三轮票数后,总得票数高的一方为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