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反思(通用1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通用12篇)
《狼和小羊》篇1
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狼和小羊》一课,我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后在“狼”与“小羊”中间板书“和”,并设疑说:“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课文,大家都会明白的。
”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欣赏,还是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讨论课文内容,都非常积极.
导入精巧,激情引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课间导入课文通过跳动闪现的画面……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把学生带进故事中,为学习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师始终把“读”贯穿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读,使学生读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学生读得有情,充分展露学生个性;使学生读得有悟,读出小羊的善良,狼的蛮横。
大纲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和指导朗读等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换词、改词,找,,看插图、实物,演示、做动作,表情朗读,复述句子,改变句式,仿造句子,结合上下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熟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如教《狼和小羊》第二小节,我先采用换词(把“很”换成“十分”、“特别”、“非常”、“极”)、找近义词(故意专门、存心、有意)、看插图描绘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外部表情、想象并讲述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心理活动等方法,弄清“很想吃”、“故意找碴儿”等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用“故意找碴儿”的语气朗读这一小节,重读“很想”、“故意”、“弄脏”,读出“!”和“?”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讲和读,狼残忍、阴险的本质就跃然纸上了。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加强词句教学和朗读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读和写的能力。
曾有人形象地描述:“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用惩罚”。
这里道出了教师体态语言的重要性。
的确,有时候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形象的手势,胜似千言万语。
尤其是教育活动,运用好体态语言,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灵活地运用面部表情,适时地运用手势动作。
在教师与孩子的交流中,面部表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教师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面部。
孩子首先关注的是你的面部表情,你的微笑将使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从而自信心倍增,积极、主动地去发展。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应该注重面部表情的运用。
马卡连柯说的好,教育的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不可能做好教师。
在教学时:把狼和小羊的态度随时配以适当的面部表情。
这样,不仅使《小羊和狼》这一故事深深地留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而且也使孩子们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反之,如果教师整日扳着脸,不苟言笑,只会使孩子们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进而造成教育的失败。
可见,灵活地运用面部表情,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举止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又一源泉。
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打入孩子的印记中。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手势的作用。
例如:当孩子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乱说一气时,教师用一个“暂停”的手势,一个“举手”的动作,比你千呼万唤要灵验百倍。
当孩子们在别人回答问题、不注意听讲小声议论时,教师一个“嘴巴不吐声”的手势,能使孩子们正襟危坐,专注倾听。
当教师用手势动作来做音乐游戏“小小指挥官”时,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全神贯注,一个比一个笑逐颜开。
当教师用手势来判断“对”或“错”时,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给予了他们正确的知识。
使孩子们深刻地理解其含义,并悟在心中,使其学以致用。
往往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亲切的眼神给孩子以启迪,和蔼的面孔给孩子
以温馨,恰当的手势给孩子以感染,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灵活地运用体态语言,能给孩子自信,使其走向成功。
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豁然开朗。
二千多年前的教育孔子就提出“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然而“学成于叻,思源于疑”如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能力,也是语文课堂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狼和小羊》时,在课结束前五分钟也提出了个“狼最后吃到了小羊没有?”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质疑,学生有的回答“吃了”;有的回答“没有”;有的则提出了小羊“没有吃掉”的理由,如“狼撞到山崖上昏到了”、“用力过猛摔死了”、“跳进前面的陷阱里了”等等。
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提问题!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自然界,引向了社会。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质疑问难,既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又让学生以课文为跳板,跃出了课文的知识圈,不仅使课堂教学目标巩固,更使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案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狼我了三次碴。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
二、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
1、读文质疑
师: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
(读书思考后质疑)生: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
生:“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它的态度怎样?
生:它为什么要找碴儿?
生:小羊是怎样讲道理的?(师摘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真了不起。
(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所提问题)
2、读议解疑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可以四人一组讨论解决。
(生自读后,展开讨论)生:我觉得“温和”就是“善良,和蔼,温柔”的意思。
师:你能温和地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亲爱的小羊,我真为你担心!
生:“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实际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讲道理说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它讲话的态度很温和。
师:谁来指一指哪是上游?哪是下游?(多媒体显示图画)
师:学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真是气人,狼为什么非要找小羊的碴儿,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不是很好吗?
生:狼是不会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的,因为它想找借口吃掉小羊。
3、感情练读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谁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其他同学都来当小老师听一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师:请大家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引导评价)
生:他读出了狼说话时有意找借口,盛气凌人的语气。
生:他把小羊说的话读得很温和,但是没有读出小羊小心翼翼据理申辩的语气。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把这段话再读一读吗?
三、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师:我们在学习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生:先读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读书讨论弄懂问题,最后练习感情朗读。
师: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学习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
请大家自由结合分成学习小组,先读读课文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内容再讨论解决,最后练习分角色感情朗读。
(多媒体显示学法)
生:(自读思考后,小组讨论学习)
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生:狼第二次找碴儿比第一次态度更坏了。
它气冲冲地说,不管小羊怎么申辩,都是坏家伙。
师;你能用“气冲冲”的语气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凶恶的狼你真是个坏家伙,总想办法找借口干坏事。
生:狼又找一个借口,说小羊去年在背后说它的坏话,这个借口真可笑,那时候小羊还没生出来呢!
生:小羊真可怜,它在向凶恶的狼求情,和它讲道理也没有用。
师: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哪一组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自学了这一段你对狼和小羊有什么看法?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自主探究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虽然小羊驳倒了狼,但是穷凶极恶的狼会就此罢休吗?请同学们用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六自然段。
(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生:狼第三次找碴儿,态度变得非常残暴,它骂小羊是个小坏蛋。
生:狼找不到理由,只好说小羊的爸爸说过它的坏话,它不许小羊再申辩了,露出了原形,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师:凶恶的狼就要吃掉可怜的小羊(多媒体显示狼扑向小羊的定格画面),在它扑向小羊的一瞬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小羊被狼吃掉了。
生:狼等不急了,扑向小羊的时候用力太大了,栽到河里,在河里挣扎着淹死了。
生: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灵机一动,用它的小角猛戳狼的肚皮,狼疼得怪叫,这时候一位猎人听到了,一枪打死了狼。
五、分角色表演复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读”贯穿始终。
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
最后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
既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发现探究式学习策略。
纵观整个教学片段无论是引导学习2、3自然段,还是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学习4、5、6自然段,都体现了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读议结合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深入领会的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
另外小组合作形式多样,有两人组、四人组、自由结合组,在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拓展想像。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
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
另外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结尾时,利用多媒体定格狼扑向小羊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学生奇妙的想像中赋予故事新的结尾。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篇2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
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在引导孩子领悟寓意时,我是这样一步步进行的:
一、认真看图,初步感受“善恶”
在教学课文前,我先让孩子们看书本上的插图,让他们观察一下,狼和小羊的面目,说说它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孩子一看便知是狼很凶恶,小羊很温和。
我让他们具体说说,孩子们说:狼的眉毛都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尖尖的露在外面,一副凶相。
孩子们又说:小羊慈眉善目的,一看就是很善良很温和的。
我告诉孩子们:狼的表面就已经那么坏了,它的肚里还有很多坏水呢,请你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为孩子们由图引入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观察图、描述图的能力。
二、朗读+板书,真切感受“善恶”。
狼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三个借口,而小羊对于前两次借口作了申辩,二者的两次对话,更真切说明了狼的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和善良。
为了让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善恶”,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朗读加板书演示的方式。
板书如下:
狼故意找碴儿: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和背地里骂我蛮横无理
反正都一样
小讲道理:您在上游温和善良
羊去年我还没出生
在指导朗读时,为了让二年级的小朋友能记住朗读技巧,我采用了在关键词下加注黑点和在语句旁写语气词的方式,这样慢慢引领孩子们学会有感情朗读,并从反复的情境表演朗读中找到感觉,深切感受到狼和小羊的不同本质。
三、拓展延伸,巩固认识
这篇课文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最后要让孩子明白做人的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自己身边的事出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问孩子们:你平时在生活中有见过像狼一样的人吗?。
孩子们想了想,举出了一两个(还是好人多),接着我们又讨论,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他们都说这样做不对,太坏了。
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他们已经领悟到这个道理了。
尽管孩子们离踏入社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群,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更多地去了解一下不同的人群,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自己该怎么做。
尽管课堂所教有限,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所能,通过每天的点滴教育,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康的心态,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狼?怎样的小羊?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并且找出根据。
”这一专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专题漫谈。
学生围绕专题漫谈,从句子本身的意思到联系上下文的句子,直至朗读处理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他们的漫谈既有专题,但又不受专题的限制,显得宽松而又自在,有一定的深度。
1、漫谈满足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二期课改的改革要点。
学生很想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告诉别人,不善抑制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给予学生较多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漫谈”。
学生能围绕某一专题畅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
也不会对老师的提问显得拘谨而不敢举手。
学生不那么害怕,自然话也就多了。
2、通过漫谈相互促进,相互启发。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因,外因只是起促进和催化作用。
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自身,只有自己想学、要学、有兴趣学,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启发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本领。
本塘课教学,给学生安排较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通过漫谈式教学学生的“说”的能力有所提高。
为了要积极参与漫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因此,“读”和“听”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进步。
我想三方面的提高一定会促进“写”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通过漫谈总结学法,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漫谈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先谈自己的看法,再谈这样说的依据。
体现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突破。
不再像刚入学时,回答问题表达简单。
而且学习的方式也有多样化的趋势,如:有的看图来理解,有的动作来理解,有的读句子的方法来理解,有的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还有的读句子,找关键词来理解。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的恰到好处,说明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真正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法宝----学习方法的运用。
不足之处:
本堂课,学生漫谈谈他们对课文某一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在相互交流、互相启示、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学生由于再谈的过程中,受到了课件制作的影响,不能很自由地把小羊和狼穿插在一块儿谈。
作为教师的我由于运用漫谈式教学的尝试刚刚起步,对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低估。
在课堂上怕他们讲不出,有时接下话头继续帮学生讲,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信学生的能力,做到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在中年级呆了三个星期,今天正式进驻二年级了。
昨天下午主任才安排我们下哪个班,任课老师就要求今天早上就上课,而且还是连堂,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庆幸的是这篇课文的趣味性比较强,所以心理就有了一点点的安慰。
第一课时主要是教本课的生字词还有让他们尽量地多听多读课文,让学生大致地了解课文的内容。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事先准备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作为导入,接着就成功地引出了课文的题目:狼和小羊。
接着我给学生范读课文,要求他们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序号,第二次要求他们听课文录音,让他们小声跟着读,并划出自己认为优
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教学生字词方面,我采用了先让学生领读,在集体齐读,然后开火车读,最后讲解生字的间架结构和书空的方法来讲解。
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和开火车读这两个环节,学生的反应都非常地热烈,但是自己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能课堂纪律控制好,有点混乱,不少学生举手的时候都是站起来边举手边叫:“老师,我会,我会。
”其实我开始讲之前应该讲明纪律要求的,比如可以充分评比台,告诉学生谁站起来举手的就扣他们小组的分数。
在讲解间架结构时,我按照声调、偏旁、结构,组词的方法来教学,比如:狼:二声狼,反犬旁,左右结构,大灰狼,大灰狼。
由于这种方法和他们原来老师的方法稍微有点不同,所以他们都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
到了书空的环节,由于之前的任课老师没有让他们书空的习惯,所以这里我教得就比较辛苦了,举起个手领着他们写,带着他们说笔顺,书空完以后我还让他们用生字词说一句话,先让他们先在同桌和四人小组里说,然后再抽两三个学生说,整个生字词的教学,用了二十五分钟,剩下的时间,我让他们齐读课文,要求他们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顺,整堂课下来,时间也是刚刚好,所以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就是时间的把握还有课堂的气氛。
第二个课时,导入我采用了简笔画创设情景,边画边说: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小羊糕正在喝水,这时候一只狼走了过来,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带进了课文中去,然后我又抓紧机会问他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会发生什么事吗?”他们肯定会说想的,我就让他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容易就答出:“狼很想出小羊,就故意找碴儿。
找碴儿是一个难点,一是因为这个班的儿化音发得不好,二是因为这个词的词意比较难理解,但是个人觉得在引导词意的时候我做得不是很好,引导得不到位,很急于就把答案告诉学生了。
鉴于这篇课文的对话比较多,我把主动权都交给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让他们读,比如:自由读,同桌读,四人小组读,全班齐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分小组读,表演读等,学生们十分喜欢读,所以课堂气氛也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是忽略的,低年级的学生
注意力只有五到六分钟,所以后面的学生有些是开小差的,我没有顾及到全班的学生。
另外就是我对他们班的常规摸得不准,他们班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个同学回答完问题后,无论对错老师和学生都要一起鼓掌的,但是我不知道,叫他们表扬的时候他们看到我没有鼓掌很多同学也不敢拍手。
最后一个就是关于课件的,其实我应该把对话打到幻灯上去的,这样学生朗读就不用看着课本,表演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篇3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狼和小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一
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
”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哲理。
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制定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并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了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
1、理解“找碴儿”的意思,知道反问句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读出狼和小羊不同的语气变化。
现在重新审视我的,其中不乏成功之处,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语文课很简单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是基础,是内化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