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的检验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检验规程
1 。

1 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检验依据标准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为统一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检验规程。

2.1 术语
2。

2 符号
-

R
m
F
m -
F
p0。

2-
A
gt —
ΔF
a —
D




-
-

-

钢绞线直径;
钢绞线参考截面积;
钢绞线抗拉强度;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最大力总伸长率;
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
偏斜拉伸系数。

3.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 类。

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 ×3 Ⅰ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
3。

2 标记
(1×7)
C
3 。

2.1 标记内容包含下列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3 。

2 。

2 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为15 。

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 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
预应力钢绞线 1 ×7-15.20-1860 —GB/T5224—2003
4.1 检查和验收
产品的检查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按表 4。

3.1 的规定进行,需方可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4.2 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书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 ,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4.2.1 钢绞线检验每批分量不大于 60 吨;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 3 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 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 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如每批少于 3 盘, 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 并再从该批未试 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 线为不合格。

4。

2。

2 预应力钢绞线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搬运、施工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和 有害的锈蚀。

如长期存放,必须安排定期的外观检查。

4.2.3 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 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

4。

3 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

1 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 4。

3.1 的规定。

表 4 。

3 。

1 供方出厂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4 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 4。

3.1 中规定的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则该盘卷不得交货。

并从同一 批未经试验的钢绞线盘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 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钢绞线不得交货,或者进行逐盘检验合格后交货。

供方有权对复验不合
序号 检验项目 1 表面 2 外形尺寸 3 钢绞线伸直性 4 整根钢绞线最大力 5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6 最大力总伸长率
7 应力松弛性能
注:合同批为一个定货合同的总量.在特殊情况下,松弛试验可以由工厂连续检验提供同一 原料、同一辈子产工艺的数据所代替。

取样数量 逐盘卷 逐盘卷 3 根/每批 3 根/每批 3 根/每批 3 根/每批 不小于 1 根/每合
同批(注)
检验方法 目视 按本标准
在每(任)盘卷 中任意一端截取
取样部位
格产品进行重新组批提交验收.
5.1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形状如附录 A 中图 1、图 2、图 3 所示。

图 1 1×2 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图 2 1 ×3 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图 3 1×7 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5.2 不同结构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直径、 直径允许偏差、 测量尺寸及测量尺寸允许偏差 应分别符合表 1、表 2 和表 3 的规定。

表 1 1×2 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 mm
钢丝直径 d 2.50 2.90 4.00 5 。

00 6.00
表 2 1 ×3 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测量尺寸
钢绞线测量
尺寸 A ,mm
差, mm
5 。

41 5.60 7 。

4
6 1 ×3
7.56 9.33 11.2 7 。

56
钢绞线 结构
9 。

50 +0.30 54.8 430 11。

10 —0.15 74 。

2 582
12 。

70 98.7 775 1 ×7
15 。

20 +0 。

40 140 1101
15.70 -0 。

20 150 1178 2 。

5 17 。

80 191 1500
12.70 112 890
+0 。

40
15 。

20 165 1295
—0.20
18.00 223 1750
每米钢绞线参考质
量, g/m 77 。

1
104 197 309 444
钢绞线参考截 面积 S n ,mm 2 19.8 21 。

2 37.7 38.6 58 。

9 84 。

8 38 。

6
每米钢绞线参 考质量, g/m
155 166 296 303 462 666 303
钢绞线直径D n
6 。

20 6 。

50
8.60 8 。

74 10.80 12.90
8 。

74 钢绞线参考截 面积 S n ,mm 2
9 。

82 13 。

2 25.1 39 。

3 56.5
钢绞线直径
允许偏差, mm +0 。

15
—0.05
+0 。

25
-0. 10
钢绞线直径 D n 5 。

00 5.80
8 。

00 10.00 12.00
钢丝直径 d
2 。

90 3.00 4.00 4.05 5.00 6.00 4 。

05
直径允许偏差 钢绞线公称截 每米钢绞线参考 中心钢丝直径加大
mm 面积 mm 2 质量, g/m 范围不小于,%
表 3 1 ×7 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钢绞线结

1×7 模 拔型
+0.20 —0 。

10
钢绞线
结构 公称直径, mm
+0. 15 -0.05
A 允许偏
公称直径 1 ×3 Ⅰ
1 ×
2 mm
6。

1 力学性能
6。

1。

1 1 ×2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6.1。

1 的规定。

6。

1。

2 1 ×3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6.1。

2 的规定。

6。

1.3 1 ×7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6.1.3 的规定。

表 6. 1. 11×2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表 6.1.2 1×3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 1000h 后 最大力总伸长 率(L 0 ≥ 400mm) A % gt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kN 2
整根钢绞 线的最大 力 F m
kN 钢绞线 公称直 径 D n
抗拉强 度 R m MPa
钢绞线 结构 p0。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kN 2 小 于 13 。

9 15.2 16 。

5 17.3 18 。

6 20 。

4 22.1 23 。

3 33.2 35.5 38 。

9 42 。

0 44.3 52.0 55 。

5 60 。

8 65.8 69 。

3 74 。

8 79.8 87 。

5 整根钢绞 线的最大 力 F kN 不 15.4 16 。

9 18 。

3 19 。

2 20 。

7 22 。

7 24 。

6 25.9 36.9 39 。

4 43 。

2 46.7 49 。

2 57.8 61.7 67.6 73 。

1 77.0 83 。

1 88 。

7 97.2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 于公称最大力 的百分数% 对所有规格
60 70
1000h 后应 力松弛率 r/%不大
于 对所有规格
最大力总伸
长率(L 0 ≥ 400mm) A % gt
对所有规格
3 。

5
抗拉强 度 R 1570 1720 1860 1960 1570 1720 1860 1960 1470 1570
1720 1860 1960 1470 1570 1720 1860 1960 1470 1570 1720 钢绞线 公称直 径 D n mm 5.00
5.80
8.00
10 。

00
12 。

00
钢绞线 结构
1×2
m
MPa p0。

m
1860
105
注: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F 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 的 90%. p0.2 m
94.5
当于公称最 大力的百分 数% 对所有规格 60
70 36 。

8 80
1960 4 。

5
1570
1720 6 。

50
1860 1960 1470 1570
1720 1860
1960 1×3
1570 1670 1860 1470 1570
1720 1860 1960 1470 1570
1720 1860 1960 1570
1670 1860
注: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F 值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 的 90%。

表 6 。

1.31×7 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整根钢绞 线的最大 力 F m kN 28.0 30.7 33.1 34.9 30 。

0 32.9 35.5 37.4 49.9 53.3 58 。

3 63 。

1 66.5 54.5 58.1 64 。

6 77 。

9 83.3 90 。

9 99.0 104 113 120 131 142 149 54.5 58 。

1 64 。

6
38.8 33 。

3 36 。

5 39.4 41.6 55.4 59.2 64.8 70 。

1 73.9 60 。

6 64.5 71.8 86.6 92 。

5 101 110 115 125 133 146 158 166 60 。

6 64.5 71 。

8
最大力总伸长 应力松弛性能
率(L 0 ≥ 初始负荷相 1000h 后 500mm) A gt % 当于公称最 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 率 r/%不
大于 对所有规
格 1 。

0 2.5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kN p0.2
钢绞线 公称直 径 D n 抗拉强 度 R m MPa 对所有规格
3.5
1570
1720 1860 钢绞线
结构
1 ×3 Ⅰ 8 。

74
31 。

1 34.1 不 小 于
10 。

80
12.90
mm
6.20
8.60
8.74
p0。

2 m
6.1.4 供方每一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 200MPa 。

6.2 表面质量检验
6.2.1 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目视可 见的锈蚀麻坑。

6.2。

2 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6.3 尺寸检验
6。

3.1 钢绞线的直径应用分度值为 0.02mm 的量具测量.钢绞线的尺寸和捻距。

1×2 钢绞
线的直径测量应测定图 1 所示的 D 值, 1 ×3 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测定图 2 所示的 A 值,1×7
n
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以横穿直径方向的相对两根外层钢丝为准, 如图 3 所示D 值,并在同一截
n
面不同方向上测量两次.
mm
9.50
11。

10
12.70
1×7
15.20
15 。

70
1720
1860 1960 1720
1860 1960 1720
1860 1960 1470 1570
1670 1720 1860 1960
1770 1860
94.3 102 107 128 138 145 170 184 193 206 220 234 241 260 274
26
不 小 于
84.9 91.8 96 。

3 115 124 131 153 166 174 185 198 211 217 234 247 239 251
大力的百分 数% 对所有规格
60
70 80
对所有规格
3.5
率 r/%
不 大于 对所有规
格 1.0 2 。

5 4 。

5
720 27
p0。

2 m
6。

4 每米分量测量
6.4。

1 钢绞线每米分量测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 3 根长度不小于 1m 的钢绞线,每根钢绞线长度测量精确到 1mm。

称量每根钢绞线的分量,精确到 1g,然后按下式计算钢绞线的每米分量。

式中:
M-钢绞线每米分量,单位(g/m) ;
m-钢绞线分量,单位(g);
L-钢绞线长度,单位(m)。

实测单重取 3 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6。

5 钢绞线的伸直性
取弦长为 1m 的钢绞线,放在一平面上,其弦与弧内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 25mm。

6.6 疲劳性能和偏斜拉伸性能
经供需双方商议,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对产品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和偏斜拉伸试验。

1.1 人员控制
1.1。

1 承担预应力施工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1。

1.2 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

1.1。

3 张拉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

2 设备控制
1.2。

1 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 200 次张拉作业.
1。

2.2 张拉设备应配套校准,配套使用。

2。

1 预应力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按相关规定审批。

2.2 预应力筋进场检验
2.2.1 外观检验:要求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表面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等。

2.2.2 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 规定,按进场的批次抽样进行力学性能、伸长率等检验,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试验报告。

2。

2。

3 进场检验批和项目的规定,详见 1K412022。

2.3 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检验
2。

3。

1 外观检验:核对数量、型号及相应配件。

锚具应无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等,尺
寸满足允许偏差要求,从每批锚具中抽取 l0%且不少于 10 套,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 所抽全部样品表面均不得有裂纹,尺寸偏差不能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允许偏差。

当有一套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时,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2。

3.2 按照像关规范规定,按进场的批次抽样复验其硬度、静载锚固试验等,并检查产
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试验报告。

检验应分批进行,批次划分时,同一种材料和同
一辈子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列为同一批量。

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 1000 套为一个验收批。

锚固单根预应力筋的锚具,每一个验收批可为 2000 套。

连接器的每一个验收批不宜超过 500 套. 同一工程或者标段宜用同一个厂提供的产品进行检验. a 硬度检验:从每批锚具中抽取5%且不少于 5 套进行硬度检验.对硬度有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加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 5 片,每一个零件测试 3 点,其硬度应在产品设计要求范围内。

有一个零件不
合格时, 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对该批产品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b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对大桥等重要工程,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者质量有疑
点时,在通过外观和硬度检验的同批中抽取 6 套锚具(夹具或者连接器),组成 3 个预应力筋
锚具组装件,由国家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静载锚固性
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者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批产品视为不合格品。

2。

3.3 进场检验批和项目规定,详见 1K412022。

3.1 下料与安装
3.1.1 预应力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1。

1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进行计算,并考虑模具、夹具尺寸及张拉千斤顶所需长度; (普通每端应长出锚具 200mm 以上), 切割时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3.1。

2 锚垫板和螺旋筋安装位置应准确,保证预应力筋
与锚垫板面垂直。

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3。

1。

3 在安装预应
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要对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者造成损
坏。

3。

1。

4 预应力筋穿束宜用卷扬机整束牵引,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先穿法或者后
穿
法.但必须保证预应力筋平顺,没有扭绞现象。

3.2 张拉与锚固 3。

2。

1 张拉时,
张拉顺序和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 3.2.2 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3.2.3 张拉应保证逐渐加大拉力,不得蓦地加大拉力,以保证应力正确传递。

张拉过程中,先张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表 1K412022—2 和后张预应力筋的滑丝、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 1K412022—4 的规定。

3.2。

4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应做到“六不张拉”,即: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
拉. 3.2。

5 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固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对锚具应采用封端保护,当需较长期外露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