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古浪地震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一修女怀抱四名孤儿埋于屋瓦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古浪地震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一修女怀抱四名孤儿埋于
屋瓦中
兰州主教蒲登波罗克,记载1927年8级强烈地震——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一修女怀抱四名孤儿埋于屋瓦中
一,1927年甘肃古浪、武威一带,发生8级强烈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武威一带,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死亡4—5万余人。

地震发生时,土地开裂,冒出发绿的黑水,硫磺毒气横溢,熏死饥民无数。

古浪县城夷为平地。

据史料记载,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清晨5时20分,武威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地震烈度为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于古浪县(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当时世界大多数地震台都清楚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

突然降临的地震灾害,使得古老的武威在无助的哭泣。

那时那刻,人们才饱尝到什么是家毁人亡,哀鸿遍野,什么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大地震后,南部水源山口形成堰塞湖,1927年6月17日夜,堰塞湖湖水决堤而下,水头高达数丈,冲没农房村寨143处,冲毁房屋3000余间,淹死村民近800人,大地震的淫威与可怕,让武威人民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苦难。

二,最先如实记载大地震灾情的是甘肃兰州天主教主教蒲登波罗克(蒲登博)
最先如实记载这次大地震情况的,是一位名叫蒲登波罗克的德国人,他是甘肃天主教会的代理大主教,长期在在兰州传教,地震时恰好在武威。

那天清晨,蒲登波罗克早早起身,在教会的院子里做祷告。

这是美丽的五月。

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辉,照耀着山谷。

准备做早祷的蒲登波罗克走到孤儿院教堂,这里约有100名孤儿,几位老者和修女们正在集合准备做弥撒,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1910年拍摄的武威教堂。

“我开始做弥撒。

突然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地狱里的恶魔似乎出笼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声音,是从地下深处传来的可怕的雷鸣,是在天空中响起的栗人的回声。


蒲登波罗克说。

“我好像被飓风卷起,身不由己地从圣坛旁掠过圣器室,被推至户外。

我的助手就在我前面,修女和孩子都没有动,当他们看到我不见了时,就马上向门口走去。

正是一点也不差,就在这一刹那,墙壁纷纷倒塌,不幸倒向我们的方向。

我想到那些可怜的小娃娃们,他们竟在掉下来的砖头中颠钻而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出来的”。

在他震后马上就写给《字林西报》的信中说:“1927年耶稣升天节前的那个星期一,我将永世不会忘记,地震的恐怖不会从我们的脑海中抹掉。

那天清晨,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地狱里的恶魔似乎出笼了……云集的尘灰飞扬起来,增添了恐惧和混乱,一切处于黑暗之中。

孩子们在尖叫。

大地还在颠簸,房子全坍了,墙壁也倒了。

凉州城外的南山破坏惨烈,地下水喷涌而出,均为黑色,且含有大量的硫磺。

饥民无食,被毒气熏死者甚多……幸存的人们大都露宿于泥土地上,因罹患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不在少数。

食物、衣服、用具等无不匮乏。

又因电线及道路全为地震毁坏,与外界隔绝,故赈济也极为困难。

大震过后,小震仍不断发生,人们缺衣少食,人人自危。


蒲登波罗克大主教当时正在凉州传教,他以一个地震亲历者的身份写下对此次地震的见闻,真实的反映了大地震开始至震后情况,为后人了解此次武威大地震保存了第一手资料。

三,凉州以东和东南,教会所有出色的教堂全毁了
甘肃武威天主教堂,一修女怀抱四名孤儿埋于屋瓦中,蒲登波罗克大主教称之“如世界末日将要来临”!
在凉州以东和东南,教会曾有过几所出色的教堂。

它们全毁了,教堂和建筑物被夷为平地,有许多教徒丧身其中。

土门闸优美的教会中心完全破坏了,山坍下来,压在它上面,压死近80人。

许多地方土地开裂,偶尔还有脏的略呈绿色的黑水冒出来。

河南坝这个村子有一所新建的教堂和住宅,这时也不过是一堆瓦砾泥土而已……
一个多月后的7月1日,蒲登波罗克再次写道:“……自从5月23日大地震以来,地震几乎天天发生,但没有再造成损失。

在古浪、武威两地,有近5万人死亡,另有3000到4000人流浪街头,濒于半饿死状态,或者坐等救济会施食……”
大地震历时一年多后,直到1928年8月13日,当时的甘肃国民政府方才致电全国,首次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向全国通告了此次大地震的情况。

电文中说:“甘肃不幸天降鞠凶……历年灾患频仍。

去年夏间,河西一带又遭地震,城市为墟,衙厅圮毁,灾民30余万……”地震之惨烈可见一斑。

尽管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赈灾措施,如“免甘肃通省钱、粮”,拨付赈灾款八十万圆,但无疑是杯水车薪,大地震过后数年,震区的生产生活尚未完全恢复,依旧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