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说课课件:12元素周期律(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中学化学以元素周期律为起点开始研究微观世界 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它帮助学生整合必修1中零散、 孤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化学知识系统化,实现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对今后进一步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具有 很好的指导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1)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较活泼金属制备较不活泼金 属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前一节内容 中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同一主族元素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 验证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生活动三:实验探究钠、镁、铝金属性强弱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启发学生运用图表、实验分析、阅读资料等多 种手段来获取信息。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学科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从K、Ca、Na、 Mg、Al活泼性递变关系中,找出同一主族从 上到下以及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生推测】: 由活泼性:Na>Mg>Al得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可能
逐渐减弱 由活泼性:Na< K、Mg<Ca得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 可能逐渐增强
3、哪些实验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证明你的推测呢? 总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方法
思考:根据以上图表的变化,分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 径、主要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变化?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呈 周期性变化。(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最 外层电子数-8;)
学生活动2: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原子半径、主要化
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
三是课后的延续学习。
4.探究元素非金属性变 化规律。最终总结得出
元素周期律含义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科学史: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镓,并公布了镓的密度。不久,他收到了门捷 列夫的一封信。在信中,门捷列夫指出镓的密度 4.7是错误的,应该在5.9—6.0之间。布瓦博朗本 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重新测量了一下,结果测得密 度为5.94,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似,那么门 捷列夫预言的依据是什么呢?
❖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领启发,让学 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主动建构新知 识。
❖ 2、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落 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 二节。本节内容共分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 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安徽省天长中学 李福琴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老师:铝条与含酚酞的水反应,无明显现 象,因此无法比较铝与镁的金属性强弱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
2、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资料阅读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1)学案导学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学法 分组讨论,组间评价,归纳总结
四、教学流程: 本让节 学教 生学 查分阅三相个关阶资我课广段 料认的阔进 ,为的45行 完:时分, 成学间钟第 预习和,不空一 习而仅间应阶 学仅 来该段案是 完有是;上 成更课前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是课堂上:探究性学习
2.探究原子半径、化合价、 核外电子排布变化规律
3.探究元素金属性变化规 律
对直方图,折线
图的分析,培养
学生获取信息的
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对
原子结构的分析
得出元素周期律
的本质,帮助学
生树立结构决定
性质的观点。
结论:原子半径、化合价周期性变化的
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环节三:探究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以第三周期为例)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主族(如碱金属),从上到下元素 金属性逐渐增强,那么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是如何变化的呢 ?让我们从金属活动顺序表开始说起吧... 【思考】: 1、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如何排列的?
环节二:探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半径、核外电子数 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投影仪分别展示各小组课前完成 的学案
(1)在课本P14的表格中写出前三周期元素符号及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
(2)根据以上表格所提供的数据,绘制1-18号元素的 原子半径(不考虑稀有气体)及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 关系曲线图; (提示:如直方图、折线图等) (强调:氧、氟没有最高正化合价)
结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 设计意图:让学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
生通过假设猜想---设计实验----
【思考】:
操作交流----归 纳总结,获得知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比较NaOH、 识。学生经历了
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
“发现知识”的 过程,完成了知
NaOH 、 Mg(OH)2 、 Al(OH)3
【实验探究】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并 完成实验,比较钠、镁、铝的金属性。
试剂: 镁条,铝条,钠,稀盐酸,蒸馏水,酚酞。 仪器: 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小刀,镊 子,砂纸。
学生探究实验一:钠、镁、铝与水的反应 通过实验只能得出Na、Mg两元素的金属性强弱,Al 现象虽不明显但不能轻易下结论,需要更换试剂。 学从生而探引究出实探验究二实:验镁二、。铝与盐酸的反应
中学化学以元素周期律为起点开始研究微观世界 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它帮助学生整合必修1中零散、 孤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化学知识系统化,实现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对今后进一步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具有 很好的指导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1)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较活泼金属制备较不活泼金 属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前一节内容 中我们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同一主族元素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 验证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生活动三:实验探究钠、镁、铝金属性强弱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启发学生运用图表、实验分析、阅读资料等多 种手段来获取信息。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学科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从K、Ca、Na、 Mg、Al活泼性递变关系中,找出同一主族从 上到下以及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生推测】: 由活泼性:Na>Mg>Al得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可能
逐渐减弱 由活泼性:Na< K、Mg<Ca得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 可能逐渐增强
3、哪些实验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证明你的推测呢? 总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方法
思考:根据以上图表的变化,分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 径、主要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变化?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呈 周期性变化。(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最 外层电子数-8;)
学生活动2: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原子半径、主要化
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
三是课后的延续学习。
4.探究元素非金属性变 化规律。最终总结得出
元素周期律含义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科学史: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朗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镓,并公布了镓的密度。不久,他收到了门捷 列夫的一封信。在信中,门捷列夫指出镓的密度 4.7是错误的,应该在5.9—6.0之间。布瓦博朗本 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重新测量了一下,结果测得密 度为5.94,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似,那么门 捷列夫预言的依据是什么呢?
❖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领启发,让学 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主动建构新知 识。
❖ 2、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落 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 二节。本节内容共分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 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安徽省天长中学 李福琴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老师:铝条与含酚酞的水反应,无明显现 象,因此无法比较铝与镁的金属性强弱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
2、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资料阅读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1)学案导学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学法 分组讨论,组间评价,归纳总结
四、教学流程: 本让节 学教 生学 查分阅三相个关阶资我课广段 料认的阔进 ,为的45行 完:时分, 成学间钟第 预习和,不空一 习而仅间应阶 学仅 来该段案是 完有是;上 成更课前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是课堂上:探究性学习
2.探究原子半径、化合价、 核外电子排布变化规律
3.探究元素金属性变化规 律
对直方图,折线
图的分析,培养
学生获取信息的
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对
原子结构的分析
得出元素周期律
的本质,帮助学
生树立结构决定
性质的观点。
结论:原子半径、化合价周期性变化的
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环节三:探究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以第三周期为例)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主族(如碱金属),从上到下元素 金属性逐渐增强,那么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是如何变化的呢 ?让我们从金属活动顺序表开始说起吧... 【思考】: 1、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如何排列的?
环节二:探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半径、核外电子数 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投影仪分别展示各小组课前完成 的学案
(1)在课本P14的表格中写出前三周期元素符号及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
(2)根据以上表格所提供的数据,绘制1-18号元素的 原子半径(不考虑稀有气体)及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 关系曲线图; (提示:如直方图、折线图等) (强调:氧、氟没有最高正化合价)
结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 设计意图:让学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
生通过假设猜想---设计实验----
【思考】:
操作交流----归 纳总结,获得知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比较NaOH、 识。学生经历了
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
“发现知识”的 过程,完成了知
NaOH 、 Mg(OH)2 、 Al(OH)3
【实验探究】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并 完成实验,比较钠、镁、铝的金属性。
试剂: 镁条,铝条,钠,稀盐酸,蒸馏水,酚酞。 仪器: 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小刀,镊 子,砂纸。
学生探究实验一:钠、镁、铝与水的反应 通过实验只能得出Na、Mg两元素的金属性强弱,Al 现象虽不明显但不能轻易下结论,需要更换试剂。 学从生而探引究出实探验究二实:验镁二、。铝与盐酸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