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编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陋室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参考:孔子说:“(虽然 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 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阅读 理解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 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铺垫
3、文章用“山、水” “不在高、不在 深”“仙、龙” “名、灵”分别比喻什么?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 及室主人的日常 生活进行描写。)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总结: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比 兴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 偶 调素琴,阅金经。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对偶 借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文体简介: 【铭】
座右铭: 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
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 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作 者 介 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 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 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 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和柳 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 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晚年回长安任 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 集》、《刘梦得文集》。他的诗精炼含蓄, 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 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 为“诗豪”。本文选自《刘禹锡集》。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 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意境隽 永、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作者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 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雅 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主旨与写作手法总结明确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本文采用的是哪种表现手法? ——通过对陋室中的景色、交往、生活的 描写,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 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道德情操。 知识补充——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 表现自己的志向、情感或理想。
方位名词作动词, 长到,蔓到
映 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参考:苔藓长到了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博学的人 鸿:大 儒:指读书人 谈笑有鸿儒,
偏义复词, 词义偏在 “来”上
往来无
平民,指没 有功名的人
白丁。
译文参考:(到这里)说 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6.再读第二层思考: 1)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
“无丝竹之乱耳。”
4)“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
“无案牍之劳形”
7.本文题为“陋室铭”,陋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 环境:幽僻冷清 草色入帘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山、水”比喻“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比喻“陋”
用“仙、龙”比喻“德”、“吾”。
用“名、灵”比喻 “馨”、“不陋”。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运用了哪些写作手 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比喻,对偶,起兴,虚实结合。
补充说明:老师这里有一句话,看看这句话的语 意重点在什么地方? 透过窗户看天空,透过天空看历史,透过 历史看人生…… 这种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由 此及彼的表现手法叫做——起兴。
刘禹锡的名句:
——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品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 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 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 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 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 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 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 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 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 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 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 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 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 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 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 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 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 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 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 铭》,來表心迹, 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调素琴
陈设:简陋朴素
陋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谈笑有鸿儒, 室 人 往来无白丁。 交往人物不俗 不 陋 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高雅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
8.作者写作此文,要表达的到底是“陋室 之陋”,还是“陋室不陋”?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自然环境优雅 景
2、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 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不能与 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 (----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这种 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谈笑有鸿儒, 鄙视、脱离劳动人民, 往来无白丁。 不能了解、关心老百姓疾苦。 无案牍之劳形 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11、“何陋之有”起什么作用?
—— 引 孔 子 的 话 证 明 , 只 要君子居之,便陋室不陋; ——呼应前文“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12、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 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 不矛盾。 • 文题中的“陋”为房屋的形陋, 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 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讨论 交流 3、你认为美好的物 质家园和美好的精 神家园哪一个更重 要?为什么?
仿写练习
学完这篇课文,你能否借鉴作者的写法 写一篇仿作来讽刺某种人或现象吗? 提示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 如“电脑铭”,“考试铭”,“旅 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 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 香 不 在 多
刘禹锡
室 雅 何 须 大

课 文
朱熹说:“凡读书,须 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 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 字,不可倒一字。”
读准字音:
预 习 与 交 流
xīn 苔痕 tái hén 鸿儒 rú 案牍 dú 西蜀 shǔ 调素琴 tiáo
德馨
陋室铭
调弄,这 里是弹奏 的意思
不加 装饰 的琴
用泥金(一种金 属粉末制成的颜 料)书写的佛经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译文参考:可以弹奏不加 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 写的珍贵佛经。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 声音
官府 文书
形容词使 动用法, 使…劳累
形体 躯体 形。
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 之 劳 助词,取独,不译 使耳朵扰乱

背景补入:
刘禹锡写作此文时,唐朝正一天天衰 落下去。朝廷上,牛(牛僧儒、李宗闵) 李(李德裕)两党互相排挤,妒贤害能, 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 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 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好独善其身, 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9.“陋”与“不陋”,两相对照,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这一意思?
动词, 在于
名词作动 词,出名
显灵 灵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参考:山不在于高,有了 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 不在于深,有了龙(居住)就 成为灵验的(水)了。
指示代词, 此,这 只 斯是陋室, 惟
能散布很远的 香气,这里指 德行美好 吾德馨。
译文参考:这是简陋的屋舍, 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 (就不感到简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预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 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读清句读
预习与交流 读出韵脚
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 用
写作特色总结
填字游戏: 刘禹锡《陋室铭》: 山水比兴 引 陋室 对偶拟人 描 环境 衬托对仗 夸 朋友 虚实对比 话 生活 类比暗含 立 志向 引经据典 表 态度
拓展 延伸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 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 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 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 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简陋的屋子
解“题”释 义 陋室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 对陋室的描绘和论说,表达陋室 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的一篇韵 文.
本文是刻在碑上,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 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内容上有颂 扬或鉴戒之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 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种文体常用排比句和对偶句,是古代 散文的一种。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音频朗读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 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尝试诵读
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 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 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 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 解决的问题。
陋 室 不 陋
物 质 条 件 精 神 生 活
简 陋 不 鄙 陋
表达了作者 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 的情怀。
斯惟 是吾 陋德 德 室馨 馨 ,。
10.典故探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 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为什么?
是的
因为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 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 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作者采用类比的写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 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 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 我的陋室不也是如此么?
——引出“陋室”,说明只要“德馨”,便陋
室不陋。以虚衬实,暗示陋室因“德馨”的主 人而“馨”(香名远播)。点明文章主旨。
5.再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描写居室环境及日常生活。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结尾): 运用类比,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 名贤的居室比美。总结说明陋室不陋。
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不能与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这种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能生存
陶渊明厌弃官场,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归”;苏轼被贬黄州,自 称“闲人”,享受“闲 趣”;柳宗元谪居永州, 寄情山水…… 那么,刘禹锡被贬和 州,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有着怎样的心境呢?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传世佳 作《陋室铭》吧!
教室铭
•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
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 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 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自习 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云: 混张文凭。”
译文参考:没有世俗的乐 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 文劳神伤身。
指诸葛亮,三国时 蜀国丞相,著名的 政治家
指扬雄,西 汉文学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参考: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 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什么 说 孔子云:“何
简陋
陋 之有?”
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何陋?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倒装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