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也分阴阳——会使用经络的人会养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脉也分阴阳——会使用经络的人会养生
学习中医有许多方法,可以从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开始,也可以从中医药学开始,也可以直接参研《黄帝内经》。

但是,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中医的实质,想获得最有价值的成效,那么,认识经络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了解中医就得了解经络,想较快地取得效果,也得了解经络,因此了解和认识经络是认识中医的较好途径!
经络也有阴阳之分。

按人体内外侧来分阴阳,以位于人体躯干背面的和四肢外侧的为阳,而以位于前面的和内侧的为阴;按人体上下分阴阳,那么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

经络是联络臓腑枝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它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最有价值的良药。

经络是调节阴阳平衡最有价值的良药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通讯、交通的适度密集与畅通,同样,对于人体而言,想要获得健康,想要阴阳平衡,也离不开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就是身体这个国家所有的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

虽然人体的经络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臓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左右的通道。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共同组成的。

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

经,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它是“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

络,有网络的含义。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黄帝内经》中指出,经络内联五臓六腑,在外分布于五官综合系统、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密不可分的整体。

经络也有阴阳之分。

按人体内外侧来分阴阳,以位于人体躯干背面的和四肢外侧的为阳,而以位于后前面的和内侧的为阴;按人体上下分阴阳,那么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

经络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可以主宰人的生命。

生,经络则通畅;病,经络则堵塞;死,经络也就不存在了。

从经络角度来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络堵塞不通畅了。

因此,要调阴阳、治百病先要疏通经络。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臓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以经脉所属的臓腑名称、循行部位的上下内外以及其阴阳属性命名的。

我们知道,臓为阴、腑为阳,凡是隶属于臓的经脉为阴经;隶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这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的阴阳五行属性表
五行阴经(所属)阳经(所属)
金手太阴肺经(肺)手阳明大肠经(大肠)
火手少阴心经(心)手太阳小肠经(小肠)
相火手厥阴心包经(心包)手少阳三焦经(三焦)
土足太阴脾经(脾)足阳明胃经(胃)
水足少阴肾经(肾)足太阳膀胱经(膀胱)
木足厥阴肝经(肝)足少阳胆经(胆)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按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构成了经脉的离(分别、分支)、合(会合、合并)、出(浅
出)、入(深入)的关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范围,加强了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它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终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部,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十二皮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
经络是生命体信息交流及物质、能量传递的组织结构基础,而疏通经络是提高生命质量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最佳捷径。

¹寻医记:
问:请问老师,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通经络的?
答:其实生活中通经络的方法有很多。

如刮手指类似于民间的刮痧疗法,而刮痧疗法,就是循经走穴,刺激有关的穴位和经络,激发经气,使经络畅通,有利于气血循环,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例如,常刮拇指健大脑;常刮食指可养胃;常刮中指可强心;常刮无名指肝得和;常刮小指壮双肾。

你还可以买一块牛角刮板,每天坚持刮手指。

早上用刮板在每个手指的背上刮50下左右,左手刮好了再刮右手。

此外,一些食物也有助于调节人体的经络,如生地粥:用鲜生地50克(干品10克),洗净,加适量水,煎煮1小时,去渣,再加入淘净的粳米100克,煮烂成粥,每日晨服,能够滋阴补肺。

问:经络与穴位关系密切,刺激经络其实就是刺激穴位,可是穴位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来找到自己的穴位呢?
答:穴位也就是腧穴。

《千金翼方》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

”说明腧穴从属于经络。

中医认为,臓腑疾病能使某些相应腧穴出现异常反应,刺激这些异常反应点或相关腧穴,对相应臓腑的功能活动具有相对特异的调整作用。

我们找穴位就要找它的反应点:比如我们身体有异常情况,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压会有痛感)、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会刺痒)、色素沉淀(有黑痣或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差,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时如果有以上反映便找对了。

此外,还有指寸定位法,又称手指比量法。

就是将我们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

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一寸;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

指寸定位法使用方便,但对儿童和身材高矮胖瘦者易有误差,必须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应用,不能以指寸倍量全身各部,以免长短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