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斯末高中抽测调研
高二化学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严格按答题卡要求答题,不符合答题要求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3.答卷前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按要求填写清楚。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Agl08 S32 Fe56
Ca40 Cl35.5 Br80 Na23 Cu64 Ba137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必做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计30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pH <7,则该食物成为酸性食物
B.墨水是一种胶体,不同墨水混用时可能使钢笔流水不畅或者堵塞
C.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N表示阿伏如德罗常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设
A
N
A.标准状况下,2.24 LNO2与%0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1
A
N
B.若1 L 0.2 mol/L的FeCl3溶液完全水解形成胶体,则胶体粒子数为0.2
A
N
C.标准状况下,22.4L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0
A
N
D.常温下,Na202与H20反应生成lmol02时,转移电子数是2
A
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4.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 2H++H2O2=I2+2H20
B.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产生的硫酸铜遇到难溶的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Cu2++SO42- +Pbs—Cus + PbSO4
C.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2CaO3+O2+2SO2=2CaSO3+2CO2
D.在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03)上通过施加适量CaS04,可降低土壤的碱性CaS04+ Na2CO3= CaSO3+ Na2SO4
5.—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右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
B. 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 a 电极反应式:C6H1005 -22e- +6H20 =6CO2↑ +22H+
D.中间室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6.Q、W、、Y、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和、W和Y 分别位于同主族且W、Y质子数之和是Q、质子数之和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W、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Y>W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酸性
7.在2 L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容器中进行2A(g) +B(g) =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10 s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前10s内v(A)= 0.025 mol/(L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2v正(A)=v逆(B)
B.平衡后,增加D的量,平衡逆向移动
C.到达平衡时,n(B) =0.5 mol
D.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8.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弱于结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02 ,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9.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
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
的离子浓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纯水中25℃时的c(H+)比100℃时的c(H+)大
B.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10-ll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11或3
C.将pH = 9的Ba(OH)2溶液与pH =4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 ℃的恒温,混合溶液的PH=7,则此Ba(OH)2的溶液和盐酸的体积比为101
D.100℃时,某 NaS04溶液中 c(S042-) =5 ×10 -4mol • L-1,则溶液中 c(Na+): c(OH-)为1041
10.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c(OH-) =1 ×l0-12mol • L-1的溶液中Na+、Ca2+、NH4+、CH3COO、C1-可以大量共存
B.用少量水稀释0.1 mol • L-1氨水时,溶液中c(OH-)•c(NH4+)/c(NH3•H20)减小
C.已知AgCl的sp = 1.8 × 10-10,则在r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l.8×l0-10mol • L-1
D.向NH4C1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呈中性,溶液中c(Na+)=c(NH3 • H20)
选做题,每题3分,共4小题,计12分,从11-14中任选一个模块答题
I.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最低能童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随若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1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是
A. CO2
B. N2
C. BCl3
D. PCl3
13.下列微粒①CH4②NH3③CH3C00 -④NH4+⑤H20 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1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O3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 CH4和SO3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C.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D. lmolP4中有4N A成键电子对
II.有机化学模块
1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A.甲苯
B.环己烷
C.丙烯
D.I—氯苯
1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酸
B.乙醇和乙烷
C.苯和氣乙烯
D.丙烯和丙烧
13.丁酸(C4H802)与丁醉(C4H10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酯有
A.4 种
B.6 种
C.8种
D.10种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C.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第Ⅱ卷
二、填空题(必做题,共3题,计43分)
15.(14分)在众多的新能中,氢气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

如图所示,硫酸工业中产生的S02通过下列过程既能制得H2O,又能制得H2。

请回答:
(1)该过程中是 (写化学式)。

(2)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 ,II 。

(3)尾气中的S0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时可得含Na2S03的样品,为测定样品中 Na2S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D的作用是。

③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

④甜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所需的数据除含Na2SO3的样品质量外,还需要测。

16.(15分)某化工厂排出废渣的主要成分为BaC03、BaSiO3、BaSO3、Ba(FeO2)2等. 利用此废液制备Ba(N03)2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Ba(N03)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1)酸溶时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

(2)废渣中Ba(FeO2)2山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酸溶时BaSO3与HN0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废渣I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结合本厂实际,的最佳试剂为;
(5)操作Ⅲ为。

(6)过滤3最后的废渣中除含少的BaSiO3、H2SiO3(H4SiO4)及原有的难溶性杂质外还含
有。

(填化学式)
(7)称取6.96g所得Ba(N03)2品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66 g,则该Ba(N03)2的纯度为。

17.(14分)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或焦炭作用而得.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甲醇和甲醚等有机化合物,已知:
(1)△H1= (用△H2、△H3、△H4)
(2)反应②的存在,可大大提高CH30CH3的产率,原因是。

C0(g)和H2(g)以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一定条件下在1L固定容积内发生反应①,下图表示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①C、D两点平衡常数C D(填>、<、= )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b.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c.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温度为T时,向容积1L的密闭容器甲、乙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0(g),发生反应②,相关数据如下:
①甲容器中,反应在t1min 内的平均速率v(H2)= mol/(L•min)。

②乙容器中, a= mol。

③解释降低温度使C02平衡浓度增大的原因。

选做题(从以下两个模块中任选题作答;计15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18.(15分)原子序数小于36的、Y、、R、W四种元素,其中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R 单质占空气体积的1/5; 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
(1) Y24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lmol 24含有 键的数目为。

⑵化合物3与化合物R2的VSPE构型相词,但立体构型不同,S的立体构型为,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较小的是(用分子式表示,下同)。

(3)与R同主族的三种非金属元素与可形成结构相似的三种物质.试推测三者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理由是;三者的沸点有高到低的顺序是,解释原因。

(4)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7‘的•隹质互为等电子体,元素Y的这种铒化物的分子式是0
(5)W元素有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有机化学
18.(15分)
(1)A的化学名称B的分子式为。

B的分子式为。

(2)上述反应中,②是反应。

(填反应类型) 。

(3)写出E、H物质的结构简式E ,H 。

(4)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除H外)
①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②与H宫能团相同且能够水解。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必做题,每题3分,共10小题,计30分)
1.A 2.D 3.B 4.C 5.B 6.D 7.D 8.A 9.B 10.D
一、选择题(选做题,每题3分,共4小题,计12分,从11—14中任选一个模块答题)
I.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11.D 12.B 13.C 14.A
II. 有机化学模块
11.D 12.B 13.C 14.A
二、填空题(必做题,共3题,计43分)
15.(1)I2(2分)
(2)Ⅰ:SO2+I2+2H2O=H2SO4+2HI,(2分)Ⅱ:2HI⇌H2+I2,(2分)
(3)①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分)
②防止空气中的H2O、CO2、O2进入C中(2分)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使SO2 被C装置中溶液充分吸收(2分)
④装置C通入SO2前后的质量(2分)
16.(15分)(1) 加快溶解速率,提高浸取率(2分)
(2) +3(1分);3BaSO3+2H++2NO3-=3BaSO4+2NO↑+H2O(2分)
(3) BaSO4和H2SiO3(2分) (4) BaCO3或适量Ba(OH)2(2分)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6) Fe(OH)3、BaSO4(2分)(7)75%(2分)17.(14分)
(1)(ΔH4-ΔH3 )/2 ( 2分)
(2)此反应消耗了H2O(g)同时生成了H2,均有利于反应④正向移动(2分)
(3)①>(2分)②bc(2分)
(4)①0.4/t1(2分)②1.6(2分)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平衡浓度增大(2分)
选做题(从以下两个模块中任选一题作答,计15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18.(15分)(除标注分值外,每空1分)
⑴sp2, 5N A(或答具体数值也行)。

⑵三角锥形, H2O ,⑶H2O>H2S>H2Se,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每空2分)
H2O>H2Se>H2S, 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H2Se相对分子质量比H2S大,
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比H2S高。

(每空2分) ⑷CO 。

⑸29, 3d104s1。

有机化学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 苯乙烯(1分) C8H8Br2(1分)
(2)消去
(3)
(5) n CH CH2
CH CH2
n
(6)13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