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
新变化的调查报告
——来自浙江省乐清市黄华镇的实地调查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年级:电气08-8班
学号: 31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的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这些都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先进文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群众的文化也日渐丰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群众急需什么样的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黄华镇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经济基础稳固,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
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大任务。
三、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次问卷调查来看:大多数人的文化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低层次的文化生活了,这当然与时代的变迁有莫大的关系,时代在进步,人的需求在扩张.当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卫生等诸多领域,并将其合并为自己的个人追求,所谓个性。
本次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不同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在广大农村发展迅速,覆盖千家万户.本次调查中农村人口占了67%,城镇人口占了33%。
故本次的数据倾向农村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问卷中,71%的人对自身的活动满足但不足够,得到一点的只有29%,真正满足的为0%,虽然他们居住环境周围有文化站的占了60%.当然本次的调查中,学生、青年等占了73%,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不满足是肯定的.对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本次占了20%,他们的年龄段集中在36—45,他们对于精神的文化的需求也是很稍稍满足但不足够。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不同,我们可以分类的,18-35这一阶段的人的文化需求最强烈,35-40岁的,其文化需求已渐渐变弱.而作为新生代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文化需求是逐步增强的。
另外的,学历的差别也导致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差异。
高中以上的人群文化需求远比高中以下的人群强烈。
(2)不同的形式
书籍、电视、网络正成为人民群众业余时间接受文化的主要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冲浪正成为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当然年老一代,习惯了电视,故在本次调查中,选择“看书、看电视、上网”的占了80%.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的也占了13%,还有7%喜欢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书画、音乐、舞蹈等)。
时代在变迁,许许多多传统文化正在消逝,关于戏曲这类的,我是已经很久没见过的,而作为我们温州的一大地方特色的温州鼓词,现在也只能在电视里看看了。
(3)不同的内容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已从最基础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各类文化需求。
在给出的诸多选项中,80%的人选择了自我实现需求(具体包括认知、审美、创造、发挥潜能的需要等)这部分当然是学生等年轻一代人的希望。
40%的人选择了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体现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
10%的人们选择了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健康、性)和安全需求(人身安全、金钱、生活稳定以及免遭苦难、威胁或疾病等),这部分大多是中年人士的选择,健康安全才是王道。
另外还有30%人选择尊重需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初涉职场的人群的选择。
(4)不同的获取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人们群众对文化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中,70%的人们选择了广播电视网络,10%的人选择了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只占了10%。
另外还有10%的人群选择通过书报杂志宣传获取文化.这里说明当地人民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是很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内容不够贴切或者是人们觉得这类文化的演出费用太大,因为有50%的认为居住的地方的文化休闲娱乐消费价格有点高,而且有60%的人群认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对文化生活也只能视文化活动而定,个别的有一定的作用.
(5)不同的需求层次
普通人民群众大多喜欢通俗的文化,因为那些很贴近生活,他们很容易接受.自娱自乐的活动他们还是很容易满足的.作为一个农村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会喜欢韩日系列的言情剧吗?他们更容易喜欢上各种家庭剧,源自生活的,他们是爱好的。
根据网络数据显示,有近60% 的人群一看到韩日剧、演唱会、选秀类的节目会立马换台,因为那些台不贴切生活了,对他们来说什么也不是,没必要去看了。
平凡的人群不需要什么高雅的文化享受,什么茶艺啊、模特走T台的,其过于高雅了,人民群众不会看,也看不懂,所以,为什么电视台不考虑下人民的现实需求呢?老搞些选秀啊,韩日剧,完全没有必要。
还不如多搞些民间文艺文化活动,一来可以使民间的文化搬到大的场面上,让大伙儿都去接触共同保护好它,不至于其因人的因素而失传。
北方的人民群众是喜欢相声小品的,但南方的观众就未必了,所以了,各大电视台应该因地制宜了。
网络数据显示80%的南方观众不会看春晚。
四、多样化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据本次调查与观察,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加
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推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持续深入的重要举措。
一是做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动。
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重点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整合自然人文资源促动。
整合利用山林江海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挖掘历史、民俗等人文资源,大力促进农村原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推动。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鼓励农民群众举办报刊书籍借阅、电视录像放映、致富技能培训等规模小、投入少的文化产业,举办乡间舞会、趣味竞技、农艺赛事等具有农村风味的文化活动,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和文化部门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多创造机会让人民参与、互动,使其自编自演,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既丰富人民生活,又扩大人民视野,交流经济信息,增强凝聚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把空暇时间用在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挤掉无事打牌赌博,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精力和时间,促使一批民风正,新风盛,治安好,达小康的五好家庭、示范村、文明乡镇不断涌现,全面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总量上的增加,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在现实中实现的程度.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论,满足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后,人们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具体的文化需求,更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意识。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涵义就是文化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区域化,文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业概念。
面对西方文化的激流勇进,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快创造的步伐,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为传承我中华优秀文化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