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J)
副标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如图表示某物质的结构组成方式,“○”表示组成该物质的一种结构单体.符合此图
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物质是()
A. 纤维素
B. 脂肪
C. 多肽
D. 核酸
【答案】A
【解析】解:A、纤维素是以单糖(只有葡萄糖一种)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符合题图,A正确;
B、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不符合题图,B错误;
C、多肽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不符合题图,C错误;
D、核酸是由多种核苷酸组成的,不符合题图,D错误。
故选:A。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酸,其中核糖核酸是以核糖核苷酸(四种)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酸是以脱氧核糖核苷酸(四种)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多肽是以氨基酸(约有20种)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纤维素、淀粉和糖原都是以单糖(只有葡萄糖一种)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单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某同学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细胞结构,他所观察的细胞最有可能所属的
生物是()
A. 颤藻
B. 细菌
C. 人
D. 菠菜
【答案】D
【解析】解:AB、颤藻、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B错误;
C、人是高等动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
D、菠菜是植物,其细胞中可以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该图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图,具有这两种细胞器的细胞是绿色植物细胞,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
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
3.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 蚕豆叶肉细胞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C
【解析】解:A、蚕豆叶肉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另外叶绿体中含有色素,妨碍观察,故A选项错误;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故B选项错误;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成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故C选项正确;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逐渐成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它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选择,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水
D. 乙酰胆碱
【答案】A
【解析】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A错误;
B、葡萄糖属于营养物质,可以经过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代谢废物,要经过内环境的运输,内环境中最多的物质是水,C正确;
D、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可以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D正确。
故选:A。
(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
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
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呼吸酶、载体蛋白等。
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
本题的知识点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归纳。
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
5.紫色的洋葱鳞茎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A、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A错误;
C、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的颜色加深,C错误;
D、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液泡的颜色加深,D正确。
故选:D。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中相关结构的正
确描述是()
A. 图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
B. 箭头所指处由一个DNA分子构成
C. 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
D. 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
【答案】D
【解析】解:A、图表示8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A错误;
B、唾液腺染色体是DNA经多次复制而不分开所形成的巨染色体,所以箭头所指处由
多个DNA分子构成,B错误;
C、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的横纹(区带)是很多基因的集合,C错误;
D、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代表着果蝇不同种的特征,所以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D正确。
故选:D。
果蝇幼虫期唾液腺的细胞核非常大,唾液腺染色体比其他细胞染色体大200多倍.它们形成的原因是:核内有丝分裂形成的多线染色体,重复分裂后的众多染色线没有分开,一条染色体内含有染色体线多达千条以上.一般来说,多线染色体是处于永久性前期中的一种体细胞染色体配对形式.它普遍存在于双翅目昆虫某些物种的幼虫唾腺液细胞内,是研究唾液腺染色体常用的材料.
本题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为背景,涉及到染色体横纹代表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如图是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异,该变异
类型是()
A. 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倒位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解:A、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该图中染色体的长度未变,A错误;
B、倒位是指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该图中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现象,B正确;
C、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在该图中不能发
D、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这在该图中不能发现,D错误。
故选:B。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类型,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和锁哥图示信息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8.能正确表示克隆羊“多利”技术原理的模式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解:克隆羊“多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A、图A表示受精作用,A错误;
B、图B表示细胞融合,B错误;
C、图C表示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这是核移植技术,C正确;
D、图D表示将卵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入已经去除细胞核的体细胞中,而核移植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入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D错误。
故选:C。
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据此答题.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核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移植的概念,能紧扣概念选出正确的示意图.
9.如图显示蛋白质代谢的部分过程,其中X是()
A. 氨基
B. 二碳化合物
C. 碳链
D. CO2
【答案】A
【解析】解: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后,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
其中含氮部分为氨基,可进一步合成尿素。
蛋白质可以转变糖类或脂肪,实际上是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为含氮部分(即氨基,进一步合成尿素)和不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可以直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不含氮部分。
本题考查蛋白质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0.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疫苗本质上属于()
A. 抗原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抗原受体
【答案】A
【解析】解:疫苗是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注入生物体可引起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可见,疫苗在本质上属于抗原。
故选:A。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
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
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11.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
A. 出芽生殖
B. 营养繁殖
C. 分裂生殖
D. 有性生殖
【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营养繁殖。
故选:B。
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苹果、梨、桃等利用嫁接.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本题主要考查营养繁殖的相关知识,较为简单,考生识记即可.
12.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
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 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 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答案】B
【解析】解:A、若①处插入碱基对G-C时,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
为:…/GGG/GA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丙氨酸(1170)…;A错误。
B、若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
C、若③处缺失碱基对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丝氨酸(1169)-…;C错误。
D、若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GGG/AAA/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1168)-赖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D错误。
故选:B。
因甘氨酸密码子是GGG,赖氨酸密码子是:AAA、AAG,谷氨酰胺密码子是:CAG、CAA,结合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可以判断WNK4基因上方那条链是编码链(下方是模板链),它和mRNA上的碱基序列相同,
只是在基因编码链上是T的位置,在mRNA上是U.由于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其
余的氨基酸顺序没有改变,则是碱基对的替换.
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和转录概念进行解题是关键,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好选择.
13.下列有关人体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肱动脉收缩时的血压称为收缩压
B.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降压反射
C. 血液粘滞度增加易导致血压升高
D. 人体收缩压越低则脉压越高
【答案】C
【解析】解:A、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A错误;
B、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B错误;
C、周围小动脉收缩或血液粘度增加,血压增高,主要升高舒张压,C正确;
D、脉压指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脉压增大就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的情况,D错误。
故选:C。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本题考查了血压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如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转录
B. ②是逆转录
C. ③是翻译
D. 甲是肽链
【答案】C
【解析】解:A、①表示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A错误;
B、②表示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单链的RNA,B错误;
C、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C正确;
D、甲表示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即信使RNA,D错误。
据图分析,①表示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②表示转录,形成单链的RNA;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转录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如图中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
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图示的结果为生物进化提供的
证据属于()
A. 胚胎学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遗传多样性证据
D. 生物化学证据
【答案】D
【解析】解:该图中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测定该基因序列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证据,这是生物化学证据。
故选:D。
生物多样性重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通过曲线分析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
16.下列各项中能描述如图所示细胞变化过程的是()
A. 细胞融合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裂
D. 细胞分化
【答案】D
【解析】解:分析题图:该图为四个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为细胞的分化过程,D正确。
故选:D。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乙肝疾病(病毒)流行时,对进出某地区的人群进行体温测量的作用是()
A. 发现易感人群
B. 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
D. 切断传播途径【答案】C
【解析】解:乙肝疾病(病毒)流行时,对进出某地区的人群进行体温测量的作用是发现传染源。
故选:C。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发现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18.要调查某区域内植物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度,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A. 聚合酶链反应
B. 测定基因组全序列
C. 样方法
D. 标记重捕法
【答案】C
【解析】解:A、聚合酶链反应用于体外DNA分子的复制,A错误;
B、测定基因组全序列属于微观领域,而调查某区域内植物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属于宏观领域,B错误;
C、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某区域内植物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的均匀度,C正确;
D、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不能用于调查植物的物种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土壤小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可使用样方法.本题考查了物种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均匀度的调查方法,要求考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调查方法的区别,同时区分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基因组全序列、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等方法,属于基础题.
19.如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
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A. 只有A
B. A和B
C. A和C
D. A和B和C
【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在D时期只有A时期的一半,所以该人体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A是性原细胞DNA分子未复制的时期,
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的配子中也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1个染色体组;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DNA分子未复制的时期和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即A和B时期。
故选:B。
一个正常人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
复制,数目由46到92,但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
=2:1;着丝点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纺锤丝将染色体分开移向两级,染色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已知果蝇红眼(P)对紫眼(p)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基因型
为PpVv的雌性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4:1:1:4.据此判断该雌性果蝇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P、p和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PpVv 的雌性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紫眼长翅:紫眼残翅=4:1:1:4.说明该雌性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PV:Pv:pV:pv=4:1:1:4,因为PV和pv数量相等,Pv和pV数量也相等,但PV和pv的数量都明显多于Pv和pV 的数量,说明PV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pv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PpVv的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时产生四种配子,如果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四种数量完全相等的配子。
但题干中表示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数量不完全相等,说明这两对基因不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连锁。
由题意分析可知该果蝇眼色和翅形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其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是同源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1.回答有关细胞、细胞分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相关问题:
香瓜果实芳香浓郁,有清热解暑、生津利尿的营养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为研究乙烯对香瓜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
据图甲可知,乙烯进入靶细胞,与______ 结合后,调控细胞合成L酶。
在合成香气物质时,L酶起______作用。
(2)若图甲中的A表示一种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则A可能是______(物质名称,举一例);A穿过膜结构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
A.渗透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主动运输
(3)科研人员选取若干生长状态一致的香瓜,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其结果如图乙所示。
据图乙可知,内源乙烯产生量在第______天达到最高;外源乙烯对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7天最显著,理由是______。
(4)该研究小组对香瓜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特别情况并绘制了相关下列一组图示。
请据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过程表明,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
②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如果一个类型①或②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在人类中将会得到的遗传病可能是______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血友病 C.21三体综合征 D.白血病
③如果图3表示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
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
【答案】促进果实成熟;受体;催化;组蛋白/DNA聚合酶/解旋酶;D;4;第7天,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L酶活性差值最大;减数分裂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染色体减半;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一个细胞,导致①多了一条染色体③里缺了一条染色体;C;AbaBab
【解析】解:(1)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果实的成熟。
据图甲可知,乙烯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调控细胞合成L酶。
在合成香气物质时,L酶起催化作用。
(2)若图甲中的A表示一种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则A可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DNA 聚合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A由核孔进入细胞核,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蛋白质由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
(3)据图乙可知,对照组在第4天L酶活性最高,故内源乙烯产生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第7天,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L酶活性差值最大,故外源乙烯对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7天最显著。
(4)①图1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染色体减半;
②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一个细胞,导致①多了一条染色体③里缺了一条染色体。
如果一个类型①或②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那么该受精卵内比正常受精卵会多一条染色体,在人类中将会得到的遗传病为可能是21三体综合征。
③图3表示原始生殖细胞,该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说明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其形成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故答案为:
(1)促进果实成熟受体催化
(2)组蛋白/DNA聚合酶/解旋酶。
D
(3)4 第7天,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L酶活性差值最大
(4)①减数分裂第一次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染色体减半②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一个细胞,导致①多了一条染色体③里缺了一条染色体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