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设计的意义 刘家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下设计的意义
殷智贤:现在很多建筑及室内设计师出于对传统的尊重使用了一些中国传统符号作为设计元素,不过,我们也看到因为生硬的移植,使得这些设计所表达的审美和所安排的生活与现代生活脱节。

我知道您对传统元素介入现代生活一直持不反对,不鼓吹的立场,您是怎么在设计中解决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关系的?刘家琨:我避免直接用传统材料。

所谓传统材料是指在过去的时代根据过去的生活条件、过去的资源发展出来的,例如青砖,在当时有广谱性,各地的、各种功能的建筑都会使用。

但现在它已不符合环保的要求,取代砖窑的是小水泥厂,我现在用水泥作为基本材料。

传统材料中如果是没断代的,我还会用,例如那种因地制宜制造的、工艺和资源的来源具有广谱性的我会用,但如果取用困难,造价更高的,就不用。

尤其是代表“印象中的中国”而不是当下中国的我就不用。

例如我不用青瓦而用水泥瓦,不用青砖而用混凝土的气块。

至于木材,你当然可以用传统的工艺,但我更愿意用当下的工艺,正在发展中的工艺。

殷智贤:我知道有些设计中使用传统元素是为了赋予建筑或空间某种历史感,增加它的文化含量,但这些元素是否真的就具备文化含量和历史感?
刘家琨:古人做建筑不是为了回顾,他们也是为他们的当下做建筑。

当代是所有人的当代,在时间点上应该是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

所以建筑有没有历史感和文化含量不是由你使用的元素有多悠久的历史决定的,当然我并不反对对传统有所继承。

殷智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设计与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关系?如果设计是属于对过去的记忆,那么当我们今天去设计一幢房子、一辆车或一个杯子时,就要顾及到它对未来的人而言能否成为关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一个见证,它是否具备时代的典型特征;如果是属于现在,那么我们需要关心它对传统的继承具有什么深度,也无需在意它对将来(可能是一个比较长久的时间之后)究
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它属于将来,那么一幢房子可以在世界上矗立多久,一个杯子会被使用多久就成了设计的核心。

所以我想听听您对设计中所包含的“时间”这个元素是怎么理解的?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各种设计究竟会让我们获得多长时间里的信息和资源?
刘家琨:首先我得说人们认为最具有恒久性的建筑不是恒久的,在工法技艺上,我站在当代,我更重视它的现实性。

但任何设计其实在传统上不可能断代,在时间的进程中和过去、和未来都有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有它的延续性,即使有些看起来是一种对过去的反抗,但其实也是在一个传统中。

殷智贤:您一直是一个跨界的人,既是建筑设计师,又是作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创作是可以从现实中抽离的,这里面可以虚构,可以臆想,但建筑却必须是具象的,现实的。

那么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游走,您的体会是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灰色地带?怎么自如来去?
刘家琨:我自我评价是一个有文学素养的建筑人,设计师不能是一个技术骨干,而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

建筑和其他艺术不一样,当代人对物质的感知力屏障很大,所以建筑不能是什么的隐喻,而应该就是真实本身。

我认为建筑是用无言的物质在具体的场所和沉默的大多数发生真实的关系。

当建筑在那儿,它没有的东西不能靠解释去赋予,你不能放一篇文章在它旁边,让观者去相信它有什么。

身心能直接感受得到的才是真实存在的。

建筑应该直接就是,而不能像诗歌用散文去改写那样,晦涩难解。

有些人对建筑有一个误解,以为建筑要满足视觉上的种种要求,但我认为建筑的功能是它的本质——建筑就是给人用的,不是给人看的,如果还能用,算基本达标。

建筑应该先提供栖居之地,然后提供诗意。

有人提出什么时候能将功能剥离出来,好像功能是对设计的束缚,使建筑显得“无能”,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正是这种“无能”,使建筑具备了巨大的力量,好像当年一些看起来没有美学考虑的厂房,因为它在最本质的层面上做到了,从而实现了建筑的本质意义,那些厂房到今天还有使用价值不是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美学,而是它的功能一直存在。

殷智贤:您的作品和它所在的环境有不同的关系,您是怎么处理这些关系的?现在很多人爱说与环境和谐,您理解的和谐是什么?
刘家琨:现在和谐被用滥了,以至于大家已经不去理解这个语词的含义。

和谐不是一样,比如周边的环境本身就要发生改变了,你还要和它一样,这不是和谐,关键是你的作品和它周围的环境共同创造了什么。

例如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任务氛围是想做一个传奇,因为它是一个博物馆,又是在水边,所以可以做得很传奇。

红色年代是个娱乐建筑,它在市区的一个路口,规划局要求不要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冲突,所以我用红色作为外立面的颜色,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它同时又是封闭的,所以白天它是沉默的,到了夜晚当灯光从建筑里面透出来时,就会有一种爆炸性。

我设计了它在不同时间的不同表情。

而锦都商业街是缝合,缝合过去与现在,缝合传统与现代,它的氛围是在新旧之间有一个过渡。

殷智贤:对使用者存在任务氛围吗?
刘家琨:建筑不是一个形态,而是有“文态”,不论它由规划局、房地产商还是设计师表达出来,都是一种愿望,相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这种期望也有代表性,规划局也是综合了城市要求,发展商代表了市场的要求,所以“文态”在先,其次是“业态”,即这个建筑做什么用、在什么价值上,还有“生态”,它代表一种技术上的趋势,下面才是形态,它是上述几个“态”的综合要求,这些就共同构成了任务氛围。

殷智贤:现在人们的居住空间里欠缺一种联系,不完全是人和自然之间中断了联系,人和人之间也中断了很多种联系,无论是行动上,还是心理上或情感上,这时候设计需要做些什么,来建立这些联系?比如各阶层间的隔膜因为居住不仅没有被打破,反而被强化了,大家无法了解与他共存于一个社会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刘家琨:现在的小区是孤岛,和社会不发生关系,而现在的小区也有不能开放的客观原因,因为贫富悬殊加大,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社会中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于是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

越来越多的封闭导致社会分化更加严重。

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的缺乏使住在同一小区的人都难以相互熟悉。

我在设计广州时代玫瑰园时,试图提供一些公共交流空间。

具体的技术措施就是建立和社会的关系,例如我将一些楼层和楼间的连体长廊直接安排成公共场所。

而我在设计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时,则试图创造文化与商业良性合作的关系。

这个关系不是我发明的,它是古老的,精神中心和世俗生存间的关系其实是存在上千年的。

有矛盾的关系只解决不够,而是要利用。

有的设计师做设计时,设计了一个立面,然后坚持造型,坚持唯一品位,当现实对这个设计有所改变,设计师就骂,但你骂的是生活,因为生活不是被你设计的,它会自由发展,是纷繁的。

建筑师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建筑师还必须要解决问题。

我每做一个建筑只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我认为设计是处理现实,你要解决很多真实具体的问题。

■刘家琨,著名建筑设计师。

■主要建筑作品:艺术家工作室系列、犀苑休闲营地、红色年代娱乐中心、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上海青浦建设展示中心、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南京)、广州时代玫瑰园" 泛人文空间" 设计、成都锦都商业院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