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狄仁杰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3题。

(20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

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

父知逊,夔州长史。

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

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后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

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见而谢曰:“仲尼云:‘观过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

”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仁杰孝友绝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

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

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谓曰:"吾等岂独无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

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

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

”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

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

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

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

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

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

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

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居数日,授仁杰侍御史。

(节选自《旧唐书·狄仁杰列传》,有删改)
9.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B.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C.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D.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并州,相传为《尚书·禹贡》所记载的“九州”之一,此书所载的其他八州为: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幽州、雍州。

B.明经,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除了考察对儒家经
典的掌握之外,还涉猎道家等其他学派的知识。

C.工部尚书,工部最高长官,亦称为“冬官”、“大司空”等,统协工部,掌管修缮、功作、盐池、园苑等事宜,到后来也掌管水事。

D.比干,商纣王的叔父,相传因为他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而被妲己谗言所害,被商纣王剜出心来。

他鼓励生产,忠君爱国,被称为“亘古忠臣”。

11.下列有关原文的概括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渴慕圣贤、不拘小礼。

家中一名仆人被人杀害,县衙里派人询问调查,他因圣人贤良在书中,就一心埋头读书,不理会庸俗小吏。

B.狄仁杰崇孝重友、看重亲情。

狄仁杰母亲病重,而他又不得不到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出差,于是他的朋友郑崇质代替他出使,而他留下来照顾母亲,无微不至。

C.狄仁杰官运亨通、颇受赏识。

有一名吏人诬告他,但工部尚书阎立本见到狄仁杰之后不没有怪罪他,反而向他谢罪,并举荐他做并州都督府法曹。

D.狄仁杰直言敢谏、恪尽职守。

面对高宗皇帝的不悦,他没有退缩,而是分条陈述不该
杀权善才的理由,又举诸多例子,讲法说理,最终使得高宗怒气稍解。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分)
(1)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
(2)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

13.高宗为何要杀权善才?狄仁杰又是如何化解高宗怒气的?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9.(3分)D
10.(3分)A(《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没有并州、幽州)
11.(3分)B(原文说的是郑崇质母亲年迈病重,狄仁杰代替他到西域出使)
12.(8分)(1)书卷之中,圣人贤良都在,我尚且接待应对不过来,哪有时间理会你这样的庸俗小吏,却又为何责备我呢?
(2)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难事,我并不这样认为。

在夏桀、纣王的时代确实很难办到,但在尧舜的时代就很容易了。

评分标准:每句4分,共8分。

(1)“黄卷”、“接对”、“偶”、“见责”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句子大意不对扣2分;(2)“逆龙鳞”、“忤人主”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3.(3分)高宗认为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让自己对先帝不孝(1分)皇帝不采纳狄仁杰的建议,恐怕羞见释之、辛毗;按法令权善才不当死,如赐死,百姓将无法所依、不知所措;因为一棵树杀一名大将,恐招后人议论。

(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得分。

如何使高宗怒气稍解的,三点中任答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

祖父狄孝绪,担任贞观年间的中尚书左臣。

父亲狄知逊,做夔州长史。

狄仁杰小时候,家里有个门客被人杀害,官吏前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争辩对答,狄仁杰读书不止,官吏责备他,他回答说:“我正在和书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官吏说话呢?”考取明经科,担任汴州判佐。

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出任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人诬告,阎立本见了狄仁杰后致歉说:“孔子说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仁人。

足下可以称得上海边的明珠,东南之遗宝。

”后来又被推荐担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狄仁杰的父母在河阳,狄仁杰前往并州时,登上太行山,向南望见一片白云孤飞,对身边的人说:“我父母居住的地方,就在它的下面。

”远望伫立了很长时间,云彩飘走了,他才离开。

仁杰孝顺父母,友爱亲朋超出常人。

在并州时,同府的参军郑崇质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按规定他应该出使边远的地方。

狄仁杰对他说:“您的母亲有重病,您却要出使远方,怎么能让您的母亲为远在万里之外的您担忧呢?”狄仁杰就到了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

当时仁基跟司马李孝廉不团结,于是对他说:“我们难道没有愧吗?”由是友好如初。

仪凤年间,狄仁杰担任大理丞,一整年里审判了长期积压不决的案件涉及的人多达一万七千人,没有一个喊冤申诉的。

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伐昭陵柏树获罪,狄仁杰上奏认为应该被免职。

高宗下诏立即杀了他。

狄仁杰又上奏说罪不应该死,皇帝恼怒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了昭陵柏树,这是让我做不孝顺的人,一定要杀了他。

”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宫廷,狄仁杰说:“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并非如此。

如果处在桀纣时代就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时代,就容易做到了。

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

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只按律判了弃市当街处斩,没有诛其九族。

况且,
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

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

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无论徒刑、流放、处死等刑罚,都得按照罪行的大小轻重来判处等级,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让立即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

古人说:‘假如取了长陵一捧土,用什么法来处罚呢?’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杀死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王?这就是我不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陷陛下于不讲道义的境地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稍稍缓解了些,权善才因此得以免去死罪。

过了几天,任命狄仁杰为侍御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