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行为(八年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4 1.07 1.05 0.6 0.57
15-24 20.95 42.53 6.12 11.23
25-34 21.75 35.37 7.23 8.85
35-44 23.12 28.82 8.23 8.53
45-54 28.02 31.02 8.88 9.43
55-64 48.37 43.15 12.52 13.25
原文摘抄:“姐弟永别了。儿子不要怪娘丢下你不管了。背(被)打了我才狠
下心不知(辞)而别的走了。
自杀信号的识别
从内容上概括起来,遗言、遗书包含以下几 个方面:
求死动机,包括绝望感、悲哀感和对死的憧憬。 人生困惑,长期的思想矛盾 临终赠言 表示歉意 临终告别 表明死因 后事安排,如遗物遗产的处理、债务偿还、殡 葬办法等
65-74 88.12 67.12 25.7 23.98
75 & + 134.15 93.85 51.75 45.75
Age Group
台湾年自杀死亡率
中国自杀问题的特点
服农药是自杀死亡最重要的自杀方式(三分 之二左右) 精神疾病诊断率较低(二手资料:三分之一 左右;心理学尸检研究:三分之二左右) 对自杀者及其家属存在强烈的社会歧视
关于自杀的常见误解(4)
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赠送个人财产,表 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做出 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 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自杀总是一种冲动性行为。
事实上自杀有些是冲动行为,另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 才实行的。
自杀行为与自杀预防
Suicide Behavior and Suicide Prevention
Huilan Xu, Prof., Ph.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主要内容
自杀的流行概况 自杀行为的定义与分类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自杀信号的识别 关于自杀的误解 自杀预防 个体危机干预
自杀信号的识别
透露自杀-----自杀预防和干预的最重要的时期
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 中,难以最终作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 与自杀有关的话题,如预言、暗示自杀,也会考虑自杀 方式、自杀感觉、自杀后果、自杀后亲人及社会对自己 的看法等,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危险征兆 流露自杀意愿是最常见的自杀危险征兆 未明确地告知自己的自杀意愿 言谈中流露出绝望、无助 打听与自杀方式有关的信息并与人探讨 反常表现,如喝酒、哭泣、烦躁不安、不吃饭、不睡觉、 不做事、闭门不出、自言自语、神情恍惚等表现
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 有充足的理由
关于自杀的常见误解(2)
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事实上仅有少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患。 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具有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 被虐待,受打击,深深地失望,失恋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 正常人。
自杀倾向的抑郁症病人的危机干预
自杀是人类的悲剧
自杀是人类最 痛苦的选择
自杀给周围人带来巨大的悲痛和影响
警察作为危机干预工作者角色
自 杀 带 来 更 多 的 社 会 问 题
富士康“员工跳楼”风暴
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5月27日富士康员工发生15 起跳楼事件,整个富士康、深圳都笼罩在一片阴霾 之中! 媒体报道的主要原因
自杀行为的定义
The Definition of Suicide Behaviors
自杀行为是指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蓄意 采取自我伤害、甚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行为的主体 The doer of the behavior 行为的意图:自杀与自伤 The intention of the doer:suicide or self-harm? 行为者对自身行为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The ability of the doer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of his/her behaviors
根据自杀预防的需要分类
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 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 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
根据自杀的动机分类
人际动机(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个人内心动机(intrapersonal motivations)
自杀行为的分类
根据自杀行为的主体分类
主动自杀(active suicide) 被动自杀(passive suicide) 帮助自杀(assisted suicide) 安乐死(euthanasia)
荷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一些州已通过特定条件 下实行安乐死并不违背刑法的法律
自杀行为的分类
关于自杀的常见误解(1)
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与一个想自杀 的人讨论自杀将可能使其产生相信的感觉,能够帮助他们 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缓解他们的压力,愿意花时间 重新获得控制。
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事实上大量的自杀身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 过自己的想法
恋爱婚姻问题、家庭矛盾、失业、考试和晋升失败 等重大生活事件
长期的、慢性的生活事件 缺乏社会支持
其它
个人经历简单 信仰、信任、信心危机
自杀信号的识别
自杀者自杀前往往经历一个从自杀萌生、自 杀彷徨、自杀决定到自杀实施这样一个心理 过程。这个心理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如果 能充分利用从自杀预警到自杀这段时间,能 有效地防止自杀。在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中, 自杀者在自杀前或多或少都会流露自杀危险 信号,如果能够识别这些危险信号,可以早 期预防、早期发现企图自杀者,以便及时干 预,减少和避免自杀的发生。
网络相约自杀(Internet suicide pact)
Nine found dead in Japanese suicide pacts,in October 2004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社会人口学因素
性别:自杀未遂女多于男,自杀死亡男多于女(在我国 城市男女性别自杀死亡率接近,但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 高于男性) 年龄:自杀未遂青少年多,自杀死亡老年人多(在我国, 自杀死亡有两个年龄高峰:15~35,60岁以上) 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者多于已婚者 受教育程度低者自杀率高
自杀信号的识别
从遗言、遗书内容不难发现自杀者的自杀动 机,自杀动机是导致患者自杀的心理动力, 自杀者自杀动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人内 心动机(intrapersonal motivations),如对生 活失去兴趣、悲观厌世、企图通过自杀逃避 困境或者实现自己人格完整等;另一种人际 动机(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即企图通 过自杀行为去影响、说服、操纵、改变、支 配、报复别人
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源自个时候产 生自杀企图。他们大多数人能从短时的威胁中 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长久地生活,使 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免受自我冲突的威胁。
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
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 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 时候。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后出 现“欣快”期。
“血汗工厂”压榨 军事化管理,缺乏人性关怀 管理粗暴 机器和工厂环境对人性的异化 为博取高额抚恤金 新一代打工者普遍性的焦虑 订单压力大、新聘员工多、培训后适应期短
自杀行为的全球分布
自杀死亡
全世界平均自杀率:15.6/100,000 (WHO, 2001) 自杀率较高的国家: 立陶宛、前苏联各国、匈 牙利、芬兰、斯里兰卡等(40/10万以上) 自杀率较低的国家:泰国、哥伦比亚、希腊、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5/10万以下)
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种遗传倾向
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是想要逃离令人无法忍受 的境遇,大部分曾经想过要自杀的人现在都很高兴他们还 活着。他们说当时他们并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只 是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关于自杀的常见误解(3)
自杀行为的全球分布
自杀未遂
一般估计自杀未遂率是自杀死亡率的10倍左右, 妇女自杀未遂率高于男性(三倍左右)。
自杀意念
约10%-4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经想过要自杀
中国自杀问题的特点
农村的自杀问题比城市严重得多(3~5倍)
两个年龄高峰:15~35岁;60岁及以上 城市自杀死亡女性自杀率与男性接近,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全世界为男:女=3:1)
自杀行为的分类
特殊类型的自杀行为
杀人-自杀(homicide-suicide) 扩大自杀(expanded suicide)
如抑郁症的扩大性自杀,其特点:受害者为亲属, 自杀和杀人致死率高,杀人动机是利他性的,但其 病理心理的本质却仍然是一种“极端自恋”
殉情(die for love) 集体自杀(mass suicide)
自杀信号的识别
自杀准备
自杀准备是在自杀意愿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后事 安排和自杀计划 后事安排(30%),如就子女抚养、父母赡养、财产的 分配等问题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有的将对自己有特殊意 义的或者珍贵的物品送人,有的将后事安排问题明确地 写在遗书中 自杀计划(60%),如准备好农药、购买毒药、储存药 片等 这个阶段自杀者经过激烈的生与死的选择斗争后,决定 自杀,自杀者有了周密的自杀计划,准备好了自杀的工 具,选择了自杀场合,甚至有的还选择好自杀时间,自 杀者可能变得平静,甚至对家人和亲戚朋友特别亲近, 因为自杀者找到了“自杀”这一唯一的出路。
Chinese Suicide Rates (Averaged for 1987-1994) by Age, Gender, and Location
160
140
120
S uicides per 100,000 P opulation per Y ear
100
80
60
40
20
0 Rural Male Rural Female Urban Male Urban Female
自杀的预防(1)
世界各国在自杀预防方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 的进展
自杀是一类极为复杂的社会行为,许多因素还 没有弄清楚或者不能有效地控制; 自杀率相对较低,即人群中自杀者与非自杀者 比例差别太大,一方面使得一般性的自杀预防 措施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又难于寻找高危人 群采取重点措施预防; 有效的干预措施尚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与生物化学改变
与精神疾病遗传有关,主要为情感性障碍、精 神分裂症和酒精中毒的遗传 近年来已发现自杀者存在遗传基因 中枢5-羟色胺水平(脑功能相关神经递质)降 低,可能与冲动性自杀有关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理特征方面
个性犹豫不决,或带有冲动性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认为危机或疾病是不可避免的 认为危机或痛苦是不可忍受的 不能与问题或痛苦共存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健康方面
各种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自杀占全部自杀的30%~40% 抑郁症自杀者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5% 精神分裂症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7%~30%
酗酒、吸毒、迷信等行为问题 慢性、痛苦和不可治愈的躯体疾病 残疾、毁容
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
境遇方面
重大的打击
自杀信号的识别
写遗言、遗书
遗言、遗书是自杀者自忿必死,将行动前的思 想状况、自杀原因、身后处置告知亲友或有关 方面的文字,反映了自杀者自杀前的极其复杂 的内心世界 从年龄上看 ,以30~40岁青年人更多地留有遗 书 从文化程度上看 ,文化程度越高者遗书留有率 越高
自杀信号的识别
从形式上看 , 一般写在稿纸、 信笺上,也有 的写在病例本、 废纸,甚至人 民币上,还有 的写在墙壁、 地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