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措施
分布地区
具体做法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 封沙育草
生物 缘地带
措施 绿洲前沿地带
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绿洲内部
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
工程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
、水陆交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 特点
稳定性 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
地易退化
2.土地退化
概念
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 人类活动 量下降、 生产力降低 的过程
的影响,土地出现质
表现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力下降等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
3.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 面积大 , 类型多 , 分布广 。
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第(2)题,从
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该地水
资源不足,降水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沙丘
(地)趋于固定。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
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
4.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
5.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也是 贫困 地区分布 较集中的区域之一。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农区与 牧区 的过渡地带,也是 半湿润 地 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 冷暖 、干湿变化时,就会出 现农进牧退或 牧进农退 的现象。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①过度开 垦;② 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 理原则
综合治 理措施
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 恢复 观念 综合运用生物、 工程 、经济、 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构筑防护体系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角度2 北方农牧交错带综合治理措施 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试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旱地在生态 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 运用区域认知明确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北部,再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和降水量信息,运用综合思维可解答问题。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 旱,植被稀少等,进一步分析该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在 生态环境治理中,草地应注重固沙防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应注重水土保 持。 答案 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该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 在沙地上应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固沙防沙, 以及合理利用草场等;旱地应注重水土保持。
半干旱的草原 牧区、干旱的 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
能多地放牧牲畜
化的进程
人为 原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 干旱、半干旱 开垦 沙质土壤地区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植被恢复困难,遭受 风蚀而变成流沙地
水资 源利 用不 当
草原地区 绿洲地区 灌溉农业区
挖掘水井
斑点状荒漠化
第三部分 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地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生态脆弱区
1.生态脆弱区
概念 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 易于退化 且难以 恢复的地区
分布 主 要 分 布 在 干 湿 交 替 、 农牧交错 界、 森林边缘 、沙漠边缘等地区
措施
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二、石质荒漠化
成因
危害 防治 措施
①地形:地形崎岖,坡度陡峻,喀斯特地貌发育;②气候: 自然原因 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对山体冲刷严重;③土层:山坡
土层浅薄,抗侵蚀能力弱;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②陡坡开荒 ①丧失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③水土流 失加剧;④生态环境恶化 ①退耕还林还草;②保护自然植被;③植树造林;④建立自然保护 区;⑤实施生态移民等
原
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因 多大风
本带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本带春季气温回升,地 表解冻,但是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极易遭受
大风侵蚀
原因
具体表现
在降水较多的年份,适宜农耕的条件良好,农区向牧区扩
人 过度开垦 展。在降水较少的年份,农作物就会减产,甚至绝收。同
题组•训练突破
角度1 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读江西省地图,完成第1~2题。
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水旱灾害加剧 B.湖泊淤积 C.土壤盐渍化加重 D.河床抬升
原 因
不合理的开矿 不合理的道路 开矿和道路建设过程中不注重保护地表植被,易造成
土地退化
建设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构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护体系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1】 (2020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 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 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 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 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
情呢?
(六)《诗经·卫风·氓》
考向一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规律•深化整合
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原因
具体表现
自 然
降水量具 有临界性 且变率大
①本带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变率大, 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 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②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
【思路导引】第(1)题,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1中可
以看出,Ⅰ阶段湖沼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
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 最大 (极盛),
风沙沉积先 减少 后 增加 ,风沙活动先 弱 后 强
;Ⅲ阶
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较大但总体呈增多的趋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
④不合理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 造成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本地区主 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易造 成水土流失,④正确。第2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 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土壤盐碱 化加重。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 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防治 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
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 社会 等措施解决问题,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三、简介背景
14.自本段起,故事进入高潮。作者叙述了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荆轲应付自如,巧加掩饰,致使秦王未识破破绽,事情得以进行。
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 降水变率 极 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 沙化 ,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 具体表现如下: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 变率大 ;②多 大风 ,且集 中于冬春季节。
(2)人为原因 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对 土地资源 不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 加剧下游土地荒漠化 致下游水资源短缺,生态恶 进程 化
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2.危害 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 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次生盐渍化
为
时由于农作物长势较差,对土壤保护作用减弱,一旦遇到
原
大风、暴雨,则加重对土壤的侵蚀
因
牧民为求得当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提高载畜量,而过度
过度放牧 放牧的后果则是草场退化,反而使牲畜的数量和质量都
大大下降
原因
具体表现
人 为
不合理的樵采 ①满足牧民的燃料需求;②为了增加收入,在草原无 节制地采挖药材、发菜等
考向二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及其治理
规律•深化整合
一、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人为 原因
分布地区
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 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草原地区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无计划、无节制采挖药材、严重破坏植被,易造
成风沙侵蚀 发菜,以增加收入
过度 放牧
图1
图2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 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素养解读】试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推断不同时期湖沼面积 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存在的联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 查。
三、次生盐渍化
自然 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气候:气候
原因 成因
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表层土层疏松
人为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
原因 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危害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壤肥力下 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社会经济 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
消耗的水量增加,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
答案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 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 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 (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