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制定(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制定
由于地质条件原因,12802采面切眼原设计长度119米,随着工作面推采85米后开始逐渐变长,需对事先布置在巷道中的支架进行分组多次对接,第一次对接一个支架,往后每次对接两个支架,共38架。

为保证安全,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程序
待工作面推采到80号支架与81号架对齐时,把81号架拖向工作面与80号架并行,进行对接;之后工作面继续向前推采,待推采到81号架与巷道中的82号架对齐时,再把82号和83号架拖到工作面与81号架并行,进行对接,依次循环。

对接支架的同时也要进行工作面溜的对接。

二、保证措施
1、对接期间,确保区队领导现场跟班。

2、所有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对接期间瓦斯员,安全员必须在现场跟班。

三、技术措施
2、向工作面拖拉第一个支架时,首先清理对接处杂物,必要时进行卧底,保证移架段高度在2.2米以上,但不超过2.5米。

3、准备工作完善后,进行支架对接工作,对接时用20t绞车挂反滑轮往里移支架,绞车要求四压两戗牢固,移支架时需改动的单体,必须坚持先支后回。

支架过后,及时打起点柱进行支护,严禁大面积空顶,以免造成冒顶事故。

4、每次使用绞车前,必须认真检查绞车各种信号是否灵敏,钢丝绳有无断丝等,发现问题必须先处理,再进行其它作业。

5、在支架移到位后,首先加强支架上段支护。

6、移支架时,可采用单体柱和绞车配合操作,支架擦顶移动。

7、支架移到位后,进行溜子对接工作,首先把机头上方进行卧底清理干净,高度保证2.2-2.4米。

8、在溜的对接前,把工作面溜的从第五特殊节处拆开,机尾和
二、三、四、五特殊节整体上拉。

10、上移溜的机尾时,采用20t回柱车配合一个动滑轮组进行。

信号畅通,必须保证信号跟头,信号灵敏可靠,信号规定为一停、二回、三开、四慢回、五慢开。

听不清信号一律按停车信号处理。

11、开车前,必须对车的稳固情况,以及钩头、绳卡子(绳卡子不少于四副,每副间距不大于180mm)等行进检查,发现隐患后先处理,处理好后方可进行工作。

12、开车前,必须通知所有人员远离绳道,同时避开断绳回弹方向。

机尾下方严禁站人。

13、拆移溜的机头前,必须对溜的顶、底链进行固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大链不发生自滑。

顶溜采用新150大链固定到爬铁上,底链打开天窗槽子,也用150大链固定到爬铁上,同时用单体柱戗住,单体柱必须栓好柱头。

14、使用绞车移支架需挂反滑轮时,滑轮必须派专人固定牢固,并在滑轮前打保险点柱。

滑轮必须挂在起吊环或150大链上,必须选择可靠保险的锚索拧起吊环或固定150大链。

滑轮挂好后,要首先慢开车,如锚索承受不住拉力,要及时停车,更换新的固定点。

四、强制措施
1、移支架时,支架周围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

所有人员必须避开单体柱可能弹起的方向,防止崩倒伤人。

2、移支架到位后,支架要接顶,如顶板过高,应打木架着顶,严禁空顶,防止支架歪倒。

3、操作前,必须对高压管路进行有效检查,防止高压管伤人。

五、培训措施
所有参加对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否则不许安排工作。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制定(二)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安全威胁不断涌现,给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提高工作面对接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模版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将探讨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的制定模版。

二、背景和目标
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的制定模版旨在确保工作面对接过程中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安全技术的规范和流程,提升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减少安全漏洞和风险,保护工作面对接的业务和知识产权。

三、安全技术制定模版的主要内容
1.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1)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机制,例如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登录系统;
(2)进行合适的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
(3)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删除已离职人员的账号,避免内部人员滥用权限。

2.数据加密
(1)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包括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加密;
(2)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确保加密的安全性;
(3)建立密钥管理机制,定期更换密钥,防止密钥泄露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3.漏洞管理和修补
(1)建立漏洞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漏洞评估;
(2)及时修补已发现的漏洞,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关注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和更新,及时安装更新,防止已知漏洞的攻击。

4.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
(1)定期进行网络监控,发现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攻击;
(2)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内外网的入侵行为,及时发现并应对攻击。

5.安全培训和教育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的认识;
(2)建立安全知识库,记录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便于员工学习和参考。

6.应急响应和恢复
(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2)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定期进行演练,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

四、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制定模版的实施
1.制定安全技术的具体标准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2.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工作面对接的特点和需求;
3.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制适合的安全技术模版,包括安全硬件设备的选型、安全软件的配置等;
4.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技术的有效性。

五、总结
通过制定工作面对接安全技术的模版,可以提高工作面对接过程中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保护企业的业务和知识产权。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安全技术制定和实施,同时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保护
能力。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