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作文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的作文5篇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公园里我曾经指着华罗庚爷爷的塑像问妈妈:“这是谁啊?”。

妈妈告诉我:"他是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且他还是我们金坛人呢!” 后来,我从电视、课外阅读书上渐渐了解到,华罗庚爷爷是一位勤奋好学、意志坚强、爱祖国的人。

华罗庚小时候学习很勤奋。

在他上初一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只能退学。

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完成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从而被清华大学破格聘请为大学教师。

华罗庚的意志很坚强。

在失学回家不久,华罗庚身患重病,病好后腿留下了残疾,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说:“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就这样,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

晚上,他在油灯下顽强地自学到深夜。

华罗庚很爱祖国。

1936年夏天,已经成为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正在英国工作,那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非常优越。

然而当国内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时,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一切,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
学讲课。

回国后他将高深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实际中,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爷爷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金坛人民的骄傲。

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像华罗庚爷爷那样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篇二:永远的金坛,永远的华罗庚
说道金坛,人们总会提起华罗庚;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谈起华罗庚纪念馆。

华罗庚纪念馆是我们金坛市的一座十分宏伟的建筑物。

当然,华罗庚纪念馆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9 85年6月12 日华罗庚教授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立刻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兴建了一座设有3个展厅、总面积615平方米的华罗庚纪念馆。

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接待中外参观者5万多人。

多年来,华罗庚不仅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随着参观者的增加,馆内设施日显陈旧,展厅面积也难以容纳众多参观者。

在这种情况下,金坛市委、市政府决定迁建华罗庚纪念馆。

把华罗庚纪念馆迁建到城南风景区,临近金坛博物馆、段玉裁纪念馆和市体育馆(也就是在我家的对面)现在的华罗庚纪念馆建筑面积达XX平方米,视线开阔,水陆交织,风景优美。

新馆是一座纪念华老一生轨迹,反映华老一生事业与追求、体现华老精神,具有特定气质和魅力的建筑。

华罗庚的“心”是永远在他的故乡金坛的。

不但从华罗庚纪念馆可以看出,还从他死去的躯体也会到了金坛可看出!
当XX年华罗庚的妻子吴筱元去世后,华罗庚的子女们想到了为父亲了却归乡心愿。

于是,华老的子女向全国政协和民盟中央郑重提出骨灰迁移申请,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意批复。

与此同时,华老的子女们还决定,将母亲吴筱元的骨灰也迁回故乡金坛。

华罗庚是我们金坛得骄傲,同时,金坛也是华罗庚的骄傲!篇三:少年华罗庚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来到工人影剧院看一部儿童剧,儿童剧的名字叫《少年华罗庚》。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华罗庚得到了一本杂志,杂志里有一篇论文,论文是苏教授写的,名字叫“代数的第五次方程解”。

他废寝忘食的研究着那篇论文,并发现论文中有一个地方苏教授写错了。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华罗庚的妈妈去世了他因疾病而导致一条腿失去知觉,而最理解华罗庚的赵老师也不信任他了,一转眼华罗庚什么也没了。

但皇天终究不负有心人,华罗庚挺过了难关,最终将论文发表还赴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敬佩,成为了数学界中的一颗璀璨的新星。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
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的数学领域中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华罗庚付出了常人不曾有的艰辛。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学习了一年不到就辍学了。

直到他18岁那年,才到学校里干杂物活,因勤奋好学而受到了校长的关爱。

可就在那一年,华罗庚又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病愈后的他左腿残疾了。

但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他没有气馁,终于华罗庚以自己的才华和惊人的成就,取得了清华园师生乃至世界人民的敬佩。

他的名言是“用健全的大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华罗庚的这种不畏艰难,知难而上,勇敢求知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我要向他学习。

平时也许是学习上常常依赖妈妈的帮助,一碰到难题我就会打退堂鼓,什么事都指望妈妈帮忙解决。

虽然妈妈再三劝告我不能这样,但我依然我行我素。

久而久之,我碰到难题就怕动脑了,能躲就躲,躲不了就逃。

就是这样懈怡的学习态度导致我在这学期的英语考试中名落孙山一一全班平均分还未达到。

自我反省中,我看了华老的少年故事,真是受益非浅。

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不是在困苦的包裹中破茧而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却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获
得了“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美誉。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勇气的灯光。

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信心,就是成功的开始。

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要勇于面对,不畏艰难,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篇五:妙算惊人-华罗庚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

华罗庚一生下来就被装进一个算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算筐。

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

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

华罗庚的数学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

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

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

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

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

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

他大声说:“是二十三。

”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
来的那个学生, 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

王老师说:'‘他答对了。

”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
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孙子定理”。

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其实,这年才刚满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

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

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

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

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