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 Ag+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H2+CuO
0
+2

Cu+H2O
0
+1
失去氧,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结论】 物质得到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物质失去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同样用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0 +3 +2 +2 化合价升降是 氧化还原反应 的特征
Cu+2FeCl3
CuCl2+2FeCl2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aCO3
高温
2KClO3
MnO2
CaO+CO2
(否) (是)

2KCl+3O2
CaO+H2O CuO+H2

Ca(OH) 2 (否) Cu+H2O (是)
C+O2 点燃 CO2 (是) 3C+Fe2O3 高温 2Fe+3CO2 (是) HCl+NaOH NaCl+H2O(否) 2HCl+CaCO3 CaCl2+H2O+CO2 (否)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反应条件)的不同 进行判断
同种氧化剂和不同的还原剂反应,易发生反应的还原剂的还原性强; 同种还原剂和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易发生反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
例如: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 MnO2 + 4HCl ==MnCl2 + Cl2 + 2H2O
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之一:双线桥法
用箭头表示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的情况的表示 方法称 “双线桥法”。 失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H2 + CuO
0 +2

Cu + H2O
0
+1
得1×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方法: 1、找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并标出化合价;
例题讲解
例1.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 MnO2+4HCl(浓)==MnCl2+Cl2 + 2H2O
氧化剂: MnO2 还原剂: 浓HCl 氧化产物: Cl2 还原产物: MnCl2
例2、单质X2和Y2起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XY,已知X是正
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X2被还原,X2是还原剂 B、Y2被氧化,Y2是氧化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可判断氧化性:
KMnO4> MnO2
2、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 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课堂练习 H+ 、Cu 、Mg2+ 、S2-,Zn,、O2 、SO2在化学反应 还原 中能失去电子的有 Cu S2- Zn SO2 ,表现 性 ;能获得电子的有 H+ Mg2+ O2 SO2 ,表现 氧化 性; 在不同反应中,既能失电子有能得电子的有 SO2 , 表现出 还原性和氧化性 。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思考与交流
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角度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
得到氧,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H2+CuO △ Cu+H2O
失去氧,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角度2: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得到氧,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
课堂练习
用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 移情况。
①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③ SO2 + 2H2S == 2H2O + 3S
④ 3Cl2 + 8NH3 == 6NH4Cl + N2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的物质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 被氧化 ) 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 ( 被还原 )后的生成物
2、两种性质
氧化性: 得电子的性质( 氧化剂的性质 ) 失电子的性质( 还原剂的性质 )
还原性:
思考与交流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其还原性越强吗? 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越多,其氧化性越强吗? 氧化性、还原性只与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 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如Na>Al; 非金属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如Cl>S。
3、转化律
----只适用于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反应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 近而不交叉; 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H2SO4==S↓+SO2↑+2H2O -2 0 +4 +6 (S→ S — S ←S) 思考:浓H2SO4与SO2会反应吗?
4、守恒律
H2+Cl2
0
0
2HCl
+1 -1
电子对偏向,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小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从特征角度定义: 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叫氧化还原反应。 从本质角度定义:
凡是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化合价的升降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 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 应; C、在氧化还原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结论】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请阅读课本P36-37页并分组讨论)
1、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
Na
+11 2 8 1
7 8 2 +17
Cl
Na+
Cl+11 2 8 8 8 2 +17
Na+
Cl-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第四课时
1、强弱律 ----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⑴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ne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⑤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⑥ S + 2KNO3 + 3C = K2S + N2↑ + CO2↑
小结
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氧化剂 具有氧 化性 性质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 (被还原)
反应
还原产物
反应物
实质
特征
反应产物
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被氧化)
课堂练习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课时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CuO + H2 = Cu + H2O
0
0
+1
1、氧化还原反应中四种物质
C、X2被氧化,X2是还原剂
D、Y2被氧化,Y2是还原剂
例3、已知反应:3Cl2 + 8NH3 = N2 + 6NH4Cl,参加反应的
NH3和作为还原剂的NH3的个数比为 4∶1 。
课堂练习 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反应,并指出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Cl2+2NaOH===NaCl+NaClO+H2O
2.2Al+3H2SO4===Al2(SO4)3+3H2↑
3.2KMnO4===K2MnO4+MnO2+O2↑ 4. KClO3+6HCl===KCl+3Cl2↑ +3H2O 5.3BrF3+5H2O===HBrO3+Br2+9HF+O2↑ 6.4FeS2+11O2===2Fe2O3+8SO2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ne一般: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课堂练习
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 X2 + 2Z - ==2X - + Z2 b Z2 +2W - == 2Z - + W2 X2>Z2 > W2 > Y2 c W2 +2Y - == 2W - + Y2
2、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 - =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 - 、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3、请说出下列变化中化合价( ( )反应
),被(
),发生
Fe CuO HCl HCl Fe3+
FeCl2 Cu Cl2 H2 F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2Na+Cl2
0 0
2NaCl
+1 -1
得到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2、从电子偏移角度分析:HCl的形成 ● ●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H
● ●
Cl
●●
● ●
电子对的偏移
电子对偏离,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电子的 得失与电子对的偏移)
2、从反应物中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元素指向产物中对 应的价态变化的元素
3、用e- 表示电子,注明电子得失数
4、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
课堂练习 1、下列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2、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及 电子转移情况。 ① Fe2O3 + 3CO 2Fe + 3CO2
②Zn + 2HCl == ZnCl2 + H2 ↑ ③SO2 + 2H2S == 2H2O + 3S ④2KClO3 2KCl+3O2↑ MnCl2+Cl2↑+2H2O
⑤3Cl2 + 8NH3 == 6NH4Cl + N2
⑥MnO2+4HCl浓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及一般规律
1.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①常见的氧化剂 a.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O2、Cl2、Br2等; b. 某些含氧酸:浓硫酸、HNO3、HClO等; c. 含高价金属的盐:KMnO4、 FeCl3等。
②常见的还原剂
a.活泼金属单质:Al、Zn、Fe等; b.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c.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CO、H2S、Fe2+等。
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一定和氧 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一般应用于有关计算。
例:24mL 0.05 mol/L 的Na 2 SO
3
溶液, 恰好与
20 mL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B ) (A) +6 (B) +3 (C) +2 (D) 0
氧化还原分析方法之二: 单线桥
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元素的电子转移,箭头从还原剂指向 氧化剂,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称为“单线桥法” 2e−
+2
(氧化剂) (还原剂)
CuO + H2 = Cu + H2O
0
0
+1
(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元 素(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