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第三章(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知识点一】
第三章《二十四孝图》
【预习检测】
1.阅读《二十四孝图》,概括让鲁迅惊惧的往事。

【答案】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样的孝道故事让“我”不解甚至发生反感。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概括。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可见《二十四孝图》中让鲁迅惊惧的事是: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样的让他感到不解甚至发生反感的所谓“孝道”故事。

2.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哪来的?
【答案】一位长辈的赠品。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写道:“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

”因此,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3.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案】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主旨的把握。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哪几个孝道故事?
【答案】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5.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的孝道故事作用是什么?
【答案】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知识重点】
一、主要内容梳理:
《二十四孝图》一共讲述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是为了弘扬封建孝道。

这篇文章重点描写了作者阅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故事时候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把故事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值得学习的,一些是人力不能做到的,还有一类是需要批判的。

二、常考点梳理:
①“老莱娱亲”:老莱子已经五十多岁,为了逗父母高兴而故意扮演成小孩子的样子。

鲁迅评价:把肉麻当做有趣。

②“郭巨埋儿”:郭巨家里面很穷,后面生了一个儿子后母亲经常吃不上饭,他为了让母亲有饭吃,决定把孩子埋杀,在挖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黄金,上面还写着:“天赐郭巨,不可抢夺”。

后面郭巨用黄金让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鲁迅评价:“罔顾儿童性命。

”“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三、主题思想:
①开头部分写了写了胡麻子的事情,通过写这个吃小孩的人来批判那些抵制白话文的人,对那些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②通过《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来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以及残酷。

【巩固练习】
一、判断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是否正确,正确部分打“√”,错误打“×”。

①《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虽是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
【答案】√
②《二十四孝图》写出“孝”的艰难,说明“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
【答案】×
【解析】“《二十四孝图》写出“孝”的艰难,说明“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说法有误,《二十四孝图》是作者儿时的读物,作者认为孝道是恰当的,迂腐是愚蠢的,盲目的服从是悲伤的,而守护者是可恨的。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③《朝花夕拾》中,自从长妈妈赠“我”《二十四孝图》,“我”才知道做孝子并不容易,还必须要像“老莱”一样不顾性命,才能感动神明,出现奇迹。

()
【答案】×
【解析】错误。

《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辈所赠,不是长妈妈:“不顾性命,感动神明”指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不是老莱娱亲;
④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答案】×
【解析】“赞美”错误,《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忆述儿时的阅读经历,重点描写了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⑤《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忆述儿时的阅读经历,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
【答案】√
⑥《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通过回忆书中的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其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两个故事。

()
【答案】×
【解析】有误,《二十四孝图》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故选A。

⑦《二十四孝图》叙写了鲁迅在阅读“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封建社会儿童的悲惨处境。

()【答案】×
【解析】有误,《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⑧《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认为“黄香扇枕”“子路负米”是可以勉力仿效的。

()【答案】√
⑨作品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如《二十四孝图》中既有对封建孝子的称赞,也有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的批判。

()
【答案】√
⑩《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
【答案】√
【培优拔尖】
1.29.学校为宣传中国传统“孝”文化,计划在宣传栏上绘制《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让这些人物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向学校反馈你的意见。

材料一:
【扇枕温席】二十四孝图之一,“(黄香)家贫无奴仆。

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

冬无
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东观汉记·黄香传》材料二: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
【答案】【示例】我认为,在宣传栏上绘制《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可以让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像“黄香扇枕”等故事,可以很好地引导人们孝亲敬老。

但是,对于绘制的内容应该有所取舍,比如“老莱娱亲”的迂腐做作让人反感,“郭巨埋儿”过于残忍,是人伦的泯灭,这些故事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会造成人们对“孝”的误解。

所以我认为,应当挑选具有积极意义的故事来绘制,摒弃封建孝道中虚伪和残酷的内容,让同学们更好地继承传统孝道文化。

【详解】本题考查提建议、谈看法。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阅读《朝花夕拾》的感受,表达对“孝”的看法,注意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示例:材料一列举的是黄香在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在冬天则是自己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的事例,材料二列举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体现其对公序良俗的遵守;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提到了两则最让鲁迅反感的孝道故事一是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的“老莱娱亲(春秋末楚国老莱子穿五彩衣为婴儿状以娱父母)”,二是泯灭人性的“郭巨埋儿(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埋掉儿子)”。

可见古代宣扬的“孝”既有起积极作用的部分,又有起消极作用的部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看待古代“孝”文化,选取像“黄香扇枕”一样的故事来绘制,像“郭巨埋儿”一样的故事就不在绘制了。

2.交流中,当谈到“孝道”时,有人提到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称她努力拼搏主要是为了挣钱给妈妈治病。

老师说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孝道”故事。

请你模仿“卧冰求鲤”这个题目给全红婵的故事拟个标题,并结合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观点,你觉得鲁迅对全红婵的故事会给予辛辣的讽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答案】《夺金救母》不会,因为鲁迅先生讽刺、批判的是那些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而全红蝉努力拼搏,为了挣钱给妈妈治病,是真正孝道的体现,值得鼓励、赞扬。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阅读理解。

①模仿“卧冰求鲤”这个题目给全红婵的故事拟标题,我们可以模仿“卧冰求鲤”的格式:动作+目的,如跳水挣钱、夺金救母等。

②解析结合“卧冰求鲤”的故事和鲁迅的情感表达,可知鲁迅讽刺的是夸张地表达孝道和愚昧的孝道。

而全红婵的故事是符合现实,故事传达的孝道是合理的。

示例:不会,因为在“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中,王祥不顾性命之忧去为并不爱自己的母亲求得鲤鱼,鲁迅讽刺了这种行为不可取。

而全红婵跳水不仅仅是能挣得为母亲治病的钱,也是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家乡争光。

这是真正的孝道,值得赞扬。

3.【甲】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乙】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36.上述两段文字分别选自(作者)的回忆性散文集(书名)中的、(篇名)
37.这部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如《二十四孝图》就通过写“我”儿时就不喜欢
的、两个故事,批判
了。

【答案】36.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藤野先生》37.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解析】36.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由甲文“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可知,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

《狗·猫·鼠》是鲁迅先生创作于1926年的散文名篇,本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由乙文“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可知,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

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的老师。

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发人深省,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3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主题思想。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提到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其中作者最不喜欢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孝道故事,他指斥这类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4.《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的“孝道”的批判。

【答案】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有关的内容。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鲁迅对这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进行了批判。

“老莱娱亲”内容简介: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姿态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自己跌了一跤,为了不让二老担心,于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呜呜”声,二老大笑。

“郭巨埋儿”的故事内容:郭巨家里贫穷,为了养活母亲,想狠心埋掉自己的孩子,结果感动上天赐给他一坛黄金。

5.《朝花夕拾》阅读。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如
《____________》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了自己___________的原因;又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____________”的故事,进而引发对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2)说说《朝花夕拾》里的“衍太太”除了在《父亲的药》中出现过还在哪一篇文章出现过?她怂恿孩子干了哪些坏事?(至少写两件事)
【答案】(1) 藤野先生弃医从文郭巨埋儿
(2)《琐记》①怂恿我在父亲临死前大喊父亲;②怂恿小孩冬天吃冰;③怂恿我偷母亲的金钱首饰;④怂恿孩子打旋;⑤怂恿孩子看不健康书籍。

【详解】(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第一、二空,联系“‘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的内容可知,文章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同时,回顾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过程。

第三空,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强烈反感。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识记。

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
中出现。

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

6.下面是《二十四孝图》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要以加研究的问题。

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

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

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

“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

“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1)鲁迅认为《孝子》中的哪个故事照着做了,会使人有性命之虞?
(2)文中说,《孝子》中的孝比原先知道的“难到几十几百倍”,你认可《孝子》中的孝道吗?再结合选文,谈一谈你的理由?
【答案】(1)卧冰求鲤
(2)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分析】(1)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分析。

由文段“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即可得知答案,由“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可知,鲁迅先生认为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把肉麻当有趣。

其中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不顾儿童性命。

(2)
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观点态度。

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真正的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善行和回报,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由选文中“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

‘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可知,《孝子》中的孝道并非完全不可取,例如“黄香扇枕”就可以仿效,而对于“卧冰求鲤”之类的,就不能去模仿,因为这样的孝行,会有性命之忧,因此,我们要尽孝,但不能愚孝。

7.《二十四孝图》中提到了哪些故事?你能写出两个吗?作者意在通过这些故事,揭示什么问题?
【答案】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详解】考查对名著《二十四孝图》故事及主题的理解。

《二十四孝图》一共有二十四个故事,比较熟知的有:打虎救父、鹿乳奉亲、哭竹生笋、亲尝汤药、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

鲁迅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8.名著阅读
(1)填空
①《朝花夕拾》又名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②《狗•猫•鼠》中,作者讲到过一种猴,只有拇指一般大,这种猴叫_________。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原因之一是猫的性情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B.《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C.《无常》中的无常“因为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D.“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段话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答案】(1) 《旧事重提》鲁迅郭巨埋儿《鉴略》墨猴
(2)D
【分析】(1)
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与内容识记。

①《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②《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③《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父亲在我要看会之前,非要我背诵《鉴略》的情景,表现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④《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结合原文中的“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

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

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那里有,那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可知,这种猴子叫墨猴。

(2)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分析。

D.结合“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可以看出,这是《五猖会》中的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不是出自于《阿长与〈山海经〉》。

故选D。

9.名著阅读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
【答案】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详解】本题考查对《二十四孝图》的理解。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旧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