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舍中的有害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舍中的有害气体
由于畜禽呼吸、排泄、生产中有机物分解等的影响而使畜禽舍内空气的成分和数量与大气相比发生较大的变化,不仅空气中的氮、氧和二氧化碳所占比例发生变化,而且增加了大气原来没有或很所有的成分,其中主要氮、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一些异臭气体。
因为他们对人、畜均有直接毒害或因不良气味刺激人的感官而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统称为有害气体。
特别是封闭式畜禽舍,如果通风不良、卫生管理差、畜禽饲养密集,这些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对畜禽生产危害极大,甚至造成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
一、氨(NH3)
1、性质来源氨是无色、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密度为,0.593g/cm3
极易溶于水。
常温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0o C时,1L水可以溶解907g氨。
在标准状态下,每升氨的重量为0.771g,每毫克氨的容积为1.316ml。
大气中的氨主要来源于工厂废气和土壤、粪便中的含氮物质。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草等)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畜禽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舍内管理水平和畜禽的密度等。
氨的比重较小,在温暖的畜禽舍内一般上部空气氨浓度较高,潮湿的墙壁、垫草及各种设备的表面都可以吸附氨,同时由于氨产生在地面和畜禽的周围,因此在空气潮湿的畜禽舍内地面空气氨含量较高,根据畜禽舍空气采样测定,氨含量少者为4.56-26.6mg/m3,而多者可达114-380 mg/m3。
2、氨对畜禽的影响氨易被畜禽的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吸附而产生刺激作用、引起黏膜和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甚至产生咽喉水肿、声门痉挛、支气管炎、肺水肿等,并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呼吸中枢和血管中枢神经反射性兴奋。
氨被吸入肺部,可通过肺泡上皮进入血液,引起血管中枢的反应,并与血红蛋白(Hb)结合,置换氧基,破坏血液运氧的能力。
造成组织缺氧,引起呼吸困难。
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
如果畜禽短期吸入少量的氨,可被体液吸收,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因而氨中毒能很快缓解。
畜禽长期在低浓度氨的作用下,体质变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这种氨慢性中毒往往不易察觉,却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畜禽中以鸡对氨较敏感,尤其是幼雏,低浓度的氨会使雏鸡生长发育受阻,肉鸡的肉品质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氨可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饲料利用率。
即使在5 mg/m3氨的长期作用下,鸡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雏鸡在无氨的环境中接触新城疫病毒只有40%受感染;在含氨15.2mg/m3的舍内饲养3天的雏鸡,接触新城疫病毒100%受感染。
氨对呼吸系统毒害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鸡舍内氨的体感检测法:检测者进入鸡舍后,若闻到有氨气味且不刺眼、不刺鼻,其浓度大致在7.6-11.4mg/m3;当感觉到刺鼻流泪时,其浓度大致在19.0-26.6 mg/m3;当感觉到呼吸困难,睁不开眼,泪流不止时,其浓度大致在34.2-49.4 mg/m3。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畜禽舍内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氨的最高浓度分别为雏禽舍10 mg/m3,成禽舍15 mg/m3,猪舍25 mg/m3;牛舍20 mg/m3。
二、硫化氢(H2S)
1.性质和来源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腐蛋臭味的刺激性、窒息性气体,可燃,当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4.3-45.5%时,可发生爆炸。
易挥发且易溶于水。
在0℃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4.65体积的硫化氢。
相对分子质量为34.09,密度为 1.19g/m3。
在标准状态下,1L的硫化氢重量为 1.526g,每毫克的容积为0.6497ml。
大气中的硫化氢来自石油化工厂、炼焦厂和造纸厂等排放的废气。
畜禽舍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来。
当畜禽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而消化不良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
由于硫化氢比空气重且产生在地面或地面附近,因此越接近地面浓度越高。
鸡舍的一次实测,距地面30.5cm处的硫化氢浓度为5.29 mg/m3,而在122cm高处的硫化氢气体浓度为0.623 mg/m3。
在通风良好的畜禽舍内,硫化氢浓度可在15.58 mg/m3以下,如果通风不良或管理不善,则硫化氢浓度大大增加,甚至达到中毒的浓度。
在封闭式的蛋鸡舍中,当破损鸡蛋较多而不及时清除时,空气中的硫化氢显著增加。
2、硫化氢对畜禽的影响硫化氢易溶于动物黏膜的水分中,与粘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眼炎和呼吸道炎症,出现畏光、流泪、角膜混浊等症状,还引起鼻炎、气管炎、咽喉灼伤甚至肺水肿。
动物胫长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偶尔发生多发性神经炎。
硫化氢在肺泡内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内,氧化成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等;游离在血液中的硫化氢,能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呼吸,造成组织缺氧。
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窒息而死亡。
长期处在低浓度硫化氢的环境中,畜禽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肠胃病、心脏衰弱等,使生产性能下降。
猪长期生活在含低浓度硫化氢的空气中会感到不舒适,生长缓慢。
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为30.4 mg/m3时,猪变的畏光,丧失食欲,神经质;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76-304 mg/m3时,猪会突然呕吐,失去知觉,接着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猪在脱离硫化氢的影响以后,对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患仍很敏感,极易引发气管炎和咳嗽等症状。
硫化氢可引起人类慢性中毒,其症状为眼球酸痛、有烧灼感、眼睛肿胀、畏光等,并引起气管炎和头痛。
人长期接触硫化氢,出现头痛、恶心、心跳缓慢、组织缺氧和肺水肿等。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畜禽舍内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硫化氢的最高浓度分别为雏禽2 mg/m3,成禽舍10 mg/m3;猪舍10 mg/m3;牛舍8 mg/m3。
(三)二氧化碳(CO2)
1、性质和来源二氧化碳为无色、无臭、稍有酸味的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44.01,密度为1.524g/cm3,在标准状态下1L重量为1.98g。
每毫克容积0.509ml。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0.02-0.04%),人呼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5%。
由于畜禽呼吸使畜禽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例如一头体重100kg 的肥猪,每小时可呼出二氧化碳43L;一头体重为600kg、日产奶30kg的奶牛,每小时可呼出二氧化碳200L;1000只母鸡每小时可呼出二氧化碳1700L。
因此,畜禽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往往要比大气中高出许多倍。
即使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也往往比大气高出50%以上。
如果畜禽舍管理不当、通风设备不良或容纳畜禽数量过多,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超过大气中的数倍或数十倍,达到0.5%--1.0%。
2、二氧化碳对畜禽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性,它在畜禽舍中浓度升高表明畜禽舍通风不良、氧气消耗过多。
畜禽长期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特别易感染结核等传染病。
据报道,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2%时,猪尚无明显症状;为4%时,呼吸变深变快;为10%时引起严重气喘,呈昏迷状态;当二氧化碳浓度为20%时,体重68千克的猪超过1小时,就有死亡的危险。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4%时,雏鸡无明显生理反应;为5.8%时,鸡表现轻度痛苦状;为15.2%时,鸡处于昏迷状态;为17.4%时,鸡窒息死亡。
畜禽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少会达到有害的程度,它常与畜禽舍空气中氨、硫化氢和微生物含量成正相关。
二氧化碳主要的卫生学意义在于它的含量表明了畜禽舍通风状况和空气的污浊程度。
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作为评定畜禽舍空气卫生状况的间接指标。
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对畜禽舍内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畜禽舍中二氧化碳的最高浓度为1500 mg/m3。
四、一氧化碳(CO)
1.性质和来源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分子量28.01,密度0.967 g/cm3,在标准状态下,1L一氧化碳重1.25 mg,每毫克的容积0.8 ml,比空气轻。
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由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
畜禽舍空气中一般不含有一氧化碳,冬季在封闭式畜禽舍内生火取暖,如果煤、碳燃烧不完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尤其在夜间,门窗关闭,通风不良,此时一氧化碳浓度可达到中毒的程度,
2.一氧化碳对畜禽的影响一氧化碳对血液和神经系统具有毒害作用。
一氧化碳随空气吸入体内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进行可逆行结合。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形成相对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
HbCO的解离速度比氧和血红蛋白慢3600倍,从而降低了血红细胞的斜氧功能,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发生血管和神经细胞的机能障碍,机体各部分脏器的功能失调,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
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后,可发生血管壁细胞变性,渗透性增高,严重者出现脑水肿,大脑及脊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血栓形成。
一氧化碳中毒后对机体有持久的毒害作用。
一氧化碳的危害性主要取决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接触的时间。
动物试验表明,一氧化碳在625mg/m3时,经短时间即可引起急性中毒;在7503 mg/m3时,可使马在20-25min内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日平均量最高容许浓度为1 mg/m3;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3 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