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研

就职业教育改革而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己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行成人高校、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学分转换。

20XX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了相关部署,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推行直补个人的资助办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川。

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本思路,进一步理清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也引发了教育学界和社会广大
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探讨。

积极探索构建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没有实习实训体系、科研服务体系、教材体系、财政拨款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各项指标体系的配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可能建立团。

因此,深入思考就业导向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尤为重要而迫切。

1以就业为导向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1.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的瓶颈
当前,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下一步的体系结构、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制度规范、保障机制等核心要素进行的全而梳理、顶层设计和措施安排。

但这项体系建构工作难度很大,主要瓶颈有: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于受制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只能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发展力度,根据现有社会经济制度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涉及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还涉及人才培养评估、财政税收制度、技术创新制度、招生就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实习实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体系的配套建构。

倘若相关配套制度不能与之相协调、相匹配,那么现代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正因如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对同一问题的思考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见解也难达成一般共识,以致严重阻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

第三,受到教育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要求统筹兼顾、内外兼修,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与范畴,涉及方方而而的利益必须得到妥善处理,还必须正视国家、行业及雇主等的要求,建立利益相关方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或参与机制,否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第四,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文化的交互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注定会包涵融汇这两种文化因子,无论是教育理念或教学制度等,都将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承载传统本色。

1.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
建构并发展与科学技术创新进步、变革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与完善社会公共服务
等社会发展基本目标相匹配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坚持以促进就业为教育导向。

只有真正满足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为企业、社会和国家输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与国家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而:
其一,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涉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与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问题,因而不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还涉及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问题。

其二,当前我国产业经济正处于升级换代与转型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级技工和工程师等职业劳动人力资源。

这就必然要求建构一个更具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其三,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理念,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水平,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其四,以改革的思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教育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与改善民生等,能够全而提升国家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与综合实力,能够有力提升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

其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深入参与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600余所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转型。

扩大未来1 200多所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扩大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而的自主权;有利于鼓励支持社会各办学主体举办职业教育,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职业教育汇聚更多的人、财、物资源。

其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有利于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利于链接中职、高职、本科至研究生的教育上升阶梯,建立学生学分积累及相应的转换制度,完善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与学位学历证书(学校)颁发授予制度。

2就业导向下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2. 1应处理好与普通高校合理并存的关系
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践行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领域的两套教育体系:学术研究型教育与技术技能型教育之间的关系。

前者主要是倡导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而后者则是力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般理论认为,培养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中心目标,而普通高等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的专门研究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

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统筹中职、高职、本科(应用型)及研究生(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等现代职业教育不同层次学历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层次与结构。

现代职业教育在师资培养上,主张双师建设;在专业建设方而,强调与市场接轨;在实习实训上,融入职业情境的创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行为学习;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实践为导向;在学习评价方而,侧重于动手能力。

此外,与普通本科教育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课程结构不同,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系统化的动态课程结构强调适应企业生态系统的课程范式。

可见,倘若仍旧将这两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涵及课程设置等同视之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