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初中语文九下《15人的高贵在于灵魂》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学目的:
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②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③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5段)——表达期望(第6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让学生讲述”为真理而战”的名人的故事引入。

2、揭示目标:
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②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③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 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2、积累下列词语:
①平庸②显赫③贤哲④缅怀⑤沐浴⑥嘈杂⑦揣摩⑧平凡卑鄙⑨无足轻重⑩赫赫战功
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守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1945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

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现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

背景资料:
4、感知内容: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是通过名言的申说提出自己的观点。

②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③“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

”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
不可以。

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非常典型,有代表性。

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

且第三段的事例即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

论证很严密。

④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重点让学生明白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学生读第一段课文后赏析。

(出示小黑板)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的?试加以阐述。

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为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

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

是不足道的。

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强暴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例“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2、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

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

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

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

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

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诵读课文,加深理解和感悟。

2、将你所收集的材料和学习本文后的体会整理成文,组织成一篇演讲稿。

3、从自己的记忆里,选取一则“会闪放出动人的光彩”的平凡事,字数150字左右。

六、自结:
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

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