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有趣的磁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有趣的磁铁》是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的磁铁”的思路编写的。
教学活动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磁铁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探究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极等性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注意了“游戏”性,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解磁铁的有关特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能指南北,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学生:蹄形、条形、磁铁;细绳、铜丝、铝片、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橡皮、铁钉、铅笔、皮筋、木块、泡沫塑料等;实验记录卡;抹布。
教学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一串神奇的珠子,它能很容易的被分开,也能轻易的合在一起组成各种图形,还能紧靠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球。
谁能猜出其中的秘密?(举手示意)
生:因为他们是磁铁
师:是呀,同学们猜的真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磁铁》去探究磁铁的秘密。
(二)观察交流,讨论命名
师:同学们玩过磁铁吗?谁来说一下你都玩过什么样的磁铁?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见到的磁铁还真不少,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在磁铁家族中他们的样子各种各样,
通常我们把磁铁分为以下几类(课件出示条形磁铁、U形磁铁、环形磁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磁铁,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每块磁铁都有两种颜色,两端都标注有“S”“N”
(三)玩中求知,探究性质
师: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磁铁,下面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探究磁铁的秘密。
1、课件出示(找朋友)
师:准备材料(铁钉、硬币、塑料、铜线、泡沫、铅笔、铝线、回形针)
师:请几位同学手持实验的材料,一位同学手拿磁铁,逐一验证,是好朋友就握个手吧
师:同学们,科学还学要严谨的态度,出示课件,大家一起填写实验记录,总结发现
师:出示磁性定义,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磁铁是有磁性的,那它的每个点的磁性都一样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生:想
师:好,请各个组的组长上来领实验材料,提示轻拿轻放,填写实验记录
生:实验
师:指导
生:选2个小组代表汇报
师:出示课件,一起总结,引出磁极
生齐读磁极的定义
师:同学们,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显微镜,我们下面也来个玩磁铁比赛,看看谁能玩出大学问,提示组长做好实验记录。
生:自由玩磁铁(师相机指导)
师: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
生:回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南北、磁化等)
师:真不错,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材料放回实验袋
师: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太了不起了!(让我们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
(四)生活应用,拓展延伸
师:现在,磁铁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吗?
生:回答(棋盘、冰箱门、磁悬浮列车)
师:出示课件,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磁铁的很多性质和应用,(小结)但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远不止这些,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究。
五、布置作业
课下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一个小玩具,比一比谁的最有创意。
师:最后送给同学们一个小礼物,请拿起手中的回形针,示范,一颗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学习科学的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求真的心。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三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4、学习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
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
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
下滑。
但是只要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
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
所以,如果现在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要正确帮助他们顺利学好这一年。
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常正确的评价孩子。
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
当然,表扬、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
当孩子学习马虎时,我们要及时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有趣的磁铁》公开课效果分析
1.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磁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和进行小研究的特点,学生通过亲历活动,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可能会得出什么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些准备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
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
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伟大的发现者。
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越成功。
“探究既是科
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三年级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
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入手,制造矛盾、困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
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因此,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科学课应该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是伟大的发现者这一客观事实。
4.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对于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也贯彻了这一理念。
课堂在结束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在学生进行了充分、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如“火上浇油”,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在这里被提出来,课堂在这时结束,孩子们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保持和延续这种探究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拾到芝麻的同时,而不至于丢掉西瓜”。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
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活动,了解磁铁的应用。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求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5、有趣的磁铁评测练习
1、无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个磁极,分别是()极(用_______表示)和()极,用()表示。
2、当磁铁自由旋转的时候,它总是一头指向(),一头指向()。
3、磁铁同极相互(),不同磁极相互()
4、举出生活中应用磁铁的三个实例。
5、《有趣的磁铁》课后反思
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
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引出探究对象
教学开始,我设置了实物展示,用一串磁铁珠子的“神奇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
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
二、引导观察,培养观察习惯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
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
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
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几种常见磁铁的形状及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了同学们玩过磁铁吗?”“谁来说说你玩过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磁铁,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发现了磁铁有这么多形状,你能根据形状给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叫做南北极吗?”这几个比较高效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重点
而后,直接放手让学生玩一玩磁铁,也没有提过高的要求。
以“玩”激趣,在“玩”中“学”,“学”中“做”。
把握“扶”和“放”的恰当时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我觉得“磁铁能吸住哪些物体”的猜测可以省略,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并且这种玩是自由的、开放的。
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实际上也就给他们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搭建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工作。
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
玩了近15分钟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
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经过充分动手,学生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惊喜发现,这些发现既让他们兴奋,又让他们疑惑不解。
原有的认识通过合作探究产生了新的疑问,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制造了课堂的第一个小高潮,使得他们产生了跃跃欲试、向更深层次探究的欲望。
“为什么N和N,S和S的碰在一起会弹开,N和S的碰在一起却吸在一起了?”“小铁钉为什么能吸起另外的一枚铁钉”……“玩磁铁”不仅仅成为本堂课探究的一个起点,而且为整个单元的探究活动埋下了伏笔,也达到了我设计的意图。
在交流过程中我共提出了“同学们玩磁铁时有那些发现?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谁想第一个把你的发现给大家说一说?”“你观察的很仔细,“S”极和“S”极,“N”极和“N”极是怎样的磁极?”““S”极和“N”极是怎样的磁极?”“你的意思是说磁铁两极吸铁钉的能力怎样?”“哪位
同学能帮他补充?”“谁也做了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等较高效的问题。
四、直观再现,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环节中,重视调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古代人民的智慧,知道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不神秘和陌生,从而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存在的不足
本课教学,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组间评、教师点评等教学评价方面的语言少,没能将评价贯串教学活动始终,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导向等作用。
由于本节课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个别学生由于好奇,有漫无目的瞎玩的现象,探究效果不够明显。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管理与合作探究指导,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总目标又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分目标。
期中科学知识通过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知识,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有趣的磁铁》是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
本课活动内容是按“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的磁铁”的思路编写的。
教学活动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磁铁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探究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极等性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注意了“游戏”性,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解磁铁的有关特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