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9 西风胡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课文:9 西风胡杨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西风胡杨》是潘岳 2004 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专门撰写的。

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笔触描绘了被称为“沙漠神树”胡杨的宝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设计时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

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 的同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3、4 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
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
热爱、赞扬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性格和特点。

第三部分(5~6 自然段):写了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第四部分(7~8 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
师读第一段,生边听边想,第一段交代
了什么?
2.生汇报感悟: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 胡杨是古老珍贵的树种\绝大多数胡杨生长在塔里木……
3.引导学生从有关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感悟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古老美丽。

(二)深入研读第二段,领略胡杨之“最”。

1.快速浏览 2~4 自然段,找出胡杨的三个
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胡杨的三大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有
特点并板书。

(板书: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利于突破文章的重点。

2.提问:孩子们,胡杨的哪个特点给你的
印象最深?让孩子们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自由
读,反复读,边读边品味,边读边欣赏,边读
边勾画能反应胡杨特点的重点词句,在读中反
复揣摩它们的意思。

3.品词句,领略胡杨精神。

在孩子们充分
品读了课文的 2~4 自然段后,让孩子们先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胡杨这
一个特点的?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4.交流自己感受深的内容,师做点拨。

最坚韧
(1)抓住“耸立、挺拔”两个词语,了解
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状态。

(2)通过补充句式“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
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
中挺拔,不怕(),不怕()。

”体会胡杨生存
环境的恶劣,从而领悟到胡杨与众不同的坚韧、顽强。

最无私
(1)课件出示以下内容: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yún)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

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
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展示课件第四屏)(2)抓住三个“让给”,一个“留给”,体会作者用排比、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胡杨的无私。

(3)理解“摧肝裂胆”“芸芸众生”,并引导学生透过这两个词展开想象,感受胡杨的无私品格。

(4)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胡杨,让孩子们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说出来
(5)用引读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个自然段,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读出来。

(6)拓展:谈谈历史上像胡杨那样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人。

(周恩来、孔繁森、钱学森……)
最悲壮
(1)生畅谈哪个句子感动了你,你觉得哪个句子描写的最悲壮,为什么?
(2)讨论:胡杨“生前战斗”是为什么而战斗?“死后仍坚定地挺立着”又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体会胡杨是为了身后的城市、村庄、青山绿水、芸芸众生而与肆虐的风沙、恶劣的环境进行着战斗;领会胡杨为了保护地球,保卫人类而耗尽生命最后一滴血的悲壮。

从而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敬佩之情。

(3)图片渲染,配乐朗读(展示课件第五屏)
(三)学习写作手法
抓住文章修辞手法进行讲解既能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又能理解胡杨无私的特点。

用“说”和“读”的方式来赞美胡杨,能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

指导“学习写作手法”这一个环节是紧扣本单元“领悟
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这一
训练专题而设计的,为孩子们今后写作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在熟读的基
础上背诵这三个自然段。

2. 仿照 2~4 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赞美一种
你喜欢的植物。

1.浏览这三个自然段,观察这几个自然段 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来写胡杨的三个特点)
2.以胡杨的第一个特点为例,引导孩子们抓住“二十几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几个数字来体会作者采用了数字描写法表现胡杨坚韧的特点。

3.让学生独自领悟描写胡杨的无私和悲壮 的特点时分别用了哪些表达手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指名说说胡杨的三个特点。

2.背诵 2~4 自然段。

3.过渡: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
二、学习三、四段,体会胡杨之“悲”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 5~8 自然段。

2.让学生谈谈自己品出了什么味道?心中有什么感觉?
学情预设:
(1)从“两千年前胡杨繁盛,孕育出西域文明”品味出甜甜的味道。

(2)从“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品出咸咸的味道。

(3)从“它们想求人类……”这一句品出酸酸的味道。

(4),从“我怕……我担心……”这一句品出苦苦的味道。

…… 3.
学生谈感受时课件随机出示此句进行重
点讲解。

(展示课件第六屏)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祈求是什么意思?(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2)作者祈求什么?
(3)这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痛心和呼吁之情。


(4)发挥想象,联系第五自然段,完成填空:“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这孑然凄立的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担忧、痛心、渴望之情。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起学生想象的火花,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胡杨林,我们继续祈求,祈求……” (展示课
件第七屏)
学情预设:
①祈求“上游的人们不要拦水造坝围垦开
发”。

②祈求“人们要节约用水,要爱护地球水
资源”……
(5)小结:人类不仅有热爱大自然的权力,
更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三、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
学完全文,让我们回顾一下课题,想想
作者为什么以“西风胡杨”为题?(胡杨在恶
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为人类作贡献……)设计这样推波助澜式的引
2.引读最后一段:师读——所以直到某日,读方式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
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四、作业超市(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
写一写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2.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胡杨、塔里木、西域的信息,编一期手抄报,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段,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胡杨的热爱与关注。

五、板书设计
最坚韧赞美胡杨品格西风胡杨最无私关注胡杨命运
最悲壮唤起环保意识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课时安排:
2 课时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
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
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
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

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累。

3.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