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术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映原理。
(2)探讨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式。
2.进程与方式
能合理利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进程中获取成绩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探讨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三、教具准备
(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
(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进程
(一)[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引言]在第二单元制取过O2,今天再来探讨制备CO2,第一看以下几则信息。
1.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要紧成份是Ca CO3〕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映生成二氧化碳。
2.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_______,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__________,说明CO2能让石灰水变浑浊。
4.标准状况下,CO2密度为1.977 g·L-1,空气密度为1.293 g·L-1。
5.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映。
[活动探讨] 探讨内容: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要紧成份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小试管、药匙。
探讨方式:[学生活动]
步骤现象
1.
2.
3.
4.
结论:______________。
石灰石与HCl反映速度适中;CaCO3与H2SO4反映难于进行;Na2CO3与酸反映刹时终止,不便搜集。因此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映。
[讲解]碳酸钙与盐酸反映:CaCO3+2HCl====CaCl2+H2CO3。碳酸不稳固易分解生成CO2和H2O,因此总反映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映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设问]咱们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装置制取CO2?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讲述]: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装置的确信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两部份。下面列出了确信气体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1 、反映物的状态
固体和固体反映固体和液体反映液体和液体反映
2 、反映条件(是不是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3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映)
[活动与探讨] 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
小
是否溶于水是否与
水反应
CO2
O2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窗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
[讨论交流]讨论上述注意事项的缘故,组与组之间讨论
交流各自装置的优缺点。
[师生活动]各组修改自己的装置,教师审查。
[设问]如何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一瓶CO2气体,需要哪些步骤?
(二)、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搜集气体。
(三)、验证CO2气体的方式
1.查验方式 2.验满方式
[学生活动]制CO2并查验CO2,搜集一满瓶CO2。
[试探]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师生总结并板书]1. 选择反应原理;2.选择适合的实验装置;3.确信验证气体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习题二、3、5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映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三、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搜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式
1.查验方式: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2.验满方式: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搜集满。
教学反思:整堂课在踊跃、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同意者。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讨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取得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取得进展,同时,希望激发了学生的探讨意识和探讨精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