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1、狭义货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广义货币:M2=M1+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M3=M2+Dn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M4=M3+L 银行与金融机构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即期交易);储藏手段;支付手段(跨期交易);世界货币。
4、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以私有制存在为前提的。
5、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信用条件6、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7、信用工具: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可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
8、主要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
此外,商业信用在一点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缺陷】:1--授信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3--商业票据接受性有限;4--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2、银行信用: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银行信用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它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 货币的类型:实物货币、代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 货币供应量- M0、M1、M2、M3等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区分。
- 货币乘数和存款创造过程。
3. 利率与金融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和种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 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金融工具(股票、债券、期货、期权)。
4. 金融机构-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角色和功能。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
5.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直接信贷控制。
6.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 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长期债券、股票)。
7. 外汇市场与汇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
- 汇率制度的分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
-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
8.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9.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品(期货、期权、掉期)、风险分散、风险转移。
10. 金融创新与监管-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产物(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加密货币)。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方法(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市场监管)。
11.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金融稳定的维护和金融危机的防范。
12.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 M+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越发达, 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 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 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 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 ,辅币是“角”和“分” 。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缺点:(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
以下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货币与货币供应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支付工具,被广泛接受并被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三个主要职能。
3.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包括发行的货币和银行体系中的存款。
二、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三类。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借贷和投资工具的交易场所,主要包括国库券、短期国债等金融工具。
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和投资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4. 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是交易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场所,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等。
三、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3.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但通胀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决定的。
四、货币理论1.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受到货币持有者的收入、财富和支付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2.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 货币与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受到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五、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1. 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提供短期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和高流动性。
2. 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中的主要机构,他们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起到储蓄和投资的纽带作用。
3. 央行: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银行体系的监管机构。
以上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对于深入理解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非常重要。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货币金融学概述1. 货币金融学的定义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运行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二、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价值储存和计价单位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价值储存:保值、增值。
(3)计价单位: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货币制度的类型(1)金属货币制度:以金属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2)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3)法定货币制度: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 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1)货币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2)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3)外汇市场工具: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4)衍生品市场工具:如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1)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 金融机构的业务(1)存款业务:吸收公众存款,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贷款业务: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
(3)投资业务: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4)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服务。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 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五、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 亦称主币,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六、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 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八、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 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 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否则视为违法。
九、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 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 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十、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十一、“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十二、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 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 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 而银币充斥市场, 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三、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融学复习要点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节.货币的定义与本质⼀、货币的定义1、货币的经济学定义通货与货币:⽐货币范围要狭窄收⼊与货币:收⼊是流量,表⽰某⼀时间区间的数量关系,⽽货币是⼀个存量,即在某⼀个时点的确切数量。
财富与货币:财富⽐货币范围要宽泛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3、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货币的产⽣四个阶段:1、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的价值形式3、⼀般价值形式(物—⼀般等价物—物)4、货币价值形式第⼆节.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最重要最基本)指货币能⽤来衡量和表⽰⼀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其转化为价格从⽽可以⽅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较。
特点1、观念货币2、⾜值或币值稳定3、独占性或排他性⼆、流通⼿段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流通⼿段职能。
货币执⾏流通⼿段的职能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交换简单概括就是“卖——货币——买”的不断循环。
特点1、现实货币2、不⾜值/价值符号3、危机的可能性:买卖脱节三、⽀付⼿段职能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形态,进⾏价值的单⽅⾯转移时,执⾏⽀付⼿段职能。
特点:1、补⾜交换的环节2、价值的单⽅⾯转移3、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四、贮藏⼿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第三节.货币的类型1.作为货币的理想商品(1)、价值的稳定性(2)、容易标准化(3)、可分割性(4)、携带⽅便(5)、易于储蓄、不易变质(6)、供给具有弹性第四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定义定义:货币制度是⼀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内容:(1)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3)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4)货币发⾏的准备制度货币政策的核⼼是规定本位货币和制作本位货币的⾦属材料。
(⼀)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1、主币(本位币):是⼀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货币⾦属铸造的货币。
⑴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致,是⾜值货币(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⑵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由铸造⑶主币具有⽆限法偿能⼒(现代货币制度下,仍然保留了这⼀特点)⑷磨损公差(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2、辅币:是主币以下的⼩额通货,供⽇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使⽤。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
2.债券:是债务证券,他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3.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表示为借入100美元所支付的年利息战100美元的百分比)4.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是公司筹资的重要手段。
5.外汇市场就是货币的兑换产所,是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
6.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过货币的价格。
7.货币:在商品或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
8.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9.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持续供给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10.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
1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两项不应归于这个指标(①对过去所生产的商品的购买,如梵高的画,股票或债券的购买②中间商品,因为会造成重复统计)12.总收入:指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收入,总收入与总产出是相等的。
13.一级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14.二级市场:是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
两种组织形态(1.交易所2.场外市场)15.金融市场的结构:1.债务与股权市场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交易所和场外市场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6.交易成本:金融交易中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17.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18.逆向选择: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人。
19.道德风险: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从事不利于贷款人的活动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增加了贷款无法偿还的概率,所以贷款人可能决定不发放贷款。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为保证,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信用凭证, 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3.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信用: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拆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拆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8、直接金融市场: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债权或产权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9、间接金融市场: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向资金盈余者出售金融工具, 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10、货币市场: 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或短期信用工具买卖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11.同业拆借: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为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调剂头寸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12.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贴现银行, 以取得资金的行为。
13、金融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4.金融期权: 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15.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聚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投资, 将投资收益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的金融机构。
16、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 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为目标,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17、中央银行:18、货币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对货币需求的量的总和。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货币金融学基础知识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5.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管理 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的含义 2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的内容 正常类 关注类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存款业务的创新 2.借入负债:同 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借款 公众借款 回购协议 境外借款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2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1.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 银行业务综合化 2. 银行经营电子化 3. 银行发展国际化 4. 银行竞争白热化 5. 银行风险扩大化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2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
9.2.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 安全性 2. 流动性 3. 盈利性 4. ”三性”原则间的关系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职能 保护职能 营业职能 管理职能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2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1.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3. 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 集中原则 保全原则 增值原则 流动性原则 充足性原则 配比原则
交
计
价
换
价
值
媒
单
储
介
位
藏
△ 交换媒介:买者和卖者 进行交易时的中介。这种职能 中还包括货币在延期支付时作 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 计价单位:用货币来表示 一切物品和劳务的价格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1. 资金融通简称金融,是货币资金借贷、转让、集聚等活动的总称。
2. 什么是货币: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是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
特征:(一)价值稳定性(二)普遍接受性(三)可分割性(四)易于辨认和携带(五)供给富于弹性3. 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货币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含义远大于货币的含义。
4. 货币的四个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价值储藏;四、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与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5.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地表现为价格特点: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排他性;价格标准6.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作用:两重性-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的弊端,降低交易成本;-使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7. 价值储藏,是指货币充当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8. 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9.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10. 货币制度:一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11. 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纸币是法定货币,强制流通,无限法偿,最后支付手段- 纸币不能兑换黄金-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转账结算为主体12.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黄金被排除出流通界(不需金银外汇准备)-现代信用货币由国家强制集中垄断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是最后支付手段。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开展1、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有:1>.先王制币说〔盛行于先秦〕;2>.自然产生说〔司马迁〕。
2、西方早期货币起源说有:1>.创造发明说;2>.便于交换说;3>.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4、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分为:1>.商品货币〔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2>.代用货币;3>.信用货币;4>.电子货币。
5、电子货币特殊属性:1>.具有多元化的发行主体;2>.是在线货币;3>.是虚拟货币;4>.是信息货币。
6、1985年,中国银行##分行发行我国第一X银行卡“中银卡〞;2002年,“银联卡〞出现。
第二节货币的性质与职能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别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西方学者还提出过:货币金属说、货币名目说3、货币职能:按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分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根本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货币金属;2>.货币单位;3>.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准备制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3>.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制。
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通货,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实行垄断发行,发行权集于中央;3>.人民币限于国内流通,在当前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2024年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解
商业银行
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 主要业务,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非银行金融机构
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 基金公司等,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和服务、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
创新银行业务
02
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以及互联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金融工具的种类
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外汇等。
金融工具的特点
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等基本属性;不同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监管
包括市场准入监管、交易行为监管、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 资者利益。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提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 长。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和财富积累,为金融发 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需求。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 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呈现全球化、电子化、综合化等趋势;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和 监管模式。
03
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中央银行 作为国家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发起并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 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第一章钱币制度钱币的含义钱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表达着必定的生产关系。
钱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积蓄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钱币钱币层次区分标准按金融财产的流动性来区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财产的变现能力,包含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本钱1〕流通于银行系统外的现金M02〕狭义钱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钱币M2,M1+准钱币;准钱币:按期存款+积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余存款。
(钱币层次区分意义((1〕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不一样层次的钱币是惹起经济改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兴盛,钱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亲密。
(2〕经济的繁华与冷清是经过钱币数目的改动表现出来的;钱币数目的改变对经济的展开有很大的影响。
(3〕经过将钱币分红不一样的层次,拟订相应的指标;能够观察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金融财产对经济的影响,有益于央行察看钱币政策的实行成效。
(本位钱币((1〕拥有无穷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钱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乎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理国内金属钱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钱币规定为必定数目必定成色的黄金;(2〕刊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锻造,自由消融;(4〕币值中的其余钱币能够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能够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拥有无穷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钱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钱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独一合法通货,严禁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同意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刊行的原那么。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钱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钱币制度(弊端:(〔1〕纸币刊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拘束,拥有必定的伸缩弹性,使得钱币刊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靠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1.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想象或观念的货币)2. 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3.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也称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三、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
特点:货币作为储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储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经济关系,但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一.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货币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取决于交易成本和转换的便利程度)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 M1=C+D 货币的四项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C (Currency)指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D(Demand Deposits)表示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M1是狭义货币供给量,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是央行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 M2=M1+S+TS(Savings)表示银行储蓄存款T (Time Deposits)表示定期存款M2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有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缺点:(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2)如果发行不适度,往往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定等现象产生;(3)各个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都极为重视,并且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比较金本位制与纸币本位制(1)纸币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进行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是一种信用货币。
(2)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
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第二章信用的含义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1)信用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的行为准则;(2)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3)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信用的特征(1)信用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借贷行为(伴随利息);(2)信用具有偿还性;(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方式。
信用的客观经济基础商品货币关系1、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伴随着货币收支;2、收支多处于不平衡的状态;3、私有财产的存在——高利贷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期间起了重要的作用。
信用的构成要素1、债权债务——信用主体居民——有借有存企业——主要是借政府——盈余或赤字都有可能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最大限度的动员和运用社会资金。
2、信用工具——债权债务的载体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信用工具的分类:按融通资金的方式直接融资工具:工商企业、政府及个人所发行或签发的股票、债券、抵押契约、借款合同,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借款等;间接融资工具:金融机构发行的本票、存折、可转让存款单、人寿保险等。
按可接受性无限可接受性:钞票&银行活期存款有限可接受性: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短期信用工具:在一年之内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债务凭据,有出票人签发,约定无条件向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
如本票,汇票,支票和信用证。
支票:适用于同城各单位之间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及其他款项的结算。
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普通支票:既可转账也可支取现金。
划线支票:普通支票的左上角有两条平行线,只能转账。
长期信用工具:股票&长期债券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利润分配和公司管理凭证的票据。
代表股东组队公司的所有权,同时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
不能中途退股但可以将股票转让,或者作为抵押品。
普通股票:持有者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普通股票的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经营决策参与权,盈利分红享有权,新增认股优先权以及公司解散时的财产分配权。
优先股票:股息率是固定的,其持有者的股东权利受一定限制,但在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上比普通股东享有优先权。
债券:发行者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债券和股票:相同:发行者筹资手段和投资者的投资工具,可以买卖转让,因而有市场价格。
不同: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公司股东的一切权利,而债券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享有债权人的一切权利,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的。
股票股息是不固定的,并且不具有强制性。
而债券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还本,风险小。
根据发行主体不同:政府债券国债。
解决由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或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期限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
金融债券发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用度较高。
期限中期。
公司债券公司依据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
风险较大,债券中长期或者短期。
信用工具的特点①偿还性(除股票和永续债券)②可转让性③本金的安全性④收益性(作为风险补偿)3、时间间隔4、利率信用形式商业信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方式:赊销、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特点:与商品买卖相联系,以商品形式提供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商业信用与产业的资本变动相一致作用:润滑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局限性:①授信规模上受到局限,受企业资本量限制②授信方向上受到局限,由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信用③在管理和调节上有一定的难度。
债务链问题:某一环节出问题,导致整个债务体系危机。
国家对商业信用的调控能力十分微弱。
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
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特点: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主要是工商企业和个人。
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银行利用其信息优势,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同时银行也有大量业务要以商业信用为基础;②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商业信用。
国家信用以国家为债务人,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筹集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①发行各种政府债券(公债十年以上,国库券一年以内,国债一至十年)②向银行借款作用:①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②弥补财政赤字③调节货币供给特点: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比较稳定的收益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债务人:消费者目的: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通过提供消费信用,使消费者需求提前实现,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基本方式:①采用商品形态:由商业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信用;②采取货币形态:由商业银行和其他信用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贷款,再由消费者利用所得的贷款购买所需的消费品或支付劳务费用。
作用:①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更新换代缺点:如果过度,会造成市场供求紧张,物价上涨,虚假繁荣。
方式:①赊销②分期付款③消费贷款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刺激人们的消费,促进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租赁信用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其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租赁物的一种信用形式。
1、经营性租赁: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租赁形式,目的在于对设备的使用。
2、融资性租赁: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
3、服务型租赁: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保养、维修、配件供应以及培训技术人员等服务。
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1、出口信贷:出租国银行对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
特点:1、富有采购限制2、贷款利率低于国际资本利率3、中长期信贷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国际商业银行信贷:进口商为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从国外银行取得的贷款。
3、政府信贷:国际间一主权国家政府对另一主权国家政府提供的信用特点:1、利率通常较低2、期限长3、一般附有采购限制或指定用途,如购买贷款国物资。
4、国际金融信贷:国际间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喝过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利息与利率利息的本质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贷出资金的报酬。
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来研究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资本生产率说·风险论·节欲论·时差利息论·均衡利息轮·流动性偏好论——利息是一种“纯货币的现象”利息率: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的比率。
利率的分类(1)按利率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官定利率(法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3)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固定利率(贷期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浮动利率(较长期的借贷,国际金融市场)(4)按利率的作用分类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处于核心或基础地位的利率)和差别利率(对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调节信贷市场供求起着积极作用);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5)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分类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6)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影响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0≤r<平均利润率(有长期内各部门利润变动趋势决定的)2、资金的供求状况3、风险要素(1)通货膨胀风险(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2)违约风险(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与利率成反比关系)(4)政策性风险(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实施也会引起利率的变化)4、利率管理体制(在国家经济的非常时期或者经济不发达时期使用,有利于抑制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配合全面的经济控制)5、国际经济因素(1)国际上资金流动的影响(资金流出,会减少一国的资金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