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猫》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振铎《猫》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猫》一课。

教学内
容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猫》,通过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
解作者郑振铎通过猫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
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课文
学习,掌握阅读分析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通过对猫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阅读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进而引
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课文
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情感,
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解答疑问。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分析方法,
深入理解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猫》
2. 作者:郑振铎
3. 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4. 课文大意:通过对猫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关爱。

5.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情感,掌握阅读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关爱动物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细节描写,阐述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
阅读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拓展阅读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生字词的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作者情感的把握
4. 阅读分析方法的运用
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一、生字词的掌握
1. 纹理(wén lǐ)
2. 怅然(chàng rán)
3. 怅惘(chàng wǎng)
4. 悻然(xìng rán)
5. 断断续续(duàn duàn xù xù)
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 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详细分析课文内容,尤其是猫的细节描写,如:“它的眼睛像两颗晶莹的绿宝石,闪着幽幽的光。

”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

2. 对比手法: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猫的性格有
时候很温顺,有时候又很倔强。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这种手法,理解其对表现猫性格特点的作用。

三、作者情感的把握
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猫的情感态度,如
关爱、担忧、愧疚等。

2. 学生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会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对猫的
描写,表达对动物的关爱。

四、阅读分析方法的运用
1. 教师在例题讲解环节,应详细阐述阅读分析方法,如:细节描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

2. 学生在随堂练习中,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1. 作业题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对作者关爱动物的理解。

2. 作业答案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如猫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情感变化等,使作业具有广度。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课文时,教师应运用生动的语言,配合恰当的语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使学生更加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课堂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注意控制课堂讲解时间,避免过长,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讨论和实践时间。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提问时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每个学生发言机会。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猫的图片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2.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对猫的了解和看法,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注意课后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小组讨论、例题讲解等,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入实践活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氛围方面
1.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2.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方面
1. 完善作业设计,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