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色智库助力地方文化发展新路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特色智库助力地方文化发展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1-18T07:33:43.1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7期作者:段锐
[导读]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智库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段锐
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智库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湖南工学院工业文化遗产创新平台发挥智库人才优势,深挖工业文化价值内涵、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推进优秀工业文化传播、参与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讲好本地工业故事,探索出一条高校特色智库助力地方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特色智库;助力;地方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加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
在此背景下,一批地方应用型高校智库抓住发展机遇,以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为主要目标,强化高校应用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重要职责,在高校智库体系中异军突起,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1]湖南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坐落于湖南衡阳市。
该市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技术基础良好,是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阵地。
学校的特色智库——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平台,以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业文化遗产为宗旨,致力于为区域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以湖南工学院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平台为例,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助力地方文化新发展的路径。
一、深挖工业文化价值内涵
工业文化在中国制造向高质量攀登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柔性支撑和精神动力。
作为致力于研究推广工业文化的高校智库,湖南工学院工业文化遗产创新平台高度重视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丰富工业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推动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地区特色文化地标,延续城市工业文脉,促进文化振兴城市繁荣。
创新平台发挥智力优势,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提出要大力挖掘、提炼、传承和弘扬“衡阳工业精神”。
如建议定期做好“城市工匠”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社会舆论引导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智库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实施各级企业管理者培训活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及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着力强化创业兴业的价值导向。
二、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妥善处理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创新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在市内开展工业遗产资源的普查、评估和认定工作,对确属文物范畴的,列出清单后提交有关部门参加工业遗产认定,建立资源数据库。
创新平台认真协助文物保护部门建立工业文化遗产分级保护机制,加大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的保护力度。
例如:对于市内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文化遗产的中核二七二厂铀水冶纯化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湘柴油机厂、中钢衡重、雁峰酒业等老厂区、老厂房,以及以衡阳火车站、原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为代表的铁路建筑、铁路文物等,均提出了有针对性保护建议和方案。
研究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参与主题鲜明的工业遗产文化园、城市工业文化公园的建设。
三、推动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
在城市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工业企业持续发展之际,用旅游赋能工业遗产,对于保留城市工业记忆、壮大城市文化生命力、塑造城市人文底蕴、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求等方面来说意义非凡。
创新平台以保护利用工业的遗存遗迹为基础,积极推动工业旅游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本区域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推动建设“建湘历史文化街区”,提出将原建湘柴油机厂打造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建议雁峰酒业以筹建“衡州酒文化博览园”为切入点,打造“酒文化”特色的工业旅游示范点等。
此外,提出将工业旅游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支持大中小学校与旅行社共同组织学生到区内工业企业参观考察、学习观摩,创新构建集生产、旅游、教育一体化的工业旅游新发展模式。
四、推进优秀工业文化传播
创新平台利用市内工业遗产、老旧厂房等设施,依托学校已建成的“衡阳工业文化科普基地”,推动工业文化大众化、普及化,发挥工业文化教育功能。
主要体现在做好推进优秀工业文化进学校工作,将工业文化的博大精深融于高校教育全过程;通过开展工业文明科普知识进社区(小区)活动,举办工业主题展览,普及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工业知识,提升民众的工业文化素养。
以推进优秀工业文化传播进校园为例,创新平台将日常运行与学校的教学实践充分结合,通过开设课程、社会实践、名家讲课等方式,提高广大在校学生对工业文化发展的认知水平。
如组织学生对衡阳市的存量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湘柴油机厂、冶金机械厂、衡阳火车站等进行参观调研;设计和开发了一门应用实践型、探究式小班化课程——《匠心筑梦?工业衡阳的记忆与传承》,该课程主要采用“课内理论导入”“课外沉浸体验”“学生研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分析衡阳工业发展的源与脉、人与事、技与理,教育、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国,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五、参与完善博物馆体系建设
工业博物馆作为收藏、阐释、保护和研究工业遗产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了展示城市历史的作用。
创新平台发挥地域和人才优势,与湖南省第一座工业博物馆——衡阳工业博物馆建深度开展学研合作。
推动建设衡阳铁路博物馆、建湘工业艺术馆、衡州酒文化博物馆,呼吁市内再建一批有特色、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博物馆,鼓励中钢衡重、湘衡盐业等企业建设具有行业特点的工业展馆或纪念馆。
智库提出衡阳要向同为工业城市的兰州市学习,博物馆要“共享馆藏资源,开发教育、文创、娱乐、科普产品,举办各类工业文化主题展览、科普教育、文创体验和研学实践活动”[2]通过学习借鉴,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及新型产业模式,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工业博物馆,形成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的工业博物馆文化品牌。
六、讲好本地工业故事
讲好本地工业故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
创新平台深度参与、认真宣传本地区的优秀工业故事、品牌故事、人物故事,弘扬特色工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代表性的成果有讲好“衡阳十二个‘产业故事’”和“水口山工业遗产故事”。
讲好这些工业故事,对于提升城市工业形象大有裨益。
在讲好故事的同时,也会把故事背后的技术产品和社会责任直观地传达给社会,将有效促进行业高速、健康发展,更加坚定国人走中国工业发展道路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张文智、张富国.应用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四大支点[N].光明日报.2019年6月10日.第 16版。
[2] 李超.《甘肃工业文化主题展览及科普教育活动正式启动》[N].兰州日报.2021年9月16日,第R09版。
作者简介:段锐(1982-)男,瑶族,湖南保靖人,博士研究生,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实现高校智库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项目编号:XSP18YBC037。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疫情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线上教学 “因势而新”的探索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