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夫·托尔斯泰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列夫·托尔斯泰》,让我们通过茨威格笔下的这篇传记来了解这位俄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二、学习目标
这节课有以下学习目标: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三、作者及人物介绍
了解过学习目标,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茨威格和主人公列夫·托尔斯泰吧!
1.作者介绍
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
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2.主人公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3~189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完成了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写成《忏悔录》,长篇小说《复活》等。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四、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
1.读准字音,把握字型
两颊jiá黝黑yǒu 粗糙cāo 滞留zhì愚钝dùn 蒙昧mèi
酒肆sì轩昂xuān 藏污纳垢gòu 诚惶诚恐huáng 正襟危坐
请同学积累以下词语:
2.积累词语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学会这些词语,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文,也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些词语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五、初识托尔斯泰
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当时俄国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
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国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拜访这位大作家吧!
1.走进情境,开始探索
请你在课文的第五段中圈点勾画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语段中:
如果你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个俄罗斯文学青年,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粉丝”。
你坐着火车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旅程来到偶像的家中。
在客厅里你正襟危坐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对托尔斯泰,你有许多期许,你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在亲眼见到偶像之前,你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形象早已经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
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现实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继续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
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这篇传记就像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全文在结构上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
3.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1-5段,探究托尔斯泰让拜访者震惊的原因。
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特征?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文章没有背景的渲染,直接进入肖像描画,勾画出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突出了他的总体特征——多毛,胡须浓密。
作者抓住这个特征,浓墨重彩反复描写,但不给人以啰嗦重复之感,一下子就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深刻的不同寻常的印象。
描写中,又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联
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第2段,细腻描写托尔斯泰面部的各个部位。
仍用大量的比喻来刻画托翁的面部特征:整个面部,就像出自农村木匠之手的粗制滥造的小屋;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就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总之,托翁的面部“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
作者抓住托翁的面部特征,细致刻画,既有比较,也有“自述”,进一步展示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第4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气质普通,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作者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写托尔斯泰相貌的普通和平常。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做学生的时候、当军官的时候,在乡间生活、坐在马车上、与农民交谈……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示托尔斯泰普通的一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罗斯普通大众,“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文章至此,已渐渐转入托翁的精神世界,预示了下文的“突转”。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作者生动描述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通过拜见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这一段同时也起到过渡作用,将文章的重点自然转到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上来。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这篇文章抓住人物外貌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
课文中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整体描绘,也有局部特写。
文章开篇就是一个特写,就像摄像机的特写镜头,聚焦于人物面部“多毛”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接着细腻描写人物面部的各个部位,一一用“镜头”放大。
再接下来描绘人物的神态面容。
写完这几个方面以后,又从“一纵一横”两个角度——托尔斯泰的外貌在其人生各个阶段的变化,托尔斯泰的长相与普通俄国人长相的接
近,整体描写人物外貌的普通和气质的平庸。
以上都是从正面进行描写。
然后,作者写拜访者的想象和心理落差,从侧面进行烘托。
4.思考内涵,感悟平庸
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翁外貌特征的平庸呢?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1)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是他外貌的真实特征,是他作为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的特征,因此值得大笔墨刻画。
(2)作者在文中大量用到“平凡、平庸、丑陋”等词汇描绘托翁的外貌,其实是为后文突出他的精神境界做准备。
如第4段中“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然超出外貌描写,渐抓托翁的精神境界,而反复出现的“天才的灵魂”一句也预示着前文的外貌描写是为其做铺垫的。
六、走近托尔斯泰
文中写到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评价自己“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进一步展示出他外貌丑陋的一面。
就连托尔斯泰本人都这样毫不留情地评价自己,拜访者感到震惊尴尬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拜访者的情绪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是为什么呢?
1.细读课文,探索灵魂
请同学们阅读第6-9段,根据以下问题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托翁的眼睛的。
(1)请从文章中找一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目光。
你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犀利”这个词语。
(2)托尔斯泰眼睛蕴涵的感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勾画出关键词语。
你可以勾画出“热泪涟涟、闪闪发光、黯然失色、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冷酷锐利、好奇”这些词语
(3)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从“这对珠宝”到“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进行刻画。
)(4)从文中看出托尔斯泰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他的人生是不幸福的,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
作者首先描写托翁的眼睛深刻、有准确的洞察力,然后写托翁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再写托翁眼睛的威力,托翁用它来观察社会人生,并对一切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2.依据分析,体会写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篇传记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
作者在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时,并不因传主是伟大的作家而盲目拔高美化,而是如实甚至刻意地描绘托尔斯泰外貌粗鄙、丑陋、普通的一面。
这体现了传记真实性的特点,是对托尔斯泰的真实刻画。
同时,作者在行文中不断使读者感受到托尔斯泰粗鄙的容貌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更为深刻的东西,反复提示托尔斯泰其实就是俄国普通民众的一员,在“抑”的同时为“扬”做好了准备。
正因为这样,后面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扬”的部分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因为前面的“抑”,显得更有力度,也更有内涵。
先抑后扬写法通过反差来制造文章内部的张力,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先抑后扬写法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研读课文,体会修辞作用
本文在进行外貌描写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
修辞手法的使用有何表达效果呢?请同学们先将第一自然段改写为不用修辞手法表现的白描语段,并在此基础上与原文作比较,体会修辞手法在描写语段中的表达效果。
改写:
他有一张多毛的脸庞,髯很长。
原文: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改写:
眉毛很粗且倒竖着,呈灰白色的鬈发堆在额头上。
原文: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改写: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见他茂密的须发。
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源于他的白色大胡子。
原文: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体会:不使用修辞手法,虽然也能体现出托翁的外貌特征,但读来干瘪,没有生气。
而本文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点,须发如“热带森林”,胡子如“白浪”,这些比喻让描写变得形象生动,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1)请同学们速读第6至8自然段,找出表达托尔斯泰眼神锐利的比喻句并简要分析。
下面我们试举例分析: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全方位的观察力和锐利、深刻的洞察力。
课文中写道:“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作为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他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对自我的审视也是相当冷酷而锐利的。
他是自我灵魂的不断探寻者、解剖者。
他执着地追求生命的真谛,审视社会的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还有宗教、革命……他在这种探寻中发现自己灵魂中的丑恶,为之痛苦并深深地忏悔。
作者不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更是聚焦于托尔斯泰的眼睛,试图探寻并揭示托尔斯泰的灵魂和精神世界。
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描写和议论性的语句。
这些句子,深刻地揭示出托尔斯泰内心的深邃和伟大。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夸张。
夸张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
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小、少、慢、短、弱等方面说。
夸张还可以是超前夸张,就是把后出现的事情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分析:“一百只眼珠”就是夸张中扩大的夸张,把托尔斯泰的眼珠故意往多的方面去说,写出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课文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还有很多。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有时刻意使用带有夸张色彩的比喻。
例如,作者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了玻璃”。
这种夸张的比喻,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再如文章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现出来。
在这一段里,作者不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有时比喻中有夸张,甚至连续运用两组排比句式。
描写托尔斯泰那“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作者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刻画人物,作为一篇传记作品,可见其写作手法上的独特性。
七、探究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文中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为什么说列夫·托尔斯泰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我们结合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经历来理解吧。
资料:
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笃信宗教,宗教观、社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73岁时,托尔斯泰回到了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
然而晚年的托尔斯泰对他庄园的看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他开始习惯于关注在他的农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这些贫苦可怜的农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与自责。
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托尔斯泰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经常戴着草帽,穿上旧衣服,脚踏树皮鞋,在农田里干活。
到了后来,托尔斯泰想要解放他的那些农民,把田地分给他们。
同时,他也打算把他全部著作的版权,无偿地献给社会。
在这样一个阶级社会里,托尔斯泰的朋友亲人都不理解他的社会观、宗教观。
在家里,家人不时与他发生冲突;在社会上,许多报刊攻击他;科学家、沙皇政府等都表示对他不满。
分析:
他正是这样的人“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但“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因而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
结果途中身染肺炎,1910年11月20日在梁赞至乌拉尔铁路沿线的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恰为这句话做了注脚。
八、小结
这篇人物小传运用大量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美。
九、告别托尔斯泰
1、经历了这次拜访托尔斯泰的大起大落的心灵之旅,回顾当初拜见托尔斯泰的“正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呢?请你用几句话向世人介绍这位伟大的人物。
2、课下请同学们阅读《托尔斯泰》全文或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传》,也可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亲近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他深邃的思想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广泛阅读这样的大师作品,让他们的思想浸润我们的心灵。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