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XXXX掌中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论证有效性分析考题中常见的逻辑推理问题
一.类比不当(或类推不当)
类比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假的。

因为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

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序,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人们通常把违背常识、结论明显为假的类比称为“机械类比”“荒唐类比”。

类比不当是试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出题者经常将一些不具有或缺少可比性的事物,简单地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并据此进行较为荒唐的推理。

例如:
(1)03年1月考题:蜜蜂实验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生物行为实验,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行为类推到企业行为,更不能把生物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般化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

(2)04年10月考题:两个猎人遇到一只老虎。

用跑过同伴而脱险类比市场竞争中只要比竞争者领先一步就行了。

简单的故事不能推出复杂的市场竞争结果。

(3)05年1月考题:“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个类比是荒唐的,因世界上根本没有见过其它人类的人。

(4)09年1月考题:用“分子”、“分母”类比“知识的尺度”属于“不当类比”(或“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前者有明确数量关系,知识却没有,二者虽都可以说多少,但属于不同性质,在逻辑上不能类推。

(先秦墨家有“智与粟孰多?”一说)
二.数字陷阱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字陷阱,考生应当特别注意平均数、百分比以及不同条件下数字的比较,还有数字与结论的关系等。

例如:
(1)04年1月考题:“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专业公关公司。

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
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

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

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题干第一段的论证中,混淆了“公司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数量和员工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总有效工作量。

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只能说明本土公司规模小,而不能得出结论“前者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


(2)04年1月考题:“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

”人民币与美元是不同价值的货币,题干故意将二者混淆,实际是造成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高于日本的错觉,切不可上当。

(5亿美元当时相当40多亿人民币)
(3)05年10月考题:“过去5年中,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每年以4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还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未来10年,洋快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成为中国百姓饮食的重要选择。


“该公司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


以上题干中列出许多数字,但这些数字有很大的模糊性,用大城市的网点数的快速增长,推不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速度。

更推不出洋快餐在中国饮事业的市场占有率。

对进洋快餐店消费的90%的中国消费者的问卷结果,无法得出整个中国饮食行业市场消费者对洋快餐的评价。

(4)06年1月考题:文中指出“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里的5%概念界定不清,到底是飞机部件数量的5%,还是飞机价值的5%等,无法识别。

从“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中,得出“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的结论明显错误。

“A350飞机的5%”只是飞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极少的一个部分,与5架完整的飞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5)09年1月考题:“1000是100的十倍。

但是当分母大到上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了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沧海一粟。

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也变得毫无意义。


题干用简单的数字变化推出“知识尺度也变得毫无意义”,和“知识和学知识无用”的错误结论是荒谬的。

论据缺乏充分性,从前者不能有效推论出后者。

三.样本选择的问题
例如:
(1)04年1月考题:题干用国内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和十家规模最大的外资公司来说明整个公关行业的经营状况是缺乏说服力的(仅二十家公司不能代表国内一干家公关公司)
(2)05年10月考题:用在洋快餐店内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中国百姓的饮食营养观念,样本选择存在偏差——在快餐店内的消费者大多是认同洋快餐的,而总体中从不去或很少进快餐店的这部分意见却没有能够在该样本中体现。

四.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的错误;如果有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

例如:
1.03年1月考题:将不应死板地恪守规则。

偷换或不守任何规则;将对不适当的规则的突破偷换成不要任何规则。

2.04年1月考题
(1)公司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据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比外资公司高,推断出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比外资公司高。

即使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但是总体利润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资公司。

(2)收入增长速度与收入能力或收入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在题干中也被混用了。

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

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力强(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

3.“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的增长”与“每家公关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

因此,这不能成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

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4.05年10月考题:题干前面说“快餐业”后又偷换成饮食业。

将“洋快餐的消费者”偷换成“中国消费者”。

5.05年1月考题:
(1)“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偷换概念。

MBA 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人。

(2)“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里“经验”的概念含糊不清,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大量的案例教学,恰是能把间接经验灌入学员的头脑,使他们牢记前车之鉴,或从前人的成功中得到启发。

况且MBA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

经验分享恰恰是MBA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06年1月考题:“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非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

”5%的设计制造工作不等于能制造100架飞机中的5架整机。

7.06年10月考题:美国比发展中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更多,并不必然意味着其实际企业丑闻的数量比发展中国家更多,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媒体曝光度或自由度造成,也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相关,因此,也就无法由此推断出“经济的发达并不一定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这一结论。

8.07年1月考题:
(1)“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概念界定模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不等于没有得诺贝尔奖的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2)经济学家确定要坚持理性精神,但“经济学界太热闹”并不等于“不理性”,二者也没有因果关系。

作者在这里偷换了概念。

(3)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是重要的,但是否“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要看“官场”与“商场”的明确定义。

如果“官场”代表政府政策制定场所、“商场”代表企业的实践场所,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但不能保持距离,而且还要参与其中,以便发展和验证理论。

在没有明确定义概念的情况下进行推论,只能造成混淆。

(4)“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也不意味着必然是产业代言人。

这也犯了概念混淆的毛病。

9.07年10月考题:
(1)论证中“终身制”、“铁饭碗”、“终身雇佣制”、“长期雇佣关系”这四个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含义,上述论证中忽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

(2)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终身制”和“铁饭碗”作为指称传统体制弊端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

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一般适用于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国有单位普遍实行的“终身制”和“铁饭碗”是不同的,不能证明“终身制”和“铁饭碗”的合理性。

10.08年1月考题:
(1)“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这句话混淆了“科学”与“知识产权”这两个不同概念。

把“科学无国界”,偷换成“知识产权无国界”。

(2)即便中医与现代科学不兼容,也不能推出它是伪科学。

“伪科学”与“不是科学”不能等同,比如,京剧艺术不是科学,但也不能说它是“伪科学”。

11.08年10月考题:
(1)对“孝”概念的使用有着前后矛盾的情况。

前面说“孝”属封建意识,持否定态度,后面又用封建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观解释,而且“不可两全”之说,又包含对“孝”和“孝道”的某种肯定。

(2)文中说“公德”在封建社会就是忠君,这种定义含“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即使在封建社会,忠君也不能涵盖公德的全部。

(3)后面把舍“私德”而存“公德”的人说成“精英”。

把“尽孝”之人说在庸才,都包含“偷换概念”的错误。

12.09年1月考题:
(1)文中将个人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共有知识——网络知识、书本知识等——混为一谈,对“知识”和“学知识”没有清晰的界定,论述模糊不清。

(2)题干在概念使用上如“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知识无用和有识之士等”,存在“定义不请”和“混淆感念”的逻辑错误。

五.非黑即白
为多于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例如:
1.03年1月考题:“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忽视了第三种选择,即“有序的行动”。

2.04年10月考题:“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对手。

”忽视了顾客的多种选择,因市场除了你和竞争对手之外,还有其它成员。

3.06年1月考题: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把是否参与国际合作作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唯一条件,这是错误的。

企业不参与国际合作同样业绩辉煌的例子不胜枚举。

4.06年10月考题:题干只给了两种结果“道德的进步”和“道德风气的败坏”忽视了还有第三种结果,即道德的维系和保持。

六.主观臆断
例如:
1.02年考题:“在今后的20年中,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的增长。

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地售出足量的‘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在‘全球电视’公司中的投资。


题干中的结论,即“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在今后不会有大的变化,是主观臆断。

这一点并
不是当然成立的。

太多的证据可以说明,过去的结论,现在发生了变化,将来更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一种完全可能的趋势是,随着保健理念的变化,老年人意识到每天保持一定运动量的重要,同时也意识到长时间看电视对健康的损害。

如果这样,上述计划所提出结论就是缺乏根据的。

2.04年1月考题:“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的水平,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从25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

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中国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尤其对于公关这样的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而言,简单地将日本的人均公关费用推广到中国,是错误的没有任何依据,况且上述论证使用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的预测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家公关公司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隐含的假设是公关公司的数量基本不变。

这个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3.05年10月考题:“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是一厢情愿,事补,在国际合作中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

4.06年10月考题:“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杜绝企业丑闻的发生”造成企业丑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凭“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想“杜绝”这绝对是主观臆断。

5.05年10月考题:
(1)“过去5年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的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在未来10年仍能保持;更不能用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发展速度推断其在中国广大的二级城市和乡镇的发展速度;如果我们发现洋快餐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甚至大城市的话,上述推断就会受到强烈的削弱。


(2)未成年人到成年之后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不能轻易推断“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

成年之后更具消费能力,却有可能不再消费洋快餐食品。

(3)题干结尾处“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的推断更是缺乏根据的。

七.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试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

这类问题通常是由于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因此,发现“以偏概全”错误的基本方法,就是审题时坚持用辨证分析的方法。

例如:
1.05年1月考题: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

前面说“天生的领导者存在”是少数,可后面又说“任何社会”是毫无例外。

这是以偏概全。

即使“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也不能由此推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


2.05年10月考题:对洋快餐的消费者的调查问卷,不能代表中国饮食业全体消费者的真实意愿。

3.07年1月考题:题干中列举有些经济学家的行为来轻率地概括出关于中国经济学界的一般性结论,这是以偏概全。

4.07年10月考题:
(1)日本和德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这里强调“终身雇佣制”为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保障,理由不充分。

(2)即便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为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保障,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应该向着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的方向发展。


教授的工作性质与工人的工作性质有非常大的区别,况且“终身教授”只是教授中极少的一部分,而非教授的全部,更无法概括出其它行业也应实行终身雇佣制的结论。

八.自相矛盾
就是违背禁止矛盾律形成的错误。

矛盾律的内容是:两上相互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要求:两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不能两上都否定,否则所犯错误就叫“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如:
1.03年1月考题:题干中那个实验中的环境是非常确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机械死板的,一成不变的;瓶口永远对着暗处,而瓶底则对着亮处。

而后面多次提到“在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等等,前后矛盾,那个实验不能成为后面推理的论据。

2.05年1月考题:题干前面说“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自学成才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这是肯定了教育的功能,可后面又极力否定MBA 教育的作用,说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前后矛盾。

3.06年10月考题:题干在前面说“企业作为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创造者之一,”这是肯定了企业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可紧接着又说“如果因为丑闻迭出而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企业这种组织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

”这又否定了企业存在的作用,前后矛盾。

4.07年1月考题:题干的前文中提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里隐含命题是: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真正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

而后面又说经济学家必须“远离现实诱惑,潜心于书斋”,认为这才是真正经济学家的为学之道。

自己否定了前面的提法,自相矛盾。

5.08年10月考题:前面说“孝”属封建意识予以否定,后文又将之归入“德”的范围,含有肯定意思,犯有“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6.09年1月考题:文中对知识和学知识持否定态度,但在“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有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

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直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又含有对知识和有知识人的肯定,在概念使用上隐含自相矛盾。

九.强拉因果
指论证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论据与结论生拉硬拽在一起的一种表现。

例如,“如果加强广告宣传,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就属此类。

加强广告宣传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但企业的美誉度,不取决于广告宣传,而决定于对需求者需求的良好满足。

例如:
1.06年10月考题:
(1)“公司的高管们坐着商务飞机在全球遨游”与“管理层是否在滥用自己的权力”缺乏因果关系。

论述中将这两个事件以某种方式联结,暗示其因果关系,这是牵强附会。

(2)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习惯的转变、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等,都可能导致业绩下滑或亏损,公司高管错误决策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题干中的推断存在归因谬误。

2.07年1月考题:“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与他们“不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与逻辑推断关系。

3.06年1月考题:空中客车公司邀请中国参加“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意在获得中国市场,而不是因为对中国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认可。

这种归因也存在偏差。

为你打开逻辑分析思路的十个要点
1.问题的结论是什么?
2.支持结论的论据是什么?
3.论据是否真实,如果是虚假的,如何证明这一点。

4.论据是否充分,是否足以支持论题,是否采用了孤证或以偏概全。

5.论证在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确并前后一致。

6.哪些预设过于偏颇,或根本不成立?
7.时空等条件变换之后,情况是否会随着变化?
8.论证所使用的方法,是否有逻辑漏洞。

如:统计推理是否有误,样本的选择是否有代表性,类比是否贴切中肯?
9.若把作者的观点或建议付诸于行动,会产生哪些消极后果?
10.是否存在被忽视的更有力的论据?对该论证做何种修改可增强其说明力?论证有效性分析与立论型作文的主要区别
1.论证要求不同
论证有效性分析,不必作完整论证,只需精要地进行分析,明确地指出理由,点到为止,亮明自己的对原料的看法和态度即可。

不必像立论型文章那样去全面透
彻地分析自己看法的正确性。

立论型作文则需要做完整论证,即要完成提出论点,举出例证,分析例证,找到例证与论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得出结论这一完整过程,以便全面透彻地分析自己的观点,证明其正确成立。

2.写法不同
论证有效性分析要紧紧扣住原材料,围绕着原材料进行评议,不能旁骛,不能望顾左右而言他,决不能脱离开原材料去发议论。

即便引述社会生活中事例,也是针对原材料而发的,总之,要句句段段、时时处处就原材料评原材料。

立论型作文则在由原材料引出观点后,围绕着引出的观点,另从社会生活中引述事实或事理,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必再时时处处就原材料发表评论。

在职硕士: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常见的逻辑错误
在职硕士(1)混淆或偷换概念应特别注意相同概念在不同环境下内涵不同,或不同概念包含一内涵。

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混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或者有意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准许濒死的病人注射海洛因,基于人人平等,也应让其他人注射海洛因。

分析:“濒死的病人”、“人人平等”与“其他人”中的人的涵义各不相同,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2)非黑即白为多于一个答案的总是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分析: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3)类比(或类推)不当类比涉及两种事物的对比或两个时段(事物的动态发展)的比较,但下面这种对比或类推存在逻辑问题。

例如: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

分析:由“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推出“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属于类比不当。

因为两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度、监管体制都不同,如此简单地进行类比是值得商榷的。

(4)因果关系使用不当因果关系使用不当,经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巧合谬误
例如:胡戈吃了一种馒头,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胡戈认为这种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