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秘书学课件-5第五章-协调督查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书学课件-5第五章-协调督查工作
第五章协调督查工作
第一节协调工作
协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强有力的领导,就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使上下左右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而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都去过问,大量的协调工作是由秘书和秘书部门去完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秘书部门也可以说是协调部门。

秘书部门作为综合办事机构,协助领导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已经成了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和长期任务。

一、协调的含义和类型
“协调”照字面上解释,“协”是协商、协同的意思,“调”是调解、调和的意思。

“协调”作为一般词汇,其基本的含义是:通过协商和调和,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秘书和秘书部门的协调,指的是秘书和秘书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或在领导的授权下,组合、调整和改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促使各
项活动同步化、和谐化和科学化、秩序化,以实现机关、单位的整体目标。

协调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计划协调
在计划协调中大致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本机关、单位计划制定中的协调。

秘书部门在进行计划安排之前,就要了解各部门的打算和意见,围绕中心工作,统筹安排各部门的工作,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排队,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计划指标、工作步骤、完成时间,避免互相“撞车”。

安排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为基层单位着想,留有充分余地,不要满打满算。

计划初步拟定后,对各部门有分歧的地方,要进行综合协调,协调不成时,要逐一准备好协调意见,供领导亲自协调时参考;二是对下属单位的计划,要协助领导从全局出发,综合平衡,统筹兼顾,以保证下属单位的计划与本机关、单位的计划协调一致。

2. 业务协调
又叫专业协调。

主要指计划、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协调。

计划和政策实施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及时加以协调,化解矛盾。

同时,由于各机关、单位所处位置、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思路也就不同,
在对现行政策的理解上往往会出现某些分歧,使步调难以一致,阻碍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需要秘书部门协调解决。

还有,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争权或踢皮球的现象,有利的事,你干我也干,互相争抢;无利可得的事,你不管我也不管,互相推诿,给工作造成损失;还有一些工作,一个单位难以承担,等等。

这都需要秘书部门出面牵头协调,通过相关单位的商洽、讨论,提出主导意见,经领导同意后付诸实施。

3. 事务协调
指日常工作和生活具体事务的协调。

秘书部门根据领导的意图,平衡各单位间的会务安排、资料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以及行政管理事宜等。

此外,还有领导临时交办的协调任务。

这一般是因为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涉及许多部门,一个部门不好办理;或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共同研究;或因认识不一,有必要统一认识;或这些事务性工作关系到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分房、医疗、子女就学就业等,往往也都需要秘书部门牵头协调。

4. 关系协调
关系协调可分为工作关系协调和人际关系协调两大类。

工作关系协调可分为内向关系协调、纵向关系协调、横向关系协调三种:
内向关系协调又称内部协调,指机关、单位中职能部门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这是协调工作的重点。

纵向关系协调又称上下级关系协调,就是同一组织系统中不同层次之间的机构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

纵向关系协调还可分上行和下行协调,其中又以下行协调较多。

横向关系协调又称外向关系协调,就是本机关、单位与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还包括与社区、军队、工农、城乡、民族等各种关系的协调。

人际关系协调包括上级机关、单位与本机关、单位领导之间,本机关、单位领导者之间、群众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等。

总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正常、健康的心理氛围,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调动所有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秘书协调的特点
为秘书和秘书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所决定,其协调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非权力支配性
作为秘书和秘书部门,毕竟不是领导,没有法定的支配性权力,不能发号施令去指挥别人或决定重大问题,只能
借助领导的权威和自身的素质、人格、品德和协调艺术去说服他人,使对方心悦诚服,这就是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非权力支配性。

在协调过程中,硬性的、命令式的、支配性的协调是行不通的,必定会使被协调者产生逆反心理而达不到协调的目的。

但是,秘书和秘书部门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进行各种协调时,代表着领导的意向,因而,凭借着组织和领导的权威和权力惯性,在一般情况下,被协调各方都能接受秘书和秘书部门的协调;同时也就决定了秘书部门在协调过程中,一般采用软协调的策略,讲究方式方法,加强信息沟通,以平等协商的原则解决矛盾,尊重被协调的各方,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同时照顾到各方的利益,切不可以势压人,俨然以“二首长”自居,也不可摆“法官”的架子,当“裁判员”。

否则,就有可能引起被协调各方的反感,甚至发生对抗,不仅不能有效进行协调,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使自己也卷入矛盾的漩涡中去,陷入被动的困境。

2. 非职责限定性
一般说来,管理职能,只有在确定的职责范围内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秘书和秘书部门的协调,却没有确定的职责范围的限定。

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非职责限定性,是与其非权力支配性紧密相关的。

由于没有法定的支配性权力,协调主要依靠机关、单位的组织权力惯性、领导的权
力辐射和秘书自身的素质及协调艺术,而这是三个受着个性影响的变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范围,有着较大的伸缩性,故组织管理系统也无法用职责范围来加以限定。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非职责限定性,才使秘书部门被称之为“不管部”,其他职能部门不能管理或难以处理的矛盾和纠纷,它都可以协助管理,进行协调和处理。

3. 非确定地位性
在管理体系中,凡实施职能使命,一般都具有确定的地位。

只有确定了地位,才能明确实施职能使命时与工作对象的关系,进而根据这种工作关系,选择恰当的工作方式。

而秘书和秘书部门的协调,因具有非职责限定性,也就没有确定的地位。

如秘书和秘书部门在领导班子成员间沟通信息,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由于处在下级的地位,这种协调是下对上的工作关系;在同级职能部门人员间进行协调,则处于同级的地位,是平行的工作关系。

担负协调的任务,处于几种不同的地位和存在几种不同的关系,这就是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非确定性。

正是由于这种非确定地位性,秘书和秘书部门在进行协调时,就更需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选用恰当而富有成效的协调方式。

三、协调的手段
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手段,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思想疏导和教育的方式,通过劝导、说服、教育和充分协调,统一有关方面的认识,又称软协调。

另一种手段是强制性的,就是在软协调不成的情况下,经请示领导同意,综合运用行政的、组织的、经济的手段,规范各方行为,又称硬协调。

秘书和秘书部门协调的方式有:
(一)公文协调
1.草拟文稿的协调。

起草文稿,要按领导意图办事,准确地把领导意图传达给相关起草人,对于那些涉及人财物问题的文件,起草时需把有关方面召集起来共同商量,把问题解决在动笔之前。

经过协商,草拟文稿也就有了基础。

不要把矛盾写在文件里,拿到领导面前等拍板。

2. 发文的协调。

秘书部门拿到要求发出的稿件以后(包括领导批示要发的文件),有义务认真研究一下:首先,这个文件需不需要发;如果要发,该以什么形式发为好。

其次,要对文件进行校核,如认为有不符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的地方,就要与呈交部门进行协商。

3. 文字和文书规范的协调。

下级机关呈送上级机关的文件是否符合文书处理的规定,上级秘书部门具有检查把关的责任。

如不规范,则要与呈交部门协商改正。

(二)会议协调
1. 会议议题的协调。

议题协调是会议协调工作的重点。

会议议题的协调包含三种情况:一是按照领导批示的会议议题同有关方面协调,进行充分准备,凡涉及几家的内容,会前要协调一致;二是根据党委的中心工作由秘书部门主动提出会议议题,报请领导同志批准后加以实施;三是一次会议提出几个议题时,要按照轻重缓急充分协调后确定讨论次序。

无论哪种情况,会前都需要秘书部门经过反复协商确定。

2. 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出席列席人员的协调。

领导确定开会以后,在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出席、列席人员的细节安排上秘书部门要注意协调。

总的原则是利于会议开得卓有成效。

3. 会议纪要的协调。

会议议决以后,往往要用纪要的形式记载下来并传达给有关部门去办。

涉及几个部门的决定事项,如想贯彻顺利和增加领导决策的可行性,就要先与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再写进纪要里去。

4. 决定事项落实的协调。

这也是一种督办性质的工作。

协调决定事项的落实。

此外常用的还有情况协调(做好“通气”工作)、制度协调、面商协调、现场办公等,可依据实际情况选用。

四、如何搞好协调工作
1. 以准确、充足的信息作为协调的基础
在协调的各个阶段,秘书和秘书部门都必须十分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与反馈。

在协调的初始阶段,主要是收集和协调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熟悉协调对象的历史与现状;在协调的进行阶段,主要是收集对象的现实态度、意愿、情绪和要求,并及时在协调者与被协调者之间传递和反馈;在协调的结束阶段,主要是收集协调对象对协调结果的态度以及对协商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反馈信息。

2. 从大局出发
需要协调的许多事项或问题,大多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本来就存在着差异,加之一些部门和单位本位主义严重,因而往往影响到协调工作的正常开展。

秘书和秘书部门作为协调者,必须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总体目标出发,晓理明义,统筹兼顾,努力使局部利益统一到全局利益、眼前利益统一到长远利益上来。

3. 坚持实事求是
这是协调工作的指导方针。

工作上各种不协调现象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个因素引起的,可能有各种因素或是有实际困难,或利益分配不公平、不合理,或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分工不明确等。

秘书和秘书部门在协调时,一定要坚持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症结,才能有
效地进行协调。

如果情况不明,就着手进行协调,那是很难奏效的,还可能由此引起新的不协调。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掌握协调的主动权。

4. 坚持平等协商的原则
即把自己与协调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待人以诚,商量共事,公平合理地处理各种矛盾。

要努力做到:尊重被协调的各方,虚心听取并采纳他们的合理要求;理解被协调的各方,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利益着想;支持被协调各方的正当要求,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即使在协调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分歧或冲突,也要平等待人,商量办事,切不可做强加于人的事情。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协调中不讲原则、不分是非曲直的不良作风,一定要避免“各打五十大板”的现象发生。

5. 从维护团结出发
通过沟通信息,消除隔阂,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要求双方多为对方着想,而不要斤斤计较,寸权必争,寸利必得,造成矛盾的激化和升级。

6. 分级协调
按管理科学的能级原理,哪一级的矛盾,应该由哪一级负责协调,上级组织不得越级处理下级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同样,下级组织也不得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上交给上级组织处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下级组织常把矛
盾上交,找上级领导仲裁,把本来职能部门可以互相协商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领导,这样既加重了上级领导的负担,又不利于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而且会助长扯皮推诿的不良作风。

为纠正这一弊端,秘书和秘书部门应主动协助领导,坚持协调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该哪一级解决的矛盾,就由哪一级协调解决,最终解决不了时再逐级向上级领导请示。

为此,秘书和秘书部门一定要按法规和制度办事,把分级负责的协调制度建立和健全起来。

五、协调的程序
大致可分为受托、审理、核查、协商、处理五个环节。

受托,就是秘书接受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指示、本级机关、单位或领导人交办、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的要求和下级机关、单位的要求,以及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有目的地开展协调工作。

这是协调工作的起点,也是秘书协调的依据。

秘书对来自任何方面的委托,都要认真登记,以作为今后稽查的依据。

审理,就是对受托事项进行审议,以决定是否受理和如何受理。

审理是秘书协调的“关口”,其目的在于限制协调范围,控制协调数量,以防止协调升级和“协调扩大化”。

核查,就是对已受理的协调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分析研究,以便统一认识和行动。

在核查时秘书的任务是收
集协调对象的背景材料,查阅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调查,听取主管机关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协调计划。

核查是协调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协调的成败,要下决心认真负责做好核查工作。

协商,就是将处理问题的方案同各方当事人见面,并通过共同磋商取得一致的意见。

协商的方式有个别协商与集体协商、当面协商与私下协商、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直接协商与间接协商等。

不论是选择哪一种协商方式,都要以促进协商的成功为准则。

处理,就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协商各方一致接受的处理意见作出决定并付诸实施。

从本质上讲,协商就是取得共识,协调就是解决矛盾。

因此,协调运行到处理这一环节,协调过程就结束了,协调任务就完成了。

处理是协调工作的终结环节,其结果如何,又是对整个协调活动的检验与评价。

为了使处理决定变成现实,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秘书和秘书部门应采用会议纪要或协议书等书面形式,记录协调的经过与处理意见,供协调各方共同签署并执行,也便于秘书部门的督查、立卷和归档。

六、协调的艺术
协调的艺术指富有创造性的协调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 捕捉时机,事半功倍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在协调工作中,捕捉有利时机,不管是对上协调还是对下协调,都是至关重要的。

时机掌握得好,协调工作大都可以顺利进行;如果错过了时机,工作就难以开展,收效就会大大降低。

比如对上协调,领导人情绪好的时候,是协调的最佳时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领导人不愉快时,就不要迎风去协调。

但是,如果事态还在发展,由不愉快到发怒而会有严重后果时,就要迎风去协调。

这时的协调工作最好由领导最信任最喜欢的人去做。

如当事人愿意去做“负荆请罪”式的自责协调,效果也许会好些。

对下协调的捕捉时机,就是“借东风”,顺水推舟。

2. 冷静谦和,切忌急躁
协调是代表领导机关进行的,它必须为领导,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

协调者必须冷静谦和,具有良好的态度。

如果上司发脾气,那更要沉住气,不可轻易动怒、甩手。

搞协调,必须要宽容大度,大到“肚里能撑船”,大到“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3. 发挥人缘和情感作用
要取得好人缘,一靠好脾气、好风度、好品德,二靠工作上取得成功。

二者相辅相成,构成良性循环。

协调者重视发挥人缘和情感作用,做起事来会“人未行,事半成”,会一通百通。

因为人际关系中有一条规律:只有尊重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只有给人友谊,才能得到友谊。

友好的感情,诚挚的态度,是搞好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

所以,搞协调工作,总要搞正常的人际关系,搞正当的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

4. 均衡劝慰,团结为重
协调是理顺关系,消除分歧。

秘书人员去协调工作关系,特别是在领导之间搞协调,遇到某些分歧,不能一边倒,只能以团结为重,双向劝慰,弥合缝隙。

5. 高超的语言艺术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在协调中,语言艺术往往是应变能力的表现。

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可以办成一件大事;不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可以把一件大事办砸。

搞协调的语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下、对平协调,其语言基调是磋商,是谦虚;对上协调,其语言基调则是多用请示、探询口气。

总而言之,协调是一门大学问。

各级领导层的主要任务实质是搞协调。

秘书部门的协调工作,是在领导总协调任务下授权、委托进行的一部分工作。

要搞好协调工作,就要从总体上来考虑,就要在协调服务、联系上下功夫,抓工作计划,抓制度建设,抓横向联系。

第二节督查工作
一、督查工作的含义
督查,是督促检查的简称。

督查工作,就狭义而言,是指秘书和秘书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领导指示或群众反映的情况,对本机关所辖各单位的职能部门进行督促检查的活动。

就广义而言,是指上级机关对所属的下级单位或部门贯彻上级决策和执行工作任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催促和推动,从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使下级单位或部门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督查是领导行为之一,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组织管理职能。

作为领导者,他的主要任务一是制定决策,二是抓决策的落实。

要使决策得到贯彻落实,领导者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抓好督促检查。

如果只有决策而没有贯彻落实,那决策就成了一纸空文。

在推进决策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要求作为领导参谋和助手的秘书部门,协助领导使督查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自有秘书活动以来,督查工作就与秘书活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它从属于领导和领导工作,具有严肃性、间接性、权威性、层次性、时限性等特点。

必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严肃态度,根据党的政策处理督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格按管理层次来开展督查工作,协助领导做好交办、催办、调查和整理材料、审查材料、上报结果等具体工作,加快办理速度,不拖拉,不延误,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快捷、高效
地予以办理。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布置的工作要按时报告结果,重要事项的催办有时甚至不过夜。

但秘书部门的督查工作,不同于纪检、监察部门的督查,它是领导赋予秘书部门的职责,是一项领导授权的行为,一项辅助性、服务性的工作,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督查是领导者的职能和权力这一根本的性质。

二、督查工作的程序
秘书和秘书部门开展督查工作,除建立正常运行机制、有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严肃有序的工作程序:即确定项目、检查催办、情况审理、结果反馈四个环节。

在工作运行中,确定项目是督查工作的前提,检查催办是督查工作的手段,情况审理是督查工作的关键,结果反馈是督查工作的终结。

四个环节各有其独立的内涵和特点,组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条。

一个环节完结了,另一个环节刚开始或尚在进行中,以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着督查工作向前发展。

1. 确定项目
确定查办项目必须做到“立之有据,立则必办,办则必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一般说来,凡有关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上级领导机关有明确要求和本机关、单位领导明确
指示进行督查的事项,都要列入督查的项目之中,但对下级单位及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是否列入督查项目,需进行核查审理,必要时还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报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列入督查项目。

确定督查项目,秘书和秘书部门只能提出意见或建议,供领导参考,不能擅自做主。

凡确定的项目,要定项目内容、定承办单位、定完成时限、定具体负责人等,填写“督促检查登记单”,并逐一编号。

督促检查登记单
年月日催字号
2. 检查催办
项目确定之后,就进入了检查催办的环节。

检查催办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用电话、电传、口头传达和发通知单(见下表)的方式进行,对于重点项目,还可以通过制发文件、召开会议以及与承办单位共同办理等方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掌握进展情况,帮助承办单位解决困难,使之能顺利地完成督查任务。

对一次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