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问题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作者:傅欣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10期内容摘要: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常常出现女扮男装的现象。
本文以《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角色扮演理论和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阐释了女扮男装显示出性别的表演性质,以及从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女性潜在的男性气质,使两种性别气质在同一个人身上融合,具有超越单一性别气质的优越性。
结语部分阐明女扮男装是一种增强喜剧性的表现手段,但同时也拓展了人们对女性的认识,为性别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
关键词:女扮男装莎士比亚性别表演双性同体女性角色乔装改扮成男性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十分常见。
第一个女扮男装的角色出现在《维洛纳二绅士》中,裘丽亚为了寻找恋人普洛丢斯,换上男装只身前往公爵府,却被没有认出她真实身份的恋人派去向新欢求爱。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通常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四部喜剧,其中后三部也出现了女扮男装的角色。
与裘丽亚在《维洛纳二绅士》中和雪尔薇亚并列女主角不同的是,这三部中乔装的女性角色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女主角,对剧情发展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鲍西娅与尼莉莎分别伪装成律师和书记,用智慧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罗瑟琳装扮成少年逃亡到亚登森林,主动地追求爱情;薇奥拉在海难中死里逃生,扮成侍童后被主人派去向心上人求婚,由此引发一场多角恋爱。
一.女扮男装现象中的性别表演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在她对性别身份的研究中向固定的女性身份提出质疑,认为性别的内在能力、本质或身份的概念不过是一种反复的社会实践,并被制度化,成为传统上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而她的性别角色扮演理论分析了性别身份和欲望是一种富于表演的行为,而不是本质上不会变化的。
即所有性别都是“表演”,是一种模仿,而不是一种本质。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这些女性角色是如何伪装成男性的呢?她们在特殊情况下,抛弃了社会对于女性身份的要求,对男性气质进行模仿。
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
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题目,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课程名称, 戏剧作品鉴赏与戏剧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中文112班学号,学生姓名, 任课老师 ,李虹玉,周四下午七八节,2013年12月10日由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戏剧《麦克白》中的理性精神以及对麦克白夫人双性同体性的探讨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麦克白夫人具有坚毅刚强的性格,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颇具霸气的女性。
丈夫虽有野心,但没有麦克白夫人的催化辅助作用,麦克白不一定能登上君主大位。
麦克白夫人是这场阴谋的参与者、实施者,帮助其夫君登上帝位的幕后推动者。
但是在帮助麦克白取得王位后,内心的欲望便消失了,此时恐惧占据了麦克白夫人的内心,最终麦克白夫人没能逃脱命运的悲剧。
麦克白夫人也成了自己罪过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的牺牲品,最终因精神失常而自杀。
在大多数人眼中她就是一个心如蛇蝎的红颜祸水,是一个罪有应得的、泯灭人性的恶人。
然而,她是一个女人,她爱着麦克白,她尽她所能去帮助麦克白,她的目的只是单纯地帮助她爱的丈夫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是想让自己成为王后以获得更大的权利。
麦克白夫人“几乎只把自己看作一个妻子、一个帮手”。
从这一意义来说(麦克白夫人既是麦克白政治野心的牺牲品,也是自己爱情的牺牲品。
下面就通过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来看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当中的理性精神。
一、麦克白弑君夺位的幕后推动者麦克白在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被国王封为考特爵士,这应验了女巫的预言,他内心的欲望便不断的膨胀,他满脑子里面都是“未来的国王”,他迫不及待第将这一消息告诉他的妻子。
但是麦克白夫人却担忧麦克白的天性:“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手段;一方面不远玩弄机诈,一方面却要作非分的攫取;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子!’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麦克白夫人立刻决定抓住这上天赐予的良机,竭尽全力助夫君一臂之力,“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项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双关语的翻译_莎士比亚性双关语词典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双关语的翻译_莎士比亚性双关语词典双关语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被奉为“双关语”中之定尊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营造的妙语双关,美不胜收,给我们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榜样。
然而莎士比亚之双关谐趣,许多莎评者早已提出“双关难译论”。
本文拟从直译法、释义法、变通法、加注法,对莎剧中存在的双关语的翻译,做出初步探析。
(1)直译法:仅将双关语的字面意义翻译出来,对隐含意义则忽略不译。
有少数的双关语恰好在英语和汉语理由对等的双关,这样处理,最妙不过。
Example 1:Bass: Why dost thou whet the knife so earnestly?Shylock: To cut the forfeiture from that bankrupt there.Gra: Not on the sole, but on the soul, harsh Jew,Thou mak’st thy knife keen;……(The Merchant of Venice)巴珊尼:你干嘛一股劲地磨着刀子?夏洛克:好从那债鬼的身上割下一磅肉。
葛莱性: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狠毒的犹太人,你这把刀是在你心口上磨。
(方平译)此对白中,“sole”和“soul”读音相似而构成谐音双关,莎士比亚利用了这两个词很好地揭示了夏洛克企图置安东尼奥于死地的残忍。
译者以“鞋口”与“心口”点出了不但再现了原文谐音双关之美,而且内容上与原文吻合,没有流失或增加原文内容,保留了原文的神韵。
然而,这种谐音双关在中英文里,恰好有对等的情况比较罕见。
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文化或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直译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在传达字面意义的同时,往往丢失了隐含意义。
有时,所指意思译文读者通过上下文已能理解潜在的双关,就无需再译其言内含义。
论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女性观的一致性
论 莎 士 比 亚 悲 喜 剧 中 女 性 观 的 一 致 性
花 娟
( 徽 大 学 外语 学 院 , 徽 合 肥 安 安
摘
2 0 3 ; 徽建 筑 工业 学 院 外 语 系 , 徽 合肥 3 0 9安 安
200 ) 3 6 1
要 :威 廉 ・ 士 比 亚 在 世 界 文 学 史 上 占据 着极 其 莎
的野 腊梅 、 汁原 味 的野 菇烧 野 鸡 、 顽童 般 的昆 虫学 家 原 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 文 学 受 社 会 和 西 方 文 学 的影 响 . 酷 、 漠 、 态 的 “ 残 冷 病 恶
意 写 作 ” 推 为 经 典 , 到 吹 捧 , 如 作 者 所 说 :时 下 , 被 受 正 “ 一
些 青 年 人 的 笔 下 , 暗 、 丧 、 满 肉欲 和 暮 气 , 和 另 一 灰 颓 充 这 些 ‘ 字 号 ’ 下 的世 故 、 俗 、 弄 技 巧 、 制 精 致 的无 老 笔 媚 玩 复
非 常 重要 的 地位 。 期 以来 , 们 对 莎翁 的 作 品进 行 了全 长 人 面细 致 的研 究 。 践证 明 , 正 伟 大 的作 品是 经 得起 咀嚼 实 真 的 , 所 带 给 人 们 的 思 考 也 是 无 限 的 。 翁 笔 下 的 丰 富 的 它 莎
在 莎士 比亚创 作 的喜 剧 中 , 现 了一 个 又一 个 美 丽 、 出
的女 性 形 象 , 证 了莎士 比亚 女性 观 的 一 致性 : 们 都 是 论 她
男性 主 体 意 识 下 的 女 性 . 是 社 会 环 境 所 造 就 的 女 性 都 关键 词 : 莎士 比亚 悲喜剧 -性形象 k , - 女性观 一 致性
【推荐】试论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试论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再分析论文摘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中人物麦克白夫人历来是众说纷纭。
“双性同体”并不等于“不男不女”,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是两种力量的结合。
本文拟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麦克白夫人,旨在说明麦克白夫人并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是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在她身上体现着两种特质:一种是女性的特质,感性与脆弱;一种是男性的特质,冷静与果断。
或者说,麦克白夫人就是一个“双性同体”的人。
同时笔者还认为,在一个人身上,女性特质或男性特质各自所占比例的多少将决定这个人的内在性别,麦克白夫人就是一个内在性别上男性特质占主导地位的人。
论文关键词:双性同体,麦克白夫人,女性特质,男性特质杨大亮,河南洛阳人,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评论与翻译一《麦克白》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感人至深的一部悲剧。
它大致是根据苏格兰哲学家HectorBoece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的。
剧本大意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和班柯平定叛乱后班师回国,路上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又预言班柯的子孙也要做国君,而且比麦克白更有地位、更富有。
回国后,国王果然将考特爵士的头衔赐给了麦克白,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
不久麦克白趁国王邓肯来他们城堡做客时杀害了国王,随后国王的两个儿子逃离了苏格兰,麦克白夫妇登上了国王和王后的宝座。
然而登上王位的麦克白想起女巫的第二个预言时仍心中惶恐,就又杀害了班柯以保心中太平。
最后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受迫害的贵族麦克德夫和邓肯的儿子从英格兰进军,消灭了麦克白。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
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共同主题探析》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共同主题探析引言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广泛探讨了人类的复杂情感和心理。
其中,他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誉为经典之作。
本文将通过对这四部悲剧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它们所共同具备的主题。
主题一:权力与野心在四部悲剧中,权力与野心是一个重要主题。
无论是哈姆雷特中兄弟之间的争夺王位,还是麦克白因为妻子怂恿而谋杀国王,都反映了人们为了追求权力而不择手段的心态。
同时,这些角色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自身欲望和疯狂之中。
主题二:命运与自由意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角色们常常发现他们无法逃避他们所注定的命运,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改变结局。
然而,在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也展示了坚持自己意志和抗拒命运的力量。
主题三:背叛与欺骗背叛与欺骗是四大悲剧中共同存在的主题。
在《李尔王》中,女儿甘纳利尔和雷根对父亲进行背叛;在《奥赛罗》中,艾果向奥赛罗撒谎并导致其误解真相;在《麦克白》中,麦克白被妻子催促下屈服于诅咒等。
这些背叛和欺骗引发了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主题四:人性与道德人性与道德也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重要的探讨主题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人类面临各种道德困境和抉择。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犹豫是否为了复仇而杀害克劳迪斯;在奥赛罗中,奥赛罗对自己的妻子是否出轨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这些角色面临着道德抉择,并为其选择付出沉重代价。
结论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间存在着权力与野心、命运与自由意志、背叛与欺骗以及人性与道德等共同主题。
这些主题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复杂性和挣扎,在戏剧形式中展现了极致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思考。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因此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情与性别关系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情与性别关系研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战争、政治、家庭关系等,其中爱情与性别关系是他戏剧中一个重要而引人深思的主题。
无论是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在莎士比亚戏剧中,他们都经历着各种不同形式的爱情和性别关系问题。
通过对几部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莎士比亚对于爱情和性别关系的看法。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性别特征被塑造得非常鲜明。
男性通常被描绘为主导力量,具有决策和支配的能力,而女性则往往被描绘为柔弱、依赖和受限制的。
然而,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爱情却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力量之一。
他通过安排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他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
经典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将两位年轻人的心灵联结在了一起,超越了社会对他们的划分。
不同族群和家庭的背景并没有阻碍他们真正的爱情。
此外,莎士比亚也经常通过同性之间的爱情来探讨性别关系。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男性角色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情感纽带,甚至出现了同性恋倾向。
例如,《第十二夜》中的奥利维亚爱上了一个自称为凯撒·塞巴斯蒂安的男孩,而实际上他是女扮男装的女子维奥拉。
这种情节的巧妙安排提示着莎士比亚对于性别的问题和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但是,莎士比亚对于爱情和性别关系并没有从简单的“男女平等”出发,他深入探讨了人们对于性别和爱情的期望和现实的冲突。
在一些作品中,他揭示了社会体系对于个体爱情的束缚和制约。
例如,在《麦克白》中,女主角莱迪·麦克白的野心和对权力的追求让她陷入了对性别角色的纠结和自我压抑。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通过一些角色的性别扮演来挑战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固化认知。
在《一个顶天立地的女人泰蜜斯》中,他塑造了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扮演了男性和女性角色的主人公,泰蜜斯。
这个角色的性别扮演破坏了传统观念,引发了对于性别身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莎士比亚的两性观
莎士比亚的两性观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描写了广泛的主题,其中包括爱情和两性关系。
他的作品不仅在其时代受到了欢迎,而且在今天仍然受到重视和赞誉。
莎士比亚的两性观是一个复杂的主题,涉及到性别角色,爱情,婚姻,性行为等方面。
性别角色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经常塑造出强烈的性别角色。
男性通常被描绘为有力的,自信的,当权的,而女性则更加温柔,依赖,弱势。
举个例子,他的作品《仲夏夜之梦》中,两个女性受到了男性欺负,而男性则操纵着局面。
另一方面,在《简·爱》中,简则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超越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
爱情莎士比亚对爱情的描写是令人敬畏的,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情。
他的作品中有浪漫的爱情,有“一见钟情”的爱情,也有复杂的爱情。
尤其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描述了一对年轻恋人的爱情,这是一个人类生命中最特别的体验。
在《暴风雨》中,他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父女关系,以及父爱和恨的效应。
婚姻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婚姻是一个根本的主题。
他塑造的夫妻关系有问题的,有悲剧的,但也有幸福的和理想化的。
他经常描写由于不同的观点,切断了情感纽带的夫妻关系,以及在争吵中失去了信任和忠诚的婚姻关系。
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中,描写了一段由感情建立的婚姻,以及通过困难和挑战达到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相互合作。
性行为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并不以不适当的方式描写性行为。
相反,他的作品中通常会暗示性行为,以启示情感和角色关系。
在《哈姆莱特》中,玛德成为自杀的理由之一是她和哈姆莱特的性关系。
在《奥赛罗》中,奥赛罗和他的妻子在性方面的关系成为另一个人的谋杀动机。
结语综上所述,莎士比亚的两性观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主题。
他的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寓意和象征的,引导着读者在不同层面上思考两性关系的本质和意义。
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性别角色的多样性,爱情的种种面貌,婚姻的挑战和性行为的含义。
从双性同体角度评麦克白夫人
从 双性同体 角度评麦克白夫人黄珊珊,孙 媛*(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摘 要] 本文从 双性同体 的角度对莎士比亚悲剧中麦克白夫人的形象进行了简要分析。
麦克白夫人既有女性本身的细腻及软弱,又显现出勇敢无畏、坚强冷静的男性特征。
双性同体不等同于 不男不女 ,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寻求文学与社会的两性和谐。
[关键词] 双性同体;女性特质;男性品格;双性和谐[中图分类号] I 1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706(2006)02-0123-03The Androgyny of LadyM acbethHUANG Shan-shan ,SUN Yuan(AnhuiUn i v ersity ,H efe i230039,China)[Abstract] The i m age of Lady M acbet h i n Shakespeare s tragedies e mbod ies the thought o f andr ogyny .Lady M acbeth possesses bo th t h e fe m i n i n 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are f u l n ess and frailty andm ascu line characters such as ca l m ness and braveness ."Androgyny "is by no m eanssynony m ous w ith "neither m a le nor fe m ale or transexua l person".It has a rea listic sign ificancei n seek i n g the cult u ral and socia l har moniousness bet w een m a les and fe m a les .[Key words] andr ogyny ;fe m i n i n e character i s tics ;m ascu li n e characters ;the har m on iousness bet w eenm ales and fe m ales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 麦克白 是最短的一出,但它却以剧情的紧张急促、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生动逼真而拥有众多的读者。
“双性同体意识”之于莎士比亚剧作的价值
“双性同体”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意是指同一个体上同时具备雌雄两性的特征。
弗吉尼亚·伍尔夫从男女平等思想出发,最先提出将“双性同体”作为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人格。
她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在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
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
最正常,最适宜的情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
”[1]事实上,对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设想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已有勾画,在他的剧作中,最与“双性同体”这一概念契合的就是其喜剧作品中的“女扮男装”形象。
在当时,社会习俗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还无望消解的情况下,莎士比亚展开其想象的羽翼,用“女扮男装”的戏剧技巧,展现从中世纪走来的女性勇敢、独立、智慧、雄辩、果断的一面,为女性的重生展现了希望;也正是有了莎士比亚对来自不同阶层女性争取自由、尊严和人权的记录和见证,才为后世女权主义者们在探寻女性完美人格的征程上提供了动力与支撑。
所以,当我们用一个新世纪的概念回望莎士比亚时,我们不禁感叹于他时代性的预见,更体会到他所塑造的“双性同体”形象何以在当时震惊剧坛并为后人争论不休。
本文试从莎士比亚“双性同体意识”的产生、在剧作中的表现以及其对莎剧产生的价值三部分,来探寻“双性同体意识”为莎剧“双性同体意识”之于莎士比亚剧作的价值朱瑾,李海魂(昆明市文化馆,云南昆明650021;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甘肃临夏731199)摘要:文章利用20世纪英国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双概念与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扮男装”意识的契合性,探寻该意识在莎士比亚剧作的产生、来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此说明并肯定莎士比亚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伦揭示了双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更深广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参考。
简析《尸骨袋》主人公的浪漫情怀
2016年10月下半月刊显现。
由于双性同体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宗教、神话以及文学艺术都有其存在,因此就具有着“原型”的意义。
所以,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问题的研究,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批评的问题,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揭示我们自身存在的秘密。
如前所述,在许多先哲圣贤看来,双性同体是人的一种更为原始和完美的状态。
如果说变装是一种处于社会表层的有意识的行为,那么模糊男女之别,回归“双性同体”就是隐藏在表层意识之下的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心理。
不同宗教,无论在艺术上(如双性同体的造像)还是在仪式上(如男女信徒间交换服饰),亦或是信徒在对待自己身体方面(如阉割),都显示出其行为是对一种“双性同体”神的模仿。
可以说,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正是对上述宗教行为的一种“模仿的模仿”,其所要达到则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宗教体验,这也是其剧作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内在驱动力量。
当然,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变装表演当然不只是要在观众中引发某种情欲。
首先,用男童而非女性去完成双重变装表演,即由男童扮演女性角色,而女性角色又在剧中变装为男性出场,这就既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演出效果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其次,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现实主义的,也不追求一种与现实无缝连接的拟真性,这样男童的表演就为打破戏剧的拟真性提供了方便。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断地借助帮白和独白,或者以戏中人直接与观众交流互动的方式,随时终止戏剧所营造出的真实感,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元戏剧的意味,从而比一切现实主义的戏剧更多地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湖北经济学院)简析《尸骨袋》主人公的浪漫情怀□王凤玲《尸骨袋》是当代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
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迄今已著有几十部长篇小说和上百部短篇小说,近年来其作品列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上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
斯蒂芬·金的小说在美国多次获奖。
论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女性观的一致性
论莎士比亚悲喜剧中女性观的一致性
在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中,女性的角色具有一致性。
有些女性被描绘为努力欺骗
命运,有些是被立即伤害的受害者,有些是抗击强权用权自己的主人,有些是忠实的配偶,并试图确保家庭的稳定。
与戏剧中的男性角色相比,女性角色有明确的视角,以及更强烈的价值观。
例如,在《第十二夜》中,贝加尔的叔叔德斯在他拒绝他希望的婚姻时愤怒地
对她说:“你只是一只不甘寂寞的母鸡”。
她的回应完全击穿了他提出的差评:“哦,你把我比作一只鸡!我看到,你比我言简意赅得多,但不要忘记,大多数鸡都有尊严,也有自由权利选择他们的配偶。
”
另一个例子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
她是一个外表温柔但坚强的新
时代女性。
即使她妈妈把她强迫嫁给公爵,她仍然反抗,最终逃往了罗密欧的身边。
她在故事中的角色极其重要,而且表明莎士比亚认识到女性角色具有独立的观念,以及一种抗击男权的决心。
通过构建女性角色,莎士比亚表达了他认为男女之间一致的特征:表面温柔而
又柔韧,内心坚韧坚强、有着更大的弃权权力。
女性的角色风格不仅仅是英雄的完美配偶,而是一个智慧的女性,拥有抗击压迫的勇气,以及不敌婚姻、金钱和社会状况的力量。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影响不仅仅限于莎士比亚的悲剧,而且也在当今的经典中依然流传。
莎士比亚戏剧精选人性的多样性与悲剧
莎士比亚戏剧精选人性的多样性与悲剧莎士比亚戏剧精选:人性的多样性与悲剧当我们探索莎士比亚的戏剧时,我们往往被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所震撼。
他不仅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多样性,还将这些复杂的情感和冲突嵌入到他令人难忘的悲剧中。
通过深入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精选中的人性多样性和悲剧元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影响力。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人性的多样性得到了极其生动的展现。
他通过描绘各种不同的角色,如亨利五世、哈姆雷特、杰克·福斯塔夫等,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从而勾勒出一个多样而真实的人类社会。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梦想,而这些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戏剧的核心。
莎士比亚很善于描写人性的矛盾和内心的纷争。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人们常常陷入道德困境和情感的矛盾中。
例如,在《麦克白》中,主人公麦克白因野心而堕落,他的道德观念被权力的诱惑所取代。
类似地,在《奥赛罗》中,奥赛罗因妻子的背叛而深陷痛苦之中,他的内心剧烈地争斗着,将他推向了可怕的结局。
莎士比亚还凭借他精湛的表演艺术,将人性的多样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一些角色既有激情澎湃的男性,又有机智聪明的女性,而这些角色的复杂性使他们更加真实且引人入胜。
例如,他的女性角色经常展现出惊人的温柔和坚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
这些角色的多维度展示,使得他们成为戏剧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元素也是其精华所在。
他巧妙地将人类的冲突和命运的无常融入到戏剧情节中。
通过对主人公的不幸命运的描写,他让我们深刻地思考我们自己的生命和人性的脆弱性。
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让我们在他的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人性的脆弱和有限。
类似地,亚瑟王在《亨利四世》系列戏剧中的悲剧命运向我们展示了权力和荣耀的虚假性。
莎士比亚戏剧中人性的多样性和悲剧元素是相辅相成的。
正是由于对人性的多样性的深刻理解,他才能够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悲剧。
“双性同体意识”之于莎士比亚剧作的价值
On the Value of"Bisexual Awareness"in
Shakespeare's Plays
作者: 朱瑾[1];李海魂[2]
作者机构: [1]昆明市文化馆,云南昆明650021;[2]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甘肃临夏731199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林
页码: 145-15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双性同体;莎士比亚;剧作;价值
摘要:文章利用20世纪英国女作家和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与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扮男装”意识的契合性,探寻该意识在莎士比亚剧作的产生、表现及其带来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此说明并肯定莎士比亚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伦理模式”,揭示了双性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为更深广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莎士比亚是同性恋吗
莎士比亚是同性恋吗莎士比亚是一位十分出众和著名的戏剧家、作家,他的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在中国许多人会尊敬地称呼他为莎翁。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莎士比亚是同性恋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莎士比亚是同性恋吗英国杰出人物莎士比亚同性恋这个消息曾经一度流传开来,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也是一直众说纷纭,曾经有人收藏过一幅肖像画作,在经过研究之后人们惊愕的发现画中美貌的女子竟然是一位男人装扮的,而这个男子正是曾经和莎士比亚传出绯闻的男友南安普敦。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立即有学者认为这位伯爵大人竟然愿意打扮成一个女人的样子,明显就是一个同性恋,而当时莎士比亚和他的关系十分的亲密,这也就使莎士比亚是同性恋这一说法更加扑朔迷离。
南安普敦还曾经让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住处居住过,这也是莎士比亚同性恋的一个依据。
另外说莎士比亚同性恋还因为他曾经写过诗集送给一位十分像女子的男人,人们推测这个人可能就是南安伯爵,在诗中人们可以看出莎翁一直在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而那段期间正是他一个人在伦敦工作的时间,人们又将他和妻子关系冷淡的传闻结合在一起,由此推断他是一个同性恋。
可是这个说法却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而且莎士比亚在年老之后依旧回到了老家和妻子在一起,他们之间也有几个可爱的孩子,所以说莎士比亚同性恋这个说法一直都没有准确的定论。
莎士比亚的思想是什么莎士比亚的作品大多宣扬的是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思想受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慢慢的失去了以前的辉煌,逐渐走向瓦解。
而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逐渐在社会上成为主导力量。
莎士比亚思想慢慢的被新兴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所吸引,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了莎士比亚的内心。
莎士比亚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就反映为,他勇敢的批判封建社会的愚昧和黑暗,以及对自然人性的过分约束。
他企图通过作品建立一种新兴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新解:一种双性恋视角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新解:一种双性恋视角
何昌邑;区林
【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6)006
【摘要】莎翁十四行诗蕴含着丰厚的双性恋底蕴,也是莎翁人生的映射,表征了莎士比亚对双性恋的认同和接受,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双性恋的赞誉、依恋和矛盾的心态.传统的莎翁批评为了维护大师的声誉,追随主流文化导向和其道德标准,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而双性恋现象艰难的社会认可也导致了偏颇的评介,但是莎翁作品蕴含着双性恋内涵并不是在莎翁脸上抹黑,而是其重要的主题和底蕴,这样的解读有助于在多元视野中更客观地解读莎士比亚.
【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何昌邑;区林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云南大学,外语教学部,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4
【相关文献】
1.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中的戏剧性特征--对1-126首十四行诗的戏剧元素的新解读 [J], 张霞
2.意象图式视角下英诗汉译词曲体研究\r——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本为例 [J],
谢世坚;丁梦蕾
3.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诗歌翻译——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二十九首中译为例[J], 施艳;
4.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意象新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心理空间解读 [J], 王博
5.概念认知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新解 [J], 朱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下半月刊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问题□谭少茹本文首先对双性同体这一文化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此论述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问题。
结合荣格的相关理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即“双性同体”是人的原初和完美的存在状态,对返回这种状态的欲望则是隐藏在社会表层意识之下的集体无意识。
可以说,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有着宗教和神话的内核,具有荣格所谓的“原型”的意味,这也是其作品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在驱动力量。
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双性同体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借用诗人柯勒律治的名言提出:“伟大的心灵总是双性同体的。
”她在提出“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时,盛赞莎士比亚等人,认为他们都是“双性同体”的伟大作家,并提出“只有作家创作时能忘记自己的性别,其作品才可能具有永恒魅力”的观点。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莎士比亚的剧作究竟有哪些质素,以至于能和他人的剧作相区别开来,并呈现出“双性同体”的特征?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对双性同体这一文化现象做一个简要的考察。
可以说,双性同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见于各个时代和不同的社会。
比如在古希腊,有一位与阿芙洛狄特相对应的神祇———阿芙洛狄图斯,后者就表现为双性同体:他有着与阿芙洛狄特一样的身形和衣着,却同时具有男性的生殖器官。
阿芙洛狄图斯在公元前4世纪由塞浦路斯传入雅典,并在雅典的变装仪式上被献祭。
按照古罗马的马克罗比乌斯的说法,这位双性同体的神祇与月亮有关。
他曾描述农神节中人们祭祀这位神祇时的情形:参加献祭的男女信众混合在一起,排成长队跟随在神像之后,妇女举动如同男子一般,而男人则穿上女人的衣服,表现得如同女人。
关于双性同体的描述也见于柏拉图的《会饮篇》。
在《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神话:人最早都是球形的受造物,两个躯体背靠背连在一起四处滚动。
这样就有三种性别:男-男型,他们来自太阳,女-女型来自大地,而男-女型则来自月亮,最后面这一类型也就是双性同体。
随后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历山大里亚的斐罗,以及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如奥利金,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即认为双性同体是人的原初和完美的状态。
可以说,这一观念在整个古代一直延续下来。
到了中世纪,双性同体的概念不仅在基督教神学的争论中,甚至在炼金术理论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双性同体问题我们总倾向于从现时代的兴趣出发去理解古人,这样就难免于犯一种时代错置的错误。
就莎士比亚而言,在其时代,之所以要由男性来表演女性角色,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据说当时的女性在剧场这种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是有伤风化的。
既然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是一种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因此当时的表演必然存在瑕疵,远不如女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来得真实和自然。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真实的情况与这些流俗的见解大相径庭。
比如伊丽莎白时代的旅行家兼作家托马斯·考亚特曾经在某剧场观看过一场由女性演员表演的戏剧,对此他评论说:我观看了之前有所耳闻的女性演员的表演,她们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和男演员一样的成就。
考亚特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从他的评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一,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女性是可以从事表演行业的;其二,女性演员的表演水平、其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在整体上应该不及男性,否则考亚特就不会发出如此的赞叹了。
女性演员的水平不及男性演员,这一点可以在同时代的一位著名的剧场提词人约翰·唐斯的评论那里得到印证。
他认为,任何女性在打动观众方面都不能取得当时知名男演员爱德华·基纳斯顿那样的成就。
何以女性演员在打动观众方面无法取得男性演员的成就?或许这与当时女性演员缺乏专业训练有关,也或许由于她们更少地拥有表演机会而未能使自身的素养得以充分的提升,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68-关键在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身是为男性演员而量身定制的,因此只有男性演员的表演才能够实现戏剧的创作意图,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对此,有女性主义评论者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为男性演员而设计,且由清一色的男性演员来表演,这其实表达了一种压倒性的男权主义的观点。
即使我们承认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这种男权主义的因素存在,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点,即莎士比亚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是十分细腻和到位的。
对此,比莎士比亚稍晚的英国女贵族玛格丽特·卡文迪什曾评论说“莎士比亚已经从男人变身为女人”。
20世纪女性主义者卡洛林·希尔布朗则认为莎士比亚是“男人中的最为双性同体的人”。
不论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男权主义的,还是双性同体的,相同的问题都摆在我们的面前,即他的作品打动观众,或者说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内驱力究竟是什么?这些借助男性演员来表现的剧作究竟在观众那里引起了何种体验或者感受?无论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观众那里激起的是什么样的感受,有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即观众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女性,甚至在数量上比男性观众更多。
所以,女性主义的那种认为男童扮演妇女角色是一种迎合男性欣赏的举动,因此很大程度上是男性同性恋的观点就是站不脚的,因为女性观众同样是感受的主体,她们的情欲也同样被戏剧的表演所唤醒。
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的一些剧作所首要取悦的恰恰是女性观众,这一点在很多戏剧的序和尾声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到。
比如在《皆大欢喜》的收场白中,罗瑟琳(由男童扮演)向观众致意,她(他)首先向女性观众恳请:“女人们啊!为着你们对于男子的爱情,请你们尽量地喜欢这本戏。
”扮演罗瑟琳的男童对自己的男性身份直言不讳,对着观众说出“如果我是一个女人”。
这一举动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戏剧在结尾以演员直接揭示自身身份的方式打破了戏剧本身的真实性;其二,演员以其真实身份向观众致意,打破了演员与观众的界限;其三,演员和观众界限的消失使得观众也成为戏剧的参与者;其四,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使得观众在戏剧的进程中既是欲望的主体亦是欲望的客体。
综上,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中,即使所有的女性角色都由男童来扮演,女性观众依然可以成为欲望的主体。
而且,这种欲望并非集中在男性的生殖部位,而是分散的、不确定的和包容性的,与女性的情欲体验更为接近。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女性角色所欲望的不是那种成熟和富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而是阴柔的具有女子气的男人,后者更多地表现出双性同体的特征。
比如《第十二夜》中,为了悼念亡兄而决定守丧独居7年的奥丽维娅一听说来访的西萨里奥(薇奥拉)是一位如同“半生的苹果,又像大人又像小孩,……长得很漂亮”,随即改变心意决定接见他(她),并对之一见钟情。
这里有趣的是,西萨里奥是作为“净了身的侍童”而被引进公爵的府中的,因此他远非现代文化所认可的那种成熟健壮的男性形象,而是有着与女人一般的身体。
不同于阿芙洛狄图斯的那种兼具男女性别特征的双性同体形象,被去势了的西萨里奥同样具有性别的模糊性,因此可被认为是双性同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第十二夜》中,进入公爵府中不久的西萨里奥随即受到公爵的赏识和重用,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性别模糊的双性同体不仅对女性(奥丽维娅),也对男性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就观众本身并非静止的观看者,也是戏剧的参与者和欲望主体这一点来看,由男童演员的双重变装所表现的双性同体形象也在观众那里激发了情欲,而且比任何男女之情更为原始和强烈。
三、简单结论可以说,我们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
人的性别的区分也不例外,更多地基于自然科学的标准,因此比以往的任何时代来得都要严格甚至刻板。
因此,基于我们对性别的理解去审视莎士比亚时代的那种变装演出,难免会出现认知上的偏差。
在我们的时代,变装演出更多的是戏谑的,往往引发观众的欢笑,这已经离莎士比亚时代的演出效果相去甚远。
而且,随着性别区分的日益严格和刻板,剧场之外的变装行为被界定为一种心理变态的病症。
所以,古希腊的那种向阿芙洛狄图斯献祭的变装仪式在我们看来就是十足怪诞的,甚至是一种变态的行为。
正如荣格所指出的,“时代精神是一种宗教,或者说得好一点,是一种信念,它同理智绝对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却被拿来当做衡量一切真理的绝对尺度,并被认为始终符合于常识。
时代精神不可能纳入人类理智的范畴。
它更多的是一种偏见,一种情绪倾向。
它以一种压倒一切的暗示力,经由无意识,作用于那些柔弱的心灵,使它们随波逐流。
不像我们同时代人那样思想而按另外一种方式思想,这种做法,对个人来说,总显得是非法的和有害的,甚至是下流的,病态的和不敬的”。
所以,把一些不为我们时代精神所容的现象都归为离经叛道甚至变态,我们的傲慢所换来的只能是错失理解我们自身之存在奥秘的视野。
可以这样认为,一切在我们的时代精神看来是“变态”的行为,或许是一种返祖现象。
按照荣格的观点,这些行为遗传自古老的祖先,是集体无意识在个体那里的-692016年10月下半月刊显现。
由于双性同体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宗教、神话以及文学艺术都有其存在,因此就具有着“原型”的意义。
所以,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问题的研究,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批评的问题,也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揭示我们自身存在的秘密。
如前所述,在许多先哲圣贤看来,双性同体是人的一种更为原始和完美的状态。
如果说变装是一种处于社会表层的有意识的行为,那么模糊男女之别,回归“双性同体”就是隐藏在表层意识之下的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心理。
不同宗教,无论在艺术上(如双性同体的造像)还是在仪式上(如男女信徒间交换服饰),亦或是信徒在对待自己身体方面(如阉割),都显示出其行为是对一种“双性同体”神的模仿。
可以说,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双性同体正是对上述宗教行为的一种“模仿的模仿”,其所要达到则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宗教体验,这也是其剧作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内在驱动力量。
当然,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变装表演当然不只是要在观众中引发某种情欲。
首先,用男童而非女性去完成双重变装表演,即由男童扮演女性角色,而女性角色又在剧中变装为男性出场,这就既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演出效果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其次,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现实主义的,也不追求一种与现实无缝连接的拟真性,这样男童的表演就为打破戏剧的拟真性提供了方便。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断地借助帮白和独白,或者以戏中人直接与观众交流互动的方式,随时终止戏剧所营造出的真实感,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元戏剧的意味,从而比一切现实主义的戏剧更多地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湖北经济学院)简析《尸骨袋》主人公的浪漫情怀□王凤玲《尸骨袋》是当代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小说。
斯蒂芬·金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迄今已著有几十部长篇小说和上百部短篇小说,近年来其作品列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上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
斯蒂芬·金的小说在美国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