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背景分析
2 学情分析
4 课堂结构设计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5 教学过程设计
目录
CONTENTS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展望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
3 教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 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都与指数函数有类似 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 活,能力要求也更高。而且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 的巩固、深化和提高,同时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实际中的应用 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板书设计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定义: 2.性质:
(1)a>1 (2)0<a<1
七、教学展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以往上课情况来看,“导、思、议、 展、评、检、用”的高效课堂6+1模式,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 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参与学生 分组讨论,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都 能动起来,课堂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应用对数函 数的性质比较大小是本节课的难点,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 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提高自己数形结合的能力,对分类讨论有更深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3分钟)
1.什么叫对数函数? 2.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对数函数的性质 应如何研究?
以提问的方式复习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及对数函数的定义,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 建立平台,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新知——“思”(3分钟)
通过预习思考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进一步 的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
情感目标 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难点
底数a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比较大 小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 教育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 起引导作用即可。基于此,本节课遵循此原则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和 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预习思考出发,到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再到题后的回顾总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让学生多说、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 语言阐述观点,加强理解,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使课堂摆脱 原始的“满堂灌”真正将 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评”(15分钟)
在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展 开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多说优点少说不足。评价过后教师对新知 加以升华,强调数形结合思想,记 忆性质要做到“心中有图”, 并由教师概括出“底大图底”的记忆口诀。
当堂检测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log,log; (2)log5,log60.4 (3)log4,log4; (4)log34,log65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书写作业(完成相应固学案P50) 2、下节课前的预习作业(导学案第二课时对数型复合函数的 单调区间及不等式)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第二类题型为对数函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列举四种类型题目,类比 指数函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通过四种类型 题目的讲解总结出相关规律,并在讲解完成之后与高考题型联系起来, 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意识到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机会, 为以后的探究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另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 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即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 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题目解决后, 让学生反思明白,要想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到“脑中 有图”,以“形”促“数”。
探究新知
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关键是学生自主的对函数的图像进行 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简单的两个函数图像入手,先让学生观 察底数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图像有什么特征,概括出:底数互为倒数 的两个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
增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 维能力得到一定地提升
探究新知——“议”(6分钟)
四、课堂结构设计
复习
导入 3分钟
探究
新知
24分钟
例题
应用 8分钟
当堂
检测
3分钟
课堂
小结
2分钟
布置 作业
课堂结构设计
探究新知过程中,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独立思考,把握本节大概知识,做到心中有数(3分钟) 2)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6分钟) 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积极性(4分钟) 4)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评价,对知识的细节点进一步 讲解(11分钟)
让学生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概括 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察、联想、 思考、分析、探索,在 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 探究定向性学习和主动 合作式学习
探究新知——“展”(4分钟)
找学生展示回答本组所归纳出的共同特征,从定义域、值域、 单调性、定点等方面指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会依据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底的讨论,使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通过例题、习题的解决,使学生领悟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 题中的作用。
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 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 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通过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类比学习对数函数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 思考、归纳几个步骤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 性质
小组展示过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激发 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知 识得到升华,使学生对新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第一类题型为对数函数图像问题,利用对数函数中“指大图低”的性 质,判断底数的大小关系,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图像及 性质的理解及应用,并在例题后面加一道练习题,用以巩固提升。
1 背景分析
2 学情分析
4 课堂结构设计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5 教学过程设计
目录
CONTENTS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展望
一、背景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
3 教指数函数之后的重要初等函数之一,无 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都与指数函数有类似 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 活,能力要求也更高。而且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 的巩固、深化和提高,同时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实际中的应用 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板书设计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定义: 2.性质:
(1)a>1 (2)0<a<1
七、教学展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以往上课情况来看,“导、思、议、 展、评、检、用”的高效课堂6+1模式,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 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参与学生 分组讨论,对于能力较弱的小组,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都 能动起来,课堂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应用对数函 数的性质比较大小是本节课的难点,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 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提高自己数形结合的能力,对分类讨论有更深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3分钟)
1.什么叫对数函数? 2.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对数函数的性质 应如何研究?
以提问的方式复习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及对数函数的定义,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 建立平台,并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新知——“思”(3分钟)
通过预习思考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进一步 的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
情感目标 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难点
底数a对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比较大 小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 教育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 起引导作用即可。基于此,本节课遵循此原则重点采用问题探究和 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预习思考出发,到小组讨论探究问题, 再到题后的回顾总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让学生多说、多分析、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 语言阐述观点,加强理解,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节省时间,加快课程进度,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使课堂摆脱 原始的“满堂灌”真正将 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评”(15分钟)
在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展 开评价,评价过程中要多说优点少说不足。评价过后教师对新知 加以升华,强调数形结合思想,记 忆性质要做到“心中有图”, 并由教师概括出“底大图底”的记忆口诀。
当堂检测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log,log; (2)log5,log60.4 (3)log4,log4; (4)log34,log65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书写作业(完成相应固学案P50) 2、下节课前的预习作业(导学案第二课时对数型复合函数的 单调区间及不等式)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第二类题型为对数函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列举四种类型题目,类比 指数函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通过四种类型 题目的讲解总结出相关规律,并在讲解完成之后与高考题型联系起来, 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意识到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很好机会, 为以后的探究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另外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 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即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 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因此,题目解决后, 让学生反思明白,要想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关键要做到“脑中 有图”,以“形”促“数”。
探究新知
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关键是学生自主的对函数的图像进行 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简单的两个函数图像入手,先让学生观 察底数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图像有什么特征,概括出:底数互为倒数 的两个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
增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 维能力得到一定地提升
探究新知——“议”(6分钟)
四、课堂结构设计
复习
导入 3分钟
探究
新知
24分钟
例题
应用 8分钟
当堂
检测
3分钟
课堂
小结
2分钟
布置 作业
课堂结构设计
探究新知过程中,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独立思考,把握本节大概知识,做到心中有数(3分钟) 2)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6分钟) 3)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积极性(4分钟) 4) 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评价,对知识的细节点进一步 讲解(11分钟)
让学生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概括 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察、联想、 思考、分析、探索,在 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 探究定向性学习和主动 合作式学习
探究新知——“展”(4分钟)
找学生展示回答本组所归纳出的共同特征,从定义域、值域、 单调性、定点等方面指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会依据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底的讨论,使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通过例题、习题的解决,使学生领悟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 题中的作用。
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 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 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给学生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通过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类比学习对数函数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 思考、归纳几个步骤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 性质
小组展示过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激发 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知 识得到升华,使学生对新知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巩固练习,例题精讲
第一类题型为对数函数图像问题,利用对数函数中“指大图低”的性 质,判断底数的大小关系,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图像及 性质的理解及应用,并在例题后面加一道练习题,用以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