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式跳高(优秀4篇)
跨越式跳高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与实践,体验成功,提高跳跃能力发展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
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45度之间,距离一般约5-7步,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
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60-80厘米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
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较差,对跨越式跳高兴趣不大。
针对这一现象,本节课主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课的任务。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认知目标: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懂得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单脚起跳、助跑与起跳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刻苦、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挑战新目
标的优良品质。
4、重点:单脚起跳
5、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五、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游戏,自然过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动态分组,自我选择的方法,结合趣味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体验到学习和运动的乐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六、教学程序:
1、在轻松愉快的图形跑过后,韵律模仿操和游戏(登上五指山)在音乐伴奏下的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了运动兴趣,并且为主体部分的学习做好身心等方面的准备。
2、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低高度橡皮筋上进行跳高练习,教师巡查纠错。
3、教师提高橡皮筋高度,采用一高一低的不同高度,以便不同运动水平程度的学生练习。
4、教师将四条橡皮筋设计成为四个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高度挑战自己跨越障碍的能力。
邀请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5、游戏比赛。
6、跟着欢快的音乐(我是五指山人)进行放松,教师集中讲评,师生相互交换意见或建议,最后宣布下课,归还器材。
七、特色设计:
1、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运用趣味游戏、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营造学习氛围。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
能,达到了寓教寓乐的目的。
3、不断创新和拓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关注差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努力探索,不断进取,跨越障碍。
八、效果预计: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种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
跨越式跳高完成率在80%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发展跳跃能力的锻炼方法。
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20―130次/分;练习密度40%±5。
《跨越式跳高》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2.游戏:四人同心教学目标1. 在自己选择的高度上做出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正确的过竿技术。
2. 掌握跳多根平行竿的动作方法。
3.表现出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
部分时间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8分钟一。
课堂常规二。
游戏:(1)仰身过低竿(2)快快跳起
1. 语言引导练习。
2. 分组练习。
教师
3. 教师巡视指导。
4. 评议。
基本部分28 分钟一。
跨越式跳高教学重点:摆动腿脚尖内转下压教学难点:过竿动作协调,落地平
稳
二。
游戏:四人同心要求:积极参与,齐心合作,注意安全。
1. 四步助跑越过低竿练习(四人一组持竹竿练习)。
2. 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重点观察过杆,落地)。
3. 短程助跑越过低皮筋(掌握摆动腿脚尖内转下压的时机)。
4. 小组互相评议,纠错练习。
5. 自定助跑距离,自选高度进行升级跳高练
习。
1.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展示。
4. 分组比赛。
5. 学生谈体会。
结束部分4分钟一。
放松身心练习:闭目金鸡独立二。
教师小结本课1. 集体放松练习。
2. 小结本课完成情况。
3. 归还器材。
主要器材准备器材:跳高架4付,中垫子8块,竹竿30根,皮筋4根练习密度运动强度预计练习密度 40 %—— 45 %预计运动强度
大中小
教学反思
一、跨越式跳高教学,在练习过程中经教师检查反馈后再引导其根据能力水平结合成“能力小组”进行练习,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二、教材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竹竿作为本课练习器材,练习跨越式跳高和游戏“四人同心”,具有锻炼身体的时效性,并深受学生的喜爱,做到了一物多用。
三、教学方法及特点
1.跨越式跳高教学,在练习过程中经教师检查反馈后再引导其根据能力水平结合成“能力小组”进行练习,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2.游戏:四人同心就是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尝试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建立责任意识,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跨越式跳高篇三
关节,使学生的身体适应力逐步过渡到基本内容联系需要的强度,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会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到体育课堂之中。
我参与到学生练习活动之中,拉近了师生的情感,为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
介绍课的内容时,随意性向队列走步,声音小,准备活动过程中,练完越斜绳,又练习摆过地上的直线,不符合练习的连续性,后一项内容没有实际意
义。
(三)改进措施
上体育课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用儿童语言,声音应清晰简洁,做类似的准备活动,练习完摆腿过斜绳应接摆过一定高度的横绳。
二、基本部分
(一)获得经验
正确、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联系。
一物多动,充分利用器材和场地,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用跳绳、小海绵垫代替横杆教学,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投掷游戏教学中,跳绳和小海绵垫又可作为掷准的标志物,实践中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的教学原则。
制定不同的教学难度,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水平,充分显示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质量。
摆腿过横杆,制定了四个不同掷准游戏,发给每名学生一块小海绵垫,在四个不同的位置上自己设定目标。
当学生在练习时,找到自己的练习目标后,按水平分组进行比赛,增加了能力差学生练习的信心,对学生完
《跨越式跳高》教案篇四
跨越式跳高教案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重点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灵敏、协调和弹跳等能力,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助跑有力,节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
教具准备:1、多媒体电脑。
2、CAI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利用CAI课件“跨越式跳高简图”引入。
利用CAI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
学生思考回答①跨越式跳高由那四个技术环节构成?②重难点是什么?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动作要领。
设疑:跨越式跳高采用什么方向助跑?
设疑:跳高技术是由那四个阶段组成?
设疑:起跳腿怎样用力起跳?
设疑:摆动腿怎样用力向上方摆起?
设疑:腾空过杆怎样落地?
腾空过杆瞬间怎样转体、转髋?
以上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CAI课件展示下,学生回答。
总结。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逐渐提高的要求。
教学中,指出学生那些动作是正确的那些动作是容易错误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写练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练习时,发展学生的弹跳力身体素质不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动作。
教学资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
(教师教学用书第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