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17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7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

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②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2)影响
①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填图(在图中填出虚线处的气压带及亚欧
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
表现
1月份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7月份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
1月份图:
7月份图:
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季风环流
(1)概念: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成因: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例如: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
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温带:寒冷干燥
亚热带:温和少雨
炎热多雨温暖干燥高温高湿
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
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
(2021·山东地理)“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蒙蒙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

下图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

据此完成1~2题。

1.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②地面温度低③地势低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B.5~7月
C.8~10月D.11~次年1月
[关键信息点拨]
“越南沿海地区”地处热带,气温较高,且靠近海洋,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雾天出现要有较充足的水汽,且温度可以下降到水汽达到饱和状态。

“持续时间较长”说明大气较稳定,即大气运动弱,如风力小、逆温现象等。

与南部沿海相比,北部沿海纬度高,地面温度低,海域面积狭窄,且东部的海南岛对偏东风有阻挡作用,导致北部沿海风力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从图中看出,此时该区域盛行东风,据此可推测该区域正处于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

答案 1.A 2.A
解析第1题,克拉香天气有持续的雾天,意味着风速不能太大,图中显示这个阶段的盛行风向是偏东风,越南沿海是迎风一侧,但北部沿海有海南岛等陆地阻挡,风力会减弱,南部沿海东侧全部是海洋,风力大,雾天难以保持,①正确;都是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差异不大,③错;都是沿海,空气湿度差异不大,加上北部沿海东侧有海南岛的阻挡,水汽在海南岛受地形抬升产生部分降水,北部沿海的空气湿度还可能降低,④错;地面温度偏低利于水汽凝结、雾的形成,②正确;故选A。

第2题,雾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天气,微弱的风力有利于水汽的持续汇集、雾天的保持,强风则容易驱散雾气。

越南位于热带地区,夏季西南风强烈,冬季东北风强烈,都不利于雾的形成,排除B、D;冬夏之交的春秋季节,是大气环流形势转换的季节,风向不稳,但风力较弱,有利于形成克拉香天气。

图示盛行风向是偏东风,应是东北风偏转而来,所以答案为2~4月,选A。

考向1通过“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2023·四川绵阳市期末)下图为“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天气系统及其水平气流,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顺时针辐散B.低压顺时针辐散
C.高压逆时针辐散D.低压逆时针辐散
2.该月乙地沿海地区主导风向和气候特征为()
A.东南风高温多雨B.西南风高温多雨
C.东南风炎热干燥D.西南风炎热干燥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此时赤道以南的热带洋面上是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可知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天气系统是北半球夏季时陆地的低压中心切断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后保留在洋面上的高压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高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是顺时针辐散,故选A。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结合所学知识,乙地位于非洲西部地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的西南风影响,从海洋带来较多降水,气候高温多雨,故选B。

考向2通过“季风环流”考查“区域认知”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最明显的是()
A.1900年B.1930年
C.1960年D.1990年
4.1910~192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增多
B.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低
C.南方地区棉衣畅销
D.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
5.与1950年相比,1980年黄河()
A.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
B.含沙量增大,三角洲增长快
C.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
D.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
答案 3.C 4.D 5.C
解析第3题,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南旱北涝,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长,伏旱期明显。

读图可知,196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最大,说明夏季风最强。

选C。

第4题,距平值大于0,季风势力强,小于0,季风势力弱。

读图可知1910~1920年期间,夏季风较强,冬季风较弱;因此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我国北方冬季较暖。

我国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减少;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应偏高;冬季风较弱,南方地区棉衣滞销;夏季风较强,春季气温回升时间早,导致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

D正确,A、B、C错误。

第5题,与1950年相比,1980年夏季风弱,冬季风强,因此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少,径流量减小,下游断流加剧,C正确,D错。

结冰期虽然长,但河流流量小,凌汛灾害不一定严重,A错。

河流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少,三角洲增长慢,B错。

课时精练
(2023·江苏扬州市期末)读“某月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2.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最主要的成因是()
A.澳大利亚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
B.赤道低压带与亚洲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异
C.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关于此季节图中③处气候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干燥B.降水丰沛
C.高温多雨D.雨热同期
答案 1.D 2.D 3.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此时在印度半岛附近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此时主要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吹东南风,故选D。

第2题,南亚的夏季吹西南季风,其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D正确。

第3题,图中③处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丰沛,冬季温和少雨,根据题意,故选A。

下图为“亚洲东部(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

完成4~5题。

4.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高压B.冰岛低压
C.阿留申低压D.副热带高压
5.关于亚洲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
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
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
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岛
答案 4.D 5.B
解析第4题,亚洲东部(115°E以东)为季风气候,夏季风为偏南风,读图可知,图中曲线为南风北界,即夏季风的北界,夏季风北界的南北移动是由西太平洋高压(副热带高压带在太平洋西部的分支)势力强弱、南北进退位置决定的,因此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副热带高压,与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

第5题,与冬季风相比,亚洲东部夏季风影响范围仅限于离海洋不远的地区,
影响范围较小,A错误;与夏季风相比,冬季风控制整个亚洲东部的时间超过半年,强盛时间更长,B正确;亚洲东部夏季风大致4~5月开始登陆,7~8月到达最北位置,北进时间为3~4个月,夏季风10月退出大陆,南退时间约2个月,C错误;东亚季风的冬季风势力强劲,可以影响海南岛,D错误。

(2023·浙江Z20名校联盟联考)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

下图为“地处山东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完成6~7题。

6.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最典型的季节是()
A.早春B.夏季C.初秋D.冬季
7.关于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局部气压影响,南风势力较强②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风效应加强③城市南北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差④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较强的降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6.A7.A
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下,这个南风主要是夏季风,所以济南在早春时可以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A正确;材料中该地气温变化不符合济南夏季气温特点,B错误;初秋时,强大的亚洲高压开始盛行,济南主要受偏北风影响,C错误;济南冬季主要受偏北风影响,D错误。

第7题,由于济南在山东丘陵的北麓,所以受局地山谷风的影响,南风势力会增强,①正确;南风经过爬升后,在济南一侧下沉,形成焚风效应,②正确;城市位于山麓北侧,南北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气压差,③正确;济南位于背风一侧,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④错误。

故选A。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为“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图”。

完成8~9题。

8.纬度55°附近西风分速在南、北半球之间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该纬度()
A.太阳辐射强弱明显
B.地形起伏差距巨大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洋流性质恰好相反
9.与夏季比,北半球中纬度冬季的西风分速更大,主要是受()
A.盛行西风、西北季风影响
B.盛行西风、东北季风影响
C.极地东风、西北季风影响
D.东北信风、东南季风影响
答案8.C9.A
解析第8题,纬度55°附近主要是西风带,从图中可知该纬度附近南半球的西风分速比北半球大,说明南半球盛行西风更强。

该纬度附近,南半球基本是海洋,摩擦力小,风力更强,C正确。

第9题,北半球中纬度的冬季,大陆东部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与该纬度本身存在的盛行西风存在西风分速上的叠加;夏季,大陆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会抵消一部分西风分速,A正确。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自阿拉斯加半岛向西伸延至堪察加半岛。

由超过300个细小的火山岛组成,长1 900千米。

下图为某季节阿留申群岛附近区域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

(1)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并解释图中低压中心的形成原理。

(6分)
(2)阿留申岛上居民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各岛之间联系以轮船为交通工具。

分析阿留申群岛内各岛之间很少有桥的原因。

(6分)
(3)随着全球变暖,北极航道利用价值提高,具体说明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为阿留申群岛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4分)
答案(1)冬季。

形成原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亚欧大陆内部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使它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建设成本高(运输费用、人工费用、材料性能要求高);技术要求高(对桥梁防震要求高,且海水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对自然环境破坏大;岛屿众多,大桥长度(跨度)大;多极端天气,施工难度大;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运输需求量小。

(3)机遇:北极航线的开通,众多轮船停泊岛屿港口进行各种商品贸易,增加就业;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挑战: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会有大批船只往来,这将带来生物入侵、水体污染等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基础设施、独特文化构成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