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无线参数优化指导书(基础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2
WCDMA无线参数优化指导书(基础篇)9
1 编写目的9
2 文档结构9
3 无线参数10
3.1RNC全局配置基本参数10
3.1.1RNC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10
3.1.2UTRAN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10
3.1.3CS域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12
3.1.4PS域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12
3.1.5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下行链路信令类型13
3.1.6RRC连接释放消息最大重发次数13
3.1.7UE重建RRC连接前的等待时间13 3.2UE计数器和定时器参数14
3.2.1N308 14
3.2.2T308 14
3.2.3T300 15
3.2.4N300 15
3.2.5T312 in idle mode 16
3.2.6N312 in idle mode 16
3.2.7T312 in connected mode 16
3.2.8N312 in connected mode 17
3.2.9T302 17
3.2.10N302 17
3.2.11T304 17
3.2.12N304 18
3.2.13T305 18
3.2.14T307 18
3.2.15T309 19
3.2.16T313 19
3.2.17N313 19
3.2.18T314 20
3.2.19T315 20
3.2.20N315 21
3.2.21T316 21
3.2.22T317 21 3.3位置更新参数22
3.3.23T3212 22 3.4业务子类参数22
3.4.24误块率目标值22 3.4.25过载时的误块率目标值25 3.4.26传输信道质量估计目标值25 3.4.27物理信道质量估计目标值26 3.4.28初始分配业务速率26 3.4.29物理信道质量好的门限26 3.4.30物理信道质量差的门限27 3.4.31传输信道的抢占优先级27 3.5邻接小区信息参数28 3.5.1非本RNC邻接小区信息参数28
3.5.1.1 SIB11中对应的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28
3.5.1.2 SIB11中对应的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28
3.5.1.3 SIB12中对应的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29
3.5.1.4 SIB12中对应的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29
3.5.1.5 RACH的最大发射功率30
3.5.1.6 PCPICH发射功率30 3.5.2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30
3.5.2.1 SIB11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30
3.5.2.2 SIB12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31
3.5.2.3 小区个体偏移31 3.5.3当前服务小区的系统内邻接小区信息参数32
3.5.3.1 小区个体偏移32
3.5.3.2 SIB11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1 32
3.5.3.3 SIB11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2 33
3.5.3.4 SIB12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1 33
3.5.3.5 SIB12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2 34
3.5.3.6 SIB11中对应的测量值为CPICH RSCP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4
3.5.3.7 SIB11中对应的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4
3.5.3.8 SIB12中对应的测量值为CPICH RSCP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5
3.5.3.9 SIB12中对应的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5
3.5.4当前服务小区的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36
3.5.
4.1 SIB11对应的服务小区和邻区质量偏移36
3.5.
4.2 SIB11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36
3.5.
4.3 SIB12对应的服务小区和邻区质量偏移36
3.5.
4.4 SIB12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37 3.6服务小区信息参数37 3.6.1小区下行最大发射功率37 3.6.2UE内部测量算法开关38 3.6.3软切换算法选择38 3.6.4频间切换算法选择38
3.6.5频间切换推荐策略39 3.6.6系统间切换算法选择39 3.6.7系统间换推荐策略39 3.7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40 3.7.1小区个体偏移40 3.7.2小区选择重选择测量量40 3.7.3S intrasearch参数是否配置标识40 3.7.4小区重选的同频测量触发门限41 3.7.5S intersearch参数是否配置标识41 3.7.6小区重选的频间测量触发门限41 3.7.7系统间信息是否配置标识42 3.7.8小区重选的系统间测量触发门限42 3.7.9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43 3.7.10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43 3.7.11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1 44 3.7.12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2 44 3.7.13小区重选定时器时长44 3.8服务小区的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配置参数45 3.8.1PSCH发射功率45 3.8.2SSCH发射功率45 3.8.3PCPICH发射功率百分比46 3.8.4PCPICH最小发射功率46 3.8.5SCPICH发射功率47 3.8.6FACH最大发射功率47 3.8.7RACH的最大发射功率47 3.8.8BCH发射功率48 3.8.9PCH发射功率48 3.8.10PICH的发射功率49 3.8.11AICH的发射功率49 3.8.12PCPICH发射功率方法选择49 3.8.13S-CCPCH 的TFCI域的功率偏移50 3.8.14S-CCPCH 的PILOT域的功率偏移50 3.8.15流量控制开关50 3.8.16一个PICH帧中包含的寻呼指示的数目51 3.8.17检测前导门限51 3.8.18RACH MA C层RACH最大前导循环次数51 3.8.19PRA CH初始发射功率修正值52 3.8.20PRA CH前导功率攀升步长52 3.8.21PRA CH前导发射最大次数53 3.9RRM算法参数53 3.9.1Node B功率平衡参数53
3.9.1.1 下行功率平衡的调整类型53
3.9.1.2 下行功率平衡的最大调整步长54
3.9.1.3 下行功率平衡的调整周期55
3.9.1.4 下行功率平衡的调整比率55
3.9.1.5 下行参考功率调整门限56 3.9.2功率控制参数56
3.9.2.1 下行内环功控开关56
3.9.2.2 物理信道BER的滤波因子57
3.9.2.3 高优先级外环功控SIRTarget调整步长因子57
3.9.2.4 上行内环功控算法57
3.9.2.5 上行内环功控调整步长58
3.9.2.6 上行外环功控开关59
3.9.2.7 高优先级外环功控开关59
3.9.2.8 上行基于QE的外环功控开关59
3.9.2.9 正常外环功控算法60
3.9.2.10 外环功控周期60
3.9.2.11 上行外环功控SirTarget上调步长60
3.9.2.12 上行外环功控SirTarget下调步长61
3.9.2.13 下行内环功控模式61
3.9.2.14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调整步长62
3.9.2.15 DPCH下行最大发射功率62
3.9.2.16 DPCH下行最小发射功率63
3.9.2.17 DPCH的TFCI域的功率偏差63
3.9.2.18 DPCH的TPC域的功率偏差64
3.9.2.19 DPCH的PILOT域的功率偏差64
3.9.2.20 上行DPCCH的PILOT域的品质因素64
3.9.2.21 上行DPCH最大发射功率65
3.9.2.22 外环功控初始上行目标信干比65
3.9.2.23 外环功控最大上行目标信干比66
3.9.2.24 外环功控最小上行目标信干比67 3.9.3FACH流量控制参数67
3.9.3.1 可分配门限占接收缓存区门限的百分比67
3.9.3.2 解禁门限占接收缓存区门限的百分比68
3.9.3.3 Mac-c流量控制周期68 3.9.4接纳控制参数69
3.9.
4.1 小区上行接纳控制开关69
3.9.
4.2 小区下行接纳控制开关69
3.9.
4.3 名义路损69
3.9.
4.4 上行背景和接收机噪声功率70
3.9.
4.5 下行背景和接收机噪声功率70
3.9.
4.6 相邻小区对本小区的上行干扰因子70
3.9.
4.7 RACH上可进行业务传输的接纳门限71
3.9.
4.8 本小区下行正交因子72
3.9.
4.9 相邻小区对本小区的下行干扰因子72
3.9.
4.10 上行业务品质因素72
3.9.
4.11 上行低优先级新接入干扰门限73
3.9.
4.12 上行高优先级新接入干扰门限74
3.9.
4.13 上行切换干扰门限75
3.9.
4.14 上行业务优先级门限75
3.9.
4.15 下行业务品质因素75
3.9.
4.16 下行切换功率门限76
3.9.
4.17 下行高优先级新接入功率门限77
3.9.
4.18 下行低优先级新接入功率门限77
3.9.
4.19 下行业务优先级门限77
3.9.
4.20 上行底噪下门限78
3.9.
4.21 上行底噪上门限78
3.9.
4.22 下行算法选择功率门限78 3.9.5负荷控制参数80
3.9.5.1 负荷控制触发报告次数80
3.9.5.2 负荷控制悬置报告次数80
3.9.5.3 负荷控制测量平均时间窗长度80
3.9.5.4 一次接纳的排队呼叫最大个数81
3.9.5.5 拥塞时一次降速的UE最大个数81
3.9.5.6 上行负荷重过载上限82
3.9.5.7 上行负荷一般过载上限83
3.9.5.8 上行过载恢复下限83
3.9.5.9 上行负荷控制降速方案选择开关83
3.9.5.10 上行负荷控制降速方案屏蔽开关84
3.9.5.11 上行负荷控制删除链路方案屏蔽开关84
3.9.5.12 上行负荷控制强制切换方案屏蔽开关84
3.9.5.13 上行负荷控制强制掉话方案屏蔽开关85
3.9.5.14 上行负荷控制降速估算方案选择开关85
3.9.5.15 下行负荷重过载上限86
3.9.5.16 下行负荷一般过载上限87
3.9.5.17 下行过载恢复下限87
3.9.5.18 下行负荷控制降速方案选择开关87
3.9.5.19 下行负荷控制降速方案屏蔽开关88
3.9.5.20 下行负荷控制删除链路方案屏蔽开关88
3.9.5.21 下行负荷控制强制切换方案屏蔽开关88
3.9.5.22 下行负荷控制强制掉话方案屏蔽开关89
3.9.5.23 下行负荷控制降速估算方案选择开关89
3.9.5.24 每执行一步后等待时间89 3.9.6负荷均衡参数90
3.9.6.1 负荷均衡控制开关90
3.9.6.2 系统内上行负荷均衡门限90
3.9.6.3 系统内下行负荷均衡门限91
3.9.6.4 系统间上行负荷均衡门限91
3.9.6.5 系统间下行负荷均衡门限91
3.9.6.6 初始接入负荷均衡开关92
3.9.6.7 呼叫保持过程负荷均衡开关92
3.9.6.8 初始接入均衡导频信号Ec/N0差值动态范围93
3.9.6.9 初始接入均衡导频信号差值RSCP动态范围93
3.9.6.10 同频小区许可负荷差上行门限94
3.9.6.11 同频小区许可负荷差下行门限94
3.9.6.12 异频小区许可负荷差上行门限94
3.9.6.13 异频小区许可负荷差下行门限95 3.9.7DRBC参数95
3.9.7.1 动态无线承载控制算法开关95
3.9.7.2 业务流量测量的测量量95
3.9.7.3 4A事件进行业务量测量时的判决绝对门限96
3.9.7.4 4A事件中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96
3.9.7.5 4A事件触发后禁止同一事件再次触发的的屏蔽时间96
3.9.7.6 4B事件进行业务量测量时的判决绝对门限97
3.9.7.7 4B事件中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97
3.9.7.8 4B事件触发后禁止同一事件再次触发的的屏蔽时间98
3.9.7.9 RLC缓冲区负载为0的4B事件触发次数门限,用于FACH->PCH迁
移的判决98
3.9.7.10 RLC缓冲区负载为0的4B事件触发次数门限,用于DCH->PCH
迁移的判决98
3.9.7.11 FACH下的UE 4A事件触发次数门限,用于FACH->DCH迁移的
判决99
3.9.7.12 FACH下的用户面4A事件触发次数门限,用于FACH->DCH迁
移的判决99
3.9.7.13 UE业务量测量上报方式99
3.9.7.14 基于TCP的降速触发门限100
3.9.7.15 基于TCP的升速触发门限100 3.9.8切换测量参数101
3.9.8.1 频内测量101
3.9.8.1.1 同频测量滤波因子101
3.9.8.1.2 频内测量小区的路损报告指示101
3.9.8.1.3 频内测量小区的CPICH RSCP报告指示102
3.9.8.1.4 频内测量小区的CPICH Ec/No报告指示102
3.9.8.1.5 事件判决门限规则103
3.9.8.1.6 频内测量最大事件数目103
3.9.8.1.7 同频切换事件触发门限104
3.9.8.1.8 同频切换事件权重106
3.9.8.1.9 同频切换事件迟滞106
3.9.8.1.10 1A事件报告去激活门限107
3.9.8.1.11 1E/1F事件使用载频门限107
3.9.8.1.12 1C事件替换激活门限108
3.9.8.1.13 同频切换事件触发时间108
3.9.8.2 频间测量108
3.9.8.2.1 UTRA Carrier RSSI是否上报108
3.9.8.2.2 载频质量评估值是否上报109
3.9.8.2.3 频间测量SFN-SFN观测时间差报告指示109
3.9.8.2.4 频间测量的测量量110
3.9.8.2.5 频间测量滤波因子110
3.9.8.2.6 频间测量最大事件数目111
3.9.8.2.7 2b/2d/2f事件中使用载频进行质量判决的绝对门限111
3.9.8.2.8 2a/2b/2d/2f事件使用载频进行质量判决时的权重112
3.9.8.2.9 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113
3.9.8.2.10 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113
3.9.8.2.11 2a/2b/2c/2e事件中非工作载频进行质量判决的绝对门限 114
3.9.8.2.12 2a/2b/2c/2e事件非工作载频进行质量判决时的权重115 3.9.8.3 系统间测量115
3.9.8.3.1 系统间测量UTRAN系统滤波因子115
3.9.8.3.2 系统间测量GSM系统的滤波因子116
3.9.8.3.3 系统间测量时UTRAN系统进行质量评估的测量量116
3.9.8.3.4 系统间测量GSM系统BSIC确认指示117
3.9.8.3.5 GSM小区的RSSI上报指示117
3.9.8.3.6 系统间测量报告规则117
3.9.8.3.7 系统间测量最大事件数目118
3.9.8.3.8 3a事件中UTRAN系统进行质量判决的绝对门限118
3.9.8.3.9 3a事件中UTRAN系统进行质量判决时的权重119
3.9.8.3.10 3a/3b/3c事件中其它系统进行质量判决的绝对门限120
3.9.8.3.11 系统间测量判决时迟滞范围121
3.9.8.3.12 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121
WCDMA无线参数优化指导书(基础篇)
1编写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用于WCDMA无线网络参数的优化指导。

提供给无线网络优化人员基本的网络优化参数,包括无线参数名称、取值范围以及缺省取值等,另外,为了提高无线网络优化人员的优化技能,本文亦提供了部分参数的详细解释和分析等,帮助无线优化人员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参数的优化。

本文所列举参数是用于无线网络优化的最基本的不包括开局时所必须配置且关系到系
统构架的参数,比如频率、小区数目等,这些参数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的。

另外本文的参数也暂不包括一些较少需要改变的某些算法内部的参数,不过随着优化的深入可以把这些参数添加进来。

2文档结构
本文把基本的无线参数划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内容如下:
a.RNC全局配置基本参数
b.UE计数器和定时器参数
c.位置更新参数
d.业务子类参数
e.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e.1.非本RNC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e.2.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e.3.当前服务小区的系统内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e.4.当前服务小区的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f.服务小区信息参数
g.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
h.服务小区的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
i.RRM算法参数
i.1.Node B功率平衡参数
i.2.功率控制参数
i.3.FACH流量控制参数
i.4.接纳控制参数
i.5.负荷控制参数
i.6.负荷均衡参数
i.7.DRBC参数
i.8.切换测量参数
i.8.1.频内测量
i.8.2.频间测量
i.8.3.系统间测量
3无线参数
3.1RNC全局配置基本参数
3.1.1RNC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
3.1.2UTRAN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
3.1.3CS域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
3.1.4PS域不连续接收循环长度系数
3.1.5RRC Connection Setup信令下行链路信令类型
3.1.6RRC连接释放消息最大重发次数
3.1.7UE重建RRC连接前的等待时间
3.2.1N308
3.2.2T308
3.2.3T300
3.2.4N300
3.2.5T312 in idle mode
3.2.6N312 in idle mode
3.2.7T312 in connected mode
3.2.8N312 in connected mode
3.2.9T302
3.2.10N302
3.2.11T304
3.2.12N304
3.2.13T305
3.2.14T307
3.2.15T309
3.2.16T313
3.2.17N313
3.2.18T314
3.2.19T315
3.2.20N315
3.2.21T316
3.2.22T317
3.3位置更新参数3.3.1T3212
3.4业务子类参数3.
4.1误块率目标值
3.4.2过载时的误块率目标值
3.4.3传输信道质量估计目标值
3.4.4物理信道质量估计目标值
3.4.5初始分配业务速率
3.4.6物理信道质量好的门限
3.4.7物理信道质量差的门限
3.4.8传输信道的抢占优先级
3.5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3.5.1非本RNC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3.5.1.1 S IB11中对应的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
3.5.1.2 S IB11中对应的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
3.5.1.3 S IB12中对应的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
3.5.1.4 S IB12中对应的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
3.5.1.5 R ACH的最大发射功率
3.5.1.6 P CPICH发射功率
3.5.2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3.5.2.1 S IB11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
3.5.2.2 S IB12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
3.5.2.3 小区个体偏移
3.5.3当前服务小区的系统内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3.5.3.1 小区个体偏移
3.5.3.2 S
IB11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1
3.5.3.3 S IB11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2
3.5.3.4 S IB12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1
3.5.3.5 S IB12中对应的服务区和邻区质量偏移2
3.5.3.6 S IB11中对应的测量值为CPICH RSCP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
限级别
3.5.3.7 S IB11中对应的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
限级别
3.5.3.8 S IB12中对应的测量值为CPICH RSCP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
限级别
3.5.3.9 S IB12中对应的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邻接小区的质量门
限级别
3.5.4当前服务小区的GSM邻接小区信息参数
3.5.
4.1 S IB11对应的服务小区和邻区质量偏移
3.5.
4.2 S IB11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5.
4.3 S IB12对应的服务小区和邻区质量偏移
3.5.
4.4 S IB12邻接小区的质量门限级别
3.6服务小区信息参数
3.6.1小区下行最大发射功率
3.6.2UE内部测量算法开关
3.6.3软切换算法选择
3.6.4频间切换算法选择
3.6.5频间切换推荐策略
3.6.6系统间切换算法选择
3.6.7系统间换推荐策略
3.7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
3.7.1小区个体偏移
3.7.2小区选择重选择测量量
3.7.3S intrasearch参数是否配置标识
3.7.4小区重选的同频测量触发门限
3.7.5S intersearch参数是否配置标识
3.7.6小区重选的频间测量触发门限
3.7.7系统间信息是否配置标识
3.7.8小区重选的系统间测量触发门限
3.7.9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
3.7.10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
3.7.11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1
3.7.12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2
3.7.13小区重选定时器时长
3.8服务小区的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配置参数3.8.1PSCH发射功率
3.8.2SSCH发射功率
3.8.3PCPICH发射功率百分比
3.8.4PCPICH最小发射功率
3.8.5SCPICH发射功率
3.8.6FACH最大发射功率
3.8.7RACH的最大发射功率
3.8.8BCH发射功率
3.8.9PCH发射功率
3.8.10PICH的发射功率
3.8.11AICH的发射功率
3.8.12PCPICH发射功率方法选择
3.8.13S-CCPCH 的TFCI域的功率偏移
3.8.14S-CCPCH 的PILOT域的功率偏移
3.8.15流量控制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