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预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进展的大体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 进程与方式: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人民制造历史的正确人一辈子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青铜器的精湛工艺是全课的重点问题。
正确地明白得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
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温习提问:⑴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何时开始的?它通过哪两个时期?(检查学
生可否从宏观上把握原始社会的进展线索,训练他们的归纳能力) ⑵我国原始
社会是从何时开始瓦解的?瓦解的要紧缘故和表现是什么?(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互换的进展和私有财产显现为分析瓦解的缘故,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
生分析瓦解的表现)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慢慢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那么
奴隶社会的国家取得情形如何,咱们一路来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
1 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
文明的大体概况。
2 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精湛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份和制作工艺。
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
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
制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熟悉。
3 以同窗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进展情形,得出那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那个时期人们所制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4 设置二个动脑筋题:
(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熟悉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熟悉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以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制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5 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表现知识的整体性。
6 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把握本课知识重点。
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以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7活动与探讨:
1、是谁制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谁推动了历史的进展?
2、28页动脑筋
小结: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成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
青铜时期
确实是人类利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进展时期。
史学家
以为:那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畜牧业、商业当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因此,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时期,并把它作为这一时期文明的象征,称
为青铜文明。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用橡皮泥或胶泥,仿照商周青铜器制作一件器物。
并把你的制作进程和感受写
在作业本上
板书
灿烂的青铜文明。